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797章 遷都長安

  九月初一,趙俊生最后一次在乾京召開了朝會,這是一次大朝會,參加朝會的官員多大一百二十多人。

  在這次朝會上,趙俊生詢問了遷都各項事宜的準備情況,事無巨細,隨后安排了朝廷各個衙門遷移的順序。

  毛修之已在兩個月前就被趙俊生任命為乾京留守,總管留在乾京的六部。

  朝會的最后,趙俊生問:“毛修之,六部留守官吏的人員確定了嗎?”

  “確定了,留守官吏的人員名單都在這里!”毛修之回答,拿出了一個厚厚的奏本。

  太監上前把名單接過轉身交給趙俊生,趙俊生接過翻開簡單看了一遍,交給翰林學士:“抄錄兩份,一份留在宮中存檔,另一份交給長安朝廷尚書臺存檔!”

  “是!”

  趙俊生看向大殿上文武百官,說道:“明日一早朕的御駕就會先行出發,各部衙門按照剛才朕安排的順序隔天依次出發,途中不得擾民、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借口向各地官府索要錢財、糧食和其他物資,所需之物若是不夠,可以花錢從沿途城鎮采購,花費的款項在本衙門記賬報銷!”

  “另外,傳朕旨意給沿途各地官府,不得以遷都、御駕和朝廷各部衙門經過需要安置之名向當地百姓征收額外的賦稅或攤派,一經發現,一律革職查辦!”

  “遵旨!”

  九月初二清早,趙俊生照舊練武一個時辰,吃完早飯,換衣服時召來太監詢問:“睢陽君來了嗎?”

  “回陛下,還沒有來,不過奴才已經派人去催了!”

  趙俊生做好準備之后,在大殿前坐上了馬車,龍衛軍護著御駕,太監宮女們排著隊跟在后面一路向宮門方向而去。

  等趙俊生到了宮門外,萬語桐的馬車已經等在那里了。

  一個太監在聽了趙俊生的吩咐后走到萬語桐的馬車邊行禮道:“睢陽君,陛下請君上同乘!”

  萬語桐猶豫了一下,下了馬車來到趙俊生的御駕馬車上。

  “叫你來同乘,怎么還扭扭捏捏的?”趙俊生笑問。

  萬語桐白了他一眼,“還是要避嫌好不好?把窗戶打開!”

  趙俊生無奈,只好打開兩側車窗,對外面的太監吩咐:“告訴曹蛟,可以出發了!”

  “諾!”

  曹蛟得到命令之后,把手一揮:“出發!”

  隊伍緩緩前行,馬車也輕微的搖晃起來。

  趙俊生對在馬車內的太監打了一個手勢,太監從馬車內壁柜里拿出兩個琉璃杯和一瓶紅葡萄酒倒了兩杯放在趙俊生和萬語桐面前的矮幾上。

  趙俊生舉起酒杯對萬語桐說:“這是皇莊用自己種植的葡萄釀造葡萄酒,嘗嘗!”

  萬語桐拿起琉璃杯抿了一口,“嗯,還不錯!我們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到達長安?”

  “大約二十幾天,如果天氣好,二十天左右可以抵達,如果天氣不好可能需要一個月!”

  “夜里住哪里?野外搭帳篷嗎?”

  “不確定,也許要在野外宿營,也可能會在城鎮里!為了安全起見,出發之前并沒有確定行軍路線,一切都是臨時決定,每天行軍多少路程由曹蛟決定!”

  剛開始半天還能在馬車里坐得住,到了下午,繼續坐在馬車里就感覺無聊了,萬語桐返回自己的馬車睡覺,趙俊生走出馬車騎了一匹馬跟騎兵們一起走。

  九月氣溫不似七八月那么高,但也還是很炎熱,烈日烘烤之下,護駕的甲士們一個個曬得汗流浹背,每走一個時辰都要找陰涼處休息一刻、喝水。

  途中有幾天下午,御駕不能上路,只能原地休息,等道路曬干再出發,一路走走停停,到了九月底,御駕才抵達長安。

  在長安城外,裴進、梁寂、東方辰等一般大臣、武將及一萬多萬兵馬、數萬長安百姓都在長安城外迎接。

  對于長安百姓們來說,乾國把都城遷到長安、御駕到來必將讓長安迅速發展,讓長安的居民們有更多的機會掙錢。

  “兒臣拜見父皇!”太子趙東在站在群臣的最前面向御駕馬車上的趙俊生行禮。

  趙俊生拉開車窗伸出手搖了搖:“都平身吧!太子,你母親和兩個妹妹呢?”

  “回父皇,幕后和妹妹們都在宮外等著父皇呢!”

  趙俊生:“行了,起駕進城!”

  長安城的城墻、宮殿經過一年的修繕已經恢復了一些帝都氣象,城內各處還在興建房屋,這都是經過整體規劃的。

  途中,趙俊生把裴進和趙東招到馬車內。

  “現在這長安城的格局比乾京要小不少吧?”

