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330章家族利益

  別說謝尚激動,就連一向號稱心靜如水,處事不驚的謝安也難以平靜了,一州刺史換成后世,這可是高官大官,更何況刺史還有在戰時統兵打仗之職能,如果硬要換成后世的官職,大體相當于高官兼省軍區司令員,這可是上馬管軍,下馬管民的真正封疆大吏。

  還有更了不得的是,侍中。

  秦漢之時,侍中為少府屬下宮官群中直接供皇帝指派的散職;西漢時又為正規官職外的加官之一。

  到了魏晉南北之后,侍中就成了事實上的宰相。出將入相,這是每一個文武官員的最大夢想,謝安雖然超凡脫俗,但是終究是凡人。

  就應了那句話,忠誠那是因為背叛的價碼不夠。

  一個封疆大吏之實職,一個名義上的宰相,還有一個開國縣侯爵,恐怕放眼天下,沒有人能拒絕這個誘惑。

  哪怕謝安再清高,他也知道冉閔此舉是為了分化謝氏,就像是飲鴆止渴,他可以拒絕這個誘惑,可是他們謝氏的族人絕對不會放過,這個大好的機會,放棄這個可以衣錦還鄉,榮歸故里的時機。

  另外,謝安雖然有賢名,可終究是賢名,在這個時期,有賢名的人,還還都往被權貴收入參軍、幕僚,就算是晉朝征辟,也僅僅會給他一個五品甚至以下的官職。謝安不知道冉閔會如此看重自己,就連謝奕也驚訝萬分。

  謝奕在歷史官職最高做到安西將軍、豫州刺史,不過這都因為謝尚去世,而謝尚沒有兒子,兄位弟承。

  冉閔早已接到冉明的密信,冉明告訴冉閔,得謝安一人,就可以事半功倍,平定天下。

  對于冉明的話,冉閔向來是深信不疑的,所以冉閔就在謝安面前畫了一個大餅。

  謝氏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剛剛在東晉有了起色,并不愿意在魏國為官。歷史上謝氏抗拒桓溫,說穿了就是為了利益,謝氏和王氏、司馬氏三族是東晉的一等豪門,就算桓溫登基,能給謝氏帶來什么好處?沒有足夠的好處,升無可升,賞無可賞,為避免積怨暴發,統治者往往采取一殺絕后患,與桓溫對抗,謝氏為了家族利益,別無選擇。

  在冉明和曹純離開后,魏國的封賞在謝氏族內引起了軒然大波,原本對江東士族不滿的族人紛紛借此要求重返故地,要求追究謝奕,舉族北上。

  在這個時代,謝氏子弟,官職最的就是謝尚了。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這是一個恒古不變的道理,謝尚在心里已經心動了,他又如何去勸別人。謝尚的沉默,讓族中要求北上的族人士氣大震。

  謝氏的在建康的家廟中,召開了族中會議。

  族中唯一的長輩就是謝安祖父謝衡的小兒子謝廣,謝廣字幼臨,如今這個唯一的長輩已經古稀之年,謝氏子弟通常短命,無論謝尚、謝奕都是五十來歲就死亡的,反而這個老壽星眼不花,耳不聾,最喜歡吃大肥肉,喝醇香白酒!

  坑爹的是,冉明的醇香白酒價格太貴,僅謝廣一人一年就喝掉謝氏千畝良田的田租。謝奕其實和謝廣一個德行,尤其喜歡喝酒,喝醉了就罵人,不管是誰。

  謝廣嘴里散發出濃濃的酒味,紅著眼睛道:“今天你們叫老夫來有什么事,快點說,吾聽說冉家小兒,又送來了不少極品仙人醉,正好可以品嘗一下!”

  眾人相對無語,謝廣自二哥謝裒于七年前去世,老一輩人就剩下他自己了,于是他常年就埋在酒缸里,醉生夢死。

  可是偏偏,謝廣常年喝酒,身體一點事都沒有。

  謝尚是謝氏長房唯一的嫡子,他咳嗽一聲,稟告道:“三叔公,魏國皇帝的圣旨今個來到了府上,魏國皇帝對我謝氏一門諸多優待,族中意見不統一,所以要商量一下對策!”

  謝廣不耐煩的道:“鼓噪個甚,落葉歸根,我也快死了,我可想像兩個苦命的兄長一樣,客死他鄉,我死后就想回到陳郡老家!”

  謝奕道:“可算我們謝氏在江東苦心經營數十年,浮財倒是可以帶走,可是名下三萬余傾良田,如何處置?如果變賣,肯定會讓人知道我們謝氏即將北上,恐怕他們會聯合起來,百般壓價,最終白白便宜他們。再說,我們就算回歸陳郡,圣旨里對賜田之事,只字未提,沒有良田,我們謝氏這上千口人,如何生存?”

