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58章 清明掃墓

  王鶴回來的第三天正是清明。早上剛吃完早飯,大毛二毛兩兄弟就跑來了。

  “二哥,你今天會去掃墓嗎?”

  王鶴答道:

  “去啊,你們不去嗎?”

  大毛聽了臉上一松:

  “我媽讓我去,如果你不去的話,我也不去了。掃墓多沒意思,還不如去打魚。”

  二毛也道:

  “就是。我還聽小叔說,在下坑那里看到有幾頭網桿枯萎了,估計是有土倫。我們叫他一起去挖土倫吧?”

  網桿是一種草,狹長的葉子兩邊像開過鋒的劍刃一樣鋒利,整棵草可以長到兩米多高,學名不知道叫什么,可能屬于芒草或蒲葦的一種,這種草在本地主要有兩種用途,一是嫩的葉子可以割下來喂牛,二是春夏之際長出的帶穗的花冠,可以砍下來編成掃把,既輕便又好用。

  土倫是本地的叫法,它的學名叫做竹鼠,根據王鶴的了解,這種動物喜歡在離水源不遠、根系發達的植物底下打洞,打好洞后,直接把洞頂的植物一根根拖進洞里做食物。

  土倫吃東西喜新厭舊,吃了根部半截子后,便轉向另外一根,這樣有經驗的人遠遠一看,根據網桿或竹子尾部的枯萎情況,便可以預判此地有土倫在活動,走近仔細查看后,如果發現了土倫出現過的痕跡,再通過竹子或網桿枯萎的程度,來判斷它在這里出現的大致時間,以及它還在不在洞里。

  如果在的話,就可以回去準備工具開挖。

  王鶴聽了二毛的話后心里一動,他也想去挖土倫,前世他和大毛二毛,在小叔的帶領下,挖了好多土倫,這和打魚一樣,都是他童年美好回憶的一部分。以至于到了高中喜歡足球后,第一次聽到國足去參加一個杯賽叫做“土倫杯”時,讓他直接笑噴了:

  “這比賽莫不是比挖土倫?哪個隊挖到的土倫多就是那支隊贏!”

  后來王鶴才知道,這個土倫杯其實叫國際青年足球賽,參賽隊員的年齡一般都是在2122歲,因為比賽地在法國一個叫土倫(Toulon)的城市舉行而得名土倫杯。

  想歸想,不過王鶴今時不同往日,便勸兩個弟弟,土倫什么時候想挖都行,山上轉一轉就有發現,掃墓一年才掃上一回,意義重大,還是以掃墓為重。

  王鶴忽然又想起來,在后世網上有一對叫“華農兄弟”的網紅組合,就是因為竹鼠養殖,拍攝竹鼠相關的視頻而出名的。

  李飛鳳剛好出來曬衣服,聽了便說道:

  “細鬼子當然要去掃墓,讓祖先保佑你們讀好書,長大以后才不用當農民。”

  大毛二毛點頭稱是:

  “我媽也是這樣說的。”

  李飛鳳接著道:

  “那還等什么,快回去給你們阿爸幫手,趁太陽還沒那么曬,你們等下就出發,有十來個墓呢,一個個掃下來也要花不少時間。”

  等大毛二毛走遠了,李飛鳳才道:

  “二二,等下你虔誠一點,勤快一點,有什么活都搶著干,你做什么祖先都是會看在眼里的。”

  王鶴心里有些感動,連忙點頭:

  “我會的。媽你不去嗎?”

  李飛鳳道:

  “我昨天已經給祖先除過草了,祖先不會說我偷懶的。咱們家你和你阿爸去就可以了,我和你姐姐就不去了,家里還有很多活要做呢,趁你姐姐在家,我好種多些菜,如果農村人連青菜都要去墟上買,會被人家笑話的。”

  王鶴遲疑了一下才道:

  “那姐姐…”

  李飛鳳頭也不回地把衣服曬完了:

  “她去年去過了,今年就不去了。你不要想偷懶,去年你就沒去,今年一定要去了啊。在祖先面前要恭恭敬敬的,祖先才會保佑你。”

  去年的事王鶴還真想不起來了,看來是自己想多了,媽媽并不是重男輕女。

  等了沒多久,二叔和大毛二毛,還有他們家的黑狗一起過來了。

  二叔身材瘦削,身高約一米七左右,他戴著一頂草帽,肩上的扁擔挑著兩只竹籮,里面裝的是祭品。

  二叔先是笑著問了句:

  “二二,今天也去嗎?”

