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四百七十二章 監視

  馬維對守衛襄陽沒有太大興趣,不愿為此分散梁軍兵力,指定幾名將領,只撥兵一萬人,剩下的一萬人則由冀州諸郡縣征調,刻期在東都匯合。

  梁軍趕到東都時,冀州的一萬兵卒只有不到兩千人,至少要等半個月,才能湊齊,徐礎希望先去襄陽,將領們卻堅守梁王的命令:必須等所有冀州兵全部趕來之后,才能去往襄陽。

  徐礎沒有辦法,只好暫留東都,每日打聽襄陽的消息。

  東都守將潘楷曾經因為私下與徐礎說過幾句話,遭到梁王的“懲罰”,這回完全不露面,多派兵卒來大將軍府服侍客人,若有軍報,也會立刻送一份副本過來。

  襄陽的形勢極其混亂,唯一確定的消息是城池尚未失守,賀榮大軍也沒有趕來支援,單于似乎打定主意先要攻占整個漢州之后,再來解決這邊的問題。

  徐礎在東都一住就是十天,路上已有積雪,路行不便,冀州兵來得更慢,剛剛超過五千人,照這樣下去,怕是要再等半個月,甚至更久,才能湊齊兵員。

  徐礎想自己先去襄陽,同樣得不到允許,老宦高圣澤也住在大將軍府,美其名曰服侍徐先生,其實是個極稱職的看守,幾乎寸步不離。

  徐礎接連給馬維寫去三封信,力陳盡快發兵的重要,馬維只回了一封,告訴他耐心等待,該發兵的時候自會發兵,還督促他早些與寧王、樓磯聯絡。

  事實上,徐礎給寧王寫了一封信,派人送去,迄今尚未得到回音。

  倒是陳病才回了一封信,他已聽說梁王派兵的消息,因此措辭十分謙遜,希望徐礎盡快到來。

  在東都的第十二天,終于有一部分兵卒奉梁王的命令出發,監護糧草上路,剩下的人還要再等幾天。

  徐礎也只能繼續等待。

  這天下午,天空陰云密布,似乎又要下雪,徐礎站在庭院里,抬頭望天,不肯回屋里休息,昌言之只好將披風送來,給他披上——馬維的確贈送數件衣物,但是哪一件也不如這件披風保暖。

  高圣澤坐在屋內烤火,讓兩名小宦輪流出來監視。

  徐礎心里反復思考一件事:這個冬天究竟對哪一方更有利。

  “礎弟這是等著欣賞雪景嗎?”

  冷不丁聽到“礎弟”這個稱呼,徐礎差點以為是馬維來了,猛然想起梁王早已不這樣叫他,轉身笑道:“郭兄什么時候來東都的?”

  “沒多久…”

  郭時風大步走近,高圣澤從房間里跑出來,驚訝地說:“你怎么進來的?門口守衛跑哪去了?”

  郭時風笑道:“潘將軍派人送我過來,所以守衛沒有阻攔。抱歉,我本應先送上名貼,但我很快就要離開,想在走之前拜見礎弟,所以有失禮數。”

  徐礎并不在意,“郭兄要去冀州見梁王?”

  “我看梁王心意已決,且又天寒地凍,就不去冀州啦,聽說梁王已經率兵進入并州,是真的嗎?”

  徐礎尚未開口,高圣澤提醒道:“關于梁王去向,徐先生最好什么都不要說。”

  “我對梁王去向一無所知,能說出什么?”徐礎請郭時風進屋。

  昌言之燒好了炭,屋里十分溫暖,徐礎與郭時風分別脫去披風與厚袍,坐下交談,高圣澤自己跟進來,掇條凳子坐在門口。

  “我前些日子曾給寧王寫過一封信。”徐礎道。

  “嗯,寧王接到了,寧王說他不擅長寫字,怕信上說不明白,所以讓我過來口頭回復。”

  “郭兄為這件事特意跑一趟?”

  “哈哈,那倒不至于,我看看東都還有沒有余力進攻淮州,說實話,比較失望。先不說過個,礎弟邀請寧王派兵助守襄陽,寧王說,他知道襄陽一戰的重要,但是分身乏術,何況與襄陽之間隔著一個奚家,背后還有盛家搗亂,待他鏟除兩敵之后,肯定會親自去往襄陽,與賀榮人一較勝負。”

  徐礎笑了笑,知道這只是托辭,盛、奚兩家的勢力都不小,寧王即便運氣奇佳,也要一兩年才能打敗這兩個強敵。

  “盛家渡江了?”徐礎問道。

  “盛家沿江囤兵,尚未渡江,估計快了。寧王與我猜測,盛家大概是要與奚家聯手進攻,一方直攻石頭城,一方拖住寧軍,令我軍首尾不得相顧,但是雙方正在商談中,所以遲遲沒有行動。”

  “想必如此。寧王打算如何應對?”

  “還能怎樣?寧軍已經攻入荊州,不奪下江陵城、擊潰奚家軍,絕不退兵。”郭時風突然笑了起來。

  “郭兄想必是信心十足,所以才能笑出聲來。”

  “我笑的是寧王與梁王不謀而合,都將妻兒留在后方城中,但是絕不會為妻兒而回防。”

  門口的高圣澤咳了一聲,提醒兩人不可評議梁王。

  徐礎道:“寧王留下哪個妻子?”

