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四十八章 背約,只尊上帝,不奉鬼神!

  您可以按"CRTLD"將"傲宇閣"加入收藏夾!方便下次閱讀。

  第四十八章背約,只尊上帝,不奉鬼神!

  “予倒要聽聽,太祝有何說法,言予不配祭天?”

  商帝的聲音淡漠肅穆,眼神卻怒中帶有些微嘲意。

  太祝從大眾之中走出,站在祭壇之下,與祭壇之上的商帝遙遙相對。

  “往昔人族初生,蒙昧于山林之間,困頓于湖澤之內,與世間兇獸猛禽,實無太大區別。”

  “且凡人之性,爪牙不足以自衛,肌膚不足以悍寒暑,筋骨不足以趨利避害,勇敢不足以卻猛悍。與禽獸相比,更無優勢,常常托庇于天妖兇獸,如同圈養一般。”

  “是以太古之時,先民求之于天,天心最慈,降下巫祝一道于人間。”

  “人間巫者,上通天道,下達地道,中合人意以祝之鬼神。其于內,教化萬民,其于外,驅逐猛獸,更是從天妖兇獸手中,使得人道自立。”

  “人道何以立?蓋因天地之德也,蓋因鬼神之恩也,蓋因先民之功也。”

  太祝神情激憤,連續說了一大段話,其中之言,聽在眾人心中,普通百姓不明就里,但是那些方國之主、殷商重臣以及煉氣之士,卻覺得太祝似乎也沒有說錯。

  作為司祭的姬考,心中同樣感慨頗多。

  在周原之時,他的太祖父姬亶便留下遺命,要驅逐巫祝,以正王道。初入沬邑,也知這位武乙陛下的三大愿之一,也是驅逐巫祝,但是姬考觀其之意,應該是連鬼神也要一并驅逐了。

  他自己境界不到,不知道真要做了此事,到底厲害如何?

  但是依照他所說的大勢,在這個鬼神當真存在的世道,人間對待鬼神,最好是敬鬼神而遠之。

  畢竟人間畢竟是凡俗之人更多,不可能每個人都能做到圣賢之行,道無鬼神,獨與天地精神往來的。

  空曠的沬邑街道之中,一位青衣中年人正獨自緩緩而行,聽到這話,嘴角不由露出了些微笑意。

  煉氣士有功,確實不容否認,但是上古鬼神之輩,巫祝之徒,卻連寸功都沒有嗎?

  作為一個走神靈登天之路的人,青衣人絕不會這么覺得。

  未建成的五帝之廟,鬼伯父女同樣看向了萬方臺的祭壇。

  碧霞臉上,有著從未有過的惆悵與迷惑,對自己的父親問道:“父親,我疑惑了,甚至不明白他們到底誰對誰錯?”

  鬼伯沉默了許久,才搖了搖頭:“我亦不知,也不必知。對錯其實并不重要,關鍵是怎樣對人道有利,關鍵是人間百姓做什么決定,更關鍵的是人間之外的那些存在,都會做什么選擇。”

  良久之后,鬼伯又淡淡一笑:“不過他們應該是不會做選擇的,就看人間爭斗結果如何吧。”

  人間勢分兩派,人間之外又何嘗不是各執一詞呢?

  他之所以從幽冥出來之后,就從來沒有去拜訪過任何一位陛下,不就是不想涉足他們的爭斗嗎?

  即便是在昆侖之中,將自己的女兒接出來時,也過門而不入。

  他是鬼伯,將來做好眾鬼之長便是,人世間如何,他并不想插手,就讓想爭的人去爭吧。

  鬼伯仰頭望天,甚至還能感到,人世間之外,看向沬邑的目光,絕不止一兩道。

  這場爭斗,都不愿意親自下場,但是卻都想知道爭斗的結果啊。

  “鬼神者何?在天者執天之道是為神,身死者執地之行是為鬼。”

  “其生于天地,是以配天地之德,其源于先民,是以取先民之功。”

  “爾等煉氣之士,雖然后起于修行之道,甚至后來者居上了。但是上古巫神與天妖之爭,巫祝與百族之斗,讓人道從萬靈眾生之中,慢慢超拔而出,爾等煉氣士又有幾人參與了呢?”

  “上古氏族之主,先后幾位掌天圣皇,又有誰不是走了登天為神之路呢?”

  “子瞿你口口聲聲要祭祀先圣,摒棄鬼神,但是我卻明告你,在人道未生之時,媧皇便為上古神道地皇,上古五帝,青帝伏羲、赤帝神農、黃帝軒轅、白帝少昊、黑帝顓頊,都曾經先后掌天,為神人共尊之帝。如今的神人上帝,你也知曉,便是你祖先閼伯子契、后稷姬棄與帝堯三人之父帝嚳。”

  “鬼神或是承天之命,或本就是先賢出身,助我人道。如今人道興盛,爾等便忘卻其莫大功德,急著將鬼神拋在一旁,還有什么資格祭祀上天,還有什么資格祭祀先賢?”

  太祝言辭鑿鑿,期間還有諸多上古隱事,讓人驚異不已。對于這些,很多人都是第一次聽說。

  就連早就踏上修行之路的姬考,也是頭一回知道。

  原來,上古幾位人族圣皇,都曾經做過諸神之帝。

  聽完太祝之言,商帝武乙卻僅是呵呵一笑:“這便是你要說的?”

