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430章真的飛起來了

  謝安很是為難,如果冉閔能夠順利康復,幫助冉閔渡過這個難關也不是不行。至少冉閔活著至少可以保謝氏三十年的富貴。

  可是,一旦冉閔無法治愈,而謝氏就后路全無了。

  這個問題,謝安很是為難。

  看著謝安這個態度,冉明明白,謝安還是想給謝氏留著后路,他并沒有生氣,必竟這是士族門閥的傳統。

  冉明想了想,下定決心拋出一個巨大的誘餌,道“不管此事成或失敗,孤可以幫助謝氏建立藩國。”

  謝安不解。

  冉明解釋道:“孤有一份海航圖,可以順利抵達琉球,琉球是一個龐大的海島。孤懸海外,物產豐富,與中原與異。然卻無知曉,那里簡直就是人間仙境。若非情非得已,孤是把這塊寶島自己留著!”

  謝安聽到這話,不禁動容了。

  要知道,他謝安也善玄、道、佛、儒,自然向往那種人間仙境,如果真的這個仙境為謝氏獨有,那么謝氏可就成為神仙一族了。

  不過此事關系著謝氏的榮辱興衰,謝安必須慎重考慮。

  可是冉明急了,他甚至差點亂了方寸。

  冉明又道:“外加六千套甲具、七艘大型可乘千人的大海船。”

  “成交!”謝安不再猶豫,七艘大海船,可是足足把謝氏一族全部移居海外,到時候什么魏國、什么晉國,什么燕國,統統隨風而去。

  “啪!”冉明與謝安擊掌而誓,這樁交易算是完成了。

  冉明又向定海軍發出戰爭動員命令,命令他們立即準備戰備,盡可能的攜帶大量的裝備和猛火油,另一手準備就是打造熱氣球,熱氣球不能成功,一切都是徒勞的。

  冉明考慮了這些事情,又投降了研制熱氣球的行動中。

  這個時代已經有了孔明燈,事實上就是原始的小型熱氣球,工作原理都是相同的。冉明只需要計算一下,需要制造多大體積的熱氣球,可以將冉閔送到建康。

  其實,大致的體積,冉明心里已經有底了。

  在后世,冉明在部隊時,曾看過炮兵的觀測熱氣球。那種觀測熱氣球的體積只有五百立方米,可以載重三百公斤。

  當然,冉明在這個時代弄不出來天然氣,也搞不出來液化氣,他使用的只有猛火油。

  所以他的這個熱氣球,要想帶著自己冉閔、以及足夠的燃油,至少需要載重一噸以上,也就是說,這個熱氣球至少需要兩千立方米以上,再考慮到燃油效率低,球體至少應該三千立方才能夠用。

  三千立方也就三千立方吧,現在最大的問題出現了,材料難求啊,這些東西別說在一個小小的陸渾城中難以找全,恐怕放下天下,沒有一個城市可以擁有這么一個龐大氣球所需要的材料。

  冉明也顧不得天眼成員暴露不暴露了,他一條一條命令從陸渾城傳出,天眼成員、“天聾地啞”這兩個機構開始快速運轉,制造氣球所需要的材料、工匠開始向陸渾集結。

  不知不覺,一天一夜過去了,魏國陸渾關內樹立了一個高達十余丈的龐然大物,沒有知道這是什么東西,只是將近兩千工匠累得像狗一樣,爬在地上不能動了。

  緊張的時刻到來了,冉明既興奮,又忐忑。

  為了這個熱氣球,冉明可以說是煞費苦心。在這個時代制造熱氣球,困難不亞于后世的登月行動。要知道擺在冉明面前最大的困難就是需要大量密不透風的球皮。在后世,這種熱氣球使用強化尼龍或滌綸制作的,球皮看上去雖然輕薄,但是非常結實。

  而在這個時代,冉明根本找不到強化尼龍,更找不到滌綸。

  雖然古代沒有這兩樣東西,可是卻有密不透風的東西,例如那種防雨的油布。可是油布太過笨重,如果采用油布,熱氣球不一定能飛起來,就算飛起來,載重量也極其有限。所以這種笨重且不太堅固的油布并不適合當球皮。

  冉明后來又想起在青州視察船廠時看到鰾膠,鰾膠就是粘合木板與木板的縫隙,并且不像化學膠水怕水。冉明就想到了辦法,他用細密的絲綢浸泡上鰾膠,浸泡過了鰾膠的絲綢晾干后,鰾膠就和絲綢緊密的連接在一起,既有絲綢可以結實堅固,又有鰾膠密不透風。

  而且絲綢與鰾膠結合,重量增加得并不算太多,整體而言比油布更有優勢。

  有了方法,其實制造起來也非常麻煩,陸渾是一座小城,搜羅了整個城池,僅僅得到不到千匹絲綢,這些絲綢遠遠不夠一個龐大的熱氣球消耗,當然材料缺乏的不止絲綢,鰾膠也很缺乏,光是緊急調運這些物資,就讓冉明難得頭大。

