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苦如此。”作為前軍大將的牛進達自然是有資格看到所有的來往電報。看到燕飛以后勤輜重作為威脅,逼迫皇帝答應他的要求和計劃,最終只能是一聲長嘆。
因為他很清楚,燕飛雖然成功了,卻深深的得罪了皇帝。沒有哪位皇帝愿意接受這種脅迫,尤其是李世民這種有能力的皇帝更是如此。
“我想做的事情,誰都不能阻止。”燕飛并不在乎這些,不過對于老牛還是有一份尊重的,直接告知了自己的真實打算“我會把淵蓋蘇文的主力吸引在營州城下,等皇帝來了你們直接殺過去就行。”
“說不定陛下會生氣,不去救援遼東城也說不定。”牛進達雖然對皇帝忠心耿耿,可身為將軍對于各種可能發生的事情同樣要有所準備。一旦李世民因為怒火而拒絕去往遼東城救援,或者拖拖拉拉減緩行軍速度。以燕飛的實力或許可以走人,但是跟著燕飛一起去的一萬精兵就真的是要完蛋了。
“這不可能。”燕飛笑了,猶如看到獵物跌入陷阱之中的獵人一般笑了起來“首先皇帝不是這種人,我帶走的可是他的兵馬。其次,就算是這樣也無所謂。因為我只會在營州城這里留下足夠大軍使用二十天的糧草輜重。就算是省著點再四處掠奪,撐死能吃三十天。三十天之后不到我那邊,陛下的大軍就得完蛋。”
燕飛根本不擔心李世民會見死不救,至于原因同樣還是用糧草輜重作為威脅。因為這次沒有征召民夫也沒有動用儲備糧食,所有的后勤都依靠燕飛的提供。而燕飛之前留在中軍那邊讓他們隨行攜帶的糧草只有十多天的程度,只夠他們抵達營州城。
之后再營州城內留下二十天分量的糧草輜重,那帶著二十多萬大軍的李世民只有兩個選擇。
要么用這些糧食一路回去幽州,然后走一路吃一路各地的儲備糧食弄的民怨沸騰之后回到長安城。要么就是按照燕飛的計劃,全軍出擊進抵遼東城,之后和淵蓋蘇文的軍隊決戰取勝并且得到燕飛的再次補給。
并非是說燕飛不能一次性的提供足夠吃上幾個月的糧食。而是因為這次大軍出擊根本就沒有攜帶民夫。沒有大量民夫的話根本就無法進行大規模的運輸。軍隊前行只能是依靠自身的力量攜帶輜重。
現代軍隊行軍攜帶的軍糧頂多也只有一個星期,撐死十天的分量。古代軍隊也是如此,就算是拼命攜帶也撐死不過二三十天的分量。他們是軍隊,不是運送糧草的民夫。
以燕飛對李世民的了解,這位有著大毅力與超強自尊心的皇帝絕對不會就這么灰溜溜的回去,在史書上記下濃墨重彩的恥辱一筆。他的自尊心不允許他失敗。所以,配合自己行動是必然的事情。
當然,這么做肯定是將李世民得罪透頂。不過對于燕飛來說干掉高句麗,拿走九鼎就是最后的追求。大不了以后不來這個時空就是。
“這次可是難得建功立業的好機會。”燕飛甩著手中的電報紙“孤軍深入千里之外,毀京觀破堅城。還要引出高句麗人的主力圍攻,這可是必然會被史書銘記的事情。你不去?”
燕飛的一番話說的牛進達心中火熱。這的確是一件只要參與就會既有面子的事情,而且若是以前軍主將身份參加的話必然會被載入史冊。可轉念一想到皇帝的命令就不得不苦笑擺手“陛下有令,命老夫在此等候大軍。”
牛進達的性格方正,屬于那種一板一眼不會違背命令的正統將軍。皇帝讓他等著,那他肯定不會搞什么將在外,君命有所不授的手段。
“那就沒辦法了。”燕飛一臉的無所謂“這份功勞就只能是落在蘇定芳的身上了。”
牛進達是主將,要坐鎮營州等待皇帝的主力抵達。而副將蘇定芳,則是可以率軍與燕飛一同前往遼東城。無論這次行動成敗,蘇定芳必然會威名大振。
第二天一早,在城外留下了無數糧草物資的燕飛,帶著蘇定芳與前軍之中幾乎所有的騎兵離開了營州城,一路向著東邊數百里之外的遼東疾馳而去。
牛進達并沒有給燕飛增加什么阻礙,反倒是在權限范圍之內給與了盡可能的幫助。他將前軍之中所有的騎兵都交給了蘇定芳帶著和燕飛一起去遼東城,數量高達近一萬五千之眾。這比之前燕飛要求的要多的多。
經歷了盧龍和營州的攻城戰之后,無論是牛進達還是蘇定芳都很清楚,攻城對于燕飛來說不算什么。難點在于淵蓋蘇文的主力出現之后如何守城。所以牛進達這才盡可能的提供人手。
至于為什么大家都確信淵蓋蘇文一定會出現,那是因為遼東城的意義不同。
