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五十二章:紅燒魚

  李淵前世不是做廚子的,可是平常單身一個人在家,也時常自己做飯打打牙祭,廚藝也算中等水平。

  在膳房中,十斤重的草魚被他花費近半個時辰做好,煎的微微焦脆的魚皮被林上了一層亮紅色的湯汁,勾芡的醬油香味引起滿堂眾人垂涎三尺。

  醬油的歷史很早,據《周禮·天官·膳夫》有載,天子的飲食分為飯、飲、膳、饈、珍、醬六大類。那時醬油,是動物肉剁成肉泥再發酵生成的油,和現在魚露的制作方法類似,被稱為“醢”(hǎi);還有一個在造醬時加入動物血液的重口味版本,叫做“醓”(tǎn),它們共同構成詩經《大雅行葦》篇中的“醓醢以薦”。

  因為醬油等調料是純天然的材料制成,本身就不會難吃到哪里去,李淵的紅燒魚做的中規中矩,就是缺了辣椒這一調料品。可辣椒還要在明朝的時候才會被引入中國,但不代表著大唐沒有辛辣品,花椒也就是“胡椒”,早通過絲綢之路傳到中原地區。

  在中間案幾上色澤鮮紅的紅燒魚,熱騰騰的蒸汽夾雜著香味傳入眾人鼻間,如最嫵媚的女子跳著艷麗的舞蹈,勾引著他們的味蕾。

  “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禮記》

  古代沒有后世豐富的社會生活,游戲、電影等充斥視野,吃飯和女人就是生活的兩大追求,后世的華夏在建國早期嬰兒急劇增加,可不單單是“人多就有力量”,而是晚上男女們沒有過多的娛樂,每到鄉村夜晚黑漆漆的屋子里都會傳來婆姨們殺豬似的哀嚎。

  三清殿的偏殿,沒有太極殿的富麗堂皇,以道家崇尚的青色為主調。舉目望去,愈寬數百步的房間,幾人午食的漆木桌案卻相離不過五步,猶如汪洋大海的一片小舟,難免有些逼仄。

  孫思邈坐在臨近太上皇的右上首位置,他雖為庶民,無半點功名,可在民間卻名聲四揚。不僅關內,在洛陽等地被孫老神仙救治過后的百姓也是數不勝數。早在開皇年間,隋文帝楊堅就從想要征辟孫思邈為國子監博士,可惜被他拒絕。

  更何況自古以來華夏以孝治國,漢時歲數大過六十,品德好的老者更是會成為當地的三老,皇帝車輿過時,都可不拜。

  因此,他坐這個右首位置實至名歸。

  聞著紅燒魚醇厚的香味,孫思邈點了點頭,感嘆道:“昔殷紂因‘酒池肉林’而亡國,肉食之欲,人之本性也。正因如此周公旦才制定周禮約束國人,以免遭受殷商舊難。”

  見眾人面露怪異之色,孫思邈面色略顯尷尬,這些話他作為達官貴人堂上客已經說習慣了,倒是忘了太上皇現在已經禪位,正是應當追求‘窮奢極欲’,打眼看去,三清殿倒也未顯奢華。

  所以他這話,明顯是得罪太上皇。

  孫思邈心里牽掛著太上皇救治天花的醫術,也不想自找麻煩,所以又接著說道:“正因為周公旦制定的周禮,所以歷任周王都會親自開苗圃,王后親自種桑。可太上皇不同,先于翠華山的湫池捕魚,又下膳房燒制菜肴,其德世人誰可比之!”

  其德世人誰可比之!

  畫屏捂嘴淺笑的看著孫思邈,沒想到世人傳說已經登仙的孫老神仙也有這么可趣的一面,在李淵的示意下,用銅刀割了一塊魚腹最鮮嫩的魚肉遞給了孫思邈。

  “在路上,孫老神仙說在洛陽待了不少時間,不知這紅燒魚可否比得上黃河鯉魚做的魚生?”李淵問道。

魚生,就是生魚片。《詩經陳風衡門》就云:“豈其食魚,必河之鯉豈其娶妻,必宋之子“意思是說:難道吃魚一定要吃黃河里的鯉魚難道娶妻一定要娶宋國子姓貴族的姑娘  孔子的兒子名叫孔鯉,就是源于魯昭公送的鯉魚。

  “洛陽魚生雖然鮮美,但也不如陛下做的魚生。“孫思邈搖搖頭,用竹筷夾起一小塊嫩白的魚肉,沾了沾湯汁,小心的送入嘴中,細抿其味道。

  道教雖然崇尚鯉魚,但是不吃鯉魚還是在唐玄宗時期,所以孫思邈并未見怪于黃河鯉魚做的魚生。

  后世真正的野生黃河鯉魚一條幾乎要賣到天價,只有夏秋之際黃河開水放閘才會有一些,作為屌絲的太上皇當然沒有吃過,所以才要問一問孫思邈到底好吃不好吃。

  想到黃河鯉魚,李淵決定吃完飯就要寫信讓李世民幫他在黃河釣幾條鯉魚,滿足他的好奇心。

  不知后世會不會有詩人這樣寫道:“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李淵笑,無人知是鯉魚來。”

  分紅燒魚是個辛苦活,最大程度要考慮眾人的尊卑。畫屏是規范后宮禮儀的女史,倒也熟習。

  皇三子的李恪分得了一顆魚目和一些魚肉,小口開的比蜜還甜,一口一個畫屏姐姐。對于小明月,李恪也夾了一口遞到了唇口讓她嘗嘗......

  候廣亮作為潞國公的世子,地位雖然尊崇,但對比太上皇明顯不夠看,可畫屏考慮他救了武珝一命,分了整只魚尾給他。

  紅燒魚雖然不算什么貴重東西,可對于大唐的人來說確實是個新奇的東西,候廣亮甚至都打算今夜問問膳房的廚子,太上皇是怎么做的紅燒魚。

  要知道,自從上次在麟德殿太上皇做出的肉夾饃傳出去之后,整個長安震動了,自小喜愛面食的關中人跟聞見腥味的貓一樣,一夜之間,長安上下賣肉夾饃的食肆如雨后春筍一般開滿了整個東西兩市。

  因為這是皇上親自發明的饃饃,所以肉夾饃也被長安人親切的稱為“皇饃饃”。

  來自西域的胡商在吃到這般美味后,紛紛贊揚要帶回家鄉去。若干年后,不知肉夾饃會不會演變為維吾爾族夾肉的馕......

  侯君集是從草莽升為國公,不是什么世家大族。一年上下府中財政也捉襟,候廣亮心中想著要是能將這紅燒魚的做法學會,以此為招牌菜,紅一個酒樓不是難事!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手機版閱讀網址:.逼qumo

  相關、、、、、、、、、

飛翔鳥中文    貞觀太上皇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