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塵埃似定,夜起驚雷 “子托,你帶著九鼎去太廟重屋之地吧。然后,你就呆在那里,等我回來了。”
急于出發,商帝武乙也沒有處置自己的兒子帝子托,而是準備先囚他于太廟之中。
帝子托什么也沒說,對著商帝拱手一禮,便依言而去。
即便此時武乙要將他斬首,他也無所謂了。
但是,他還是憂心殷商的天下,會斷送在自己父親手中啊。
辱神射天,如今成神了,更是獲罪于當初定天人之約的所有存在。
見到自己的兒子,已經帶著九鼎而去,武乙又將眼神看向靈山之巫:“諸位靈山高人,沬邑巫廟甚小,就不留各位了。”
靈山巫首巫咸深深看了武乙一眼:“商帝保重啊。”
忽然之間,四方幾乎同時變故,巫咸都不用想,便知道這都是沖著武乙,沖著殷商來的。
武乙輕笑一聲:“予之事,就不勞靈山費心了。”
巫咸沒有多說什么,帶著巫抵、巫即、巫賢與太祝四人,并一切沬邑巫眾,從萬方臺之中離去。
從現身到離去,有一個人,他始終沒有正眼相看,就當做對方不存在。
同樣,這個人也沒有正眼看他一眼,此人正是開明之主巫彭。
在當年絕地天通之后,嚳帝打壓開明一脈眾巫之前,兩人還是至交好友,只是到了后來,因為巫抵脫離開明,加入靈山,這兩脈巫修,便反目成仇了。
“開明之主,你又作何打算呢?”
開明之主巫彭,目光掃了一眼四周,心中微微一嘆,我自離去便是。
他過來的目的,本來是想見一下姬考,看看是否能將姬考引入他們這一脈巫修之中。如今,姬考煉氣已經入門,他這番打算,可以說是白費心思了。
最關鍵的是,岐山一脈連岐伯的天師之冠都送給了他,巫彭哪里搶得過那位昆侖山上的天師啊。
他沒有說話,便悠悠往西而去了,沬邑如何,武乙如何,殷商如何,都與開明一脈沒有半點關系。
為見一人而來,卻見一場好戲而去,也算是有所得了。
接下來,伊尹與務成子的三位弟子,和仇生去往了東夷之地,務成子也暫時同去了。不過他的目的,是岱宗,而不是窮桑。
后好則帶著子姝子月兩女,一起去了邢邑,后面跟著崇侯虎。
“走吧,我們也現在出發吧。”
武乙看向還留在萬方臺之中的幾位通神真人,以及姜蘭姜豹兩人。
“陛下稍等。”
正要離去,忽然聽到姬考的聲音。
“你有什么事嗎,姬考?”
姬考朝著商帝武乙拱手一禮,然后來到姜蘭旁邊,摘下了自己頭上的岐伯之冠。
“嬴氏姐姐,考實力低微,嬴公夫婦蒙難于妖手,考無法與你們同去誅妖。如今謹以此冠,寄放于姐姐處,將來再見之時拿回,還望姐姐代為保管。”
他沒有說送給姜蘭,這是岐伯之冠,由岐伯一脈的百草真人給自己行冠禮所戴上,他并沒有資格送人,只能說寄放他人手中,代自己保管。
姜蘭聽到姬考之言,馬上便明白了他的意思,連忙拒絕:“這種神物,怎能輕易交給我,不可不可。”
姬考則笑道:“我在沬邑之中,此冠對我意義不大,但是姐姐去驪山就不一樣了,要是能借助此冠之力,誅殺妖類,我亦與有榮焉,還請姐姐不必推辭。”
姜蘭還想拒絕,卻被姬考直接塞入她手中,然后擺擺手,轉頭便離去了。
武乙見到這兩人作態,也不禁一笑:“好了,姜蘭,這頂冠帽,你就先代姬考拿著,若是能用此冠殺妖立功,也可以記在姬考頭上。等我歸來之時,便論功行賞。”
姜蘭見著姬考離去背影,心中微微動容,什么話也沒說,將天師冠鄭重放在自己的儲物袋子之中。
各方人馬分別離去,萬方臺陷入了寧靜之中,姬考也離開了萬方臺,回到了典藏室之內。
務成子三位弟子離去之前,曾經將他們對于武道導引之術的各種建議看法,記在布帛之上,交給了他。
現在他又是無事之人,便決定重新到典藏室之中,好好研習一下這段時間領悟的種種法門,融入自身導引之中。
因為忙于做商帝祭天的司祭,這段時間,修行時間,也就平時的一半。
在典藏室靜室之中坐定之后,他便心神沉入洛書之中了。
洛書之內,洛神宓妃見到姬考忽然而至,心中微驚,驚異道:“今日不應該是祭祀之日嗎,怎么就回來了?”
