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四百八十九章 順天

  寇道孤看向徐礎腰間的刀,“你會用它?”

  徐礎搖搖頭,“不會。”

  寇道孤居然信了,上前兩步,走到徐礎面前,“消息很快就會傳來。”

  “什么消息?”

  “嘿。我剛剛說的消息。”

  “降世軍和益州軍…”

  “兩軍不自量力,企圖奪取邊塞關卡,阻止諸部入塞與單于匯合,可單于早有準備,與諸部暗中設計,先是引蛇出洞,然后兩面夾擊,就這樣取得一場大勝。”

  “至少他們嘗試了?”

  “金圣女和尹甫嗎?嗯,他們嘗試了,徐公子呢?這些天嘗試什么沒有?”

  徐礎抬頭看向那張高傲的臉。

  寇道孤明白目光中的含義,回道:“我心中只有天下,沒有華夷,單于雖然出身塞外,對中原頗為仰慕,已任命我為圣師,專門教授單于和大妻的一對孿生子,等他們長大,必成一代明君。”

  “教他們如何喊父親?”

  寇道孤冷笑一聲,“徐公子就只是坐在這里逞口舌之利嗎?”

  “你似乎還有話沒說。”

  “我不止是給你帶來消息,還有一項勸說,徐公子一生勸人,也該被別人勸一勸了。”

  徐礎露出微笑,“這倒稀奇。”

  “徐公子聰慧通達,擅長揣摩別人心中的想法,所以我不隱瞞,先說于我有利的地方:我不希望徐公子活著去見單于,單于心高志大,雖然通緝你,但是未必會殺你,徐公子只需一俯首,便能得到單于的諒解,被委以重任。”

  “你來殺我?”

  “親手殺人的事情我做不出來,而且這會惹單于不高興。”

  “假手他人?”

  “蜀王是個聰明人,寧愿將徐公子活著送給單于,不會為我作刀。”

  “那就只剩下自殺了。”

  “正是。”

  “讓我想想,我手里有刀,又遭到囚禁,很快要被送至單于面前,想要保命,只能俯首稱臣——你瞧,真的很難下定決心。”

  寇道孤臉上露出一絲微笑,轉瞬即逝,“為了襄陽呢?”

  “襄陽?”

  “襄陽群雄聚集,要與賀榮大軍決一死戰——哦,我之前聽到徐公子的暗示了,但是請你放心,晉王不會逃離襄陽,恰恰相反,他會與益州軍一同擊敗群雄,向單于效忠。”

  “所以我是因為走投無路而自殺?”

  “益州四塞之地,外人難進,自己也難出,襄陽群雄只需派少量將士守住峽口,就能堵住益州軍。唯有一點,群雄還不知道蜀王心意,對益州軍毫無防備,必須有人傳遞消息。”

  徐礎早已明白寇道孤的心思,笑道:“我若在此自盡,消息傳到荊州,必能引起群雄警惕。”

  “沒錯。”

  “就怕消息傳不出去。”

  寇道孤輕輕嘆了口氣,將徐礎之前的話還回來,“至少是次嘗試。”

  徐礎不語。

  “我后天動身回漢州,或者帶一個活人去見單于,或者帶一個死訊交差。”寇道孤轉身離去。

  徐礎呆坐半晌,解下腰間的刀,放在桌上,盯著看了一會,抽刀出鞘,細細觀賞,這是一口好刀,只是握在手中就讓人心里發毛。

  徐礎練過一陣刀法,雖不精通,倒也不算陌生,突然站起身,在屋中空地上舞刀,太久不練,套路已經生疏,需要一招一式地回想,動作時快時慢。

  一趟刀法下來,徐礎氣喘吁吁,身上出了一層細汗,坐在椅子上休息一會,突然放聲大笑。

  門外傳來衛兵的聲音,“徐先生需要什么嗎?”

  徐礎走到門口,“我這里有蜀王的一口刀,請代我物歸原主。”

  “這可不行,我們…”

  徐礎走到窗前,揮刀連砍幾下,劈出一塊缺口,再看刀刃如新,不由得贊了一聲“好刀”,然后將刀從缺口扔出去。

  外面的衛兵有些驚慌,半天沒人吱聲。

  徐礎回到原處坐下,喃喃道:“必須要活著。”

  外面的冷風吹進來,徐礎找出自己的披風,緊緊裹在身上。

  是夜二更過后,甘招親自來了,拎著他此前贈送的那口刀,刀鞘還在徐礎屋中的桌子上。

  徐礎沒睡,將油燈放置在桌上一角,將刀鞘橫在中間,正對著它沉思默想。

  甘招沒帶衛兵,站在門口等了一會,上前幾步,將刀扔在桌上。

  徐礎轉過頭,微笑道:“這是蜀王的刀。”

  “送出去就不再是我的。”

  “送出去就不再是自己的,蜀王對一口刀想得明白,對益州為何犯糊涂?”

