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622章 基金會的分工

  (文學度)

  單是這個教育基金會,黃志新都覺得他死的時候可以開個小型追悼會了。

  說起這件事,黃志新飯也不吃了,“不行,這事不能由你們兩個人出錢又出力,我得讓他們都過來,我們三代內的成員全都得到達,開個會討論通過。”

  這老頭說風就是雨,還傲嬌上了,黃一曦懷疑他是不喜歡自己一個外嫁的女兒出頭操心這些事,所以要打電話給他的幾個孫子。

  不過黃一曦也無所謂,她就是想弄個名頭資助劉青幾個姐弟,以后有幾個出息的后輩不再面臨劉青這樣的求學困境就好。

  這種家族名利,她一點也沒看上。

  更沒有想過什么宗族榮耀或向祖宗交代,黃一曦沒有這些概念。

  她也不相信有祖宗這玩意兒,真有的話人家早就沒了記憶去投胎了吧,要匯報還得找鬼多麻煩呀。

  在她看來,千古流芳不如心情舒坦。

  而心情舒坦莫過于什么事情都不用干,吃吃喝喝最好。

  沒辦法,她就是這么怕麻煩又沒追求。

  俞美清看到老伴飯也不吃,掏出老人機開始撥號,氣得頭直搖,“死老猴,這事不行,現在大家都有事,一雷的廠子接了一個大單,老婆又剛生孩子,一電的老婆要生孩子,一鳴要上班,陸慧又帶向蘭回榕州過暑假,誰有空陪你折騰呀。”

  “哪件事比得上這件黃氏千秋的大事,你個婦人沒頭發了見識還這么短。”

  黃志新這輩子自認為本人沒什么成就,也就是養了三個兒子,老二出息了,幫老大和老三教了五個出息的第三代,也都到了養育第四代的時候。

  年紀大了子孫滿堂,若說還有什么愿望,無非是希望孫子出息了且有凝聚力,這樣一個家族才不會象一盤散沙散了。

  孩子有出息是一方面,有出息且愿意回饋家族,團結一起才是一個家族能夠傳承的基礎。

  黃志新這話可算是捅了馬蜂窩,俞美清氣得直嚷嚷,抄起小棍子就往老伴身上招呼。

  “別動,我和你說呀,再破壞你就是黃家罪人,以后族譜上就記載這件事,想想往后子孫不高興把你遷出祖墳。”

  黃志新可是威逼不利誘,效果卻不是一般的好。

  經過黃志新一番人仰馬亂的操作,史上最小金額的志清教育基金會于2019年7月10日正式成立。

  捐獻名單如下:

  黃志新夫妻2萬元,黃海田夫妻、黃海川夫妻也是各捐2萬元,同樣的,黃一曦以過世的爸爸黃海山和媽媽的名義也捐了2萬元。

  黃一鳴夫妻和黃一電夫妻各捐5萬元,黃一雷夫妻捐了10萬元,黃一閃夫妻捐了1萬元,黃一曦夫妻捐了20萬元,黃海晶和黃海燕各捐了5000元。

  這樣基金會一成立,就有了50萬元。

  這筆錢如果放在大范圍的救助機構里,無異于是海中一粟,但是在黃家,可以預測到十年至二十年期間應該是夠了。

  那時想必下一代哪怕只有一兩個成才,也有新鮮的血液輸入了。

  因為捐助人員多,且孩子紛紛表示以后也會捐助,則外嫁的女兒受惠的孩子改為兩代,象劉青和四萬的孩子也在范圍內。

  黃海晶的孩子都已成人沒有讀書,黃海晶的孩子則多延續一代。

  而外嫁的女兒第三代孩子如果再捐贈,且金額較多,則她以下兩代孩子也在受助范圍內。

  類似這樣有益的額外條款有幾條。

  整個基金會的章呈有三十頁,從組織架構和選舉方法,還有基金的維護和運作都有詳細的條款,細擬的條款不亞于股份有限公司的章呈。

  基金會的第一屆會長就是黃志新,繼任也選好了,黃一鳴,他也是具體事務的執行者。

  哪個孩子能獲得獎學金,哪個孩子要借款,能借多少的錢,都由他審核。

  就是款項有點麻煩,這么一大筆錢,要由誰管理?

  黃一閃自告奮勇舉薦自己,卻遭到眾人的一致否定。

  開玩笑,這筆錢要是交給他管理,豈不是把老鼠送進米缸里。

  “怎么不行,如果由我管理,我就拿這筆錢去承包后山,相信十年里,這筆錢就能翻一倍。”

  黃一閃對自己的計劃有一種迷之自信。

  他就不明白了,這么好的項目,為什么商洛宇和黃一曦至今沒有點頭答應。

  “我這可是為我們家好,要不是怕你們說肥水不落外人田,我分分鐘找好投資者。”

  黃一閃還信口跑火車了。

  騙誰呢,眾人不約而同地撇撇嘴,這幾年就沒幾個大佬敢投資山林。

  又不是沒看到這樣的例子,九幾年的時候,龍眼和荔枝一斤可以賣到十幾元,有多少大佬投資山林,最后都血本無歸。

  黃一閃被拒絕了,黃一鳴管事不能再管錢,黃一電是藝術家看不起錢,四個男孫子就剩下黃一雷了。

  黃一雷不由地挺挺胸膛。

  沒想到黃志新看了他一眼,搖了搖頭。

  黃一閃拿到錢,有可能折騰光了,也可能翻本。

  黃一雷拿到錢,要再拿出來,是不可能的。

  誰都知道黃一雷是貔貅性子,有進無出。

  討論到最后,還是黃志新提議,錢由林舒芳掌管,只能存銀行定期存款。

  沒想到除了黃一曦,其他人都通過了。

  黃一曦倒不是擔心媽媽管不好,她畢竟在銀行柜臺上干了三十幾年的出納,一分錢都沒差錯過。

  黃一曦是怕媽媽辛苦。

  不過大家都同意了,媽媽也愿意盡點微博之力,黃一曦反對無效。

  聽說要存定期,或者買銀行的保本理財產品,黃一閃和黃一雷還反對過。

  這年頭,有錢誰存款,借款才是大爺。

  可是他們的話怕眾人無視了。

  沒錯,哪怕是冒著貨幣貶值的風險,其他人都一致同意,基金會的款項不能投資于期貨、股票和基金,還有其他非保本的理財產品都不允許。

  沒辦法,黃家人就是這么傳統。

  他們寧可少生雞蛋,也不愿意把雞丟了。

  商洛宇和黃一曦兩個人出錢后除了幫助擬了章呈,堅決不接受基金會的任何職務。

  沒錯,就是這么淡泊名利,不求回報。

  雖然黃一鳴認為,商洛宇和黃一曦的職業很適合基金會的監督崗位,但是兩個人一致認為,這個監督的崗位應由就讀的學生擔任,只要受助的范圍內的學生,都可以要求查閱基金會的錢財進出項。

  這是她們的前途和希望,如果她們自己不保護,誰會去幫助她們。

文學度

飛翔鳥中文    小城女律師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