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五十九章 必使其瘋狂(求訂閱!)

  第五十九章必使其瘋狂(求訂閱!)

  第五十九章必使其瘋狂(求訂閱!)

  “大勝!大勝!”

  整座邯鄲,成了歡樂的海洋。

  當勝利的捷報傳回,無數人涌上街頭,歡呼著,雀躍著,擁抱在一起,喜極而泣。

  “上前線,打勝仗!”

  “誓滅秦國!為父兄報仇!”

  當李牧得趙王急招,凱旋回京,所見的就是這一幕。

  “上將軍!士氣可用啊!”

  司馬尚端坐在高頭大馬之上,看著眾人自發將自家的孩子推入軍中,撫須笑道。

  李牧面無表情地點了點頭。

  “得此大勝,大王不會換將的。”

  司馬尚以為李牧在擔憂,朝堂上的奸佞又在迷惑趙王,出言安慰道。

  “并非大勝,換將亦是無妨。”

  李牧目光一閃,默默地道。

  正如蓋聶所判斷的,王翦的援軍趕到后,雙方一場大戰,各有損失后,李牧率兵撤退。

  秦軍主力險之又險保存下來,卻也在短短一日內,死傷高達七萬!

  這毫無疑問是一場勝利。

  但在李牧看來,卻不是輝煌的大勝。

  因為此戰的勝利,是以屯留的甕城報廢,防守之力大降,放棄這個兵家必爭的要地為代價,兵者詭道也,奇謀算計可一不可再,有了王翦接手,秦軍再不會給他可趁之機。

  何況秦人的反撲,也造成了趙軍兩萬的傷亡,在那樣一面倒的壓制下,還能做到這點,證明了趙軍與秦軍對比,是真的差距極大了。

  所以李牧對于換將不是特別在乎,見好就收,該和談了。

  以勝逼和,不僅秦國休想再得趙國城池,還可以逼迫秦國割讓土地,即便不成,也能激勵本國士氣,讓趙人知道,秦人絕非不可戰勝。

  “何人能出使秦?”

  現在李牧思索的,是出使人員。

  昔日藺相如完璧歸趙,可謂是出使的最高成就,至今和氏璧還在趙王宮收藏著,可惜藺相如已死,想要一位智勇雙全,臨危不亂的臣子使秦,為趙國爭取最大利益,實在不易。

  更有郭開韓倉那樣的奸佞,在其中添亂,百般阻擾,不得不防…

  “愛卿啊!讓寡人好等!”

  然而讓李牧始料不及的是,剛入皇城,遠遠就見趙王率領文武官員,在王宮口候著,主動迎上。

  “大王!”

  眾將受寵若驚,趕忙跪下行禮,宏聲道:“臣等不負使命!”

  “哈哈哈哈!好!好!”

  趙王大笑,親自上前,扶起李牧,拍了拍他的肩膀:“上將軍之能,寡人如今方知,還好不遲啊,君臣相知,必可令我大趙興盛!”

  “大王!”

  李牧心中激動,又重重拜下。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這句話看似威風,透出的其實是滿滿的無奈。

  哪個將軍,不希望得到君王的信心?

  好比李牧,他昔日守衛邊疆,匹敵匈奴時,采取防守戰術,上一代趙王將之調回責罵,并使他人取代,結果那些代替的將領被匈奴所敗,邊境上無法耕田放牧,趙王不得已下再請李牧出任,后來才得以大敗匈奴。

  歷史上李牧后來臨危受命,也是趙國無計可施,即便如此,最終還落得個被害的悲慘下場,他這一生最為渴望的,恐怕就是君王的信任了。

  現在,信任來了。

  李牧虎目一熱,滿是激動。

  而這時,郭開也上前,躬身行了大禮:“昔日多有得罪,希望將軍多有包涵!”

  李牧微微點頭。

  “耳目股肱,寄于卿輩,此次正是郭開大力舉薦,可見你們都是忠心為趙,寡人心甚慰之!”

  趙王再度大笑,開心得像個孩子:“走走走,隨寡人入宴!”

  慶功宴上,每個人都喜氣洋洋。

  軍方雖然看不起郭開前恭后據的模樣,但此人既然見風使舵,轉為支持李牧,那也不需要真與其硬懟,就連李牧都與郭開對飲一杯,以示冰釋前嫌。

  絲竹并奏,酒酣耳熱,待得宴會的氣氛到達**,趙王看向儼然成為中心的李牧:“李牧撫養軍士,戰必攻克,寡人今封其為武安君,諸位愛卿覺得如何?”

  此言一出,場中一靜。

  武安者,武功治世,威信安邦,最早出自西周,能得此封號,對于將領來說,可謂最高榮耀,注定名留青史。

但關鍵在于,每一個趙人都會記得一個人的名字  白起!

  他也是武安君!

  趙王此時將李牧封為武安君,是單純的嘉獎,還是另有深意?

  “謝大王!”

  李牧臉色微不可查地一變,感到一股不安,出席謝恩。

  “愛卿啊…”

  趙王等了等,沒有等到李牧發誓滅秦的豪言壯志,心中有些不滿,主動道:“你沒有什么要說的?”

  李牧沉默片刻,緩緩地道:“大王的厚愛與期許,牧銘記于心!”

  “好了!愛卿是實干之人,寡人就明說了!”

