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白社 山海經想法系列之番外:上古帝王的套路
終于有時間,可以梳理一下山海經。
千頭萬緒,還是先介紹五帝。
一般所認為的五帝之一,是沒有大禹的。
禹的尊號為‘大’,意為偉大。
最官方的五帝,自然是司馬遷排得,為黃帝、顓頊、帝嚳、堯、舜。
但這不是最早的,最早的應該是秦朝時呂氏春秋排得:太昊、炎帝、黃帝、少昊、顓頊。
其中秦朝排得這個,是最正統的五方上帝,太昊為青帝,少昊為白帝,顓頊為黑帝,再加炎帝和黃帝,分別象金木水火土,東西南北中。
司馬遷把堯舜加進去,還有帝嚳,這明顯是偏向炎黃系,直接把太昊、少昊這倆東夷排除了。
五帝并不是指就這五個人,而是指功績最大的五位上古帝王。
而無論哪一個版本,都沒有禹,就特么離譜!
因此我個人心目中的三皇為女媧、神農、伏羲。五帝乃是黃帝、炎帝、顓頊、帝俊、大禹。
堯、舜,以功績而論,根本排不上號。就是個帝而已,但不入五帝之一。
堯舜,完全是被儒家抬進五帝之列的,傳揚禪讓之美德。
在講我心里的五帝之前,先要把被我排出去的堯舜講了,且先要讓你們了解他們,所以這是番外的番外……
首先,史記排的五帝,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
其中,黃帝姓姬,顓頊姓姬,帝嚳姓姬,唐堯姓姬,皆是一脈正統……唯有虞舜姓媯(gui)。
但是虞舜本身,也是顓頊的后裔,只不過是旁支,他祖上窮蟬乃是顓頊庶子。
只有嫡子才會繼承父姓,因為上古姓不僅僅是個姓,我前面說過,它還是地位的象征。
庶子只能封點別的姓,黃帝封了十四個,顓頊也封了好幾個,歷代的帝,都會封一堆姓。
顓頊的孩子多了,兒子好幾個,孫子幾十個,后裔分為好幾個大族。傳到舜這一代,就是平民中的平民。
事實上,虞舜本來不姓媯。因為顓頊的庶子,窮蟬這一支后裔封在虞國那個地方,稱有虞氏,可以理解為有虞一族。
舜是虞族的人,所以應該姓虞。
但是很可惜,有虞一族又有主系、旁系不斷衍生。
舜不是嫡子,所以他連虞姓都沒混到。因為出生在姚墟,所以姓姚……這種根據出生地來定的姓,就是平民階級。
他就是姚姓第一人。在他還只是漁夫的年代,屬于沒什么地位的姓。
別人一聽,什么?你姓姚?人家一盤算,心說沒封過這個姓啊,哦,你是平民。
但總歸來說,舜還是平民,不是賤民,跟帝有親戚關系,他起碼有資格擁有姓氏。
之后因為有能力外加孝順,被堯賞識,輔佐堯,有了官職。
堯很賞識他,把女兒嫁給了他,并且封到媯水之濱。
于是舜正式的,擁有了貴族級的,諸侯形式的姓,也就是媯。
這真是個勵志的故事……
身為顓頊后裔,不姓姬,身為有虞一族,不姓虞。
先姓姚,后姓媯。從這點細節來看,就已經能看出,虞舜乃是從社會底層崛起,最終出人頭地的。他的一生,是個往上爬的過程,靠自己一步步走上人生巔峰的。
虞舜這個人,最后登上帝位,君臨天下。以至于后來,姚姓、媯姓,都成了上古八大姓,貴不可言。
講堯舜,不得不提禪讓制,我只能說,盡管有禪讓這個行為,但背后的血腥與陰謀,與王莽、曹丕、司馬炎并無區別。
先看山海經,截一段關于帝堯帝舜的《山海經》原文:“帝堯臺、帝嚳臺、帝丹朱臺、帝舜臺,各二臺,臺四方,在昆侖東北。”
關于堯舜的記載很少,舜還有一些事跡,堯就幾乎沒有了,只提及過帝堯臺,讓我們知道他是個帝。
另外,通篇沒有關于禪讓的事。
然而即便如此,也只用了三個字,就間接否定了儒家那種禪讓。
‘帝丹朱’。
丹朱是帝堯的兒子,他是帝丹朱,就說明帝堯死后,帝丹朱繼位了。
然后因為某種原因,帝丹朱之后,是帝舜繼位了。
為什么獨尊儒術以后,歷朝歷代都記載,帝堯禪讓給了帝舜呢?
首先,帝堯、帝丹朱、帝舜,這三人在山海經里,就幾乎沒有任何功績。
早期的作者,寫了各種帝的各種功績,發明這個,創造那個的,這個神異,那個神異,又是封神又是不死又是飛天又是改變自然的。
輪到這三位帝,竟然幾乎沒有功績?
