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三百五十二章 總是站錯隊的李靖

  當燕飛走出皇宮的時候,遠處天邊的朝陽已經冉冉升起,將金色的光芒揮灑在了長安城這座世間最輝煌的城市上。

  昨天晚上從李世民那里得到了隨軍出征的許可之后,二十個被挑選出來的年輕近衛就跟著燕飛擺弄無人機,想要從他這里學會駕馭這千里眼的技術。

  燕飛對此完全就是無所謂,因為就算是教會了他們可沒有零部件替換的話這無人機又能飛多久?遲早還是會從天上掉下來。

  花費了一晚上的時間教會這些人如何使用太陽能充電器為電池充電。不需要解釋這都是什么東西,也不用講解原理。只需要告訴他們如何打開太陽能電池板,如何連接電源觀察紅綠燈就行。

  年輕的侍衛們都對著神奇的東西驚異不已,對于燕飛也是非常尊重口稱師長。這個時代的知識并非是互聯網上隨便搜搜就能找到,而是被掌握在一小部分人的手中。

  想要學習知識需要花費普通人家難以承受的巨資,而且還不一定有人愿意教授。

  這個時代是老師的黃金時代,現代世界之中那些在課堂上隨便講講,專門靠在外面開設補習班賺錢的所謂老師們來到這里的話絕對是如魚得水,一個個都能賺的腦滿腸肥。

  至于那些在公眾媒體上讓人嗤笑的所謂教授們,如果他們來到這里絕對能成為人上人。就是因為這個時代的人為了求學幾乎愿意付出一切。

  一名侍衛領路帶著燕飛去了右千牛衛領取了他的官憑。雖然說右千牛衛錄事參軍只是個從八品上的芝麻小官,可再小他也是個官。需要有正式的手續才能上任,要不然的話去了軍營就會被抓起來砍頭。

  “我還以為是多大的官呢。”從右千牛衛那里拿到了屬于自己的官憑之后,燕飛對于這個錄事參軍非常不滿意。區區從八品上的官階根本就是拿自己當弼馬溫打發啊。

  還好燕飛沒打算在這個時代待一輩子,要不然的話能被活活氣死。送了那么多好東西居然才給這點好處,李世民也是夠小氣的。

  被稱為千古昏君的楊廣首先開啟了科舉時代。無論科舉有著什么樣的弊端,可其的的確確是給了那些平民出身的人一個進入上層社會的機會。這可是在千年之前的壯舉,這個時候號稱民.主的西方國家還處在蒙昧的黑暗時代。西方的普通人才是真正的牛馬不如。

  無論是科舉還是大運河,又或者是別的改.革壯舉。都是楊廣背上了罵名而大唐卻是全盤繼承開創了盛唐時代。而楊廣之所以名聲臭,完全是因為他觸及到了文人們的利益被潑臟水。

  此時的科舉剛剛起步,大部分的官員錄取還是由那些有身份的人進行推薦。這也是那些被李世民深惡痛絕的世家大族能夠屹立千年而不倒的重要原因。

  各地的官員大都和他們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甚至很多都是他們所推薦。需要的時候自然是能夠提供幫助。而則是皇帝所不能容忍的事情。

  燕飛有半天的時間可以安排家事,之后就要進入軍營準備出征。他先是找到趙四然后和他一起回到了城外的莊子里。喊來崔二之后交代他們要盡快把倉庫給建起來。

  將旅行包里的金塊都留給他們作為日常開銷與修建倉庫的花費之后,燕飛找了個無人的地方使用瞬移離開了莊子。

  離開長安城回到莊園的這一路上都有人遠遠跟隨,而燕飛又需要去拖車那邊去拿東西。為了不暴露拖車的位置,他只好是用瞬移來避開李世民的耳目。

  至于為什么不直接開拖車去草原,先不說將這種東西暴露在大唐人的面前會引來怎樣的震撼與麻煩,單純是油料就不可能支撐拖車開上一個來回。這個年代里可沒有加油站能為燕飛的拖車加油。

  從拖車里將需要的物資裝入大背包里之后,燕飛鎖死車門又扯了些樹枝將拖車覆蓋起來。做完這些之后,燕飛這才扛著大背包原路返回。

  車轔轔,馬蕭蕭,路人弓箭各在腰。大軍行進塵土飛揚,鐺鐺的甲胄撞擊聲與清脆的馬蹄聲響不絕于耳。

  在李世民的意志下,整個大唐在極短的時間內爆發出了驚人的力量。他們花費了二十多天的時間打造出來了數萬套的馬蹄鐵。并且從環繞長安城的十二衛里抽調了一支數量過萬的騎兵部隊秘密北上草原。

  之所以用了半個月的時間才完成準備工作,原因并不是在于打造馬蹄鐵浪費時間。畢竟這種沒什么技術含量的東西召集大量鐵匠要不了多久能就就能大規模的制造出來。

  主要的原因在于之前大唐的府兵們大都是在外作戰,像是玄甲軍在遙遠的梅嶺。將他們從各地集中回長安城花費了大量的時間。

  采用府兵制度的大唐有超過六成的兵馬集中在長安城附近,而關中的府兵們大都是以各自折沖府以及衛所作為作戰單位。像是此刻這種專門抽調騎兵混編在一起的事情還是第一次。

  這支堪稱是集中了大唐大半騎兵的隊伍里還有一支為數大約兩千人的玄甲騎兵,這可是李世民的心頭肉。是真正的精銳核心。

  以往這支玄甲軍只接受李世民的指揮,可他此時身為皇帝自然不可能再次出征跑去草原打頡利。再加上從各個衛所抽調的騎兵編制混亂,想要形成戰斗力必然是要挑選一位能力出眾的統帥。

