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閔接到皇甫真的燕國國書。
對于燕國的主動求和,魏國大臣們還是樂于見成的。畢竟,大魏立國以來,幾乎無月不戰,大魏實在太需要修養生息了。
可是,冉閔臉上沒有一絲一毫的表情,緩緩地走下了龍榻,立到了朝堂中央,諸位朝臣都暫時收了聲,靜靜地看著冉閔。
冉閔身高八尺有余,比皇甫真高了足足一尺有余,冉閔居然臨下的咆哮道:“燕主不過一介夷狄,有何德何能,迎娶朕之孫女。”
冉閔的涂抹星子噴了皇甫真一臉,他也不敢扭頭。
皇甫真耐心的道:“尊敬的魏國皇帝陛下,我主屈尊降貴,愿以貴妃之位待貴國郡主。
皇甫真的意思很明白,冉靜文只不過冉明收養的養女,和你們冉氏沒有任何血緣關系,能讓一個民女有如此高貴的地位,這還是看到你們魏國的面子上。
“屈尊降貴!”四個字傳到魏國朝堂上,就好像是滾油中潑入了一瓢水。
“一介夷狄,安敢言貴?”
“豈有此理,慕容恪小兒,欲效仿冒頓單于!竟然如此藐視我天朝上國,陛下,請準許臣將此使節打出殿外!”魏國廷尉檢,相當于現在的高等法院助理院長常煒立即出聲道。
他曾作為冉閔的使者被慕容雋扣留又以兵威恐嚇,好在魏國在對燕戰爭反敗為勝,他最終得已返回!本來他對燕國就沒有什么好感,現在聽到屈尊降貴四個字,火蹭的一下子就起來了。不過,由于太過氣憤,常煒的話說得并不利索!
“真是欺人太甚!”劉群也吹胡子瞪眼,說到底他父親劉琨就是死在鮮卑人手中.
現在魏國實力強了,今年豐收,全魏國預計可收入四千一百多萬石糧食,冉閔采取十五稅一,得到稅糧兩百七十余萬石,加上各大商賈從江南購買的糧食,魏國存糧已經超過三百萬石。而且難得可貴的是,今年魏國是第一次糧食充足。不會出現缺糧而大面積餓死人。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
劉群接著吼叫道:“真是欺人太甚,屈尊降貴,如此置我大魏與何地?把我大魏天置于何地?”
這些魏國大臣像是被踩到尾巴的兔子,紛紛聲討皇甫真一行。
當然,并不是皇甫真的話是真的太失禮,比于冒頓修書辱呂后,皇甫真的話要文明得太多。為什么漢朝時沒有朝臣反對?那是因為國家利益與他們自身沒有關系。漢武帝打敗了匈奴,卻讓文景兩朝積攢的錢糧耗費一空。
(第1/3頁)(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上只要是善戰的王朝,下場都很凄慘。冉明就開始反思,為什么后世美國、英國、法國、都是越打越富,而中國卻是越打越弱,甚至于亡國?
楊廣大敗突厥,繳獲牛羊上百萬計,結果他寧原放壞,也不愿給百姓。
國家打仗,出錢出力出人的都是百姓,然而出力最大的百姓,卻毫無好處。這樣賠本的事情,自然沒有人愿意干干。
可是冉閔不同,他第一次發動戰爭是起義攻打后趙政權。冉閔得到石虎橫征斂財所得的財物,隨手賞賜了參加戰斗的將士和百姓,結果自然百姓擁戴他。
后來,每戰冉閔都是把繳獲物資,分成三份,朝臣一份,百姓一份,將士一份。這樣,就形成了一個良性的循環。
冉明這時也明白了冉閔為戰至最后,他的士卒不會拋棄冉閔。那是因為冉閔和他們將士真正一心,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所以冉明就把這個發現系統的總結出來,那就是戰爭必須讓全國人民都受益,這樣全國人民才會支持這場戰爭。什么師出有名,什么正義之師不正義之師,都是荒謬的。
經過冉明的勸說,冉閔又把戰爭繳獲分配進行了改變,讓士族也從中受益,這樣以來,魏國全國上下都在享受戰爭帶來的紅利。所以,魏國就不會害怕戰爭,反而會喜歡戰爭!