營州城位于遼西,而遼東城顧名思義自然是在遼東。
遼東城,實際上就是現代世界之中的遼.陽。這可是一座有著千年歷史的城池。早在三國時代這里就是著名的襄平,之后被高句麗搶奪改名為遼東城。
這座城池是少見的擁有內外兩重城垣的大型城池。內城有兩層和三層建筑物,擁有官署倉庫等地。外城為商業區與住宅區,大量人口聚集于此。設置有城門三座,東西門相對,同樣是擁有雙層門樓。城垣有角樓、雉堞、女兒墻等防御設施。無論城內外都是建筑眾多,規模宏偉。
遼東城還有一份極為重要的意義就是,這里是高句麗在其東部的核心所在,也是淵蓋蘇文的大本營。
高句麗有國王,也有權臣。
國王高建武的勢力在南方王都一帶,掌握著全國大概三分之一的軍事力量。而權臣淵蓋蘇文在東邊和北邊,掌握全國三分之二的軍事力量。
高建武的立場傾向于中原王朝,并非是因為他真的仰慕華夏,而是因為面對淵蓋蘇文的壓迫想要借助外界的力量,畢竟他的實力和淵蓋蘇文差距太大。
而淵蓋蘇文則是一心對抗中原王朝。因為他非常有野心,不甘心一直龜縮在東北一角想要問鼎天下。而且因為之前高句麗數次擊敗過隋軍,所以對中原王朝非常輕蔑。
像是遼東城外的京觀,其背后的推手就是淵蓋蘇文。這里可是淵蓋蘇文的大本營,沒有他的同意和推動,這種極度刺激大唐的事情怎么可能完成?而他之所以這么做,完全是因為妒忌。
他妒忌李世民擊殺頡利,被人稱頌為天可汗。所以才要鑄造京觀用以羞辱李世民這位中原皇帝,算是出了自己心頭的一口惡氣。只不過他卻沒想到,這個行動卻是成為了大唐討伐高句麗的理由。
作為淵蓋蘇文的大本營,遼東城自然是城高溝深,太子河成為了這座城池的護城河環繞流淌。往日里駐扎于此的軍隊從未少于過五萬之眾,城內外百姓更是高達二十余萬,這在高句麗絕對是數一數二的大城。
不過之前接到大唐軍隊即將入侵的消息之后,淵蓋蘇文就下達了集中兵力的命令,將其麾下分辨駐扎各處的兵馬重新集中分配。
最靠近大唐的盧龍城因為城池太小而且太過靠近大唐被直接放棄,留下數千兵馬作為消耗大唐兵力以及拖延時間用。而之后命令他弟弟淵凈土率領兩萬精銳駐守城池高大的營州城吸引唐軍主力攻城。而他則是親率主力埋伏在營州城附近等待合適的時機突襲唐軍。
沒錯,自信心爆棚的淵蓋蘇文就是將決戰之地選擇在了營州城。之前燕飛攻破營州城的時候,淵蓋蘇文率領的大軍就在營州城東北方向三四百里地之外的草原上。
淵蓋蘇文決心在營州城外擊潰唐朝大軍,甚至擊殺或者生擒御駕親征的李世民。為了達到目的,他不但將主力遠遠的放在因為東.突.厥陷入動蕩而混亂不堪的遙遠草原上,還盡可能的抽調了后方各處城池的守軍加強野戰軍團的力量。
因為淵蓋蘇文自信自己可以在營州城下擊敗唐軍,所以哪怕是遼東城這座極為重要的城池也被抽調走了大半的守軍,只留下了不足萬人的兵馬駐守。
然而,戰局并沒有像是淵蓋蘇文所想象的那樣發展。唐軍的主力甚至都還沒有進入高句麗境內,被認為可以阻擋唐軍至少十天,并且殺傷數萬唐軍重挫其士氣的盧龍城連一個晚上都沒有扛下來就被攻破。之后被當做決戰之地,認為足以堅守三個月的時間拖到唐軍糧草耗盡,損失慘重的營州城,更是被人一鼓而下!
這種遠遠超出想象的戰局變化,以及唐軍猶如閃電般的突襲狂潮讓正在草原上拉攏那些游牧民族的淵蓋蘇文眼冒金星,吐了口血之后直接暈倒在地。
被救醒之后,這位被后世不知道誰后代的棒子們吹捧為無敵戰神的家伙張嘴就是一句廢物淵凈土,還我營州城!
營州城城高溝深,適合防守。而且還有淵蓋蘇文派去了兩萬精銳,加上之前的守軍和從盧龍城撤出的守軍都快有三萬之眾了。對于總兵力只有四十萬左右的淵蓋蘇文來說,這已經是他近十分之一的力量了。可卻是一夜之間全軍覆沒,這份沉重的打擊換做是誰也無法承受。
如果已經死在了千軍萬馬踐踏之下的淵凈土此時出現在淵蓋蘇文的面前,他一定會被暴跳如雷的淵蓋蘇文用五把刀生生的砍成肉泥。
此時被氣的要發瘋的淵蓋蘇文還不知道,燕飛已經帶著兵馬奔襲數百里去襲擊他的老巢。等到老巢丟失的消息傳來的話,估計這家伙能被活活的氣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