  這一次,李世民的選擇是李靖。

  李靖并非是李世民的心腹,甚至在李淵起兵反隋的時候還試圖偽裝成囚徒跑去江都向楊廣告密。玄武門之變的時候李世民邀請他幫忙,可李靖卻是選擇了兩不相幫的中立。甚至于多年后李世民平定李承乾與侯君集叛亂的時候他依舊是選擇了中立。

  現代人都知道,所謂的中立就是將兩邊都給得罪了。李靖在其政治生涯之中幾乎每一次需要站隊的時候都站錯了位置,可他卻能活的好好的還被委以重任。其原因并非是因為他是韓擒虎的外甥,而是因為李靖的能力太過出眾。歷史上他一個人就消滅了四個國家,其中就包括實力強悍的東突厥與吐谷渾。

  李靖在歷史上的赫赫戰功就不需要過多描述,單單只說一下后人給他的稱號就能明白其能力如何。在名將輩出的隋末唐初時期,李靖獲得的稱號是戰神!

  正是因為如此,在此時這個出擊東突厥的關鍵時刻,李世民最終選擇了李靖作為主將。而且將自己的私衛部隊玄甲騎兵也給派了出去。由此可見李世民的決心與李靖的實力。

  燕飛是親眼見證了李靖在軍事方面的才能。這支每個騎兵都配備數匹馬的純騎兵部隊一路北上,逢城不入,風馳電掣般的快速行軍。而李靖一手將這些來自不同單位的騎兵們整合在了一起,哪怕是在快速行軍的時候也沒有混亂出現。

  蘭州城外的官道上,行色匆匆的路人們驚異的看著一支規模龐大的騎兵隊伍從南邊呼嘯而來。整個隊伍無人喧嘩,只有甲葉撞擊聲與馬蹄踐踏大地的轟隆聲響。血紅的唐字大旗隨風飄揚,放眼看去仿佛一眼看不到盡頭。

  “傳令下去,過蘭州三十里扎營。”抬頭看了眼天色之后,李靖向身邊的副將們下達了新的命令。他們只用了五天的時間就從長安城來到了蘭州城外,而且幾乎沒有人掉隊。這份行軍速度與霍去病相比也毫不遜色。

  下達命令之后李靖轉頭看向了不遠處被二十名右千牛衛的人圍起來的燕飛。心中回想起出征之前李世民的交代,決定晚上扎營之后和這個掌握著千里眼的小家伙好好談一談。畢竟即將深入草原,千里眼可是決定性的東西,容不得半點差錯。

  李靖之所以選擇從長安城出發向西北跑來了蘭州城,原因在于頡利帶著二十多萬突厥兵馬從渭水北撤的時候走的是并州。雖然突厥人北撤早走了快一個月,可依舊是有大量兵馬滯留在后面。如果從并州追過去的話很可能會被發覺,從而導致奇襲失敗。

  李靖雖然對自己非常有自信,可也沒自大到認為單憑手中的萬余騎兵就能對抗二十多萬的突厥主力部隊。

  所以他選擇了從蘭州這邊繞路沿著河套走陰山去往頡利金帳所在地五原郡。這條路可以最大可能的避免被突厥人察覺到自己的動向。

  當晚在蘭州城北三十里地處安營扎寨之后,李靖派人將燕飛找了過來。

  騎馬跟著大軍在幾天的時間里跑了上千里路的燕飛并沒有什么疲憊之色。這種急行軍對他的身體素質來說不過是小菜一碟。唯一不爽的就是那二十個名為學生實際上是負責監視他的侍衛整天跟著他,實在是不厭其煩。

  “見過大將軍。”正拿著筆處理軍務的李靖聽說過燕飛拒絕向皇帝行禮的事情,因此對燕飛的稱呼以及禮儀方面的混亂并沒有在意。微微點頭之后直接開口詢問“過了蘭州再向北就要進草原了,你的千里眼準備的如何?”

  “很好。”燕飛四下里看了看之后,無視帳內李靖親衛那要殺人一樣的目光,直接找了張案幾坐下“只要大將軍有吩咐,隨時都能用。如果大將軍不放心的話,明天可以試飛一次讓大將軍心中有數。”

  燕飛的言語和動作完全不符合他八品小官的身份,大帳內李靖的親衛都已經將手握在了刀柄上。軍隊之中等級森嚴,軍法嚴苛。燕飛的話語和行動足夠砍好幾次腦袋了。

  面色發紅的李靖并沒有喊來士兵們將燕飛推出去砍腦袋或者是打軍棍,而是在點頭之后突然出聲詢問“你隨軍而來,一路上可有何不妥之處?”

  “騎馬行軍沒有問題。”燕飛笑了起來“就是吃的東西不好。我吃不慣硬邦邦的炊餅。如果可以的話,我希望能改善一下伙食。”

  ‘啪!’自認為養氣功夫很好的李靖直接捏斷了手中的毛筆。

飛翔鳥中文    歷史大商人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