  裴進回答:“是的,現在的長安城是在后趙的長安城原址上建起來的,格局不但比漢朝時長安城小,更加不能跟乾京相比。不過我們正在向外擴建,未來十年內,整個長安城至少要達到乾京城的規模,到那時,現在的長安城就是內城,向外擴建的就是外城!”

  趙俊生點點頭:“國都要有國都的大氣和新氣象,長安城擴建的事情盡快提上議程,對城外農田的征收要盡量安撫田主,補償的欠款要給夠,這事你跟太子兩個人負責!”

  “臣遵旨!”

  沒過多久,御駕就到了宮門外,花木蘭牽著小女兒的手,旁邊站著二女兒趙靈兒。

  一番見禮、寒暄之后大家一起進了皇城。

  這是趙俊生第三次來長安,也是第一次進入皇城,從前的皇城早已成為廢墟,這座皇城也同樣是從后趙皇城廢墟上重新修繕起來。

  長安皇宮里同樣有一座太極殿,趙俊生在太極殿接受朝臣們的朝拜。

  “這些日子無論是先行抵達長安籌建新都的卿家,還是跟朕一起來長安的卿家都累了,今日諸位卿家都先去安頓,好好休息一下!隨朕從乾京而來的愛卿和各部隨行官員都休沐三天,三天之后,官吏們開始上值,三省六部及朝廷其他直屬衙門的主要官員正是恢復上朝!”

  “遵旨,謝陛下恩典!”

  “退朝!”

  “恭送陛下!”

  趙俊生在太監的引路下來到內宮,花木蘭和兒女們早就準備好膳食等著了,一家人歡歡喜喜吃了一個團圓飯。

  吃過飯后,趙俊生帶著趙東來到御書房,太監給父子倆各沏了一盞茶。

  “父王這段時日在來長安的途中,下旨把奏章和各項政務都由你處理,你給父皇說說這段時間都有何事!”

  趙東稟報:“兒臣認為有兩件事情需要向父皇稟報,其他的事情都不是什么大事。這倆件是第一件是沮渠無諱率軍從鄯善出發殺向高昌,高昌太守闞爽逃往柔然,沮渠無諱在高昌建國,是為高昌北涼;第二件事情是尉眷和常昆將軍派人送來奏疏,說吐谷渾人滅了黨項人,把黨項人老弱屠殺殆盡,隨后兩位將軍出兵,由常將軍作為后援提供后勤支持,尉眷將軍率軍兩萬攻打吐谷渾白蘭地區,拾寅率軍迎戰,被尉眷將軍擊殺并大敗吐谷渾人,拾寅的另一個弟弟扶陽帶著殘部五千人護著十萬吐谷渾老弱西遷,西遷途中被尉眷大軍追上,扶陽帶著一萬青壯男女拋棄了十萬老弱加快速度西遷,這十萬吐谷渾人老弱在西遷途中凍死餓死,死傷殆盡,扶陽的一萬多人在西遷途中又損失了兩千多人,他們最后進入了西域去往于闐方向,尉眷將軍帶兵追到了擋在西域前面的山腳下,因為后勤補給的問題不得不選擇返回!”

  趙軍生聽完趙東的講述,問道:“常昆和尉眷大軍現在在何處?”

  “還在西海一帶!”趙東回答,“兒臣認為既然西海那邊的戰事已經結束了,是不是把兩路大軍調回休整?”

  趙俊生思考了一陣,說道:“父皇考慮一下。還有其他事情嗎?”

  “有一件事情······有消息說是因為尉眷將軍下令搶奪了那十萬吐谷渾老弱病殘的食物才讓他們全部葬身在高原上的,朝中不少大臣彈劾尉眷將軍殘暴不仁,請求革除他的軍職,下獄問罪!”

  “這段時間,長安的朝臣們對這件事情的看法有了分歧,尉眷下令搶奪那十萬吐谷渾老弱病殘的食物的事情應該是真的,這瞞不住,只要派人去尉眷軍中核實就能知道真假,彈劾他的大臣不會這么不智!現在大臣們一部分認為尉眷的做法有傷天和,如果那十萬吐谷渾人是軍隊,他這么做無可厚非,但那些人不是軍隊,他們是普通的牧民百姓,這等于是屠殺百姓!”

  “還有一部分大臣認為尉眷無罪,我們和吐谷渾既然是敵人,那就沒有無辜者,尉眷只是下令搶奪了他們的食物,沒有直接殺他們,這已經給他們活命的機會,是他們自己沒有抓住,這不能怨尉眷!”

  趙俊生問:“你是怎么想的?你覺得應該如何處理此事?”

  “兒臣的看法與彈劾尉眷的大臣們相同,兒臣以為此風不可長,朝廷大軍是正義之師,不能應該做這種不義之事,這樣只會遭人詬病的!”

  趙俊生聽了之后沒有表態,對趙東說:“行了,你回去吧!”

  “那······大臣們彈劾尉眷之事······”

  “這事朕會處置,你回去吧!”

飛翔鳥中文    我老婆是花木蘭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