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302章貪得無厭

  趙弘道:“怎么可能,定襄可是大城,城內儲存糧食超過七萬多石,就是他們五千兵馬,吃一年都不是問題。怎么會缺少糧食!”

  “具體情況,我也不知道!”張俊儀又說道:“可能是來了新來了大軍吧!軍隊一多糧食肯定不夠用的!聽說不僅我們馬邑要運糧過去,就連周邊的寧武、代縣、原平縣也要向定襄運輸糧草!”

  “噓,你小聲點,別讓外人聽到…。”趙弘道:“我聽我在雁門郡的從兄說,朝廷準備向代國用兵,以報復當初代國支持崔通叛亂,所以這個消息,千萬不能讓敵人的細作聽到!”

  細作小吏借故離開,把在縣衙內聽到的這個消息報告給他的上線。

  上線急忙動用手中的權力,繼續上報。

  氐秦負責情報工作的是呂婆樓之子呂德世,呂德世接到情報,大吃一驚。

  雁門、定襄、云中、都在秘密籌措糧食。

  而且這些運作做得極隱秘,并沒有動用普通民夫,而是直接動用的俘虜。

  由于俘虜都是魏軍嚴密看守著,根本不用擔心泄密。

  呂德世為了驗證這個消息的正確性,又展開金錢攻勢,在大量金錢的攻勢下,許多魏國官員見財忘義,把他們知道的秘密賣了出去!

  終于費盡九牛二虎之力,秦國細作,最終知道了魏軍秘密向定襄、雁門一帶增兵了。就連在潼關、函谷關消失的虎嘯營、背嵬軍也出現在了定襄!

  呂德世大喜,查到這么重要的情報,苻健定會重賞他。呂德世把這個消息以信使、信鴿、飛鷹三種方式,確保可以準確無誤的傳到秦國!

  然而他們還沒有來得及高興,就發現此時密密麻麻的魏軍出現在他們住所周圍,一言不發,直接進攻。

  這些細作,終究是細作,他們怎么可能是魏軍精銳的對手,要么成為魏軍俘虜,要么直接被格殺!不過,呂德世卻逃脫了天聾地啞的追捕。

  當場俘虜的細作在“天聾地啞”專業情報人員的審訊之下,全部竹筒倒豆子,把他們知道的東西都說了出來。

  冉閔密令“天聾地啞”再次出手,在魏國境內清除敵國細作。

  關閉對晉、秦、代、燕的國境線。

  冉閔的戰略欺騙,最終成功的騙過了秦國高層,秦國高層為了奪回潼關,干掉懸在他們頭上的利劍,全國上下到是暫時的團結在一起。

  太子苻生也急需要軍功來穩固他的地位,而苻堅則需要軍功得到眾人的認可!

  目的一致,二人倒沒有像漢人一樣相互拆臺,而是各率各自部曲,各攻一地!

  最終苻堅、苻生依靠抓鬮的方式,確定由苻生率領其心腹部曲,進攻潼關,而苻堅則是進攻函谷關,雙方以戰功來證明各自的能力。

  秦國自然也有很多不甘心受氐人壓迫的漢人向冉閔通風報訊!

  (第1/3頁)(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實就算沒有關中漢人通風報訊,冉閔的“天聾地啞”也知道秦國的動向!

  而關中的秦國,苻健最終依靠:“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成功說服了關中氐人各大部落首領。

  魏國永興四年,晉國永和九年,秦國皇始三年十一月三日,秦國皇帝苻健登壇拜將,封苻堅為征南大將軍,率領其部三萬五千兵馬攻打函谷關,封太子苻生為征東大將軍,統領四萬三千人馬進攻潼關!

  皇始三年十一月六日,立功心切的苻生沒有命令部隊休息,直接參加攻城!