還是說,因為涉及堯舜禹,關于他們的記載在山海經里太顛覆,所以劉歆刪了?
姑且就當堯舜二帝沒有功績吧。
據我猜測,自顓頊絕地天通后,成帝者,已經不是神話般的大功德之輩了,而是看支持誰的勢力最多。
已經不看‘天命’了,顓頊之后,天命變成了人心。
顓頊絕地天通的行為,導致皇權高于神權,政治大于宗教,利益高于信仰。這個思想,是之后四千年下來,華夏最核心的人文思想之一,已經烙印到了骨子里。
我過得好,真是老天開眼。我過得不好,是老天無眼。
埃及有歷史記載就有無數次祭祀把法老廢掉,印·度更不用說,宗教人士才是最上等人。****最高的是哈里發,宗教領袖,統管世俗一切。
但在華夏,帝王可以兼任宗教領袖,但是宗教領袖絕不可能凌駕帝王。
誰成為帝,最符合氏族們的利益,誰就有了人心。
禪讓不至于,大抵是世襲、指定、投票三項合一。
最早提出禪讓的,大約是孔子。
孔子夸了一輩子堯舜禹,說他們仁德,奉禮,善于用人,節儉克己,總之說了一堆美德。
然而孔子并沒有寫下禪讓的事……
這就很奇怪了,孔子贊美了一輩子的堯舜禹,禪讓天下于人這個最大的美德,為何不付諸于竹簡上?
當然,后人都說孔子經常講述堯舜禪讓的事,所以他大概是真的說過吧。
但孔子沒有把堯舜禮讓天下,寫在《春秋》、《周易》之中,可能是……不敢?
光恢復周禮,都沒人理他的政治主張,以至于顛沛流離半生了,更何況還提出禪讓?
恐怕更加不得重用了!
為了能受到君主重用,推行儒家思想,重整禮樂,孔子除了對身邊弟子說堯舜禪讓以外,在竹簡上,只是贊美堯舜,卻從未細說堯舜的具體功績。
要我說,其實寫了也沒事,諸侯不會在意的,還能翻天不成?孔子太謹慎了。
那么,第一個絲毫不在意諸侯看法,將堯舜禪讓的事,寫在著作中的是誰呢?
墨子。
在孔子之后,墨子的弟子,將墨子的言行,寫入《墨子》著作中。
其中《尚賢》這一篇提到:“古者舜耕于厲山,陶河濱,漁雷澤,堯得之服澤之陽,舉以為天子,與接天下之政,治天下之民。”
看標題就知道,尚賢,這是借帝堯的事跡,表達墨子對于君主應該愛護賢才,求賢若渴的主張。
墨子尚賢的主張,在當時是極度叛逆的,他認為不僅僅是三公這類的大官要選賢能擔任,就連天子,也應該選出最賢者。
牛逼,若不是他會守城,善于制造軍事器械,這個人一生會被打壓地無比凄慘。
事必不可能無中生有,孔子掛在嘴邊上,《墨子》付諸于竹簡。
難道堯真的禪讓于舜?
這個問題,也有人問過孟子:“堯以天下與舜,有諸?”
意思就是,堯把天下讓給了舜,有這事嗎?
孟子就回答了:“否,天子不能以天下與人。”
翻譯:住口!蒼髯老賊!天子怎么能把天下讓給別人!
那人又問:“然則舜有天下也,孰與之?”
意思就是:奇了怪了,然而舜就是得了天下啊,他不是帝堯的兒子,誰給他的?
孟子說:“天與之。”
翻譯:天命在舜!
這就耍流氓了,對此,孟子有一番解釋:“天子能薦人于天,不能使天與之天下……昔者,堯薦舜于人,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堯崩,三年之喪畢,舜避堯之子于南河之南,天下諸侯朝覲者,不之堯之子而之舜,訟獄者,不之堯之子而之舜,謳歌者,不謳歌堯之子而謳歌舜,故曰,天也,夫然后之中國,踐天子位焉。”
很長,大概就是說:天子能推薦合適的人,但不能直接把天下讓給別人。當年堯推薦了舜,天認可了。又公布給天下萬民,民眾也認可了。堯死后,舜守了三年喪,避開了堯的兒子丹朱,跑到了南河之南。結果各部落首領,都不朝覲丹朱,而朝覲舜。該依法審判的事,不找丹朱審判,而找舜去評斷。人人都不稱贊丹朱,而稱贊舜。所以說:這就是天意,于是后面舜就入主中央之國,坐上了帝位。
哇塞,王莽原來是效仿舜啊。
其實孟子這里,間接否定了堯禪讓于舜,因為堯死后,舜守了三年孝,然后遠離了堯的兒子,離開了都城,跑到了南河之南待著,估計是主動外放了自己。
聰明人啊,避其鋒芒,積蓄民心,最終登上帝位。
孟子還算委婉,并沒有直接反駁禪讓說法。
但是到了荀子,他就很剛烈了。
《荀子》:“夫曰堯舜禪讓,是虛言也,是淺者之傳,陋者之說也。”
意思很明確:你們這些人啊,總想搞個大新聞!非要說堯禪讓給了舜,純粹胡說八道!是一群淺薄之輩瞎傳,一群可笑的人亂說的!