  而后目光哂然,看向下方。

  太祝目光決然,同樣看著武乙。

  “鬼神在上古之時,有功予自是認的;先賢在上古有德,予自然也是認的。”

  武乙悠悠說了這句話,然后神色一變。

  “但是,有功就代表著祀奉他們的仆人,可以為所欲為嗎?有功就代表著天下萬方,上到君主下到萬民,憑他們一言而決嗎?”

  “圣皇既已登天,將君位讓給后來者,則必然是希望后來者能自立。往昔之時,鬼神驅逐妖類,也是欲要使人道自立。但是現在,鬼神在上,時時借巫祝之手干預人事,或者巫祝假鬼神之言插手王事。頭上沒有了天妖之壓,卻換上了鬼神之迫,這般的人道,果真自立起來了嗎?”

  “倘若真是先賢化鬼,彼輩之初心,必是人道昌盛,如今之人道,又豈是先賢所愿?”

  商帝武乙連續三聲反問,聲音宏大,震懾人心。

  問的是萬民,問的是神靈,問的是先賢,問的是天上地下所有存在。

  所有邦國之君,殷商之臣,煉氣之士,沬邑之民,全都振聾發聵,商帝之言,在他們耳邊響動不已。

  是啊,神靈有功,先賢有德,但是不代表著巫祝一脈所作所為都是對的,不代表著人道始終要在鬼神之下,不代表先賢愿意看到如今的人間。

  “大善,人道正該如此。”

  天地之間,種種神秘之地,昆侖群山,幽冥之地,海外諸島甚至南方十萬大山之中,都有人低聲贊嘆,覺得如今這位商帝之言,甚合心意。

  “荒謬,人道乃是萬靈之道,若無神靈掌中執正,豈非萬靈皆被人族所滅,人族又豈能獨存。”

  也有很多地方,如山海之間,南溟之地,極北荒原之中,有人冷笑不已。便是昆侖山之中,海外諸島,同樣有人不以為然。

  在一處極為神秘的地方,云霧繚繞,一位青衫銀發的少年,手中一塊圓石上面,符文閃爍變化不定。

  最終符文定了下來,上面有三個符文大亮,三連橫在前,示意為天,三斷紋在后,示意為地,中間則是上有兩斷紋,下有一連橫的符文,示意為雷。

  看到這個符文,青衫銀發少年不禁搖頭說道:“乾以君之,坤以藏之。帝出乎震,亦亡乎震,可惜了。”

  而后,他又掃了一眼天上地下,眉目低垂,唯有嘆息,便是人人稱他為智,卻不知此局該如何而解。

  巫廟之中,三個老者相互對視,然后各自一嘆。

  “兩位叔父,我先過去了。”

  巫賢起身,朝外而去,剩下的兩位則臉色生硬,不言不語。

  “當初你先祖成湯之時,為承夏命,與天盟誓,立約祭祀上帝,崇神敬鬼。如今的你,是篤定要背約了嗎?”

  太祝目光極冷,看向了商帝武乙。

  武乙挑眉揚目,指著下方:“當初高祖與鬼神立約,乃是因為剛剛罷黜夏命,萬方兆民,感念禹王之德,擔憂禍從天降。是以,他從伊尹之言,與巫祝鬼神立約,萬方有罪,罪在他一人。如今是否背約,不應該問我,應該問萬民之意。”

  “萬民若是要背約,那便背約,照先祖之時,萬方有罪,在予一人,予一人有罪,無以爾萬方。”

  “如今殷商承夏命五百載,鬼神巫祝在上,所作作為,都記在商民心中。”

  “諸位,你們告訴予,是背約還是不背約?”

  武乙最后的一句問話,幾乎是吼向了四方,整個沬邑之中不斷傳蕩。

  “背約,只尊上帝,不奉鬼神!”

  “背約,只尊上帝,不奉鬼神!”

  下面不知道有誰說了這樣一句話,然后所有的沬邑百姓,都跟著吼起來了。

  武乙指著四方,對太祝說道:“瞧瞧,這就是萬民之意,既是民意,予便承了民意便是。”

  太祝淡漠一笑:“百姓多愚,易受挑撥,看似是萬民之意,誰知是不是幾人之意。”

  而后他又指天說道:“惟天不容偽,當初立約之時,指天為誓,如今背誓,必受天誅!”

  武乙同樣淡淡一笑:“巫祝神靈之輩,五百年所作所為,令萬民受難,便是上天,也會因此而泣血啊!”

  “小兒胡言也,天地無私,神靈持正,巫祝懷德,上天有怎會泣血?”

  反正已經撕破臉了,太祝也沒有想過要再對武乙以禮相稱,直接呼小兒。

  武乙也不在意,冷厲一笑:“予這便讓你知道,上天如何泣血!”

  (下一章就上架了,有沒有在起點之外的讀者,希望回來支持一下。書能不能寫好,能寫多少,與上架成績息息相關啊。)

  網站地圖導航:

20122015傲宇閣

飛翔鳥中文    諸夏紀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