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四百四十九章 孽子

  奚耘沒有問鼎天下的野心,他知道自己的本事有多大,更了解家中諸多子弟的底細,他們奚家注定只能稱霸一方。

  如今連這點愿望也將難以實現。

  奚耘看一眼帳中眾人,長嘆一聲,“如果奚儻還在,或許就不會走到這一步,他已經取得單于的歡心,能為奚家爭取一些余地…”

  奚仞剛剛走進來,別人都不吱聲,只有他敢在父親面前稍稍放肆一下,大聲道:“大哥若在,當然是好事,可也改變不了什么,是他取得單于歡心,不是咱們奚家,父親難道忘了,單于要你一個月內去拜見?父親能去嗎?”

  奚耘當然不能去,他若是出個三長兩短,奚家必遭滅亡,就像樓家一樣。

  奚耘沒有訓斥二子,又嘆一聲,“樓家尚有樓礙、徐礎兩子支撐…”

  奚仞更不愛聽,反駁道:“徐礎背祖忘宗,不僅改換姓氏,與其父之死還有說不清道不明的關系,這樣的孽子,咱們奚家可沒有。至于樓礙,對奚家背信棄義,對賀榮部膽大妄為,數月之內必然身死名滅,有什么可羨慕的?他們樓家這回算是徹底坍塌了。”

  沒有外人在場,奚耘對二子比較放縱,聽他說完,冷哼一聲,“沈家五子如何?”

  “沈耽?父親這是怎么了,提起的人物一個比一個不堪,沈耽殺父弒兄、將祖業獻給異族,實乃沈家之大惡、九州之大賊。”

  “你覺得咱們奚家人個個都好?”

  奚仞看一眼周圍的兄弟子侄,“個個都好說不上,至少奚家忠孝滿門,不出孽子逆孫。”

  “既然如此,為什么咱們奚家會被‘惡賊’沈耽攻上門來,反而要‘孽子’徐礎獻計?”

  “天下大亂,所以壞人活得好。”

  “奚家缺的就是‘壞人’。”

  “亂相只是暫時,等到撥亂反正…”

  “奚家人早就死光了。”奚耘冷冷地說,向眾人道:“你們一個個錦衣玉食,全不記得當初的艱難。奚仞,張息帝一統天下時,你已經二十歲了吧?難道不記得天下亂了多久?唉,倒也不全怪你,你運氣好,出生在奚家,從小沒受過苦,對亂相只是聽說,卻沒有經歷過。”

  奚仞臉上發紅,小聲道:“我怎么沒經歷過…”

  “嘿,你不過小時候在吳軍那里滯留過幾天,人家當你是貴公子,好吃好喝供著,又將你好好送回來,沒缺胳膊沒少腿,算什么經歷?”

  奚仞臉色更紅,奚耘嘆息道:“我知道,你那時是為我當質子,奚家興盛,有你一份功勞,我從來沒忘。”

  奚仞十幾歲時,曾經自愿替父為質,深入敵國,雖說沒受過太多苦頭,但是成、吳交惡,他曾若干次險些喪命,但也因此得到父親寵愛,遠超諸兄弟。

  二十多年過去,奚仞知道,自己又得站出來,“父親不必唉聲嘆氣,你在此督戰,我帶三千人前往襄陽,冷遺芳聽話就好,若生異心,我砍下他的腦袋給父親送來,然后死守城池,等父親帶援兵過去。”

  奚耘不吱聲。

  奚仞慨然道:“父親還猶豫什么?事已至此,奚家別無出路。徐礎雖是無恥之徒,說的話卻有三分道理,奚家即便要向單于低頭,也得先守住整個荊州,示敵以強,然后再做打算。”

  “徐礎的話何止三分道理?他有九分道理、一分假話,他自以為聰明,可是比他更厲害的謀士,我也見過,嘿,都沒活到現在。”

  “父親究竟怎么想?”奚仞有些焦躁。

  奚耘再不猶豫,“奚家終歸有人。奚仞,你帶兵五千即刻發出前往襄陽,多找可信死士,到了襄陽,不必管冷遺芳順從與否,找機會將他殺掉。冷遺芳趁亂自立,對咱們奚家已無忠誠可言。”

  “是,父親,我這就去調兵。”奚仞拱手領命,又問道:“徐礎怎么處置?留他早晚是個禍害。”

  “他禍害奚家,也能禍害別人。你不必管了,我自有處置。”奚耘寫下調兵之令,蓋印交給二子,然后向奚援疑道:“去將徐礎請來。”

  奚仞出帳,趁著調兵的空閑,取出書信,打開看了一遍,那的確是益都王小女的筆跡,他曾經見過,信上寫了一些懷念之情,最后希望好友能夠勸說丈夫,給徐礎提供些幫助。

  奚仞冷笑一聲,將信揉成一團,覺得不放心,點燃蠟燭,將信燒成灰,喃喃道:“無知婦人,這種時候來套交情,你們家如日中天的時候,可沒說分享一些好處。”

  另一頭,徐礎又被傳到中軍帳里,這回帳中的人更少,只有兩名奚家子弟守在恒國公身后,算是衛兵,除此之外,陪同之人只有奚援疑。

  奚耘笑道:“我仔細想過徐公子剛才的話,頗受觸動,所以我已派二子奚仞帶兵五千前去襄陽。”

  “五千太少,冷大人見之必然沮喪。”

  “大軍隨后就到,我愿與陳將軍議和,共赴襄陽。”

  “九州免遭涂炭,恒國公之力也。”

  “哈哈,徐公子說得太大了。而且議和之事還要徐公子出力,我不強人所難,陳將軍走西路,我行東路,發兵越快越好,徐公子以為呢?”

