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是上午9點,阿史那晴等人看得清清楚楚的。
麹智勇用長槍挑著阿史那何干的人頭,用意是在震懾敵軍,希望敵軍膽寒,從而在接下來的戰斗中迅速崩潰。
古代的軍隊,大部分情況下是兵將分離的,將領都是臨時領兵,他們和基層官兵的感情比較淡薄。因此,麹智勇采用這樣的招數,在一般情況下是能夠奏效的。
然而,眼前的這些薛延陀人卻都是一個部族里的,相互之間關系比較密切。這些人又都是遠離家鄉外出征戰,就十分抱團。因此阿史那何干的死,不僅沒有嚇住薛延陀人,反而激怒了他們。
將士們一個個怒火中燒,只等一聲將令,就沖上去替阿史那何干等人報仇。
阿史那晴是夷男的女兒,又是勝州郡主,更是未來了齊王妃,她的身份貴重,本身就令將士們敬畏。自從夷男死后,她的生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加上當了一段時間的奴婢,對于普通將士們的生活,能夠切身的體會。
她現在能夠體察民情,舉止平易近人,關心百姓的疾苦,得到了將士們的認同。在出征前,她每天和將士們一起訓練,同甘共苦。加上她的美貌、智慧和精湛的武藝,贏得了將士們的擁戴。
現在的阿史那晴在將士們心中有著較高的威望。此刻,大家都望著她,等待著她的將令。
自從去年阿史那晴回到勝州之后,阿史那何干就一直陪著她練兵,作為同族的長輩,他也給她了長輩一般的關照。已經失去了親人的阿史那晴尤其珍視這種親情。
此刻,她見到阿史那何干被殺,頓時憤怒到了極點,她拔出彎刀,嬌斥一聲:“殺光他們,給何干將軍報仇!”她一提馬韁,就要向前沖鋒。
阿史那昆倉從勝州臨出發前,他的父親阿史那洪亮千叮嚀萬囑咐,強調阿史那晴是他們這個部族的希望和靠山,無論如何也不準阿史那晴涉險。阿史那昆倉早就交代了身邊的衛士們,他們一齊上前,死死地攔住了阿史那晴。
阿史那昆倉說道:“公主殿下,您留在這里坐鎮指揮,沖鋒陷陣的事情就交給臣了。”說著,他大吼一聲:“跟我沖!”一馬當先沖了上去。
麹智勇看到敵軍沖了上來,心中有點意外,隨即高興了起來。他的手下大部分都是步兵,如果遠離城池作戰,他們是幫不上忙的。
麹智勇抓住戰機,也揮軍迎了上去,他要和敵軍糾纏在一起,這樣才能夠發揮步兵的作用。
“轟隆隆”,大地一陣震顫,黑衣黑甲的草原騎兵和白衣黃甲的西域騎兵,就像是兩股洪流相對奔騰,猛烈的撞擊在了一起。
敵我雙方的將士們,除了慘叫聲和兵器的撞擊聲,沒有人出聲,只是兇狠地揮動著手中的兵器,殘酷地廝殺著。雙方的將士不斷有人倒下,鮮血四處飛濺。
剛開始的時候,草原騎兵倚仗著鎧甲和兵器的優勢,逐漸的占據了上風。然而,隨著大批西域步兵的加入作戰,草原騎兵漸漸地陷入了被動。
面對著三倍于己的敵人,草原騎兵盡管奮勇拼殺,仍然抵擋不住敵軍的攻勢。他們漸漸地開始后退,退到了阿史那晴的身邊。
阿史那晴和李佑接觸了這么長的時間,對他最敬佩的一點就是他的心大,她就沒有見到李佑有過驚慌的時候,無論遇到什么事情,李佑的那句“多大點事兒啊”,都能夠給人莫大的信心。
此時的阿史那晴已經逐漸的冷靜了下來。她揮動令旗,指揮部隊放箭阻擋敵軍的攻勢,命令鐵浮屠整隊,準備出擊。
麹智勇一開始的時候,還有點兒擔心自己的騎兵抵擋不住敵軍的騎兵,他一馬當先拼死廝殺,終于抵擋住了敵軍的攻勢,隨著大量步兵的加入,他逐漸掌握了戰場上的優勢,敵軍終于退卻了。
接連兩次戰斗的勝利,麹智勇信心倍增,他決心徹底擊垮敵人。他大聲喊道:“將士們,此乃生死存亡之戰。你們的父母親人就在你們的背后,不消滅眼前的這些敵人,他們都將死無葬身之地。
將士們,為了父母親人,跟我沖啊!”說著,他帶頭沖了上去。高昌國的將士們精神大振,吶喊著沖了上來。
此時的草原人已經猬集在中軍大旗下,不斷地朝著高昌人放箭。
高昌人仗著人多勢眾,冒著草原人的箭矢,發瘋似的涌了上來。
麹智勇一馬當先,勇猛沖鋒,肩膀上中了一箭也渾然不覺。看到王子殿下如此勇猛,高昌人也奮不顧身地向前猛沖。
近了,近了。此時,高昌人已經沖到了距離阿史那晴的中軍大旗不足百步了。
突然,麹智勇看到,草原人的騎兵退向了兩側,中軍大旗和旗下的一員女將也向后退去。
雖然時間短暫,麹智勇仍然看清楚了那員女將容光煥發的俏臉。這一刻,他有著一種強烈的沖動,要生擒那員敵軍的女將,好好地蹂躪她一番。
麹智勇大喜,喊道:“敵軍要逃走了,殺呀!”
他的話音未落,眼前出現了一排排列整齊的騎兵隊伍。他倉促間也看不明白,但是心中隱隱感覺不好。不過此時也容不得他猶豫,他咬著牙沖了上去。
就在這時,對面的敵軍發動了。他們的人數雖然并不多,但是卻有著一種驚人的氣勢。
說時遲那時快,麹智勇已經沖到了這隊騎兵的面前。這是他才發現,眼前的這些騎兵,從騎士到戰馬都披著厚厚的鎧甲,就只露出了一雙眼睛。戰馬還是用鐵鏈連接在一起的!
他們就像一堵高墻,朝著他碾壓過來!
麹智勇雖然勇猛,但是并不莽撞。他見勢不妙,一拉馬韁,扭轉了馬頭,向旁邊逃去。就是這樣,還是有些晚了。一組鐵浮屠緊貼著他的馬尾沖過,連環馬上的一名騎士,伸出鐵槍,刺中了他的戰馬的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