  謝氏的話在眾人耳中如同巨雷。

  對啊,回鄉再好,可是沒有田產,如何生存?這是一個根深蒂固的觀念問題,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士族最看重的就是土地。

  謝氏諸子弟中,唯一擅長打理財貨的則是謝安的幼弟謝鐵。

  謝鐵道:“諸位其實不必擔心,魏國大亂初平,地多人少,所以田地非常便宜,上好的良田,不過十萬錢一畝。我們謝氏多年積攢下來,略有浮財,初步統計,不下三十萬金,如果變賣田地,就算他們再如何壓價,足足有上百萬金。百萬金無論如何也能買到十萬畝良田。”

  謝鐵頓了一頓,又道:“若我們謝氏北上,大兄將貴為開國縣公,陳郡就是大兄的封地,三兄則為豫州刺史,我們有地利人和之便,自然可以毫不費力,就置下萬傾良田。族中子弟也沒有衣食之憂!”

  謝鐵的隱晦意思那就是說,士族兼并土地,都是帶著灰暗色彩的,哪怕是謝氏也不可能做到絕對的公平。謝氏在東晉擁有三萬多傾良田,光這些土地的價值,就高達千萬金。

  “北地早已物是人非,我們回去能有什么作為!”

  眾人順著聲音望去,只見說話的則是一個高瘦的道士。此人名謝允,是謝安二哥謝據的次子,字道通,號謝羅仙。

  年少時英俊剛毅,博覽群書,尤精道學,有遁世脫塵之志。歷仕羅邑(古蜀國時的堂瑯城,今云南省巧家縣)宰,政事廉潔而能力強。謝允無意仕途,一心求道。

  原本謝允此時應該在武當山修道,然而冉明在顯陽殿揭穿丹藥有毒的秘密,所以道教在諸蒜子這個女強人的鐵腕打下壓,聲威大減。

  道門占據的田產,被晉朝官府收回,加上謠言四起,百姓對道教產生了懷疑,所以許多道人斷了生計。武當山道門也受到波及,謝允被迫回到了謝氏。

  因為知道冉明就是打壓道教的元兇,謝允對冉明并沒有什么好感,他一心求道,現在求道之途被冉明所斷,所以他并不想回到魏國。而是準備去羅浮山求見葛仙翁!

  “賢侄不是向來不問紅塵嗎?”謝安笑道:“什么時候關心起來塵世俗事?”

  謝允不由得臉色一青,絲毫不給謝安這個三叔面子,不悅道:“你們誰想回去,就回去,反正某就算是死也會死在晉國!”

  謝奕深深嘆了一口氣道:“現在這事情會容我們做主嗎?魏國皇帝的圣旨,其實有兩層用意,我們謝氏如果愿意與魏國冉氏一體,自然能享受到榮花富貴。就算是做一個千金買馬骨的樣子,他魏國也不會虧待我們謝氏!”

  “不過!”謝奕嘆了口氣道:“魏國圣旨下達的消息,恐怕瞞不了多久。如果讓朝廷知道魏國對我們如此拉籠,恐怕就會不惜一切代價,打壓我們謝氏!”

  謝尚瞇起眼睛,淡淡的笑道:“其實也不盡然。朝廷可能會打壓我們謝氏,如果我們謝氏一分為二,三弟(謝安)目前在晉朝并無官職,不如北上入仕魏國!”

  謝安聞言大喜道:“兄長高見!”

  謝奕須笑而不語,看似神情淡然,但他心中卻很緊張,事關家族利益,他不得不慎重考慮。其實謝尚說得也有道路,在這個世界上沒有千年的王朝,卻有千年的士家。君不見五宗七望,他們從漢朝一直到隋唐,乃至宋明,影響力一直存在,都是超級龐然大物。

  雞蛋不放在一個籃子里,這就是士族的生存之道,為何孔門千世不倒?

  也真不是孔子的影響力大到可以百毒不侵,就算統治者會為了統治因素,籠絡孔氏,可是胡人、亂匪,他們管得了那么多嗎?

  那里因為孔氏太實識務了,別的不說,就說明朝。闖軍打進山東,孔氏當時就代表士紳向闖軍送糧勞軍,清軍入關,孔氏轉而投入滿清懷抱,成為“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侍”這句標準漢奸言論的典型。

  所有的士族都是典型的騎墻派,兩面倒,所以才有了千年的士家這個說法。

  而陳郡謝氏在南朝之后再無影響力,那是因為他們和晉朝司馬氏走得太近了,身上的烙印太深,也背棄了世家的生存之道,所以在劉裕打壓下,慢慢的淡出了人們的視野!

  謝尚的觀點很明確,那就是讓謝安這個在東晉并沒有出仕的子弟,北上入仕大魏。

  這樣以來,晉朝為了避免陳郡謝氏徹底倒向魏國,不僅不會打壓謝氏,反而會拉攏謝氏!

  就在謝氏內部仍在爭論到底誰留,誰北上的時候。

  顯陽殿內晉朝太后諸蒜子接到了消息,冉閔封賞謝奕為開國陳縣公。

飛翔鳥中文    大魏霸主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