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三百九十七章 鯰魚王

  張亮稟報了海盜的消息,李世民頓時就興奮了起來,他手里握著一支無敵艦隊,早就想耀武揚威一番了。

  張亮剛剛說完,李世民就說到:海盜猖獗由來之已久,是時候給予其沉重打擊了。散朝后,李佑、房玄齡、張亮、李靖前往兩儀殿議事。”

  不久,朝廷頒布之了人事任命,李佑領揚州和登州刺史和都督,總督海事和剿匪事宜。成立了獨立的海軍艦隊,劉仁軌任海軍艦隊都統,加封鎮海將軍。成立了遠洋艦隊,由陸童擔任遠洋艦隊統領,加封威海校尉,執行大航海計劃。

  638年3月28,李佑、四位夫人、張寶貴、杜梅、白虎、喜鵲、趙富、劉仁軌、侯成、高通等人,還有王寮帶著個幾名御廚,在薛仁貴率領的特戰隊的王三中隊的護衛下,前往揚州。

  因為李佑要離開長安,這樣,答應給孫思邈每個月送醫學資料就不方便了,于是他干脆邀請老先生跟著他一起前往揚州了。

  劉仁軌和陸童騎馬先行南下。李佑等人為了避免鞍馬勞頓,乘船走水路,逍遙漫游。

  李佑來到唐朝以后,出過幾次遠門兒,不僅行色匆匆,去的還都是些荒涼蕭條之地。這次南下揚州,他決定走一路吃一路,好好的享受一番。

  第一站,李佑等人來到了潼關。

  潼關地處關中平原東端,居秦晉豫三省交界處。東接河南靈寶,西連華陰,南依秦嶺北瀕黃河、是長安的東大門,是連接西北、華北、中原的咽喉要道。

  這天,眾人一齊登上了潼關的城頭。

  喜鵲是負責飛鴿通信的,她跟隨李佑出來,順便檢查一下長安通往揚州沿途的各個飛鴿通信站。王爺作詩,是她最喜歡的事情了,她現在已經出版了李佑的兩本詩集,第三本正在籌措之中。

  此刻,她站在潼關城頭,望著奔騰怒吼的黃河,忍不住說道:“王爺,此情此景,您還不賦詩一首嗎?”說著就掏出了紙筆準備記錄。

  孫思邈也早聞聽過這位王爺的賦詩的急智,笑道:“殿下請賦詩一首,讓老朽欣賞一下殿下的文采。”

  李佑也不矯情,張口吟道:“終古高云簇此城,秋風吹散馬蹄聲。河流大野猶嫌束,山入潼關解不平。”

  “好詩啊。”眾人一陣贊嘆。孫思邈也不禁微微點頭。

  接下來,李佑要做的就是一個吃貨應該做的事情了。

  通關的特色菜肴有肉夾饃、鴨片湯、燴餅、黃河鯰魚湯、羊肉泡、牛肉煮等,還有味道獨特的潼關醬菜。

  最讓李佑感興趣的是黃河鯰魚。黃河鯰魚與南方的鲇魚塘虱之類是大為不同的,黃河鯰魚頭大扁寬小眼,兩根胡須下血盆大嘴布滿利齒,通體土褐色,腹部柔軟肥大,尾巴十分有力,肉質細嫩、少刺。現代一公斤鯉魚的價格在6元左右,而黃河鯰魚的價格則在80元至100元。

  潼關是長安的東大門,這里設置的是軍鎮,守城的鎮將為了迎接齊王爺,特地組織當地漁民去捕捉新鮮的鯰魚。

  這天傍晚,潼關鎮將設宴招待李佑一行人,就在晚飯之前,白虎興沖沖進來說道:“王爺,好彩頭啊,今天漁民們捉到了鯰魚王了。”

  李佑等人來到了院子里,就看到一名什長領著四個漁民,這些漁民扛著兩根杠子,扛著一條大魚進來了。后面還有個漁民,手里提著一條大約十幾斤的鯰魚。

  “喝,好大的鯰魚啊。”眾人看到這條鯰魚,不由得吃了一驚。只見這條鯰魚,頭大如水桶,身子足有一米多長。大鯰魚的嘴一張一合的,還活著呢。

  鎮將當即讓人稱了重量,足足有126斤。他說道:“殿下,臣在這里鎮守了很多年了,從來沒有見過這么大的鯰魚。您這一來,這鯰魚王就出現了。殿下真有福氣啊。”

  蕭婉玉一開始也是關注著鯰魚,隨后,她把目光轉到了那些漁民身上。她悄聲的對李佑說道:“佑哥,你看看那些漁民。”

  其實,李佑也注意到了,這些漁民一個個面色黝黑,看上去有些瘦弱,身上衣服十分破舊。

  李佑說道:“珝兒,按照當地的魚價付給他們魚錢。”武珝取出了銅錢付給了漁民們。漁民們千恩萬謝,就要離開。李佑吩咐道:“等一下,取一些胡床來,大家一起聊聊。”

  不一會兒,士兵們取來了很多胡床,眾人就在院子里坐下了,李佑問道:“長安的百姓生活,現在已經過的很好了。潼關距離長安也不遠,你們這里的生活為什么這么艱苦呢?”

  鎮將介紹了當地的情況。潼關自古以來就是一座軍鎮,人口主要以軍人為主。后來隨著一些軍屬在當地生活,就吸引來了一些其他百姓。當地的耕地很少,不少人就成了漁民。

  可是潼關的市場太小,這些漁民的生活水平也就難以提高了。長安城的消費水平高,鯰魚是有市場的。可是,潼關的漁民們解決不了運輸問題,死魚運到長安也就臭了。

  李佑說道:“此事簡單,你們可以用船艙設置水箱來運輸活魚。為了防止在運輸途中出現死魚,可以利用風箱、鼓風機或者羊皮吹風,來增加水箱里面的氧氣…”

  李佑對漁民們進行了一番科普。然后,他吩咐趙富。留下一名工匠指導當地漁民對漁船進行改造。

  “哦,是這樣啊,這行。俺們可以試試。”漁民們興奮地說道。

  “可是,在長安城里,俺們人生地不熟的,這魚如何賣呀?”漁民們擔心地說道。

  “這個簡單。你們盡管把魚運來長安,到喜鵲商社找我就行,我會直接收購你們送來的鯰魚。”武珝說道。在商言商,她馬上就要發現了一條生財之道。

  “這可太好了。”漁民們高興的說道。

  李佑對鎮將說道:“長安城的市場很大,為了形成規模送貨,你出面組織當地漁民進行捕撈,然后統一送往長安。”

  說完了這些事情,他讓王寮下廚,把那條小一點的鯰魚,做了一道糖醋鯰魚,請這些漁民一起品嘗。

  “齊王爺請我吃過飯。”這句話,從此就成了這些漁民們一生的驕傲。

  晚飯后,李佑讓那些漁民將那條鯰魚王送回了黃河放生了。

  李佑等人離開了潼關,經過了三門、含嘉,期間也路過了洛陽,只是去洛陽,還要折返一段路程,于是就不去了。他們直接來到了洛口。

  這天,李佑正在船艙里跟張寶貴等人聊天,就聽到前面吵吵嚷嚷的,一片喧嘩聲。

飛翔鳥中文    吃貨唐朝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