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國大革命 皇宋百科大全書——索思丕鴉
“他發現了人類的心靈。”——西夏學者康純粹論索思丕鴉。
索思丕鴉于宋世宗紹興十年(孔歷1691年)出生于西夏國隴西道沙州的一個貧窮黨項家庭之中,自幼便跟隨父輩在制革工場里做工。一直到十歲的時候才有幸走進學堂,不過這段求學經歷也僅僅持續了半年,便因為他的叔父被卷進了一場跨國的詐騙案而告終結。
為了將他的叔父一家從囹圄之中解救出來。索思丕鴉被迫成為一個皮毛商人的僮仆,這位商人一心希望自己的兩個兒子能夠成為精通漢學的人才,為此不惜重金從長安請來了漢人老師講解四書五經。而索思丕鴉作為少爺的仆人也必須跟在身邊學習。
雖然開蒙較晚,但是索思丕鴉從一開始就展現出了他驚人的語言天賦,詰屈聱牙的《書經竟然能夠被他背誦的抑揚頓挫,充滿了韻律美感,使得漢人師傅也不得不大吃一驚。而索思丕鴉對于《詩的領悟更是令人不可思議,而當師傅講解道漢樂府和唐詩的時候,這個少年仿佛是福至心靈的,開始寫起詩歌來了。并且這些被稱作為“無名氏”所做的詩很快就在沙洲開始流行起來。他的主人家也開始對他另眼相看,并準備將索思丕鴉作為另一個賺錢工具。
幸運的是,這時候索思丕鴉的叔父終于被洗刷的冤屈,拿回了應當屬于他的財產。索思丕鴉也恢復了自由之身,開始跟隨他的叔父學習經商之道。
紹興三十年(孔歷1711年),二十歲的索思丕鴉跟隨叔父來到了絲綢之路東方的起點:長安,在那里他結識了很多宋國的文人,也開始進一步提高自己的創作水準。也是從那一年開始,他開始把興趣轉向戲劇的創作。
長安不僅是當時絲綢之路的交易樞紐,也被稱為民族的博物館,在鐘樓西北的大學習巷,是來到長安的外國人集中學習漢語和漢儀的地方。同時也是各種故事流傳四散的場所。索思丕鴉受他叔父的命,經常去那里打聽最新的行情,卻意外的聽到了很多來自世界各地的各種奇聞異事,慢慢的他就開始構思將這些故事寫成傳奇的想法。
紹興三十年的秋季,索思丕鴉將從漢高祖到漢成帝這近兩百年的故事寫成了七部傳奇。并且由他的一個朋友將其中的一部《漢文皇后搬上了秦腔的舞臺,推向大眾之后竟然大受歡迎,索思丕鴉受到鼓舞,便一發不可收拾的又寫起了以唐朝為背景的三部歷史劇:《貞觀長歌、《女主天下和《明皇千秋。
完成了唐史三部曲之后,索思丕鴉已經是譽滿關中的才子,并且通過出版自己的劇集積攢了不少的名聲和金錢,生平第一次不用為衣食而憂愁的他雇傭起了仆人,開始東出潼關,往汴京而去。宋國的大好河山,正在等待著他。
紹興三十二年(孔歷1713年),宋世宗趙構退位,孝宗即位,海內一片生平。為了給太上皇祝壽。孝宗下令召集各地戲班進京,南派花劇的代表徽劇也在其列,這就是世界戲劇史上著名的“四大徽班進京”。四大徽班先后進京后,在江淮商人和徽州商人的造勢下,其勢頭漸漸壓倒了原本盛行于宮中的昆班和廣泛流傳于民間的秦腔。很多昆班、秦腔異人也都先后改學了徽班。
索思丕鴉就是這這種背景下結識了四大徽班中的幾位知名藝人,并萌生了到江南去的念頭。在寫了兩部應景的太平盛世劇之后,索思丕鴉沿著京杭運河一路游歷來到江南。
淳熙二年(孔歷1715年),在文壇上沉寂了許久的索思丕鴉在結束了他與一個唱紹興文戲的年輕小姑娘的纏綿悱惻的戀情之后,一發不可收拾推出了四部扣人心弦的愛情之作:《梁山伯與祝英臺、《許仙與白娘子、《陸游與唐婉和《南唐哀史。
這四部劇先后在松江府的海上明月大劇院上演之后都受到市民階層的狂熱追捧,眼看著又是名利雙收滾滾而來,但是誰也沒有想到索思丕鴉卻被卷入了意想不到的風波之中。
首先是《許仙和白娘子由于對宋國衙門的一些陳腐現象有所嘲諷而被在兩浙路以《皇宋出版條例實施細則禁演,等到《陸唐出版之后,更是被人冠以了“非議朝廷重臣”的罪名,嘗到了在人間天堂的杭城蹲了半個月大牢的滋味。但是這還僅僅是開胃菜,大餐要等到《南唐哀史出版之后索思丕鴉才能品嘗到。
由于在行文之中對李后主表示了同情,而且隱晦的提到了宋太祖兄弟與小周后的關系,引得皇家勃然大怒,下令將索思丕鴉從杭州提到汴京,直接關進了巴氏的獄。
這場大牢一坐便是三年,雖然他在外面的朋友們積極的奔走,試圖營救他,但是由于太祖太宗皇帝一直都是趙宋官家的敏感詞,一切的努力都顯得收效甚微。