沬邑之中將有大祭,而且各方高人的目光都可能會投向這里,是以洛神主動讓姬考屏蔽洛書,以免她被發現。
姬考輕聲一嘆:“大祭已經完了,還真是精彩啊。”
“快與我講講。”
宓妃不能出去,但是對于外間發生的大事,還是很想了解的。
姬考笑了笑,也知道宓妃的無聊,便將今日大祭之事,從開始給煉氣士傳通神之法講起,接著武乙與太祝之辯,巫賢與后好之戰,風神飛廉囂張而來,在他用岐伯冠西拜昆侖之后,卻被一爪擊飛,接著務成子大敗巫抵巫即,持商帝之劍斬斷昔年之約,登天被朱厭天妖來找麻煩,后來青衣神現身消解紛爭,武乙登天成神,馬上便有異類攻商,這些種種,姬考都娓娓道來。
宓妃一邊聽著姬考講,一邊托腮看著這少年,不像羿,比羿善言,也不像馮夷,比馮夷有原則。
然后,她又將記憶之中的各位尊神與姬考做比較,發現姬考倒是同軒轅陛下與禹王更為相似一些。
行事作風與軒轅陛下相似,四平八穩,涉及原則卻半步不退;為人性格卻更類禹王,行在言先,很多東西做而不說。
當然,姬考還小,要是長大之后,智慧能如自己的父親青帝通達,德行能如炎帝神農廣大,對敵能如白帝少昊果決,心思能如黑帝顓頊沉穩,御下要是能如東君帝夋(qun一聲)一樣高明,那真是所有女神都要為他癡狂了。
宓妃不由想起,當時她們眾多帝女在一起討論男神之時,想到的最為完美男神組合,世間恐怕不會出現這般男神了。
姬考講完之后,忽然發現宓妃眼神有些癡,連忙在她眼前擺擺手:“怎么,我所說的有問題嗎?”
宓妃回過神來,尷尬一笑:“沒有,只是我沒有想到,青衣神蠶叢氏竟然也來了沬邑之中。”
自己真實所想,可不能讓姬考知道。
“青衣神,有什么特殊的嗎?”
對于這位青衣神,姬考聽到他自稱蠶叢氏,也大概知道他是蜀地先祖之神。但是,蠶叢氏具體來歷,他就不是很明了了。
“沒什么特殊,他是黃帝陛下與元妃嫘祖所出,天生善于蠶桑。我只是想起當初,他與一位煉氣士麻姑之爭,覺得頗為有趣。”
“麻姑?爭斗?”
姬考忽然也覺得有意思了,請宓妃細說。
宓妃笑道:“當初蜀民未化,黃帝陛下要命人去教化蜀民,因為其名還在衣獸皮,故此教化之人,首先就是要能解決此事。”
“后來,便有蠶叢氏與麻姑愿意前往蜀地為蜀人之王。”
“黃帝命兩人同去,蠶叢氏善蠶桑,時常著青衣;麻姑善種麻,時常著麻衣。兩人一同去蜀地教化蜀民,同為蜀人之神,蠶叢氏為青衣之神,麻姑為麻衣之神。但是我聽玄女姐姐說,兩人在蜀地相愛相爭,極為有意思。嗯,最后倒好像是蠶叢氏贏了吧,后來大家都在關心我的事情,,沒怎么關心他們了。”
“青衣麻衣爭神嗎?”
在吐槽了一下,上古神女帝女無聊的生活之后,姬考不由想起,自己似乎在哪里,聽過這個似是而非的神話。世人胡言,卻也能附會到眼前真實神話之中,倒是頗為有趣。
接下來,姬考也不再討論上古軼聞了,拿出務成子眾弟子送還自己的絹帛,與宓妃開始探討導引之術。
宓妃畢竟家學淵博,又是上古神女,她的智慧,可不能不用。
沬邑之外,巫咸對著他的兒子巫賢,以及殷商太祝說道:“我和巫即巫抵先回靈山了,你們兩個慢慢走,不必著急。”
留下了這樣一句古怪卻意味深遠的話,巫咸他們便乘云而去,只剩下巫賢與太祝對視一眼,不知道其中深意。
他們兩個,便聽從長輩之言,慢慢行走,夜間之時,也著急,直接在囂邑之外過了一夜。
黎明時分,兩人忽然同時驚醒,然后同時看向了西方。
濃濃的黑暗之中,竟有悶雷之聲,不斷傳來。
雷聲陣陣,與正常的雷聲極不相同,似乎是法力神氣蘊結召使之雷。
也是在此時,沬邑之中的青衣神,對著西邊搖頭嘆笑,操勞數十載,終成無用功,這又是何苦來哉。
人世間之內,人世間之外,都有很多人注意到了這沉悶的雷聲,目光各異,但是誰都沒有說什么。仿佛這雷聲,正應該出現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