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筆趣閣]
https://最快更新!無廣告!
李世民憤怒地說道:“你們想干什么?難道想…”他還有理智。沒有說出造反的字眼。
這時,魏征走了出來,他哭了。
魏征真的十分難過,這么多年來,為了朝廷能夠走向安定團結,他付出了無數的心血。眼看著大唐政治清明國富民強,正在一步步走向輝煌,他的心中無比喜悅。
可是,他看到李世民為了一個李泰,竟然不惜毀了歷盡艱辛來之不易的,如此的大好局面,他心痛極了。
他哽咽著說道:“陛下,老臣身體已經不行了,不能再侍奉陛下了。”
看到魏征的真情流lu,李世民開始冷靜了下來,思考為什么會造成眼前的局面。
李佑事先后并未跟大臣們溝通,眼前的局面也不是他提前策動的。此時,他發現這是一個絕好的機會,他決定牢牢地抓住,徹底斷絕李泰的復出之路。
李佑走到李世民的面前,說道:“父皇,這么多年了,兒臣心中一直有一句話想說,后來失望了,也不愿意說了。可是今天,兒臣一定要說給您聽。”
他也不管李世民愛不愛聽,直接說道:“父皇,你英明神武是一個好皇帝,是古往今來最偉大的千古一帝。在這一點上,太子哥哥、兒臣和朝堂上所有的大臣,以及全大唐的百姓,甚至是您的敵人,沒有人可以否認。
然而,您卻不是一個好父親。
你太偏心,為了一個只是會溜須拍馬的李泰,讓我太子哥哥受盡了委屈,讓我三哥和其他的兄弟們,都受到了您的輕視。
這些年來您對兒臣算是不錯的,給予了兒臣充分的信任,兒臣很感激。可是這一切,也是兒臣辛辛苦苦換來的。
兒臣為了您出生入死,這么多年來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艱苦偏僻的邊陲為您征戰四方。兒臣不想說自己有多少的功勞,為了父皇您,兒臣付出的心血,我想父皇還是清楚的。
可是,他李泰為朝廷做了什么?
他依仗著您對他的寵信,除了欺負排擠我大哥和其他兄弟們,還干了什么?
當年要不是兒臣機靈,他差一點就把兒臣整死了。李泰他就是一個卑鄙無恥的小人,是一個蛀蟲,一只蒼蠅,他無時不刻不在算計我大哥和兒臣。
就說他這次回到長安以后,他又干了什么?當兒臣和大哥為了舉辦封禪大典,安排外國使團的時候,他卻在背后去告我大哥兒臣的黑狀。
李泰提議為父皇修建永安宮,這不是出自什么孝心,而是不顧父皇的名聲,來達到重新橫行朝堂的目的。
父皇剛剛打下了高句麗,雖然建立給了不世的功勛,可是,朝廷和百姓付出了多大的代價?百姓們盼望著能夠休養生息。
就在朝廷剛剛通過了施行新的撫民以靜政策的時候,李泰卻提出了修建永安宮的建議。父皇假如接受了這樣的建議,朝野之間會如何看待父皇?對父皇的名聲將會有多大的損害?兒臣可以說,您以前所立下的功勞、所積累的聲望,很有可能會因此而毀于一旦。
兒臣怎可不是危言聳聽,各位大人,你們知不知道,李泰的計劃要花多少錢,整整2600萬貫啊!我敢說,一旦真正開始施工以后,他還會不斷地追加資金,沒有3000萬貫絕對辦不成此事。大家想想看,在這種時刻,開銷如此巨大,朝野之間會如何議論?“
今天的事情事發突然,很多大臣們并不了解真實情況。此時,眾人看到李泰原來是要拿著國庫這么多的錢,來彰顯自己的孝心,都感到十分憤怒。
“嗡嗡嗡。”大殿上亂作一團。
眾人紛紛指責李泰。
李佑接著說道:“再說了,他李泰有什么資格修建永安宮?他還不是拿著朝廷的錢來為自己建立功勞。他這樣做就是不惜損害朝廷的利益,也不在意父皇您的名聲,僅僅是為了他自己博取了一個孝心名聲。他這么做還要不要臉?
