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爭銅首陽山,有莘氏美人第十三章爭銅首陽山,有莘氏美人 “考啊,這位女君是何許人?”
見禮之后,姒仲丁忽然看向了姬考身后的姜蘭,臉上一陣古怪,目光充滿慈和。
這是什么眼神?
姜蘭看到姒仲丁的眼神,心中一陣怪異。要不是曾經答應了她父親嬴胥軒與傅說,姜蘭都想轉身就走。
“這位是嬴公胥軒之女,乃是煉氣之人,因故與我同去殷都沬邑。”
姬考也發現自己外祖父的不對勁眼神,就像看晚輩一樣,開什么玩笑,姜蘭輩分說不定比他都要高。
姒仲丁臉色微變,嬴胥軒之名,他自然聽過,那是他還沒有出生之前,便已經駕車踏破諸多方國的車正。
當然,坐在他所駕的車上的,是武丁陛下,成湯之后,子姓商人最偉大的君主,中興之主。
“見過贏公女。”
既然知道對方身份,姒仲丁自然要以禮相待了。
“莘君不用多禮,蘭只是奉命保護姬考入沬邑。其他事情,皆與我無關。”
姒仲丁一臉疑惑,看著姬考,不明白身份這么高的一位公女,為何會說是保護他入商都。
姬考輕聲笑了笑:“閑暇之時,我再與外祖父細說。”
姒仲丁點了點頭:“好,隨我進去,見一下你兩位舅舅,還有幾位姐妹。”
又在一邊對姜蘭說道:“嬴公女,還請一起前去正殿。”
姜蘭搖頭,淡淡說道:“不用了,給我一間靜室,供我修行即可。”
姒姓與姬姓之間的家長里短,她可沒有半分興趣。
風陵渡,大軍已經全部渡河完成,上面旗幟飄揚,上書一個“祭”字。
“看來,這應該是大河南方的祭方國軍士了,只是不知他們過來,是與哪個方國大戰。”
伯達知道祭方國,知道它是大河南岸的一大方國。
而且這一國,極為奸猾。每當商德衰弱之時,他便跳出來欺壓周邊方國;而一旦殷商有重興的苗頭,他便馬上認罪,而后派兵跟隨殷商大軍,討伐戎狄。
所以,這一方國,始終長盛不衰。
就在樓船不遠的地方,祭方大軍正整頓隊列,在軍伍之前,有一位面貌陰翳,眼神充滿狠厲的將軍,正在對軍士們講話。
而不遠之處的樓船,似乎沒有被他們注意到。無論是誰,都視樓船如無物。
這么大一艘船,他們的眼睛都瞎了嗎,竟然沒有一個人過來查問一下。
本來準備大軍一有動作,就下船過去拜訪的伯達,心中一動,猛然回頭,看向了一旁的中年人。
“可是先生出手相助?”
中年人沒有回答,只是嘴角一笑,繼續觀風賞景,看向大河之上。
沿著他的目光所至,大河上面,一南一北,各有一人對峙。
南邊,是一個頭戴發箍卻披頭散發的老者,手中拿著一根破爛不堪的骨杖。這骨杖上面,畫滿了黑色紅色的咒文。
大河之北,同樣是一個老者,背負長劍,臨河觀水。
兩人都在河邊不動,卻不知道在風陵渡之上,還有一艘樓船。
樓船上面,正有一位中年人,含笑看著他們。
“諸位,往這里一路南去,就將是我們的目的地了。我已得到消息,姜姓芮氏、風姓缶氏、姒姓申氏,他們已經混戰了好幾個月。這一次,我們要一舉擊潰他們三方軍隊,然后便直入首陽,搶奪赤銅。”
“首陽山赤銅?”
姬考一聲驚呼,這個消息,讓他有些驚訝了。
他拜見外祖父姒仲丁之后,見過了幾位舅舅,便談起了之前種種經歷,問詢緣由。
首陽山赤銅,聽聞乃是當初黃帝軒轅造劍材料之一,沒想到竟然還有。
這種神物,按理說,在上古之時,就應該被那些神魔巫妖,煉氣高人取光了啊。
“沒錯,正是首陽山赤銅。首陽諸峰,一直在我莘氏、缶氏與芮氏相交之地,本來誰也沒有將這東西當一回事。對我們三國而言,這只是提供兵器的一處礦山。當然,我們三國的武器,素來精良,多是首陽銅礦之功。”
姒仲丁也不瞞著,繼續將此事娓娓道來。
“一年之前,缶氏采礦之人,在他們所劃分的區域之中,發現了赤銅存在。這種消息,怎么可能瞞得住。芮氏得知之后,馬上便派兵去奪了。”
“缶氏雖然古老,卻哪里是諸姜方國的對手,出赤銅的那一峰,很快就被姜氏奪了。他們無奈之下,請我莘氏攜手,一起奪回那一座銅峰。”
“這種好事,你外祖父我怎么可能會拒絕,馬上便與缶氏合兵,與芮氏大戰。”
“那一座銅峰,便就這樣,被我們爭來奪去,里面的赤銅,都沒有機會開采。后來,三方修行之人,在首陽山大戰后議定,此赤銅三方共采均分。”
姬考疑惑問道:“既然已經做好協定,按約而行便是了。我看三方軍士在外奔走謀劃。還有什么問題嗎?”