荀子還是猛啊,直接駁斥儒家后來最根本的理論基礎之一,堯禪舜。
這個人還是很客觀的,孔子一生都在宣揚三代之治,說上古多好啊,現在大道崩壞了啊。成湯、文王都是天命加身,夏桀、商紂都是不修德行,被天所拋棄啊。
結果荀子就來了一句: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耿直!
活該322篇《荀子》,被劉歆修成了32篇。
真正開始官方確定堯禪舜的,是司馬遷的史記,并且細節賊多。漢朝再往后,就更夸張了,堯舜越來越牛,細節也越來越多。
另外歷朝歷代,也都有文獻不同意堯禪舜,說舜其實囚禁了堯什么的。
可以說官方承認,民間卻一直在質疑。具體的我都不說了,因為儒家那種以德禪讓,真的很不現實。
關于是不是真禪讓的問題,沒必要再繼續論證下去。
但是!
到了這里,就這么否定禪讓存在,我又覺得不行。
因為事必出有因!為什么孔子要說堯舜禪讓,你說他為了政治目的?
不對,為了政治目的是墨子!所以記下來了。
孔子故意沒讓人記,說明他很想這么說,但是又不敢,因為當時社會上的學術大家們,心里門清,都知道事情的真相是怎樣的。
他要是記下來了,不用等兩百多年后的荀子噴他,當時就有無數人噴他了。
所以他沒寫,既然不是為了政治目的,他為什么覺得堯舜禪讓了呢?
曾幾何時,我一度冤枉了孔子,覺得堯舜禪讓都是他編的。
直到有一天,我查到了歷史上,最早有明確文獻記載的,第一個真的禪讓了的君主。
是比王莽時期更早的,戰國時期,燕王噲。
什么時候出生的不知道,但這個人是在孔子死后一百六十年左右繼位,墨子死后七十年左右繼位。
這個人極度的‘好賢’、‘仁愛’。不安子女之樂,不聽鐘石之聲,內不湮污池臺榭,外不揮戈田獵,又親操耒以修畎畝。
說白了,這個人節儉苦修,從不大開宴席,也不早亭臺樓閣,更不隨便帶兵打獵,驚擾民眾,絲毫不貪慕享樂,還經常親自種地!
這樣的人,本應該是一代明君,舉朝上下都對他評價極高,然而他做了一件事,差點把燕國整亡了。
燕王噲把國家,禪讓給了自己的丞相‘子之’。
繼而引發國內大亂,太子直接造反,結果兵敗。禪讓還得了?齊國直接以此為理由,不久后起兵大破燕國,殺了燕王噲和‘子之’,并扶植了燕王噲的小兒子繼位。
知道現代人對他的評價嗎?說是燕王噲被儒家的人忽悠了,真相信什么堯禪舜。
歷來,對這個人的評價,就跟嘲笑宋襄公一樣,嘲笑他腦子有坑。
我原本也是這么以為的,直到我仔細查史料,突然靈光一閃。
又萌生了一個主流基本沒人意識到的一種可能性。
首先,燕王噲其實本沒有禪讓的意圖,大家可以看出來,這個人擁有極高的道德感。
事實上,道德也是一種欲·望,他就是那種想要被人認可,被人崇拜,讓人對他的崇高德行高山仰止的,那種名譽追求者。
說白了,作秀狂!
燕王親自去種地?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啥意思,但不得不說,極有創意,后來歷朝歷代,很多君王都學他種地……以表明愛明如子,重視農耕。
不過雖然是個作秀狂,但是他不是傻子。禪讓?逗呢?
所以他到底為什么禪讓了呢?
我查到是因為,當時有個叫鹿毛壽的人,給他出主意:“不如以國讓相子之。人之謂堯賢者,以其讓天下于許由,許由不受,有讓天下之名而實不失天下。今王以國讓于子之,子之必不敢受,是王與堯同行也。”
意思就是:你把國家讓給丞相吧,人人都說帝堯很賢的原因,是帝堯要把天下讓給許由,許由不要,于是帝堯有了禪讓天下的美名,而卻實際上,并沒有失去天下。現在燕王您把國家讓給丞相,丞相必然不敢接受!這樣一來,燕王您不就與帝堯一樣,都是德行至高之輩了嗎?
天秀!
說白了,嘴上說禪讓,其實就是等別人拒絕,刷聲望。
燕王噲覺得值得一做,當然,他也不是傻子,光別人一句話就禪讓,肯定不行。萬一人家接受了呢?