  后來,還是謝安出面向陸渾附近地方豪強楚言作保,以謝安的名義,向楚言借了絲綢五千匹。總算籌集了足夠的絲綢,至于鰾膠,冉明一下子買光了周圍幾個縣城的鰾膠。集齊所有球皮,冉明用了一千余人連夜把球衣弄上去了。

  冉明看著這個高達數十丈,換算體積足足三千五百余立方的大型熱氣球,認真的檢查著安裝與設計是否相符合。

  “殿下,這個東西真的能帶著我們飛上天?”董潤非常擔心的問道。

  “哈哈!”冉明笑道:“不能飛,孤廢寢忘食忙活一天一夜為的是什么?”

  經過一個多時辰的檢查,冉明最終確認這個熱氣球是完全按照設計圖紙組裝的。

  “殿下,這個東西真的能飛?”張溫也用懷疑的目光望著冉明。

  古代人并非沒有飛天夢想,事實在《淮南子》中就曾記載,墨家的第一個墨者墨翟曾做過一只機器木鳥,飛了一天都沒有墜落。這應該是人類最早對天空的飛行器。當然,現代學者對這個歷史記載抱著懷疑的態度,認為這是杜撰的,不可信,因為動力源,飛行器根本不可能飛那么久。

  張溫同樣也認為,人要想飛,必須有一雙翅膀,像鳥一樣才能翱翔藍天。

  “孤檢查過了,應該能飛!”由于興奮冉明的滿面通紅的道:“準備起飛,點火。”

  金奴穿著鎧甲,手持鐵矛,背負著一張強弓正欲走進吊籃內點火。

  冉明道:“等等,金將軍您這是干嘛?”

  金奴道:“上…氣球點火啊!”

  冉明沒好氣的指著金奴身上的鎧甲道:“孤看您這不是去點火,而是去打仗!”

  金奴并沒有感覺到有什么不妥,他已經習慣了著甲帶矛,看著金奴一臉茫然的樣子,冉明解釋道:“這個熱氣球載重量非常有限,所以我們在上去的時候,必須盡可能的少攜帶東西,像將軍這么著甲帶矛,恐怕要多出一個人的體重,所以將軍身上的鎧甲、還有矛,全部都放下來!”

  “這身鎧甲曾是先父用過的,先父臨終前曾交給待…”金奴小心翼翼的解釋道。

  “甲在人在,甲亡人亡?”冉明無奈的沖金奴擺擺手道:“那算了,甲留著吧,可是這柄鐵矛。”

  鐵奴趕緊道:“這戮虎矛與屠龍戟,都是陛下當年御賜之物!”

  “行了,算我服了你們!”冉明道:“點火吧!”

  耐力和體力都非常變態的金奴和鐵奴,自然當仁不讓的當起了苦力。金奴和鐵奴二人各轉動著手搖式的鼓風機火爐內鼓風,充分得到氧氣的猛火油爐子,把熱氣再傳送到龐大的氣囊內。熱空氣比冷空氣輕,這個道理現在大家都懂,古代人卻不明白,他們看著龐大的氣囊慢慢的鼓起,而且微微升高,漸漸把十幾根固定繩索繃緊了。

  冉明沒有進行飛行試驗,因為冉閔的身體開始發炎,起熱,他雖然用酒為冉閔降了體溫,可是這只是治標,而治本。要解決冉閔身上的傷勢,必須手術。如果再耽誤手術的時間,冉閔就失去了徹底的治療希望。

  冉閔就是魏國的希望,也是漢人百姓的未來和希望,更是這個時代漢人唯一獨立運動的旗幟,所以冉閔不能死。

  無奈之下,冉明只好聽天由命,不經過試驗,直接帶著冉閔升空,當然,冉明預備了降落傘,就算有意外,也能保住一條命。

  冉明讓人把冉閔抬進吊籃內,這個吊籃僅兩丈余長,一丈八尺寬、高約六尺,由韌性強的竹子編成的。看著吊籃緩緩升起,冉明非常激動的道:“快把那幾根繩索都解掉。”

  有道是事實勝于雄辯,剛剛還質疑冉明的董潤和張溫此時目瞪口呆,特別是董潤,他的眼睛真有點瞪目欲裂的感覺。“真飛起來了?”

  董潤興奮的拍著張溫的肩膀道:“飛起來了,飛起來了。”

  “俺沒瞎,不用你老董說,俺也看到了。”張溫道“俺也看到了。”

  由于這個熱氣球相當不成熟,除了攜帶體重將近二百斤的冉閔,還有金奴和鐵奴,這二位的體重都超過了二百斤,再加上冉明這個唯一的氣球駕駛員,剩下的只有燃油和一點飲水了,至于原本打算搭載的董潤、張溫、謝安、薛濤、張平等人,現在也只有從陸路趕向建康了。

飛翔鳥中文    大魏霸主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