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白氏類別:現代都市作者:九味水餃本章:第二十一章白氏 申時過了半,雁鳴堂的小廚房里就忙得不亦樂乎起來。
年輕貌美的媳婦子嫌惡地催促著砍柴的粗使婆子動作麻利些,擔水的見狀縮了脖子,低眉順眼地從那媳婦子身邊路過,總算躲過一頓罵。
黑瓦堆砌的矮煙囪上飄起淺淺的厭惡,著玄色杭綢褙子的孫媽媽便在這時掀了簾子出來,審視了院子里各處的情況一通后,拔高了聲音喊道:“長青家的,太夫人要的金乳酥可備好了?”
院子里的仆役們聞聲都放下了手上的活,連聲向孫媽媽問好,被喚作長青家的媳婦子也忙撇下那砍柴的婆子,滿臉堆笑地撩開簾子迎出來,道了個萬福:“瞧您說的,太夫人要的東西咱們豈有不盡心的道理?一個時辰前就在做了,頂多再要一刻鐘便能出爐了…”
孫媽媽只受了長青家的半個福禮便拉了她起來,點點頭正欲說些什么的時候又有兩人踏進了院子大門,她一瞧就沉了臉。
“王媽媽,原是說好過了晌午便往這兒送一個三等丫鬟補缺,怎地到了這時候才來?你這差事,辦得可是不盡心啊。”
領著個小丫鬟的王媽媽嚇的一哆嗦,忙賠笑道:“孫媽媽您不省得,二夫人未時剛過便回來了,外院一片兵荒馬亂的,又忙著給客人選一位得力的管事媽媽,這事兒就給耽誤下來了。人是早就選好了的,您瞧…”說著便把身后模樣清秀,神情略有些緊張的小丫鬟推到了孫媽媽面前。
孫媽媽被她的話吸引了注意力,倒無暇去瞧那新來的小丫鬟,只皺眉道:“給客人選管事媽媽?那客人要長住?”
“正是呢。”
“還是二夫人帶回來的?”她有些稀奇,不由再次確認。往府里牽人向來都是大夫人的作風,循規蹈矩的二夫人這還是第一次。
王媽媽見她神色緩和了些,繼續笑得恭謹:“我乍聞這事兒也是吃了一驚呢…說是從常州莊上帶回來的表少爺,如今父母雙亡沒了去處,二夫人憐他年幼便帶回了府,另一位,說是姨夫人婆家的一位少爺,入府是為了求學的事…這會兒兩位少爺正梳洗著,晚間便過來給太夫人請安…”
“常州的表少爺?”孫媽媽沉吟了一會兒,挑眉道:“莫不是和四少爺同日出生的那位哥兒?”
“應當便是那一位了。”
孫媽媽若有所思地點點頭,不知在想些什么,過了一會兒,才將目光投向有些瑟縮地立在一旁的小丫鬟。
“叫什么?”
“奴婢名喚甘露,見過孫媽媽。”小丫鬟立刻應聲,卻是扎扎實實地給孫媽媽行了個萬福。
“倒是比看上去要機靈幾分。”她點點頭,又嘆道:“不過模樣性情較之仙草,還是遜色了不知幾何。”
王媽媽賠笑道:“瞧您說的,這府里的年輕丫鬟有幾個能越過太夫人親自調教的仙草姑娘?便是福氣,那也是一等一的…仙草姑娘喊您一聲干娘,如今飛上枝頭,以后您的好日子才真是享不盡呢…”
“倒也不知道是福是禍。”孫媽媽無奈地搖頭笑,心底卻是受用的。
待目送王媽媽出了院子,又將甘露指派給了大丫鬟紫襄,孫媽媽才輕手輕腳地進了雁鳴堂的正院,又拐進了東次間。
太夫人白氏一向畏熱,眼下雖入了秋,雁鳴堂的冰塊卻沒斷,饒是如此,她也不肯在里間的拔步床上午憩,而是在東次間寬大的填漆梅花涼榻上歇息。
孫媽媽見她已經醒了,與正在打扇的丫鬟對視一眼,見后者微微頷首,便笑著問道:“太夫人可要起身?”
“什么時辰了?”白氏聲音清冷,伸出修長的手揉了揉眉心。
“回太夫人,酉時還差三刻。”
白氏鼻腔里發出一個短音,孫媽媽便走上前來幫她捏肩,過了片刻,她才舒服地睜開眼:“起吧,再睡下去,可要誤了晚膳的時辰了。這人老了,精神總是不濟。”
孫媽媽便接過丫鬟遞來的物什親自伺候白氏洗漱,一邊笑道:“太夫人您瞧瞧,您這一頭的青絲,連半根白頭發都尋不著,還有這臉色,您可不是故意說反話埋汰奴婢吧?”
這話倒不是她溜須拍馬。已是知天命之年的白氏平素保養得極好,頭發青黑,皮膚雖略有松弛卻還很白皙,就連皺紋都只是在眼角眉梢若隱若現,反觀孫媽媽鬢角的大半銀絲,實在是好了不知多少。
白氏搖頭失笑。
孫媽媽見她心情正好,便將剛才聽來的話全數傳了過來:“…說是晚間要過來給您請安呢,您看這…”
“常州別莊上的表少爺?”白氏倒是一下子就想起了這號人,微訝道:“我記得這哥兒是和我們謙兒同日出生的吧?前后腳的功夫。”
“是呢老夫人,您記性可真是好,奴婢都還沒想起來這一樁呢。”孫媽媽面不改色地撒謊。
“這可真是…”白氏長嘆一聲,對顧西生出些悲憫之意:“小小年紀,怎么就父親母親接著去了呢…老二媳婦做得對,本是親戚,多照料些也是應該的,再者謙兒年紀最小,他進了府,也算多個能說知心話的玩伴…”
那陸家的小子整天只會拉著程兒胡吃海喝,她瞧著實在是上不了臺面,這顧西和謙兒年紀相仿,若自小養在府中悉心培養,將來說不得還能在細碎事情上幫襯謙哥兒一二。便是不能,給老大媳婦一個下馬威,她心里也舒服些。
孫媽媽聞言只是應是,目光卻閃了閃。同是兒媳婦,大夫人那頭寄住的表親太夫人是怎么看怎么不順眼,這顧家表少爺還沒見著呢,就百般憐惜起來,這樣算來,二夫人早年受的那些苦倒也是值的。連帶著庶妹的獨子,都能在太夫人跟前掙一份體面。
不過這差別落在大夫人眼里,必又是要一陣跳腳了。仙草的事,都差點把這位大權獨攬的國公夫人氣病了呢。
主仆倆心思各異地想著自己的事情,至于一同入府的另一位顧家少爺,這兩位倒是都不約而同地忽略了,只當是上門攀親戚打秋風的沒落商戶,全然沒放在心上。
日頭西斜,眼瞧著已經過了酉時三刻,雁鳴堂的晚膳接連撤下,梁下的燈籠一盞盞亮起,各個院落的主子便陸續趕來,向白氏問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