他要想給父皇盡孝心可以,這3000萬貫錢讓他自己來出。他要是拿得出這些錢,他隨便修,他哪怕一座宮殿能修1萬丈高,我都沒意見。
兒臣不是小瞧他,您就讓他負責,他要是能夠干成這件事情,兒臣以后頭朝下走路。”
李佑停頓了片刻,繼續說道:“李泰總是在背后打擊我太子哥哥,算計兒臣,羞辱朝中的大臣們。可是您知道,我大哥在做什么?
前天兒臣和我大哥到兩儀殿找您,您不是問我們為什么嗎?
那天我太子哥哥談到李泰的時候,說父皇您年紀大了。母后的身體不好,作為嫡子他和九弟都留在長安,知道您和母后也希望李泰能夠留在長安。因此他決定,主動向您提出這件事情,希望您能夠把李泰留在長安。
我和大哥還商量了一件為父皇盡孝的事情,哎,算了,不說啦!”
說著說著,李佑也激動起來了,他真的很失望也很傷心,眼淚不由的流了下來。
他說道:“父皇,兒臣知道,我和大哥,以及所有您的其他子女,都比不上他李泰一個人重要。兒臣雖然渴望得到來自您的關愛,唉,算了,兒臣現在已經不在乎了。
但是,今天兒臣把話撂的這兒,李泰曾經違反了朝廷的法律,因此被貶斥到了外地。現在在他對朝廷也沒有任何功勞可言,根本就沒有留在長安的資格。
假如,您非要把李泰留在長安,兒臣絕不答應。要殺要剮隨您的便。”
李承乾也豁出去了,他說道:“父皇,兒臣也絕不答應。兒臣與其將來被他害死,還不如死在您的手里。反正兒臣的命是您和母后給的,現在就還給您吧。”
這么多年來,李承乾一步步的成長起來了,他的所作所為可圈可點,在大臣們心中已經有了較高的威望。
對于李佑,眾人無不欽佩。李佑為朝廷所作的貢獻,為朝廷官員和百姓們帶來的福利,以及他的為人處事態度,眾人大都已經到了崇拜的程度,可以說在某種意義上,他的影響力甚至已經超過了李世民。
眾人都很看不起李泰,都不希望他能夠上位。
今天眾人已經都表現表示出了反對李泰的態度,都擔心將來李泰真的能夠上位,自己會遭到報復。因此,大家的心思都一樣——決不允許李泰重新在朝堂上立足,一定要把他趕出長安。
于是,眾人不約而同地一起說道:“臣等反對李泰留在長安,請允許臣等辭職。”說完,眾人一起跪在了地上。
李世民這兩天一直就預感不好,可是出現這樣的結果,是他萬萬想不到的。此刻的他忽然意識到了危機,不由得有些惱羞成怒。
他現在的腦子很亂,第一感覺就是李承乾和李佑等人串通朝中大臣,來對抗自己。
李世民畢竟是李世民,他經歷了無數的風浪,不會莽撞行事。他迅速的冷靜下來,沒有當眾發作。他決定下去后進行調查,看看是不是李承乾和李佑等人在背后搞的陰謀。
他說道:“既然眾位愛卿都不同意,修建永安宮的事情暫且作罷。退朝吧!”
說完,他走了出去。
距離李世民較近的人大臣們,都看到了李世民鐵青的臉色。大家心中暗暗擔憂,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么樣的事情。
李承乾和李佑一起離開了太極殿,前往東宮。
李承乾感動的說道:“五弟,患難見真情,你為了大哥我所做的一切,我永遠不會忘記的。”
李佑笑道:“說這話就見外了。咱們是兄弟,而且是同病相憐的兄弟。”
說完這句話,李佑認真地說道:“大哥,您放心,這一生一世,無論遇到何種狀況,臣弟都會站在您的身邊的。”
李承乾感動地伸手握住了李佑動手,用力的握了一下。說道:“五弟,這一生一世,我永遠不會辜負你的。”
李世民回到了兩儀殿的書房,叫來了馬宣良。說道:“你立刻去給我調查今天發生的事情,看看太子和李佑在背后搞了什么鬼?”
“臣遵旨。”馬宣良應聲而去。
王德整天在李世民身邊,事情看得清清楚楚的,他欲言又止,搖了搖頭,終于沒有說話。
長孫無忌心里十分擔憂,他急忙前往立政殿,求見了長孫皇后。
“妹妹,出大事兒了。”長孫無忌急切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