  慘烈的戰事率先比魏燕之戰打響。

  消息傳至鄴城,魏國舉國嘩然。魏國就像一個常年饑餓的乞丐,好不容易得到一個饅頭,還沒有來得及吃進肚子里,卻發現對面一個雄壯的大漢,沖上來搶他的饅頭。

  魏國皇帝冉閔在朝堂召開展開激情的演說:“諸位臣工,剛剛接到消息,關中氐秦發動了對我大魏潼關、函谷關的襲擊,而我們在去年曾與氐秦簽訂了停戰協定友好盟約。單方面的撕毀盟約,不宣而戰,這是對我們大魏赤裸裸的挑釁!昨天,我們大魏忠勇的將士,正在潼關、函谷關與卑鄙的氐人浴血奮戰!

  朕想問問諸位,氐人不宣而戰,襲擊我們大魏的城池,對我們大魏意味著什么?

  這是無恥的侵略,這是氐人試圖依靠他們的鐵騎來奴役我們。朕作為大魏皇帝,現在詔告天下,對于氐人蓄謀已久的侵略,我們大魏不能坐以待斃,更不能卑微求和,魏國不懼怕戰爭,現在朕命令,大魏全國臣民。拿著你們的武器,為了我們大魏,為了保住我們的家園,與侵略者決戰!哪怕戰至最后一兵一卒。”

  冉閔話音剛剛落,魏國朝臣群情激憤。要知道這些魏臣都是不甘心受胡人繼續欺凌壓迫的,他們反抗胡人侵略,哪怕冉閔死亡,眼看鄴城告破面既,這些魏國大臣沒有想過投降,而換取高官厚祿。他們選擇了最為剛烈的自殺殉國的方式,來表達他們內心的不甘與不滿。(經有關歷史愛好者考證,大臣殉國這個習慣,就是在冉魏開始興起的。別聽羅貫中忽悠,三國時候根本沒有那樣的忠臣)

  尚書令劉群道:“陛下,我大魏主力業已北上,現在秦國趁我大魏內防虛弱,不宣而戰。臣以為,應當停止與燕國的戰爭,與燕議和,集中力量,抗擊氐人的侵略!”

  否則只有滅亡這一途。

  慕容恪苦笑道:“魏國派出的可不止一路使節!”

  慕容垂臉色大變,驚叫道:“卑鄙無恥!”

  事實上,冉閔并沒有向代國派出使者,這只是常煒臨時想出來的計策。

  最終,迫使慕容恪與慕容垂向魏國妥協。

  因為他們相信,一旦燕國不與魏國合作,那么拓跋代國也會與魏國合作,聯手魏國瓜分燕國。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慕容恪只能抱著死道友不死貧道的辦法,接受冉閔的意見。

  青龍河畔,代國軍隊大營。

  慕容恪與慕容垂率領三千人馬,拉著一千多輛高車,攜帶大量酒水和肉食,以犒賞軍隊的方式,緩緩進入代國大營。

  拓跋代國軍隊將士倒沒有警惕,畢竟現在魏國軍隊就在他們眼皮子底下,他們怎么也沒有想到燕國會攻擊燕國唯一的盟友。

  就在慕容恪與慕容垂進入代軍大營時,隨著慕容垂舉起手中的大刀,一刀劈死前來迎接他們的代國官員。

  接著,慕容垂手中的大刀上下翻飛,直殺提代軍士卒人仰馬翻,慕容恪打得比慕容垂斯文多了,他則是帶著本部精銳部隊,在代國大營中連續不斷的鑿穿。

  只要看到代軍聚集起千人兵馬,慕容恪就馬不停蹄的將他們殺散,根本不給代軍集結的機會!

  漸漸的天色大亮。

  這時,代軍將領已經發現他們的代王拓拔什翼犍居然丟下軍隊居然跑了。

  剩下的將領一看,“得,頭都跑了,我們還打個屁啊!”

  于是紛紛投降!

  等拓跋什翼犍帶著弟弟拓拔孤等人跑出了一百多里,直累得戰馬口吐白沫,眼見后面追兵全無,這才停下來。

  拓拔什翼犍回頭一清點自己的部隊,差點哭了。

  十五萬多人出征,跟他跑出來的不足八萬人馬,六萬多人馬丟在了青龍河畔。

  拓跋什翼犍略一思索,就明白了。

  慕容恪肯定是和魏國達到了什么協議,否則給了借給慕容恪三個膽子,他也不敢在這個得到向自己下手!

飛翔鳥中文    大魏霸主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