  “嘿,我就知道。”甘招坐在對面,“無論如何,我也要向徐先生解釋幾句。”

  “我明白蜀王的心事。”

  “徐先生不明白,你眼里只有九州,沒有我益州,你根本不知道益州形勢有多混亂,客民與土著、各路客民之間,矛盾重重,當初徐先生指引我來益州時,只說地利,可沒提起人和。”

  “我的確不知。”

  “我這個蜀王做得不穩,娶益都王之女也是個錯誤,張氏在益州沒有多少擁戴者,與之聯姻對我幫助甚少。”

  “這不是我的建議。”

  “我知道,我就是抱怨一下,如果徐先生當初隨我入益,或許會阻止我犯錯,我應該娶一位土著貴女,形勢會好許多。”

  “聯姻的方式有許多,不一定非得是蜀王親自出馬。”

  “我的兒女少,又都年幼,即便如此,也都定下親了,但是要再等幾年才能成親。”甘招臉上突然露出幾分熱切,“我的要求不多,兩年,最多三年…不不,兩年就夠,我就能在益州立足,鏟除內患,有余力出兵問鼎中原。”

  “蜀王雄心仍在?”

  “益州雖險,終難獨存,這個道理我懂。但也不能太冒險,得有萬全之策。”

  “萬全之策?”

  “必須是萬全之策,我在這邊率兵出益州,單于在那邊會解開漢中之圍。”

  “鐵將軍還在堅守?”

  甘招臉上閃過一絲怒容,“鐵鳶本有機會返回益州,可他抗旨不遵,如今深陷重圍之中,他死不打緊,連累我益州將士難回故土,罪不可恕。”

  甘招當初受車全意蠱惑,派客兵出戰,就沒打算讓他們全回來,等到內部紛爭不斷,他又懷念起這支軍隊。

  “單于若在襄陽取勝,從此再無敵手,益州能保幾時平安?”

  “我只要兩年,實在不行,一年也夠了。”

  “到時單于已占據中原,蜀王向誰問鼎?”

  “襄陽、東都、石頭城、廣陵城…總會有人擋一陣吧,只要單于還沒盡占九州,益州就還有機會。”

  徐礎不由得苦笑,“這的確是萬全之策。”

  “徐先生也這么以為?”甘招沒注意到徐礎的神情。

  “對單于是萬全之策,對蜀王是必亡之策。”

  甘招面露不悅,“徐先生一心只想擊退賀榮部,全不管他人死活,鐵鳶與樓礙聽了你的話,結果怎樣?襄陽群雄也聽了你話,結果又是如何?徐先生‘大勢’兩字不離口,為何偏偏要逆勢而行?”

  “順勢必亡,逆勢或生。”

  “嘿,我聽說的可是‘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單于之昌,群雄之亡。”

  “沒有單于,也有這個王、那個王,有何區別?如果單于真的盡奪天下諸州,我也只能順應天命,留一個蜀王的名號,足矣。”

  “單于不止是要盡占諸州,還要分裂天下。中原民稠物阜,若能同心協力,賀榮部斷不是對手,單于深知此點,所以絕不會做一個太平天子,他會一直驅趕諸州彼此征戰…”

  “大家都像晉王與我一樣順應天命,單于就沒有征戰的借口了。”

  “比如益州土客相爭,單于若要插手,蜀王怎么辦?是順應天命,引狼入室,還是拒絕‘幫助’,給單于一個征戰的借口?”

  甘招沒接話。

  “中原人杰地靈,總有不愿‘順應天命’之人,今日群雄盡去,亦有新雄崛起。”

  甘招起身,將刀收入鞘中,拿在手中,“徐先生既然不要,我就收回。今晚前來拜訪,本想聽聽徐先生的高見,可徐先生一味只想勸我涉險——從前我沒有立足之地,麾下將士不過千人,覺得徐先生的話句句都有道理,現在不行,只要我能將益州內亂解決,至少能保十年安穩,冒險的事情我不做。仔細想來,徐先生似乎只在危機四伏時有些用處,能絕處逢生,不能百尺竿頭再進一步,所謂險士,做不了治臣。”

  徐礎起身攔行,甘招握刀,冷冷地道:“我的話已經說完。”

  “蜀軍何時出峽?”

  甘招尋思一會,“寇先生后日帶你上路,蜀軍亦在當日登船出發。”

  “幾日可至荊州?”

  “順流而下,頂多兩日,冬季水淺而險,要多用一日。”

  “蜀王與晉王已經刻定日期?”

  “單于定下的日期,我與晉王同日發起進攻。”

  “蜀王多等一天。”

  “嗯?”

  “只需一天,單于事后問起,就說‘冬季水淺而險’。”

  “沒這個必要,既然…”

  “我是為蜀王著想,因為我知道晉王當日肯定會按兵不動,留蜀軍獨戰群雄,賀榮大軍一時半會無法趕來支援,蜀軍必敗,蜀王亦成為九州共敵。”

  “晉王沒這個膽量,單于對他看得很緊。”

  “如果我說錯了,晉王按期動手,將群雄牽制在襄陽,蜀王多等一天,也有好處。”

  甘招沉吟不語,“一天…蜀軍出峽之后將會直攻夷陵城,夷陵與襄陽相距至少三日路程,快馬加鞭也要一天一夜,我晚一天,晉王不會知道,晉王按兵不動,我也不能立刻知曉。這一天究竟有何意義?”

  “至少對蜀王無傷,算是我最后一次向蜀王進言吧。”

  甘招想了一會,推開徐礎,走出房間,沒給任何回答。

  。手機版更新最快網址:.

  (愛腐竹小說網https://)

飛翔鳥中文    謀斷九州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