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七十八章 可破

第七十八章可破  第七十八章可破[1/2頁]

  楊兆龍是真的撒歡了。

  限于家族教育,他和兄長楊應龍在一開始就不一樣,楊應龍學的是統治,是播州土皇帝的權衡心術,既要保家又要奉國,這套家學到他身上就容易得多。

  他就學帶兵、學治政,學服從。

  服從宗族、服從兄長,如今楊氏有陳二爺這樣權傾幾省的女婿,四川官吏都要對他們宗族高看一眼,再不敢像從前那樣欺辱,人人揚眉吐氣之下,楊兆龍的心思也活了。

  他不想在播州老死,他也想過出門逛一逛,比方說去廣東、去湖廣、去陜西,看看那些地方他沒見過的風物。

  沒想到姐夫一封信送到播州,兄長派人把他送出海了。

  這下可好,看見的事務從聽說過沒見過,到聽都沒聽說過。

  去往新明大島的船隊從民都洛揚帆起航,一艘五百料大鯊船是楊兆龍的旗艦,隨同四艘小鯊船、八艘大福,浩浩蕩蕩一路南行。

  船隊有五百戶人家與旗軍百人隊,百姓統統來自播州宣慰司,有漢有苗有瑤有土,既有獵戶也有屠子,幾乎涵蓋播州當地百姓生活所有種類,同樣也掌握參差不齊的所有技術。

  都是陳沐的要求,南洋衙門的調令由兩廣總督發往四川,再由四川地方發給楊應龍,百姓連拒絕的權力都沒有,短短三日辭別鄉鄰,踏上背井離鄉下南洋之路。

  四艘小鯊船載著旗軍百人隊,一方面充當引路,另一方面也擔當他們登陸后的保護者,陳沐給楊兆龍的使命是在新明北方尋找合適登陸海岸設立港口聚落,并組建一支全民皆兵的小軍隊,以應對與本地土人的矛盾。

  沿途航行不是難事,從馬尼拉到爪哇,沿途各國海岸皆有閩廣先民流落定居,很容易就能補足給養。如果不是這些先民,陳沐的船隊要想順順當當找到他憑印象定名新明的澳洲那就不可能。

  只是即便如此,航行也比楊兆龍想象中要難得多。

  他們所使用的海圖是新近繪制,在陳沐的教授下南洋旗軍繪圖比之原先更偏向寫實,倒是要比三寶下南洋時期更加好認,但各地風物依然是鄭和時期的資料,當船隊行至爪哇時就出了大亂子。

  楊兆龍一直惦記著,爪哇國男子帶刀,人人惜其頭,倘有人撫孩童腦袋被他父親看見,一定會拔刀追殺,而明人是喜歡摸小孩腦袋的,有親昵的意思在內,故在船上他一再告誡部下百姓:這是爪哇國,一定不能亂摸別人頭。

  結果就打起來了。

  匆匆百年間已過,疆域變換王朝興衰,過去雄霸東南亞抵御元軍入侵的滿者伯夷國已成昨日黃花,在馬大藍蘇丹國的攻勢下,王朝遺民躲避到爪哇東面的巴厘島。

  這些軍人、貴族、商人與印度教僧侶進入這座美麗島嶼帶來繁榮,但島嶼太小、人口太少,并不能給這帶來顯著變化。

  楊兆龍沒摸人家小孩的頭,他的人上岸后不明就里地談論著爪哇國——現在占據過去滿者伯夷王朝故地的爪哇國,明人才不在乎誰占據或統治著爪哇國,甚至都不在乎究竟誰是爪哇國。

  這對他們來說只是一趟旅途,遠沒有到終點的喪氣旅途,巴厘島的美麗風光讓他們這次的旅途多了一抹亮色,誰還在乎別的事情呢?

  想想吧,楊兆龍應該料到的,當他的人談論起爪哇國引當地百姓不快時,這些來自播州終日被人看做蠻夷之輩的人終于有機會別過頭居高臨下地訓斥蠻夷,沖突就不可避免。

  第七十八章可破[1/2頁]

飛翔鳥中文    開海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