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第三百九十五章尸潮如水五 這世界上有本事的人很多。
如能把自己玩到精神分裂的李梁,掀起叛亂的茅山一脈,威壓震天下的北方諸神,甚至于敢在這種關鍵時刻造李梁的反的一群邪神。
這些人,趙陽打心底的佩服他們,同時在心底嘀咕,他們怎么還沒把自己作死!
南方四洲叛亂、大秦左軍受損四分之一,這消息在送達左將軍府時,自然而然的就會有一道旨意被送到秦王宮中。
所以,沒過半個時辰,一直在左將軍府內與白王孫商議對策的二人,就收到了朝會的旨意。
嗯,一式四份,除了白王孫這個左軍的主人,還有趙陽與王哲二人外,李梁竟然還叫白王孫的親衛隊長一起上朝....
這就非常的尷尬了!
要知道,此時候在左將軍府內的各級將校怕不是有上百人,聽到南方叛亂消息后,燕都內大半小輩虎子都聚集在這兒,打算等到指令后一起覲見....畢竟李梁精神不好,人多一點,抱團,也有點安全感不是?
結果呢?
上百號將校中,除了白王孫、趙陽、王哲三人收到了指令外,剩下的人中,唯一收到指令的居然是一個親衛隊長?
什么來歷?
沒聽說過啊!
眼看那個一直屹立在白王孫身后的鎧甲人應聲喏之,一旁的將校們只覺得自己的眼睛發直,第一次的,對白王孫身邊這位的來歷產生了許多的興趣。
瘋了的李梁居然都能記得起他,看起來,這個一直擔當白老將軍親衛隊長的漢子,身上怕是有些故事啊。
當然,八卦另說,現在主要的目的是朝會。
既然李梁沒有宣他們這些人上殿,將校們只能眼巴巴的把一行四人送入秦王宮,并在宮門外等候。
嗯,上百高級將校堵在秦王宮門口,他們這是為了給白老將軍撐腰,就和瞎胡鬧似的。
趙陽完全不知道他們的做法有什么用!
可惜,作為主事人,白王孫這個已被擼下去的前左軍統帥,對此卻半點不在乎。
等一行人走入議事大殿,見李梁還沒到,白王孫甚至還有心情自口袋里掏出一把本源貨幣,就那么嘎嘣嘎嘣的塞進嘴里,跟嚼糖豆似的。
白王孫的好心態另趙陽無語,這種泰山崩與前而面不改色的本事,趙陽覺得自己就是再活個幾千年也完全做不到。
當然,做不到的不止是他一個人。
這會兒大殿內站了有十幾個人,除了幾個沒底氣看白老將軍熱鬧、只當來旁聽的小輩之外,剩下的秦軍老一輩,這會兒都是笑瞇瞇的頂著白王孫看,似乎白王孫那張老臉上長出了一朵花兒一樣。
他們在一旁看,白王孫就在哪兒吃。
眼觀鼻。
鼻觀心。
完全不屑其他人的注視。
這真是一種本事!
心中暗暗稱奇,趙陽他們就這么沉默的度過了大約一刻鐘后,隨著殿外一聲高聲通報,一群人開始約束自身,站好位置。
“秦王到!!!”
隨著殿門自外推開,在四名身著盔甲禁衛的保護下,一身玄黑大袍的李梁大步邁出。
頭頂珠簾,背印玄鳥,手持人皇劍,腳下踏云靴。
一眼望去,此時的李梁非但沒有一絲瘋癲的模樣,反而是比以往歷次召開朝會時,都更加的威嚴與正式。
鐵王座前,李梁身上衣袍一揮,橫刀立馬的跨坐在王座之上。
面上神色冷漠,注視著下方這些略顯不自然的臣子,李梁聲音低沉的開口道:“孤王想給諸位將個故事。”
趙陽:“???”
故事有起點,自序幕開始,經歷鋪墊、轉折、拉開暗線、積攢情緒、宣泄、抵達高潮、一直到最后的收尾。
或喜或悲,總會有一個讓人覺得理所應當的結局。
很可惜,李梁要講述的故事,缺是一個沒有結尾,也不能有結尾的故事。
就在外界兵荒馬亂、整個大秦風雨飄搖的時候,李梁召開朝會說的第一句話,竟然是要給手下這群人講個故事。
然后,他還真的講了!!!
“西河子岸邊,阿房宮中建,收六國之佳麗以充房舍。
秦王喜假女,愛英雌,選女以氣質為尊。
后宮之數一百七十八,婢女之流另算,一時間,阿房宮中夜夜笙簫,其狀況之,不下雨往日商紂摘星、秦王自身毅不遜于帝辛之英武。
然,秦當萬世不衰,始皇為尊,自當有此大氣象!
鋪秦璐、普文道、建學宮、邀天下大賢入宮講學....
收刀兵、開礦山、以天下金鐵鑄鎮世之桐人。
大秦風采無雙無對,
登高。
遠望。
泰山之巔攝封神明....”
大殿上,回蕩著李梁那沉著而又充滿威嚴的嗓音,若他不是秦王,或許當個播音員也是一條出路?
心中沒譜的想了一下,趙陽見李梁又開始給他們普及秦后期是如何崩潰的,稱帝后是如何三世而往的因由和過程,忍不住低下頭,開始看自己的腳尖。
他身邊,站在自家爺爺身后的王哲踢了他一腳。
抬頭,就見王哲沖他猛使眼色。
趙陽翻了個白眼,不去理他。
李梁說的這些,場中諸位有哪個不是一清二楚?
可李梁既然想說,他們還能去攔著不成?
愛說就說唄,既然能說,那就比他們預料中的“瘋王李梁”要強得多!
至于李梁說這些廢話,究竟是想做什么,又能否做到,這就要看李梁究竟要做什么了。
趙陽才不會無聊的去打斷他!
天知道李梁究竟是玩的什么把戲.....
這一講,李梁就講了足足一個多時辰,說完秦末亂世,又開始講周天子封攝諸侯王,將春秋之亂,將諸子百家。
將春秋五霸。
將漢之末年。
將西域。
將北蠻。
一頓歷史科普下來,把下面這群人都聽得差點打了瞌睡。
到最后,李梁收聲,目視下方已然“生無可戀”的眾人,沉聲道:“觀遍史書,不難發現,天下合分乃是輪回!
一國之強,或可稱雄一時,但面對災厄降臨時,所能做到的反抗與堅持,卻遠遠不如有盟友在測時!
所以....孤決定,撤回西南四洲所有軍力,固守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