于是又有一個人跟他說:“禹薦益,已而以啟人為吏。及老,而以啟人為不足任乎天下,傳之于益。已而啟與交黨攻益,奪之。天下謂禹名傳天下于益,已而實令啟自取之。今王言屬國于子之,而吏無非太子人者,是名屬子之而實太子用事也。”
這段比較復雜,其實意思很簡單:大禹推薦伯益繼位,卻都任命自己兒子夏啟的人為官吏。到了快死時,禹說夏啟不足以擔當天下,于是傳位給了伯益。結果滿朝文武都是夏啟的人,夏啟直接帶著黨羽攻殺伯益,奪取了天下。于是天下都流傳大禹的大德行,說他傳位給伯益。之所以最后夏啟繼位,是因為夏啟自己去奪來的天下,違背了禹的意思,不是大禹的過錯。
現在燕王您把國家禪讓給丞相,但滿朝文武都是太子的人,就是表面傳位給丞相,實際上還是太子的。
燕王噲一聽,完美!
于是照做了,到了老的時候,以年邁讓位給了丞相,然后結果我也說了。
丞相子之,坦然受之!繼承大統!
燕王噲人傻了……
不過沒關系!還有雙保險!太子上!
太子造反,兵敗……
燕王噲徹底懵了。
至此玩脫了,最后是齊國趁勢而入,幾乎滅了燕國,雖然扶植了燕王噲的小兒子繼位,但燕國之后根本在齊國面前抬不起頭來,淪為附庸,毫無自主權,名存實亡,直到蘇秦……扯遠了。
總之燕王噲之所以會失敗,其實是丞相子之的算計。
丞相非常了解燕王噲,投其所好,本就已經權傾朝野。他能坐上丞相之位,就是燕王噲覺得他也是有大德行的人物,丞相這個人也很會作秀。
燕國很多看似是太子的人,其實暗中都是丞相的人。
那兩個出主意的,也都是丞相的人,結果顯而易見,燕王是被玩死了。
丞相什么都擁有了,其實只差一個名分,可惜,在那個時代,這個名分就是鴻溝般的差距!
他終究不是王族!
子之這個人,雖然成功了,卻架不住國外勢力的干涉,齊國舉兵討伐,維護公族正統秩序,維護階級利益,讓他所有的算計,都是個笑話。
回歸堯舜,燕王噲被坑,關鍵在于有先例,帝堯讓過天下,禹也讓過天下。
也就是說,真有這么回事,不只是儒家這么說。
帝堯讓天下,對方沒接受,但是帝堯的美德傳開了。
帝禹讓天下,真讓了!但是帝禹何等人物?我給你天下,你也坐不住!
綜上,哪怕到了戰國燕王噲的時期,世人也沒認為,堯舜是后來儒家說的那種禪讓。
儒家說的禮讓天下,是當時非常小眾的認知。
如此一來,回過頭再看《墨子》,發現它其實也沒有明確說禪讓了。
《墨子·尚賢》:“古者舜耕于厲山,陶河濱,漁雷澤,堯得之服澤之陽,舉以為天子,與接天下之政,治天下之民。”
說的是帝堯舉薦帝舜為天子,想要把天下的政務交給他,讓他治理天下萬民。
用的是‘舉以為天子’,‘舉’!也就是推薦。
只是帝堯想把天下給舜。想這么做而已。
然后,到此為止了,后面呢?到底給沒給?墨子沒說了。
根據尚賢這片文章的用意來看,如果堯真的禪讓了,那就應該后面提一下‘舜得天下,萬民咸服’之類的,然后吹噓一下,舜把國家治理的怎么怎么好,以此反襯帝堯‘尚賢’是對的。
繼而反證墨子提倡的尚賢。
是吧,大家應該聽得懂這個邏輯吧?
畢竟《尚賢》這本書的目的,就是宣揚這個。所以帝堯讓天下這個舉動之后,墨子應該寫點這個舉動所帶來的好處。
否則怎么說服戰國時期的君主們尚賢啊?
然而沒有,墨子完全沒寫。
由此可知,前面寫的這些并不是編的,因為要編,就編全套啊,把后面的好處也編了啊!
結合燕王噲那件事,我們是不是可以認為,在春秋戰國時期,對于堯舜的事,普遍有一種認知,那就是堯并沒有真的禪讓天下給舜,而是作秀。
當然,表面不能說作秀,只是部分知識分子心里有數,嘴上還是得說堯多偉大啊。
畢竟鬼知道堯是不是真想禪讓?幾千年前的人了,墨子、孟子都沒有讀心術,萬一帝堯真想禪讓呢?
只是對方拒絕了啊!你不能就說他不想讓,他怎么想,我們哪知道?你要誹謗上古圣君?
所以當時,對于帝堯的舉動,肯定分為了兩派認知。
一派是孔子為代表的‘真讓’派。
他認為帝堯是真讓了,只是‘許由’、舜都沒接受,無奈傳位丹朱,之后果然丹朱這個人不行,萬民跑到南河之南,請舜回來接管天下。
大禹也是這樣,都讓位給伯益了,全怪兒子夏啟野心勃***兵把伯益干掉了,這才家天下!全怪夏啟啊!
