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侖俠 第二百八十九章 起底歷史
王海昆在香港嬉笑怒罵翻江倒海之際,他的分身昆侖已經來到北京,繼續調查王蹇的身份。
王蹇的變化是在北京恭王府里發生的,如今恭王府已經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一級博物館,5a級景區,昆侖對于歷史并不是很了解,所需要一個專家陪同,他先找到了丁家駿,這家伙是研究歷史的大拿,但是丁家駿卻自謙說對清史并不精通,還需再找一個人來。
丁家駿找來的專家是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的楊穎教授,聽說是大明星昆侖要游覽恭王府,楊教授雖然已經是不惑之年,依然欣然前來,兩位國內頂尖的專家陪著一個明星前往恭王府,他們選擇從花園的西洋門進入,正值暑假,游人如織,滿園都是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在導游的小旗幟指引下游覽玩耍。
楊教授說:“恭王府是1996年開放的,但是一直沒什么游客,直到鐵齒銅牙紀曉嵐和劉羅鍋電視劇熱映之后,這兒才成了名勝,這些人可不是奔著恭王府來的,他們是奔著和珅來的。”
大家哈哈大笑,只當是個笑話,繼續往南走,王府富麗堂皇,占地八十多畝,且慢慢溜達著,本來楊教授以為只是來充當導游,沒想到這位明星對于恭王府的研究還挺深,每隔一會兒就指著一座建筑物說不是這樣的啊。
對此楊教授有解釋,恭王府歷經百年,變化很大,清帝退位之后,恭親王的子孫把王府抵押出去了,八萬銀元利滾利,最終成了輔仁大學的校園,解放后恭王府的歸屬就更復雜了,花園改成國家機關宿舍,府邸成了藝術師范學院、中國音樂學院,附中,***藝術研究院等單位,五二年還把前面一進四合院拆了蓋食堂,六十年代,空調器廠占了花園東部,國管局幼兒園占了西部建筑,到七十年代末,里面已經成了大雜院,住了幾百戶人家,至于原來恭王府里的物件,別管是細小的古玩字畫,還是大的家具水缸屏風,只要是能移動的,全都被搬走了,現在王府里展出的,基本上都是復制品。
昆侖記得當時王蹇和福爾曼牧師住在王府東路靠前的宅子里,于是走過去查看,看到的一排建筑和當年的大有不同,楊教授說這里原先的房子在七十年代因年久失修倒塌了,這些是后來仿建的。
見昆侖皺著眉頭在此駐足不前,楊教授怕冷場,給他講起了恭王府的歷史,以“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作為開頭,這個大宅子最初是和珅的家,和珅死后成了慶親王永璘的王府,直到咸豐二年才賜給恭親王,成了今天的恭王府。
“和珅跌倒,嘉慶吃飽,據說和珅抄家的財產高達八億兩白銀,是清朝十五年的收入,這是不切實的,和珅的家產應該在兩千萬兩白銀左右,對了,據考證,和珅就是死在這里的。”
昆侖明顯提起了精神:“什么,和珅死在自己家里?”
“算是一種優待吧。”楊教授說,“乾隆死后,嘉慶皇帝就立刻逮捕了和珅,但是為了做出仁慈君主的姿態,還是給了他一些優待處理的,比如囚禁在家,賜令自盡,得以全尸。”
“和珅自殺的時候,留下一首詩,五十年來夢幻真,今朝撒手謝紅塵;他年水泛含龍日,認取香煙是后身。所以民間有說說法,說和珅是雍正的妃子馬佳氏的轉世,這個故事你們應該聽說過,在乾隆還是皇子的時候與父皇的妃子有些美麗的誤會,妃子被賜死,死之前乾隆咬破手指在妃子額頭上點了一個紅點,留作來世相認的憑據,后來見到了年輕的和珅,和珅這個人并不是王剛演繹的那樣肥頭大耳,而是一個很英俊的帥哥,乾隆認為他是馬佳氏的轉世,所以才寵愛有加,你們咂摸一下詩的前兩句,是不是這個意思。”
“五十年來夢幻真,今朝撒手謝紅塵。”丁家駿念了一遍,“和珅死的時候五十歲,他的意思是說這五十年過得如夢似幻,沒有遺憾。”
“他年水泛含龍日,認取香煙是后身。”楊教授接著念道,“后半闕的解釋比較多,一般認為是和珅的詛咒,一旦他轉世成功,就會禍害愛新覺羅家族,所以民間傳說和珅轉世成了慈禧太后,把大清朝給葬送了,當然這些只是增添樂趣的故事罷了。”
這里大概是恭王府里最沒有價值的部分,但昆侖卻依然不愿意離開,他問:“和珅死后,這里做什么用了?”
楊教授說:“和珅被賜死之后,嘉慶把和第的西半部分賞給了他弟弟慶王,這兒是東進,依然歸和珅的兒子豐紳殷德居住,這是因為豐紳殷德是駙馬,所以未備株連,當公主死后,這半部分也成了慶王府。”
昆侖倒吸一口涼氣:“公主家里有兇宅啊,她不瘆得慌?”
