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十三章 人情味兒

第十三章人情味兒第十三章人情味兒  郁悶地用過了早飯,丑舅沒有出門,而是折回屋中,不知在忙叨些什么。

  吳寧和巧兒剛把桌子收拾了,六伯就到了。

  六伯是坳子里的木匠,和虎子他爹同屬一支,平時很少來吳寧家。

  不過,顯然是老祖君一大早就找過六伯了,進到院也不磨蹭,房前房后把吳寧要折騰的那兩間破房好好地掃看了一遍。

  “大梁二梁都爛了,得換新的。”

  “后山墻也得重砌,要我說啊,扒了重蓋得了!”

  吳寧跟在身后不住地苦笑,哪來的錢重蓋啊?

  “六伯能修嗎?”

  “修是能修,就是費點工夫。”

  吳寧聞罷,急忙一禮,“那就有勞六伯了!”

  為了省錢,能修說啥也不重建。

  “行!”六伯點著頭,“回頭九郎多叫上幾個幫手,明日我領著把房上的苫草撤了,把舊梁先下了。”

  “一個月吧,起碼得一個月。”

  說著話,折身就往院外走。

  “走了,明早再過來。”

  吳寧不依,“六伯用過飯了沒?在咱家對付一口吧。”

  六伯聽了頭都沒回,“活計還沒上手呢,吃的哪門子飯?明早再說。”

  送走六伯,還沒等吳寧出湯水攤兒,院外又來了三個和吳寧差不多大的半大小子。

  領頭的一個稍大些,二十來歲,身后的則都是他爺爺那一支的小輩。

  領著大伙兒進了院兒,“九郎,聽八郎說你家要修屋。”

  吳寧搭眼一瞅,登時樂了:“老八咋還把七哥兒也叫來了。”

  指著那兩間破房,“荒著也是荒著,拾掇拾掇也好住人。”

  老七沒說話,跟六伯一樣屋前屋后瞅了一圈兒,“六叔看過沒?咋說的?”

  “看過了,說是明天來拆頂下梁。”

  跟在老七身后的一個少年聞言一撇嘴,“都破成這樣兒了,重蓋得了。”

  “你懂啥!”老七瞪了那少年一眼,這小子是他親弟弟,在坳子里排老十一。

  吳寧家不富裕,老七是知道的,抬眼又瞅了瞅破屋,“修修一樣住。”

  “不過,得趕在夏忙之前拾掇完吧?”

  “可不是。”吳寧附和,“不然耽誤大伙家里活不說,萬一雨水大,連茅草都上不了房了。”

  “攤點黑,應該弄得完。”

  說著話,領著一幫孩子也要走。“那明天再過來。”

  老十一臨走還不忙說笑著提醒吳寧,“九哥兒可別忘了,管飯哈!”

  吳寧一點沒客氣回道:“撐瞎你個憨貨。”

  看著已經走上山道的幾個同族兄弟,吳寧打心眼里踏實、暖和。

  這就是人情味。

  在后世,是他這種住慣了公寓樓,又在國外那種極其禮貌的環境下長大的孩子,所體會不到的。

  別看平時東家長,西家短的。

  有時鄰居和鄰居、兄弟和兄弟之間,還會因為誰家的籬笆歪進了誰家的院,誰家的青苗壓過了界,這種雞毛蒜皮的小事吵鬧不休。

  可真到有事兒的時候,相互幫忙相互扶持,甚至不用有半點客套。

  幫忙,就成了唯一的規矩。

  這是中國人的人性,是我們的人情社會,從古至今,一代一代傳下來的。

  吳黎是快中午了才到吳寧這來的。

  那時吳寧正在樹下出攤兒,遠遠就見這貨和一個少年,一起抬著個大袋子從山下上來。

  “趕緊來幫忙,累死我了!”

  吳寧迎上去,沒管吳黎,卻是把另一個少年那一頭接了過來。

  還不忘好好瞅瞅那家伙,半天才蹦出一句:“天理難容啊!你他娘的咋又白了?”

  “嘿嘿。”那少年大樂,“錯覺,一定是錯覺!先生都說,某家近日曬得黑了。”

  “別某家!”吳寧聽著就難受,“應該是:‘小女子近日曬得黑了。’”

  “滾!!”

  少年大罵,隨之哈哈大笑。

  這少年不是別人,是四伯吳長路的兒子吳啟,排行老十。

  其實也沒比吳黎和吳寧小多少,三人同歲,只不過吳啟的生辰小了點罷了。

  吳啟的娘在生吳啟的時候難產走了,早幾年,這貨一直住在坳子里,由祖君帶著。三人一起玩到大,所以坳子里的同輩之中,屬他們三個的關系最鐵。

  頭兩年,也不知道四伯抽的哪門子瘋,非要讓吳啟讀書,而且在城里請了先生。

  所以這貨只得脫離“組織”,搬回城里去住了。

  讓吳寧恨得牙根癢癢的是:這貨長得太帥,還白,根本就不像個男人。

  特么也不知道四伯那么粗獷的底子,是怎么生出這么一個比小娘子還水嫩的兒子來的。

  “唉唉唉!!”

  那邊的吳黎不干了,被大袋子墜的腰都直不起了。

  “你們兩個有完沒完?我可扔地上了啊!”

抬眼見虎子在樹下坐的那叫一個踏實,吳黎立本章分2頁,當前第1頁

飛翔鳥中文    獒唐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