姒仲丁嘆了口氣:“首陽赤銅,剛剛被我們議定好,武丁陛下便召集諸夏修行之人,共赴東夷。我等三國,國力均不強,能夠在諸邦國之中,無有敢侵犯者。芮氏因為屬于諸姜之國,缶氏有煉氣高人,而我莘氏,存有幾個圖騰之引。”
“修行者一去,旁邊方國就開始覬覦首陽山的銅礦了。我們這么謀劃,只是想看誰伸手最快,便斬誰一刀,威懾旁邊的方國。”
姒仲丁一說,姬考馬上便恍然大悟了。難怪他們不允許任何人進出那一片區域,原來是為了迷惑旁邊方國。
“只是,會有其他方國上當嗎?”
在姬考看來,這所謂的謀劃,實在太簡單了,幾乎沒有什么技術含量。
將周圍封住,然后放出風聲,說是在為首陽山銅礦大戰。單單這樣,就想著引人上鉤。
“考啊,有些方國,為了利益,可不會考慮這么多的。”
姒仲丁微笑一聲,看向南方,不久之前,他從芮氏那里得知,祭方國有所動作了。
諸夏方國,大部分都不敢違抗商帝武乙之命,修行之人盡數東去。但是總有一些方國,或是陽奉陰違,或者完全就不在意殷商命令。
陽奉陰違的,便是祭方這種;毫不在意的,便是諸姜這種。
祭方是因為習慣于對殷商留一手,而諸姜,則是有這種底氣。
他們幫助殷商討伐東夷,是因為立場相同。
芮氏作為諸姜之一,從姜水祖地之中,請來了一位煉氣士,防備祭方的巫祝,不讓他渡河南來,不讓他得知這邊情況。
否則的話,以巫祝手段,很容易就發現他們這種種虛假之舉。
煉氣士與巫祝之間的斗爭,姒仲丁根本無法參與,如今大軍已發,他也懶得多管,便好好在方國之中,招待他的外孫好了。
勝負?隨他去吧,大不了不要那些赤銅了。
“來,考,看一下,這是我們莘氏之中,最為出眾的美人。你看看哪個中你的意,便送給你了。”
酒宴之時,九位有莘氏美人,被姒仲丁喚過來了。
有莘氏別無特產,唯有莘女出眾。而此時被姒仲丁喚來的九位有莘氏美人,可是整個部族之中,最為出眾的存在。
姬考一看,果然都是絕色,單從相貌上說來,就連姬考的幾位表姐妹還有不如。
“考啊,你外祖父對你可是真好,這九位美人,是你外祖父當年搜尋出來,準備送給各大方國之主的。因為某種原因,此事不成,所以她們便都留了下來。”
姬考的大舅姒伯意,一邊飲酒,一邊笑道,他的目光之中,不乏羨慕之色。他不愧是姒氏出身,俊逸非凡,飲酒之時,猶有一種難以言表的風姿氣度。
“兄長要是有意,不妨也留下一個。”
二舅姒仲原,長相比起大舅姒伯意,可以說是差遠了。但是姬考也知道,這位二舅,是有莘氏的智者,莘氏之策,多出自他手。
姒伯意連忙擺手:“不用不用,這等美人,留給我這老人,簡直是浪費了。考兒年小志高,前途遠大,才是良配啊。”
“兄長說的是。”姒仲原連忙點頭。
姬考一聽,頓時覺得一陣古怪。兩位舅舅,據他所知,還沒有一個超過三十的,算什么老人。而他不過十一歲,要不是發育稍早,怕是男女房事都無法進行,問題才大著呢?
“你們兩個不要胡扯。”姬考的外祖父姒仲丁,打斷了兩個兒子的對話,說道:“怎么樣,考兒,看中哪一個了?”
自己外孫難得來一次,總要帶點莘氏最為出名的東西。要不然的話,豈不是顯得他有莘氏太過刻薄。
姬考看著這一排的美人,各有風情,都是人間角色,頗有他前世流連某些地方之時的情形。差別就是,這些美人的質量,可是比當初高多了。
“考奉命去往沬邑之中,實在不方便帶上莘氏美人,外祖父厚愛,考只能表示遺憾了。”
姬考兩手一攤,找了一個由頭拒絕了姒仲丁的美意。他總感覺,這里面有點不對勁。這些美人,年長者恐怕有二十余歲,年幼者也不下于十五六歲,怎么還沒有被送出去?
總不可能,這些美人都在等他路過吧?<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手機版閱讀網址:.linli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