以上,這是孔子派的看法。
為什么孔子不寫呢?因為小眾,當時春秋末期,戰國初期,絕大多數人并不是這么認為的。
另一派,則為‘假讓’派,都認為帝堯作秀!故意說讓天下,實際上他知道,對方不敢接受。
還記得前面提到的‘許由’嗎?
這是個帝堯時期的賢人,大概是最早的隱士。他很有才能,重義輕利,但是不愿意入帝堯的領導班子。
許由這個人的典故,有一個成語叫‘洗耳潁水’。
意思是說:帝堯老了的時候,派人去請許由,說要讓天下給他,許由斷然拒絕,并且感覺受到了侮辱,然后用潁河之水洗耳朵。
表達了許由淡泊名利,而帝堯求賢若渴的思想感情……
嗯嗯嗯,總之春秋戰國時期的‘假讓’派,就認為帝堯是個到處張揚自己美德的人。
他知道許由不會接受,所以故意說要讓位給許由,以博得美名。
也知道舜不會接受的,所以故意說要讓位給舜,以博得美名。
這其實就相當于:“小伙子好好干,我死之后,你就是天子!”
“做得好,再加把力,不愧是你啊,以后我一定要傳位給你!”
通過這種方式,就像老板激勵員工一樣,帝堯駕馭手下的同時,狂刷聲望。
當然,帝堯肯定玩得特別溜,選得對象,都是他看得出來,不可能接受自己禪讓的人。
許由淡泊名利,舜孝順至極,堯把他們都看清了,所以才敢這么玩。
我個人猜測,許由估計是也看穿了帝堯,在此之前,帝堯就用過其他各種套路了,所以許由在聽到帝堯要讓位給他后,感覺受到了侮辱,跑去洗耳朵。
哈哈,瞎猜的。
另外戰國時期,假讓派還認為,大禹也是假讓,雖然真的讓伯益繼位了,可瞬間就被夏啟給滅了,連個泡都沒冒出來。
歷史上,伯益連個帝位都混不上,夏啟上位后,直接把伯益的事跡都抹得差不多了。
這怎么可能呢?伯益就這么弱?
肯定是大禹留了一手,大禹玩得比帝堯高明,在帝堯的基礎上,搞了一波反套路,表面讓位,實則所有人都是夏啟的人,等他死了,夏啟當然不服,直接起兵滅掉伯益,摧枯拉朽,繼而天下還是他們夏氏姒家的。
以上,就是我綜合燕王噲禪讓的原因,綜合墨子孔子荀子孟子等人的說法,所推論的戰國時期的兩派認知。
其中假讓派,為主流,真讓派,為小眾。
孔子其實都未必真心覺得帝堯真讓位了。他只是故意支持帝堯真讓的說法,想表明當時‘禮崩樂壞啊!看看上古時期多樸素啊,你們怎么就這么胡亂揣測圣君呢?人家明明真心實意,你們非說他是故作姿態,純粹是小人啊!現在怎么社會淪落成這樣了?完全沒有君子的立足之地了嗎?’
孔子想恢復周禮,所以他必須主張,越上古的生活越好,越上古的君王越賢明,越上古的社會越有道德。
我們想搞清楚上古堯舜禹到底是什么樣的,就得先搞清楚,他們在春秋戰國時期是什么樣的。
繼而反推,根據其演變的規律和趨勢,得出上古一個大概的三帝原貌。
能找到的,最早評價堯舜禹的,就是孔子。
子曰:“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蕩蕩乎!民無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煥乎其有文章!”
我懶得認真翻譯了,總之狂吹,他好偉大啊!仿佛渺小的人在面對浩蕩無垠的天空!
這是如何偉大的男子,他的統治一定會讓百姓感覺不到統治的存在,萬民生活得那樣自在和自然,這種無上的美德,沒有任何語言可以表達!
啊!光芒萬丈!
孔子用一種發自內心敬仰的口吻,去襯托帝堯的‘人格之美’令人折服!
是啊,真美啊,所以他到底有什么功績呢?
還是提了一點的,那就是堯制定了禮儀。煥乎其有文章,這句話指‘禮’。
也就是說,在孔子眼里,堯除了禮儀,啥也沒干,剩下的只是‘美德’!