沒有借口?
冉閔是一個大漢民族主義先驅,他在朝堂向皇甫真咆哮道:“爾燕國自晉永安元年以來,就對我中原之地賊心不死,襲我邊疆,屠我漢民,奪我財物、毀我宗祠,奸淫掠劫,無惡不作,所犯之獸行,簡直是罄竹難書。不過,這些皆是前事,朕皆可既往不咎。我大魏以仁立國,以德服人。爾國不過一介區區夷狄,自我大魏立國以來,先是強占我大魏幽州,殺害我大魏官員將士,朕秉著上天有好生之德,不忍看到生靈涂炭,沒有興兵討伐。然而,爾國不但不反思懺悔,居然變本加厲。妄自尊大,自認對天朝上國以示屈尊,置我大魏與何地?”
冉閔的話剛剛說完,皇甫真的臉色就蒼白如紙。
與其相反的是魏國朝堂上的文武百官,人人面出憤怒之色,特別是那些武將,面部因為憤怒變得猙獰起來。
大將軍蔣干越眾而出“陛下,燕國如此狂妄,目中無人,且無人臣之禮,當興兵討之!”
車騎大將軍張溫道:“陛下,先前慕容恪小兒,兵犯我常山郡致使我常山太守蘇彥以下,數萬軍民死難。如今又辱我大魏國體,數罪并處,當引軍伐之!”
狼吃羊,不愁沒有借口。
什么叫師出有名,不過是當了婊子,還想立牌坊。據網上盛傳,一神女與其男友分手,居然借口是男友不是扣扣會員,配不上她!
這樣蹩腳的借口都能脫口而出,更何況是魏國大臣?
在這個世界上,最無恥的人莫過于那些政客。身為世界最無恥的人,自然會找到冠冕堂皇的借口。當然最先越眾而出是魏國的廷尉監常煒,這位可是歷史上單槍匹馬出使燕國的使者。歷史上慕容雋就是沒有接受冉閔的善意,歷史上冉閔曾試圖改善與燕國的關系,可是慕容雋偏偏在摸清冉閔外強中干的情況下,果斷的發兵攻打魏國。
這位能言善便的名嘴,在朝堂上引經據典,滔滔不絕,最終得出一個結論,燕國自古就是大漢領地,魏承于兩漢,受命于天。于情于理,燕國所有領地,包括朝鮮半島北部和中部設立的樂浪郡、玄菟郡、真番郡、臨屯郡四個郡必須納入魏國直接管轄。常煒繼續道:“所以綜合以上史實,燕國實屬偽政權,必須予以取締!”
魏大臣王簡(歷史上燕國破城,其自焚殉國)出列道:“臣恥于與豬狗不如的狄夷為伍,若那白虜小兒慕容曄不自縛請降,當滅其宗室,毀其宗祠,斷其國柞!”
魏國朝堂上的士族出身的官員,幾乎全部都是留北支的成員,他們在各大家族中平時根本不受待見,要不然,也輪不著他們留下看守家業!
這么多年以來,他們可是沒少受那些胡人的氣,幾乎所有人,都被胡人強取豪奪過家財,更甚的,他們的妻女也遭受過胡人欺辱。有道是多年的受氣小媳婦熬成了婆婆。現在他們又怎么會放過報仇雪恨的機會?
儒家偽思想,雖然是講究以德報怨。佛祖說是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但是這個觀點有一個前提,那就是不牽扯到他們個人,他們是站著說話不會嫌腰疼,現在問題是,確實牽扯到了他們的切身利益!
這些學問出眾的官員,紛紛越眾而出,闡述自己的觀點,那就是不滅燕國,不足以平民憤,不滅燕國,不足以威四方,讓四夷臣服。
冉閔在朝堂上直接下圣旨,即日起驅逐燕國使節出魏國境內,毀其國書,把燕國列入敵對國關系,所以燕國商人征以三倍的稅收。
因為皇甫真的一句話,以屈尊降貴。結果惹火了魏國皇帝,惹火了魏國的文武官員,魏國朝野極有默契的只有一種聲音,那就是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