萬幸的是淳熙皇帝趙昚并不是個糊涂君主,在把索思丕鴉丟進大牢里關了三年之后,愛惜這個才子的他又把索思丕鴉以太上皇七十大壽,大赦天下的名義放了出來。
嘗過了從青云直上到身陷囹圄滋味的索思丕鴉窮困潦倒,全靠以在戲班里幫人抄寫戲詞度日。在這期間他雖然嘗試著寫過兩個劇本,但是由于他蹲大獄的原因,沒有一個戲班敢用他的本子。直到淳熙十年(孔歷1723年),已經過了而立之年的索思丕鴉在跟隨著戲班走南闖北多年之后,又回到了即讓他得意又讓他失意的杭州,并且在當地倒插門給娶了一個戲班班主的女兒,總算是安頓了下來。次年,他的女兒出生。
生活境況的稍稍改善,使得索思丕鴉心中的熊熊碼字魂又開始燃燒,雖然他的親朋都勸他老老實實的跟隨著岳父打理戲班也能慢慢過上小康之家的殷實生活,但是他還是在偷偷的借著教人讀書認字的閑暇,寫出了兩部童話劇:《牛郎織女和《精衛填海。
這兩部小劇由于并不牽涉任何敏感的地方,而且當時任兩浙路學政使的范山伯也很欣賞索思丕鴉的才華,便推動兩浙路撤銷了對《白蛇傳的禁令,而后陸游自己也來函表示自己并不介意索思丕鴉將自己的往事寫成戲文,《陸唐的禁令也被解除。松江、蘇州、常州、揚州、楚州等地又開始陸續上演他的戲碼,索思丕鴉也從中收到了不少潤筆費。并且從倭國和高麗來的遣宋使也開始把他的作品帶回自己的母國,在夏國的宮廷中,貴人們也以朗誦和飾演索思丕鴉戲劇中的精彩折子為優雅的娛樂活動。
經過這樣一波三折的經歷。世上已經沒有人比索思丕鴉更能把錢財視為身外之物了的。淳熙十六年(孔歷1729年)他將自己歷年積攢下來的六百貫潤筆捐給了金陵紫金書院以贊助那些出身貧寒的學子。同年,他也完成了自己的最后一部喜劇作品,講述石越之女石蕤與李清照之間纏綿悱惻愛情故事的《月滿西樓。
淳熙十八年(孔歷1731年),索思丕鴉偕同家人一起回到汴京。這一次,他給汴京市民帶來的是最終奠定他在世界文學史上將與屈原、李白齊名地位的作品:《趙氏孤兒。
這個改編自《春秋中的復仇故事,雖然是宋國人耳熟能詳的,但是在索思丕鴉那充滿道德追問的對白和與命運對抗的劇情展開中,一切又變得是那么新鮮。這部劇轟動了汴京,甚至影響到了宋與遼正在進行的邊境談判,當雙方談不下去的時候,宋國外交人員主動邀請遼國使者去看這部劇。“每個人都背負著每個人的命運,活著,比死去更為艱難!”
這部劇也為索思丕鴉再度進入上層社會打開了一扇門。熱衷文藝的趙昚在觀看了宮廷戲班演出的《趙氏孤兒之后,決定賜予索思丕鴉同進士出身,只是由于御史臺的反對這一動議沒有能夠實踐。
在《趙氏孤兒之后,索思丕鴉又寫了兩部著名的悲劇:《趙武靈王和《二桃三士,這兩部悲劇都取材于歷史上的真實故事,卻都被賦予了新的內容和感情。索思丕鴉晚期的三大悲劇比較起早期的歷史劇和愛情劇來,不再注重所謂的歷史厚重感,也去掉了不必要的浪漫與浮華,更深的直面人內心深處的種種情感和欲望,將觀者帶入到了一種不僅僅是觀劇而更多是觀心的境界。
淳熙二十五年(孔歷1738年),索思丕鴉在參加女兒的婚禮回家的路上,由于醉酒不慎跌入河中溺死,享年四十七歲。他的遺產大部被用于成立“索思丕鴉文學獎”,用于獎勵在文藝創作上嶄露頭角的青年。數百年來,從中受益的文學青年們包括:王實甫、關漢卿、羅貫中、吳敬梓、吳承恩等等,而最為遺憾的是,曾經被認為極有希望的文學青年曹霑未能獲得該獎項,使得《石頭記成為了一部大坑。
雍熙年間,宋國史館將索思丕鴉列入“文章才藻部”。夏國也在他的故鄉沙州設立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書院。直到今天,索思丕鴉的手稿研究仍然是一項未盡的工作,全球范圍內平均每天都有三十篇以上關于他的文章被發表在學術期刊上,無數的漢語教師在向各種膚色的孩子們介紹漢語經典著作的時候仍然將索思丕鴉的作品列入必讀書目,每一年由宋國和夏國輪流舉辦的索思丕鴉戲劇節,已經成為了世界上最盛大的藝術交流會之一。而比這一切都重要的是:索思丕鴉自身的經歷向全世界的孩子們宣示了這樣一個道理:你是誰的孩子,你出生在什么樣的家庭,遠遠沒有你是誰重要。一個西夏人,在宋國的土地上可以獲得成功,成為戲劇之仙(這個稱號仿造于唐代大詩人李白)就足以證明一切關于宋國的夢想都不僅僅是夢想,而有可能就是現實。 請記住:飛翔鳥中文小說網 www.fxnzw.com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