懂了,這是個人格魅力型君王!建立的是一個聲望主義帝國。
這種美德,這種人格魅力,配上高大、華美、文明的禮儀,這就是帝堯時期,治理天下的核心競爭力。
記住這個概念,因為連孔子都只是這么認為的話,說明帝堯封頂了也就是這樣,最高也就是用聲望美德人格魅力這種東西,穩定住了天下各個勢力,做到萬民咸服的。并沒有別的功績。
反推,山海經里的帝堯,上限就是這樣,不會有別的重要功勞。
那么接下來是舜。
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亂臣十人。”孔子曰:“才難,不其然乎?唐、虞之際,于斯為盛。有婦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謂至德也已矣。”
翻譯一下,就是帝舜有五位賢臣,天下就得到了治理。武王說過:“我有十位能治理天下的臣子。”孔子說:“人才難得,不是這樣嗎?唐堯、虞舜時代以及周武王時,人才最盛。然而武王十位治國人才中有一位還是婦女,所以實際上只有九人而已。周文王得了天下的三分之二,還仍然服侍殷朝,周朝的這種美德,可以說傳說中的至德,也就是這樣了。”
孔子啥意思呢,很簡單,說舜會用人,是個管理型君主!
結合孔子對帝舜孝順的歌頌,以及帝舜小時候是個窮屌絲,父頑母囂弟傲,舜經常被排擠坑害,就這樣還能做一個完美的孝子,情商得高到什么程度?
我們大約可以了解到,舜有能力,會用人,胸懷寬廣和頭腦靈活。
相比起帝堯的聲望流,帝舜屬于情商型選手,他就懂得拒絕、推讓帝堯的禪讓,而且拒絕時,恐怕說的情真意切,并且言語中特別給帝堯面子,而且他還總是幫助帝堯提高聲望,對帝堯的統治有著極大的輔佐作用。
所以帝堯非常喜歡舜,就總是拿著舜刷美德。這也同時讓舜,擁有更多的政治資本。
記住這個概念,連孔子都沒有拿出帝舜的任何實際功勞,說明帝舜封頂,也只是會用人,長袖善舞!
我推測舜在山海經時代中,大約是與人為善,同事、手下關系都處得非常好,情商極高的人。
那么他善于用人,到底駕馭了哪些牛人呢?很多,但最有名的當然是大禹。
最后,禹又是怎樣的評價呢?
子曰:“禹,吾無間然矣。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惡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宮室而盡力乎溝洫。禹,吾無間然矣。”
翻譯一下就是,禹,無可挑剔。他自己粗茶淡飯,而給先祖的祭品卻很豐盛。自己衣服樸素,而祭服卻很華美。自己宮殿簡陋,卻盡力視察溝渠,親自治水。禹,無可挑剔。
繼人格魅力型君主,長袖善舞型君主后,終于來了一位實干興邦型君主了。
注意,祭祖這個不能省的,從我們現代的價值觀,可能覺得這玩意兒搞得那么豐富干嘛?
但是在古代,甚至上古,祭祖都是重中之重。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根據孔子的認知,我們反推,上古時這是個一步一個腳印,用汗水登上巔峰的君王。
他可能禮儀形象不夠高大上,甚至可能很粗鄙。他可能人際關系不夠討人喜歡,甚至可能不太會說話。
不懂禮儀,不善言辭,相貌可能還很一般,甚至還是罪臣鯀之后。
他要重整家族,讓家族恢復祖上顓頊時期的榮光……是的大禹也是顓頊后裔。
到底怎樣才能出人頭地呢?
大禹懂得一個道理:帝堯刷了一輩子的聲望,帝舜籠絡了一輩子的人心,他們那無數件小事合起來,都不如自己干一件大事!
把黃河降服了。
注意,這都是三位帝王的‘上限’。反推向上古,實際情況,可能會比這三種評價更差勁一些。
但是基本人設在那里,框架還是這樣。
綜上,人設線索收集齊了,結合《山海經》把堯的兒子丹朱稱為帝丹朱。
我們可以這樣推測,帝堯時候民風還算淳樸,帝堯善于制造大事件,刷存在感,很多氏族首領崇拜他,德高望重。
他說要把天下傳給舜,但是舜不是傻子,毫不猶豫地拒絕了。
帝堯覺得可以重用,自覺可以駕馭這個人。
之后堯越來越老,漸漸對各地氏族失去了完美掌控,而舜與各個氏族的關系處得非常好,并且有不少功績,名望很高。
當然,依舊有一批氏族站在丹朱那邊。
帝堯在感覺自己時日無多的某一天,堯召見了舜。
他再次向舜禪讓,說丹朱不足以托付,要把天下讓給舜。
這一刻,堯起了殺心。
只要他感覺舜真有這個想法,舜當場就得死。
有點類似白帝城托孤:“我死之后,丹朱不足以托付天下,彼可取而代之。”
我腦補的,大概就這意思。
然而以舜的情商,怎會意識不到,自己若有一絲意動,出門就會被‘失足溺死于黃河’。
舜肯定是完美化解了這波試探,情真意切,讓帝堯感覺這真的是個好孩子,繼而放心了。
不久后,帝堯死去,喪事辦完。
開始天下共主的推舉。
如果帝堯只指定了一個人,那么不用推舉,直接就是那個人。沒有指定,就是他的兒子。
而帝堯生前指定了至少三個人,丹朱、許由、舜。
所以理論上,新帝要從這三人里選。
我為什么這么說?首先,帝堯肯定是能指定繼承人的,如果他指定的不算,最后是一大群人公選,可以隨便選誰,那么他‘舉以為天子’這種推薦式刷聲望就沒意義。
帝堯禪讓天下,必須要是真的可以把天下,交給任何人。所以天下人才會覺得,帝堯太偉大了。
因此天下共主的推舉規矩之一,肯定有若指定繼任者只有一個時,這人直接繼位。
但是從山海經我們知道,帝堯的兒子丹朱,稱帝了。
所以推舉人里肯定還有一個丹朱。
事實上我加上許由,只是尊重一下戰國的說法,反正也不重要,沒人選他,直接排除,他就是個隱士。
那么三位候選人,排除湊數的許由,另外兩個到底選誰呢?
