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儀殿,書房。
“父皇,關于這次長安城城市改造的用工問題,兒臣等人有些不成熟的想法。想向您匯報一下。”李承乾說道。
李世民一聽,就知道是李佑有了新的主意。于是他直接就問李佑,說道:“有什么想法,你說吧。”
李佑說道:“父皇,兒臣跟太子哥哥和皇甫大人商議,這次長安城的城市改造所需要的人手,不向民間征調勞役。
去年大旱,長安城周邊的百姓日子本來就不好過。既然朝廷實行撫民以靜的政策,就不應該向這些百姓增加負擔。
那么,長安城城市改造需要的這么多的工人從哪里來呢?
兒臣建議采用募工制。可以向長安城中的平民百姓,以及周邊地區的百姓,制定合理的報酬標準,采取自愿報名的方式,來招募大批的工人。”
李世民心里有幾個疑問,但是他現在對李佑十分信任。他知道李佑能夠考慮的十分全面,而且都會有相應的解決辦法。于是他就沒有說話。
李佑接著說道:“這次城市改造,需要招募大約15000名工人。兒臣等已經算過,按照招募一個工人,需要比他從事農業的平均收入,高出三成的標準,長安城城市改造自身的收入,完全負擔得起這些工人。
這些工人是有償的自愿的,因此,他們的工作效率比起那些無償征發的勞役,肯定要高得多。
這是第一個好處。
第二個好處。這些工人經過了參與完整的城市改造的全過程,他們會被培養成熟練的技術工人。
有了這些技術工人,他們將來還能夠帶動更多的技術工人。大唐工匠的技術水平,會有一個整體的提高。
第三,這些工人被培養出來以后,他們下一步的出路在哪里?
大唐的城市改造不僅僅是長安要進行,全國都要進行。這些熟練的技術工人,將來都會成為搶手的人才。完全不愁他們的出路問題。
朝廷還可以統一管理這些工人,參與下一步的各項工程,比如說,修建連接大唐各處的道路,水利工程等等。大唐百廢待興,需要大量人才。
不僅僅是參與城市改造的這些工人。
現在正在建設的礦山、水泥廠、皮革廠和其它的各種大型作坊,會培養出大批的產業工人。將來,這些產業工人將會成為大唐建設的中堅力量。
這些人將構成大唐的一個新的群體,他們和以前的工匠和小作坊里的用工,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
可以說,將來大唐的建設需要的就是這群產業工人,還有就是大家都看不上商業人員。而農業人員的作用,在大唐發展的進程中,所占的比重會越來越少。”
李佑趁機向李世民等人科普了一下工業和商業社會的社會形態。
此時的李世民,英明神武,是一個銳意進取,聽得進別人意見的人。
他認真地思考了李佑的建議。最終決定,在長安城的城市改造中,試行新的用工制度。
李佑說完這些之后,李承乾想起了一個問題。他覺得現在這批工人使用還好說,畢竟長安城里這么多活要干。
可是,將來這些工人如何養活呢?他們又去哪里去找活計?誰負責給他們安排呢?想想這些事情,他覺得壓力山大。
于是,他又提了個建議。他希望這次招募工人,由研究院出面負責。將來,這些產業工人也交給研究院來管理。
李世民也擔心將來這些產業工人的安置問題。他同意了李承乾的意見。
于是這些產業工人,就成了研究院的一部分。
李佑真的不發愁。下一步還要大力發展改業,基礎建設就需要大量的人才。這批產業工人是他非常需要的。
于是他義不容辭地接過了這個擔子。
李世民非常滿意。
他希望皇子們和大臣們,都能夠有李佑這樣的態度。無論什么問題,交給他就可以放心。有什么難處,不用說,人家都會圓滿的解決的。
“可惜呀,像李佑這樣的人才,大唐又能有幾個呢?”他暗暗嘆息道。
不久以后,朝廷頒布了長城城市改造,不征發勞役的通知。長安城的和周邊地區的官員和百姓都松了一口氣。
農村除了農忙時間,其它時間的勞動力都是閑置的。古代不像現代,他們根本沒有創造收入的機會。長安城招募工人的消息就引起了轟動。
首先提出撫民以靜政策的就是魏征。他最擔心的就是朝廷向民間征發勞役。招募工人這樣的決定,他是舉雙手贊成的。
他現在不用想,就知道是誰出的這個主意。于是,他就來到了齊王府。
“殿下,臣替長安城和周圍地區的百姓們,向您表示感謝!”魏征真誠的說道。
“不用謝,這是父皇和太子殿下的決定,我不過是提了個建議而已。”
魏征笑笑,表示了然。
李佑說得:“魏大人,你來得正好,我正有事需要你幫助呢。”
魏征說道:“殿下請講。”
李佑說道:“這次長城的城市改造,需要對長城里的一些對城市構成污染的作坊進行搬遷。這件事可能會引起人們的非議,還希望你能夠支持。”
長安城里的確有不少構成污染的作坊,比如屠宰、皮革處理、釀酒等作坊,還有鐵匠鋪等等,都會對環境造成污染。
李佑給魏征科普了一些關于城市污染治理的知識。
魏征問道:“殿下,您說的那些屠宰、皮革處理和釀酒等作坊,它們會發出難聞的氣味,對環境造成污染,臣也是這樣認為的,可是這和鐵匠鋪有什么關系呢?”
李佑笑道:“魏大人,如果你在皇城里辦公,在你的附近有一個鐵匠鋪,隨時發出叮叮當當的聲音,你還能夠平靜地辦公嗎?”
魏征說道:“臣明白了,這個鐵箱鋪的聲音,也是會擾民的。殿下,您的這些建議都是對百姓有利的,臣絕對大力支持。”
這天上午,尉遲恭被叫到了研究院,李佑交給了他一個新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