  趙王猛然站起,端著酒樽,遙遙高舉:“昔日長平一戰,我趙國男丁死傷殆盡,只能以收買賄賂之行,使毀諾卑怯之舉,保國家不失。這口氣,這股恨,寡人一直憋在心中,直到這一戰才有所抒發,但是不夠,還遠遠不夠,武安君李牧接令!”

  “臣在!”

  李牧半跪。

  “我大趙二十萬兵丁,全部交予你統帥,西進滅秦,可有信心?”

  趙王目光火熱地看著他。

  此言一出,包括司馬尚在內的將軍也是大喜,王上終于辨明忠奸,將軍權全權授予。

  好啊!實在太好了!

  “大王!臣沒有信心!”

  然而下一刻,當李牧的回答響起,所有人都怔住了。

  “你說什么?”

  趙王甚至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大王,長平之戰,我趙國損失太過慘重,短短二十年,尚且不足以恢復元氣,難以滅秦。”

  李牧知道自己所說,會引發大禍,但也不得不在這舉國歡慶之際,揭開血淋淋的傷疤。

  現在的趙國,就像一個大病初愈的人,拿起兵戈戰斗,已經勉強,與秦決一死戰?那簡直是老壽星上吊,活膩歪了!

  且不說秦國有不在他之下的王翦,即便全是昌平君昌文君那樣的干將,單憑秦國五十萬大軍,趙國就根本贏不了。

  再是用兵如神的將領,也沒辦法改變國力!

  以蛇吞象,自取滅亡!

  “武安君,你不必過謙,寡人再問你一遍,有沒有信心為我趙國洗刷恥辱,報仇雪恨?”

  但趙王卻根本聽不進去,咬牙切齒,一字一句地道。

  翻臉如翻書。

  剛剛還和煦溫暖的笑容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雷霆震怒。

  “敢問武安君!”

  郭開更是問道:“此次秦國內亂,君相不合,我趙國都不能把握住時機大敗之,若日后秦國鐵騎卷土重來,又該如何應對?”

  李牧嘴張了張,無言以對。

  這話沒錯。

  如果此次和談,等到秦國沒了內亂,秦王大權在握,經過數年修養生息,下一次來犯時,趙國又能抵擋嗎?

  不能!

  趙國經過長平之敗,想要真正恢復元氣,非得兩代以上,也就是四十年左右的時間,但那個時候,秦國必然變得更加強大。

  所以等下去,就是飲鴆止渴,立刻開戰,又是畫餅充饑,都沒有好下場…

  何去何從?

  就在李牧陷入遲疑時,郭開補上了最后一擊:“大王,武安君若無信心,我舉薦樂乘將軍!”

  “既如此…”

  趙王眼中露出失望之色。

  “大王!臣有信心!”

  不得已下,李牧終于應下,僅僅四個字,每個字都似有萬鈞之中。

  “好!”

  趙王滿意了,痛飲此酒,激昂地道:“寡人就在邯鄲,等待大軍凱旋的消息!”

  李牧默默回歸席上,心中下定決心:“即便受千夫所指,成為罪人,接下來的一戰,我也必須敗,趙國絕不能在勝利的喜悅中,繼續瘋狂下去了!”

  “稀客!不知公子此來,所為何事?”

  咸陽相府,呂不韋將顧承引入堂中,賓主坐下,相談甚歡,仿佛門生轉投,太后倒戈,根本沒有發生過。

  “此來有兩件事。”

  顧承微笑:“相國應知,如今趙盡起二十萬大軍,交予武安君李牧,攻河西之地。”

  “自取滅亡!”

  呂不韋冷笑:“趙王被勝利沖昏了頭腦,李牧再有驚世之能,又豈能勝我五十萬大軍?”

  “然也。”

  顧承頷首:“不過我想請相國書信一封,讓王翦將軍佯敗,讓李牧繼續勝下去。”

  呂不韋愕然半響,猛然站起:“公子之意,是要趁此戰滅趙?”

  誰都想一統,但包括秦王嬴政在內,誰都沒準備這一戰就滅趙國,只是以成蟜的生死作為結束,萬萬沒想到這位的所求,更在君相之上!

  “還有燕國!”

  顧承面容平靜:“我大秦一統之勢已成,區別在于是馬不停蹄地覆滅六國,還是先北后南,循序漸進,我欲選后者,相國以為如何?”

  原歷史上,秦國覆滅六國,只用了十年不到的時間,確實是威風霸氣,不可一世,但后患也是無窮。

  因此顧承的計劃中,是先一統北方,將燕趙之地完全消化,十年之后,再由北向南,覆滅魏楚,如此天下一統后,方可長治久安!

  “此子當真是…”

  呂不韋沉默片刻,強忍住心頭悸然:“那不知公子此來的第二件事是?”

  “相國的兩位公子,已經在羅網的保護下,撤離咸陽了吧?”

  顧承目光轉向堂外,看向看似沒有變化,其實冷清了許多的相府:“趙高可信么?”

  “你!”

  呂不韋勃然變色,虎立而起。

  “趙高不是我的人,但也不是你的人。”

  顧承淡然的一句話,令呂不韋天旋地轉,從牙縫中擠出兩個字:“大王?”

  “你不愿急流勇退,一旦失敗,自然免不了滿門盡覆。”

  顧承道:“是服毒自盡,死得無聲無息,還是一生風云激蕩,當得全始全終,請相國做出選擇,這便是我此來的第二件事。”

  新書、、、、、、、、、、、

飛翔鳥中文    諸天我為帝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