  “寧王只有一位妻子,姓欒。”

  “姓牛的那一位呢?”

  “欒氏為妃,牛氏為嬪,都在石頭城,一同照顧寧王的幾個孩子。”

  徐礎點頭,“寧王想必是覺得石頭城必然能夠守住。”

  “盛家滿門忠孝,卻無大將,又不愿另請高明,兵卒雖多,不足為懼,寧王不擔心石頭城,倒是東都…”

  高圣澤忍不住道:“兩位閑聊就是,如何守衛東都,梁王自有安排,不勞兩位操心。”

  郭時風連連點頭,“高總管說得對。礎弟什么時候去襄陽?”

  “還要再等兩三天吧,一切由梁王定奪。”

  “礎弟到了襄陽,派人給我送個信兒,寧王與我都希望能與礎弟時時保持聯絡。”

  “當然,只是道路不暢,又不掌握寧王行蹤,書信可能到得晚些。”

  “陳病才部下有一位幕僚,名叫郁柳,是我故交,這次隨軍北上,又與我取得聯系,陳病才亦對寧王推崇有加,時時通信,礎弟托他帶信,必能及時送到寧王手中。”

  “郭兄相識滿天下,這時都能用上。”

  “謀士嘛,有時候出謀劃策尚在其次,識人、薦人更加重要。”

  “尤其是主上自己就能出謀劃策的時候。”

  “哈哈,礎弟一語中的。唉,如今謀士也不好當,不多幾樣本事,難以立足。”

  兩人閑聊,縱論天下形勢,只是不提梁王,高圣澤一開始還聽,慢慢地有些懈怠,坐在那里打盹。

  眼看天色將晚,徐礎留客吃飯,郭時風執意告辭,“不了,見過礎弟,我此行的任務算是結束,天黑之前就得出城,連夜回去向寧王復命。下次見面,一定要與礎弟大醉一場。”

  徐礎送客到大門口,趁高圣澤沒跟太近,郭時風小聲道:“寧王求賢若渴,礎弟在意。”說罷大笑著告辭。

  空中飄雪,徐礎站在門口目送郭時風上車離去,良久才轉身回到府中。

  昌言之正在屋子里收拾茶具,“這位郭先生倒是挺講交情,沒什么重要事情,還特意來探望公子。”

  徐礎心中卻有不安,想了一會,道:“請高總管過來?”

  “嗯?公子還沒看夠他嗎?”昌言之出門找人。

  高圣澤就住在隔壁,卻等了好一會才過來,進屋道:“徐先生找我有事?”

  “嗯,要事。”

  “如果又是出兵襄陽的事情,還是不要對我說了,梁王早有安排,誰敢不從命?我也沒有辦法。”

  “不是出兵的事情。我在想,梁王命高總管監視我,一直以來也派別人監視潘將軍吧?”

  高圣澤臉色一沉,“梁王看重故人之交,派我服侍徐先生,怎么說是‘監視’?梁王待潘將軍如至親,將妻兒都交給他保護,更是沒有‘監視’之說。”

  “高總管是在‘服侍’我?”

  “梁王是這么要求我的。”

  “那我能命令高總管做事嗎?”

  高圣澤臉色更加陰沉,“想要什么東西,徐先生盡管開口。”

  “請高總管去打聽下,潘將軍最近可有異常之處。”

  “徐先生,你這是什么意思?梁王待你甚厚,你卻要設計挑撥離間嗎?郭時風是不是向你暗示了什么?我就知道他不會平白無故前來拜見。”

  “高總管這句話說對了,郭時風之來,絕不會平白無故,而且他趕來東都,卻不去拜見梁王,仔細推算,真正的目的必是要勸說潘將軍背叛梁王。”

  高圣澤一愣,“我提醒徐先生,你現在說的話,我都會原封不動記下來,日后通報給梁王。”

  “派人去打聽一下,我若是猜錯,于你無損,若是猜對,你卻能立一大功,令梁王對你刮目相看,從此倚重有加。”

  高圣澤哼了一聲,“萬一被潘將軍得知,我可得罪不起。”

  高圣潔轉身離去,屋外很快傳來小宦奔跑的腳步聲,他還是派人打聽去了。

  昌言之小聲笑道:“公子猜得肯定沒錯,梁王在潘楷身邊也留下了‘服侍’之人。”

  “必然。”

  “可要說潘楷背叛梁王…公子猜得有些過頭吧?郭時風若是心虛,干嘛特意來拜見公子,惹你懷疑?”

  “潘楷與郭時風見梁王派來的兵卒遲遲不走,所以心虛,來我這里打聽動向。”

  “我還是很難相信。”

  “等你像我一樣了解郭時風,就知道他來東都必有陰謀。”

  “等公子更了解潘楷,或許就知道他不可能背叛梁王。”

  徐礎沉默一會,笑道:“若在從前,我不敢說,但是最近發生的幾件事情連在一起,我有九成把握能夠說服潘將軍心生異志,郭時風的本事不會比我更差。”

  昌言之自以為從公子這里學到不少東西,這時卻想不出有什么事情能讓潘楷改變忠心。

飛翔鳥中文    謀斷九州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