楊教授笑道:“你對王府的大小概念可能還不清楚,恭王府有六萬平米,公主永遠也不會經過此地,兇宅一說不成立,最多是兇屋,最是無情帝王家,那個王府里沒死過人啊,而且死的都挺慘,懸梁的,跳井的,刎頸的,就是故宮里也不乏發生過慘案的宮殿,不忌諱的,最多讓仆人住,或者當客房。”
“對,1890年時這里就是客房。”昆侖說,“恭親王的客人住在此間,我想就是那時候發生了一些什么。”
楊教授和丁家駿不知道他說的什么,也沒往心里去。
游覽完恭王府已經到了飯點,昆侖宴請兩位學者,送走了楊教授之后才和丁家駿探討起來。
“我知道可能比較驚悚,但確實存在這種可能性,他是和珅轉世。”昆侖說。
丁家駿是一個學者,博覽群書,涉獵頗廣,雖然年紀輕輕,已經有了兩腳書櫥的美譽,越是懂得多,越知道敬畏,這個世界上未解之謎太多了,丁家駿本人就是史家駿的轉世投胎,所以他對這個假設是認可的,但假設可以大膽,求證必須小心。
和珅本人的身世歷史上記載的很清楚,但是他的所謂前世馬佳氏就沒那么多資料可查了,其實馬佳氏是誰并不重要,因為很可能每個人都有無數個前世,通過正常的轉世投胎之后會遺忘前世的身份,也就是所謂的孟婆湯。
“和珅擅長理財和貪污,馬佳氏是一介女流,而且入宮為妃,沒有太多施展經濟才能的空間,但王蹇就很好的繼承了和珅的才能,短短時間集聚了大量財富,王化云階段,王氏財團的財產又借著香港房地產迅速膨脹,王海昆階段,世界局勢變化很大,這個階段財富沒有縮水也很見功力了,從這方面來說,確實有可能是和珅,那么和珅是怎么做到頻頻轉世的呢?”
丁家駿說自己對清史一知半解,實際上是自謙的說法,他只是沒那么精專而已,但對于和珅這個人還是蠻了解的,和珅在乾隆朝做到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而乾隆時期西方列強已經開始接觸這個東方帝國,作為皇帝最寵愛的大臣,他有機會,有能力獲取任何想要的資料,比如藏在拉薩宮殿里的佛經,西方使者進獻的卷軸寶物等。
“王蹇眉心有沒朱砂痣?”丁家駿突然問道。
遠在香港的王海昆正在陪朋友在自家府邸宴飲,他和昆侖回路互通,雙方共享信息,聽到丁家駿的發問,他立刻查看了家里墻上懸掛的王蹇照片和油畫,還有門口那個半身銅像,確定沒有任何印記。
“沒有。”昆侖告訴丁家駿。
“也對,阿鬼仔是一瞬間被奪舍的,和珅的靈魂一直沒走,就藏在恭王府的那間屋里,他在那間屋里被賜死,靈魂蟄伏了九十年,終于遇到一個來自香港的義體……”
“也許阿鬼仔的出世也是和珅活著的時候安排的,以他的智慧,不可能預料不到乾隆皇帝駕崩之后自己的結局,要知道乾隆死的時候和珅才四十九歲,年富力強,還能活很久,他不可能束手待斃,也不可能逃亡,更不可能造反,除了死,就只有一條路,讓自己以另外的方式活下去。”昆侖完善了丁家駿的設想。
“可惜沒有時光機器,不能回去調查個清楚。”丁家駿扼腕嘆息,“人類靈魂轉世的秘密似乎就在眼前了,可惜時間是我們無法跨越的鴻溝……對了,你是怎么想起來參觀恭王府的,你又是怎么知道那一排倒塌的房子曾經是王蹇住過的?莫非……”
“我去過歷史中。”昆侖說,“以神游的方式,一百五十年彈指一揮間。”
丁家駿恍然大悟:“其實那場失敗的轉換已經定了輸贏,給我講講歷史是個什么樣子。”
昆侖便將那日雙方纏斗一百五十年的故事講給他聽,一百五十年在歷史長河中只是一個瞬間,清末已經有了照相技術,史料翔實,倒也沒什么太稀罕的新發現。
丁家駿對于靈魂能夠穿越時空比較感興趣,他分析道:“這么看來,靈魂是沒有質量的,我們知道,時間專屬于有質量的物體,沒有質量的物體將以光速運動,所以沒人看得到靈魂,那是四維空間里的概念。”
劉昆侖對這個玄奧的問題沒有什么發言權,他更關心對羊皮經卷的破譯,于是問丁家駿又有什么新發現,可是丁博士忽然變得吞吞吐吐起來。
“你說,你和我關系鐵,還是和姬總鐵?”丁家駿問了一個奇怪的問題。
“你們不一樣,你是單純的科學家,他的身份比較多元,我也看不透他。”昆侖據實已告。
丁家駿終于說了實話:“我懷疑他給我的所謂從雪野湖挖掘到的殘卷是假的,是找人編造的,因為行文有問題,古象雄文字研究者很少,也沒有真正的權威,包括我在內,在他給我的殘卷中,我發現了一個語法錯誤,這只能是出自另一個研究古象雄文字學者的手筆,這個細微的瑕疵,幾乎不會被發現,很不幸,我這個人對學術是鉆牛角尖的。”
請記住:飛翔鳥中文小說網 www.fxnzw.com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