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不透風的墻。朝廷給清河崔氏體系的官員辦學習班,各地官員的調動,崔氏一族首先就警覺了起來。接著,清河崔氏在清河縣城被圍的消息也傳開了。
各地的崔氏子弟、姻親和門生故吏都慌亂了起來,他們急于了解情況,可是,崔氏的主要人物被圍在清河縣城里面,他們無法取得聯系。
長安城。
除了貝州一帶,清河崔氏勢力最大的地方,就是長安城了。門下省侍中崔子軒等崔氏七品以上官員,已經全部被控制了起來后,崔氏子弟、殷勤和門生故吏現在同樣是群龍無首,他們明白朝廷是要拿崔氏開刀了。他們不甘心等待滅亡,于是互相串聯,積極地活動了起來。
自從李泰離開長安之后,閻立本就沉寂了下來,他不再參與政治,兢兢業業地主持刑部,表現得十分低調。
這天,他的府中來了很多客人,他們都是清河崔氏體系的人,他們之所以來找閻立本,是因為他們本身就是同一個體系的閻立本的兒媳就是清河崔氏的人。
閻立本看到他們,就知道他們的來意,不過,他不想管這件事情。他對來人說道:“你們為什么不去找蕭大人和程咬金,他們的夫人不也是清河崔氏的人嗎?”
來人說道:“我們去找過了,據說他們跟著齊王殿下離開了長安。”
閻立本一聽,就知道清河崔氏的這件事情,又是跟李佑有關。他跟李佑斗了很長時間,就一次也沒贏過。像李泰有李世民這么大的靠山,最終還是敗在了李佑的手下,他可不想再跟李佑這樣兒的妖孽繼續斗下去了。
他說道:“蕭大人和程咬金都管不了這樣的事情,我就更無能為力了。”無論來人怎么勸說他,閻立本堅決不答應參與此事。
崔氏體系的人這時才發現,在長安除了崔子軒以外,還真是沒有人能夠擔當領頭羊來為崔氏出頭。正在他們焦頭爛額的時候,清河崔氏二房的長老崔晃來到了長安。
崔晃來到長安以后,住進了崔氏在長安的商社里面,然后派人去聯絡在長安的崔氏族人。接著,他走訪了程咬金和蕭乾的夫人,也去見了閻立本,終于弄清楚了針對清河崔氏采取的行動,是李世民一手策劃的。
崔晃是清河崔氏中最有頭腦的人物之一,他已經明白了,通過正常的手段,托人向李世民求情根本不可能了。要想阻止朝廷的行動,必須采取其它的手段才行。
他左思右想,終于想到了一條途徑。
接下來的幾天里,他在長安城里四處活動,走訪的卻不是清河崔氏的人,而是七族五姓中的其他六家。
七族五姓對朝廷的這次行動都十分關注,盡管這次只是針對清河崔氏的,可是唇亡齒寒這個道理,大家也都清楚。清河崔氏這個領頭羊倒下了,接下來朝廷開刀的對象,就是他們其他的六家了。
經過了緊急的磋商,他們達成了協議,共同抵制朝廷對門閥氏族的打擊。他們計劃發動大規模罷朝、罷課、罷市等活動,逼迫李世民停止對門閥氏族的迫害。
不過,這么大的事情,不是各個氏族在長安的人就能決定的,他們需要派人回去向族長和長老會議請示。
崔晃知道,僅僅依靠崔氏體系的人,力量還是有些單薄,阻止不了朝廷的行動。可是其他門閥世族的決定一時還下不來,崔晃心急如焚,卻也只能夠等待。
不過,等待是難熬的,他總覺得自己應該做些什么。于是他就向崔氏子弟打聽長安城最近發生的事情,看看有什么事情可以利用。
一個崔氏子弟提起了不久前發生的雕版印刷的那件事,崔晃馬上覺得這件事有文章可做。
他提出了利用這件事做文章后,那些崔氏子弟都覺得沒有什么用處。崔晃卻說道:“不是沒有用處,而是你們沒有把事情沒有做到極致。”
接下來,他對崔氏子弟們布置了一番。
王合群是百騎司負責在印鈔廠看管古等人的小頭目,他每天早上去印鈔廠,晚上都要回到長安城的家里。
印鈔廠距離長安城有十幾里路,無論刮風下雨,他都要來回奔波,因為他的家中有病在床上的父母需要他去照顧。
這天晚上,他剛剛回到家里,就聽到父母的屋子里有人說話。他進去一看,里面有兩杯位客人,一位是自己的堂弟,一位不認識,看衣著打扮是一位富貴之人。
不久以后,三人來到了王合群的房間里,他們密談了很長時間。
望著桌子上一捆嶄新的一貫的紙幣,足足有一萬貫,每年俸祿收入僅僅40余貫的王合群動心了,他咬牙說道:“你說吧,讓我干什么?”
來人說道:“你這樣…”
王合群猶豫了起來。
來人干脆又拿出了一萬貫,放在了桌子上。
王合群看了看自己陳設簡陋顯得破敗的屋子,又想到臥病在床的父母雙親,終于點了點頭。
兩天后,兩儀殿,書房。
馬宣良羞愧地說道:“陛下,臣該死,印鈔廠出事兒了。”
就在今天早上,印鈔廠發生了中毒事件,參與雕版的四個人集體中毒,其中兩人死亡,其中就包括古。負責看管的百騎司頭目王合群失蹤,馬宣良派人到他家中,發現已經空無一人。
李世民沒有責備馬宣良,他想了想說道:“這件事不要聲張,秘密搜捕王合群。”
“臣遵旨。”馬宣良告辭離開了。
隨后,李世民召集了李承乾、長孫無忌、房玄齡緊急商議此事。
李世民介紹了情況以后,眾人都感到擔憂。房玄齡說道:“陛下,這件事是有預謀的,瞞是瞞不住的,他們一定會利用這件事大做文章的。”
長孫無忌也說道:“這件事一定和清河崔氏的人有關,他們就是要攪亂局面,來向朝廷施壓。”
長孫無忌的話音未落,王德說道:“陛下,尉遲恭求見。”
李世民心道:“來的還真快啊。”他說道:“讓他進來吧。”
果然,尉遲恭說道:“陛下,街頭傳言,說陛下您下旨毒殺了參與雕版的人,這件事傳的沸沸揚揚的,臣也無法阻止。”
李世民問道:“你們有什么對策?”
李承乾說道:“父皇,兒臣負責的報紙的事情,已經有眉目了,正好利用發行報紙,來進行辟謠。”說著,他就拿出了報樣。
李承乾介紹了相關情況,報紙是4開的,尺寸是390mm(寬)x540mm(高),左右各為20mm,上下邊空各為25mm,版心尺寸為350mm寬x490mm高。
欄目設置為政策導論,時政新聞,文化娛樂等十幾個欄目。
等到李世民等人看完了以后,李承乾說道:“父皇,請您給報紙題寫報頭吧。”
李世民拿起紙筆,寫下了飛白體的“大唐日報”四個大字。
接下來,他們討論了應對流言的策略。
古若雨跟著尉遲寶琪學會了騎馬,尉遲寶琪對她百般呵護,終于贏得了她的芳心。古若雨和尉遲寶琪的感情越來越好了,他們已經開始談論起婚事,兩人商定,先去印鈔廠征求古的意見,然后去見尉遲寶琪的父母。
這天早上,古若雨穿上了男裝,和尉遲寶琪一起上馬,要去印鈔廠看望古。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xbiquge,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