  得到肯定的答復后笑道:

  “好,讓祖先看看,我們王屋也出了個小英雄。”

  這時候王祥裕把蒸熟放涼的一大塊豬肉,還有鞭炮、香紙等用一個竹籃拎了出來。

  二叔看見后道:

  “大哥,你就不用拿籃子了,把東西都放到籮里來吧。”

  王祥裕想了一下道:

  “也好。”

  把東西都裝到竹籮里后,兩個大人帶著三個小學生,后面跟著兩條黑狗,一起往老屋走去。

  王鶴自打七歲后就搬到了新家,不過他還經常回老屋找小叔玩。白天還好,晚上就麻煩一點,因為歲數小,加上農村經常會傳一些鬼怪的故事,讓他不太敢獨自一人走夜路。如果有姐姐帶著就還好,如果是獨自一人,或是只有大毛跟著,那么就會手持一根棍子壯膽,驅蛇趕狗,打著手電筒,或是借著月光走夜路。

  走在這條老路上,王鶴看著路邊青青的野草、五顏六色的野花和讓人流口水的野果,很快到了老屋。

  老屋有七八排土木結構的瓦房組合而成,一共有四個天井,三個大院子,外加一個風水池塘。王鶴前幾年和大毛二毛,再加上小叔,沒少在這里玩捉迷藏、打野仗、竹桿上纏上蜘蛛絲粘蜻蜓…

  來到老屋的廳堂里,王祥裕兄弟最多,加上王鶴二伯公那邊的三四個人,還有同宗的幾個人,最后一共匯集了十多個大人,七八個小孩子,再跟著七八條土狗,在王鶴爺爺這一輩的人的帶領下,組成了一個大部隊浩浩蕩蕩地出發了。

  大家先從就近的墓開始掃起,其中有一個墓就在王鶴剛過來的路邊上,這是他前兩年不敢獨自一人晚上過來老屋很重要的一個原因。

  墓地周圍的雜草在昨天已經清理過了,因此省略了不少前期工作。

  掃墓正式開始。先在墓周圍先壓上一圈黃紙,接著在碑上壓上紅黃二色的紙,再在碑前擺上一眾祭品。祭品有整只的熟雞,一大塊有一兩斤重煮熟的豬肉,有整條的煎魚,帶殼的熟雞蛋,還有米橙、老蟹子,蘋果,等等,擺好后,再擺上六個杯子,先篩三杯茶,篩三杯酒,然后上香,點蠟燭,然后再篩一遍茶、酒,在放鞭炮后再篩一遍,最后才把之前壓的紙收齊,燒掉。

  這就是一套完整的掃墓流程,有一些細節王鶴看懂了,例如篩第一遍茶酒的時候,不能一下把杯子倒滿,否則第二遍茶酒就篩不進去了,還有的王鶴掃了幾個墓后才看懂,例如除了上在碑前的香外,另外點完鞭炮后的香也不能隨地亂插,必須插在墓的右手邊幾步的位置,一般這里會有壓兩塊磚,有些墓修的年頭太久,這兩塊磚找不著了,就得用鋤頭鏟平一點,再插上香。

  后世成年的王鶴有時也參加過掃墓,不過很多流程相對簡化了,一些細節記得不太清楚。在后世的清明時節,很多年輕人出門打工,有些嫌路途遙遠或是工作太忙,這種緬懷先祖的活動,參加的人一年比一年少。

  掃墓的各個環節主要由輩分高的人完成,王鶴雖然被眾人打笑說是小英雄,不過因為歲數還小,只能打打下手,跟著小叔一起搬搬東西鋤鋤地,學習為主。

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微信關注“優讀文學”看小說,聊人生,尋知己

飛翔鳥中文    我的歌單太神奇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