  “當然,南軍需要一塊地方渡江。”

  “我替楊欽哉做主,夷陵以西,撥船五百,供南軍渡江。”

  “陳將軍十分擔心渡江之后沒有退路。”

  “嗯…那就這樣,那五百艘船可以留給陳將軍,由他派人把守,這總可以了吧?既要議和共守襄陽,總得有幾分互相信任。”

  “恒國公說得是,我覺得這樣的安排可以接受。”

  “好,徐公子明天一早回去見陳將軍?”

  “我要先去一趟楚營。”

  “為何?”

  徐礎笑道:“冷大人寫給宋取竹的信還在我手里,但我舍近求遠,先來勸說陳將軍與恒國公,如今既得兩位許諾,我該去送信。”

  “可以讓別人去。”

  “有些話是信上沒有的,必須由我來說。耽誤不了多久,我待會就出發,明天就能返回南軍營地,若是一切順利,我希望明晚能夠當面議和,后日發兵。襄陽危急,實在是一刻也等不得。”

  “哈哈,徐公子急人所難,令人欽佩,不知冷遺芳何時修來的福分,能得徐公子傾心相助?”

  “我不為冷大人,而為襄陽、為九州。”

  “那就更令人欽佩了。徐公子前往宋營,需要經過夷陵城,我寫封信吧,以免發生誤會。”

  “正要勞動恒國公。”

  奚耘已經將信寫好,交給奚援疑,突然又道:“信不如人,徐公子如今十分重要,沒有你,議和千難萬難——這樣好了,援疑陪徐公子走一趟,無論如何,也要保護徐公子安全。”

  “是。”奚援疑躬身道,將信收在自己懷中。

  徐礎道:“那就要辛苦援疑將軍了。”

  “沒什么。”奚援疑平淡地說。

  徐礎告辭,叫上昌言之,吩咐陳病才派來的衛兵:“明天一早你們自回營地,轉告陳將軍,午時左右,我必回去。”

  夜色正深,奚仞的五千兵馬正在聚集,徐礎反而先出營地。

  奚援疑只帶十名士兵跟隨,全都騎馬,很快趕到夷陵城下,城門一叫便開。

  守門頭目向奚援疑拱手,抬頭見到徐礎,大吃一驚,“你…”

  “我說過會回來。”徐礎笑道。

  頭目因為上次放行徐礎,被趕回來的楊欽哉狠狠訓斥一頓,再見到其人,立刻就要拔刀。

  奚援疑喝道:“我在這里,你敢無禮?”

  “可是他…”

  “有事我擔著,與你無關,我們馬上就要渡江。”

  “這個…現在不比平常,奚將軍想要渡江,必須有江王命令。”

  奚援疑不理頭目,向徐礎道:“無論如何得見江王一面。”

  “當然,承蒙款待,一直未見主人,深以為憾。”

  楊宅前,奚援疑的士兵去敲門,里面立刻有人回道:“誰啊?又是半夜叫喪。”

  徐礎記得這個聲音,應該是楊欽哉的弟弟楊摸蝦。

  “荊州參議將軍奚援疑求見江王。”

  大門立刻打開,走出一名矮子,抬頭笑道:“奚將軍什么時候又進城的?”

  “剛剛進城,來向江王求一份渡江手令。這位是徐礎徐公子。”

  楊摸蝦也因為徐礎挨過一頓訓斥,扭頭看來,叫道:“好小子,終于見著…”

  “事情緊急,請楊二爺速去通稟江王。”

  楊摸蝦猶疑不定,最后還是道:“請奚將軍入府稍待。”

  “不了,我馬上要走。如果江王太忙,請他寫份手令就夠了。”

  “是。”楊摸蝦雖是江王的弟弟,地位卻不高,不敢得罪奚家人,轉身回去,匆匆去見江王。

  奚援疑跳下馬,向徐礎道:“江王脾氣暴烈,對他要小心說話,議和的事情先不要提起,恒國公自會找他商議。”

  “明白。”徐礎也跳下馬,與奚援疑并肩站立。

  沒過多久,府內匆匆走出一隊人來,當先一名細長的漢子,還沒邁過門檻就拱手道:“奚將軍深夜進城,有何急事?”

  “送徐礎出城,天亮之后,恒國公會來說明詳情…”

  徐礎突然道:“江王小心。”

  楊欽哉一愣,止住腳步,看向奚援疑身后的十名士兵。

  奚援疑也是一愣,左右看看,沒發現任何需要提防的事情。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

飛翔鳥中文    謀斷九州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