從‘法律’上來說,選賢。但從當時的社會習慣來說,應該還是子承父業,選兒子。
為什么說當時主流應該選兒子呢?
很簡單,禪讓天下給別人,能被認為是大美德,本身就證明給別人這件事‘不應該’。
孔子等后世儒家狂吹堯禪舜,其實反向說明,上古帝王都是子承父業,突然冒出來一個堯天下給了舜,沒給兒子,這才有狂吹的基礎。
上古時期,堯能利用‘舉以為天子’,拿這種推薦別人繼承自己帝位的事,提高聲望。本身就說明,禪讓很稀有。
其他參與投票的大臣、部落酋長們,首先要會覺得堯應該傳兒子,理所當然,才會佩服堯舉薦別人。
仔細看看歷代先帝,黃帝、顓頊、帝嚳都是姬,堯也姓姬。
其實家天下,根本就不是大禹夏啟開創的,完全是背鍋了。家天下,就是從黃帝開始的。
所以姓姬的堯,舉薦異姓的舜繼承他,才會在當時那么令人震驚,聲望狂漲,人人贊頌堯的美德。
因此,上古時期,優先世襲,兒子的品性能力聲望,只要說得過去,就肯定傳給兒子。
其次投票,各大部落,可以推舉其他候選人,且帝自己,也能推舉別人。
之后從帝的兒子,和其他候選人里面,大家投票選一個。
這個投票,大家都懂的,所以慣例都會投給帝的兒子。只是‘法律’上,允許他們投別人。
那么到底是選丹朱,還是選舜呢?
舜此刻,肯定有不小的勢力能威脅丹朱繼位了,但是帝堯沒殺他,說明又還差一點,支持丹朱的人較多。
對此,舜聰明地選擇直接退出,去為帝堯守喪三年!
讓丹朱輕松繼位,號帝丹朱。
可是因為舜的退出,又在為先帝守孝,丹朱沒能與他發生沖突,也找不到毛病削弱舜的名望,再加上丹朱可能能力不行。
所以舜的勢力,依舊很大。丹朱雖然是天下共主,可天下有三四成的勢力,其實是聽舜的!
這些氏族首領可能很不服丹朱之類的,而丹朱又不太會搞好關系,因此三年下來,丹朱一事無成!干啥啥不行。
想想,自己的手下里,有三四成是競爭對手的人,他能干的成什么大事?
三年期滿,舜雖然放棄了帝位競選,但以退為進下,卻反而勢力比三年前更大了。
但是,舜依舊謙恭和睦,對帝丹朱非常尊敬,并且將自己外放,遠離政治旋渦中心帝都,去了南河之南工作。
在外人眼中,帝丹朱可能是步步緊逼,而舜則是步步退讓。
又不知道多少年,帝丹朱一事無成,甚至可能搞砸了不少事。
而舜則在南河之南做了不少事,與人為善,甚至還調解了許多氏族的矛盾,并幫助了很多首領。
于是舜的勢力越來越大,最后帝丹朱搞砸了一件稍大的事,成了導火索。
眾多氏族首領要罷免帝丹朱,去把舜接回來,請他稱帝。
舜推辭了一番,最后發現所有人都這么覺得后,只能感慨天命啊,你說我一個河南的酋長,怎么就成了天下共主了呢?就此繼位,并把丹朱一族,流放到偏遠的地方。
一個玩弄人心的君王啊。
注意,我這里并沒有采用《竹書紀年》:“舜囚堯,復偃塞丹朱,使不與父相見也。”
這種說法,與山海經不符。
舜如果真直接翅膀硬了,在堯活著的時候就囚禁了他,之后又流放了丹朱。
那么憑什么有‘帝丹朱之臺’呢?
所以丹朱必然是當過一段時間的帝,而且時間并不短,起碼沒有后來的伯益那么短,伯益最多只當了幾十天的帝。
舜善于用人,情商極高,這是他最原始樸素的形象和能力。
這樣的人,沒有特別大的功績,憑什么把上一代有人格魅力的堯給直接囚禁了?
