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度)
很慌,但要穩住。
義烏駱家在揚州的名望算不了什么,很難接觸到河間郡王這等身份的人物,所以先是連夜拜托當地的世家大族代做引薦,然后才能見到李孝恭。
入夜已經到了子時。
月明星疏。
李孝恭是河間郡王,但郡王府并沒有在揚州,在揚州他是揚州都督,管理江南道的軍事。
因此,府上的匾額是揚州都督府。
李淵帶著駱賓王以及幾名世家代表踏進了府中。
“臣拜見陛下。”李孝恭一身戎裝,樣貌英俊不凡,半跪在地上。
“免禮。”李淵坐上了主座,他眼睛瞄了一下廳堂的左右,沒有屏風遮掩,看來也沒有刀斧手了。
心里松了口氣。
“你是貧道的侄兒,直接稱呼某為叔叔即可,不必如此生分。”李淵道。
他先行示好,然后語鋒一變,有些咄咄逼人,“孝恭,你是某看著長大的,可是貧道最近在外面聽見了一些很不少的傳言,說是你想要覬覦那九五之尊之位?
要知道你叔叔對你不薄啊!
當年隋末大亂之時,某將你親自提拔為行軍總管,借助李靖之才輔助你打下巴蜀和南方各州縣,就算世民逼貧道退位之后,某也一心保你,讓你在朝廷沒有內患,你才有機會封狼居胥,和李靖、李績、蘇定方等人一起立下不世之功,流傳青史。”
李淵現在很明白,自己手上半點力量也沒有,只能靠打親情牌。
李孝恭在歷史上也是個國臣。
而且最重要的是,李淵并不認為李孝恭叛亂能有多大機會成功。
擁兵自重更多是無奈的自保之策。
“侄兒明白叔父前來所為何事,前幾日有消息傳叔父從白蓮教那里逃走,侄兒原本不太相信,但看到叔父心里也就放下了心。
對于九五之尊,侄兒并沒有覬覦之心,只是”李孝恭眼睛一暗。
他頓了頓聲,說道:“侄兒若沒有手頭上的十幾萬兵馬,這一家上下五百三十四口恐怕已經下了地獄,秦王宮變殺死太子,而且囚禁叔父你,如此不孝不忠不義之徒安能坐這乾坤之位?
侄兒懇請陛下重登帝位,天下定會欣然景從。”
“好,不愧是朕的親侄子。”李淵撫須大笑,直接接受了李孝恭的提議,明日便宣告天下,登臨帝位、
說實話李淵對這個皇位既愛既恨,但目前局勢已經到了如今這個局面,除了他誰也穩定不了。
若是不答應李孝恭的提議,那么在李孝恭面前只有兩條路,擁兵自重和上京請罪,顯然他選擇第一條路。
這個結局不管是誰勝誰負,天下都將會迎來一場浩劫,到時候漢室式微,難保永嘉之亂不會重演。
貞觀五年十月五日,太上皇重新登臨皇位,貶黜李世民為秦王。
一時之間,天下再次震驚。
次日,李孝恭揮兵北上,號稱二十萬大軍,與吳王李恪共同圍剿白蓮教。
相州安陽。
城外,李孝恭的二十萬大軍與吳王李恪的五萬軍隊涇渭分明。
兩者之間很微妙的關系。
雖然李淵貶黜李世民為秦王,長安朝廷頓時就有些不和法理,可是現在李世民已經坐穩帝位五年,天下百姓一時之間不知道到底該聽誰的?
此時天下疆域,南方故吳地已經響應李淵。
李淵和李孝恭商議,先是與吳王李恪合力滅掉白蓮教這個毒瘤,確保無二家覬覦他們李唐神器。
再怎么樣打,也不能讓外人占了便宜。
兩人的思想很淳樸。
而李恪也很是糾結,一方面是皇爺爺,另一方面是父皇,但局勢由不得他猶豫,李世民雖然降旨封他為行軍總管,但還派遣了許多秦王府的舊臣擔任副總管,他只是負責調解矛盾的。
有了李孝恭的助力,圍城圍的順風順水。
安陽城城池堅固,固若金湯。
可駱賓王在營救李淵的時候,就找到了城外的秘密通道。
有了這條線索,內外合力,不到一天安陽城破,俘虜三萬白蓮教教眾。
李淵沒有半點心慈手軟,直接一個就是殺!
邪魔外教,人人得而誅之。
等吳王李恪準備占領安陽城的時候,卻發現早早就被李淵派人攻占。
白蓮教滅亡,兩方戰爭一觸即發。
打仗李淵并不想看到,尤其是自相殘殺。
于是,李淵決定,讓李世民親自前來洛陽與他商論接下來的事宜。
與南方不同的是,關中現在人心惶惶。
如果有可能,李淵想過可以兩帝并臨,處理朝政,但是這不是武則天和李治的夫妻關系,而是父子關系,到時候朝臣到底是聽哪一方面?
待在長安,下次兵變的時間也不會遠。
十一月,李世民率領關隴數萬健旅到了洛陽,兩人城下會盟。
戰旗獵獵作響。
在兩方兵馬的注視下,二人走到一起。
“貧道說現在的局面我也不想看到,世民你信嗎?”李淵攏了攏袖子。
宗室不穩,必須出來個能頂事的。
李世民面含微笑,說道:“這一步步兒臣感同身受,你不走,就會有人逼,當你停下的時候,也就是敵人的刀斧臨加到脖子的那刻。大哥不夠狠,所以他死了,而兒臣活著。”
“那么你是讓為父狠還是不狠,這世間有的不僅是權勢,還有黎民百姓。”李淵輕嘆了一聲。
他是后世而來的看眾,和李世民并無骨肉親情。玄武門之變時,那個李淵的退讓誰又知道是怎么回事?
心灰意冷,還是為了社稷江山,不至于讓李唐二世而亡。
但他此刻牽掛的還是百姓。
聽起來挺操蛋的,他只是普普通通的平常人,有點小聰明,有點小智慧,有著自己的善惡觀。
他不是梟雄,也不是那個李淵,只是個普通人。
天子一怒,浮尸萬里,血流成河。
他心慈手軟了。
“我記得,世民你掛在口中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君如舟民如水,水可載舟亦可覆舟。”李淵微微一笑。
李世民身軀一震,不知道說什么好。
“朕決定,從安陽退回揚州,你我劃江而治,南方郡縣由為父掌管,北邊每年的錢糧所需南方也會給與供給,立下誓約,若朕存活一日,不得相侵南方!
李唐宗室無有謀逆者,不得處置!”
。頂點文學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