氏族首領那么多,又不是舜的家奴,如果感覺舜這個人偽君子,必然會人心渙散。
按照舜最后成功來看,他就是那種王莽級的人物,或者說王莽完全是模仿他。
另外王莽還不如他,王莽最后還把自己玩脫了。
而舜的人設一直沒有崩塌,一個人無論他到底是怎么想的,只要他能一輩子都跟人保持良好關系,讓人稱贊,那么他就是這樣的人,跟他內心實際在利用這一點獲得什么,沒關系,不重要。裝了一輩子,那就是真的。
舜,確實也沒有做什么大事,主要是內政搞得好,改革細分了很多官職。
他在位時最大的功績,就是治理黃河,但是黃河是禹治理的,也就是說他真的很會用人。
禹踏踏實實地干,一心想做成這件大事,而重振家族。
付出無數辛勞汗水后,終于完成治水,此時威望達到頂峰。
而舜這個人,沒有非要傳位給兒子,他維持了一輩子的人設,到死也沒有崩塌。
也許他還是舉薦了自己的兒子,也想傳位給兒子。
但他不想又自己的兒子在血腥斗爭中死掉,所以同時也指定了大禹。
畢竟,大禹的功勞太大了。
最后投票,大禹輕松勝出,支持他的人太多了。
至此,可以說舜就是個聰明人,他用情商成為帝,并最后完成善終。
我這一次,沒有采用后世一些非主流的說法:舜逼堯,禹逼舜,湯放桀,武王伐紂。此四王者,人臣弒其君者也。
我覺得這不現實,寫舜禹弒君,寫他們其實非常卑劣的,定然有所政治目的。
是的,我這一次站在了主流說法上。
人設在那里,舜不可能在其有生之年,背叛堯。
他從一介平民,走上人生巔峰,固然靠他自己,但沒有堯的賞識,舜不可能出人頭地。
堯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他,封他在媯水之濱,讓舜有了諸侯級姓氏‘媯’。
舜可以辜負天下人,唯獨不可以辜負帝堯。
就像豐臣秀吉,如果不是織田信長死了,豐臣秀吉不可能成為‘天下人’,他是從農民開始,被織田信長一手扶起來的,秀吉出人頭地的傳奇背后,是織田信長的恩重如山!
舜逼堯,流丹朱?逗呢?
舜也是從一介平民,被帝堯賞識,一步步扶了起來。
如果他囚禁了堯,流放了丹朱,人設崩塌,舜不足以威服于天下。
所有人都不會再相信他,一個人連自己最大的恩人都可以害,這種人可以追隨嗎?
不管他勢力有多大,不管他有多大功勞,舜都不可以辜負堯,否則天下皆會遠離他,尤其在堯名聲本來也很好的情況下。
同理,禹也一樣。
雖然禹是嫡長子,一出生就姓高貴的姒(si)。
禹的父親鯀之一族,乃四罪之一。禹屬于罪族,跟蚩尤后裔三苗是一個級別的,相當于被父輩的罪,牽連流放的人。
你們聽大禹治水的故事,有沒有奇怪過,為什么鯀治水失敗,被殺,然后還要讓他的兒子,禹繼續去治水呢?
一般來說,難道不應該換別的手下去治水嗎?
皇帝任命一個治水總督,這人把事情搞砸了,論罪殺死,可能再派他的兒子,繼承治水總督嗎?
很多人有個誤解,以為發洪水,然后派人去治正在發生的洪水。
其實不可能的。發洪水,只是個起因,不可能正在發洪水的時候去治理的,又不是現代。只有93年的時候,才是正在發洪水的期間,拼命去堵。
事實上,鯀治水,和禹治水,中間隔了蠻久。并且他們每個人治水的時候,都治了十幾年。
鯀治了十年,結果又發了特別大的洪水,所以被殺了。
舜統治的期間,黃河又開始搞事,他提拔禹去治水,就是恩重如山。
禹作為罪臣之子,被流放者的身份,還被派去治洪水,完全是舜的賞識。
沒有舜的賞識,禹根本沒有這個機會。
禹治水,治了二十年,恐怕期間受了無數質疑。沒有舜的支持與信任,就沒有禹那潑天的功勞。
這就類似鄭和,鄭和就是被流放的一族里的人,是永樂大帝賞識他,閹了收為己用,不斷培養,還派他七下西洋,名垂青史。鄭和一輩子都忠心耿耿,哪怕手握兵權,在海外都可以打下一個國家,他也從來沒有想過背叛朱棣。因為沒有朱棣,就沒有他鄭和。
人是社會動物,有些事情,是不能做的,做了,這個社會就容不下了。尤其在古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不是亂說的。
小恩小惠,‘世受皇恩’這種,還算好,君主不賢,造反咯。
可真是那種把你從微末之際,提拔上了天的人,是絕不可以背叛的。
不是想不想的問題,也許禹就想當帝,也不是做不做的了的事,禹當時一定已經勢力超大了,因為功勞太大,誰都服他。
可是,‘逼舜’這種事,卻絕對不可能做,只要有腦子就知道,做了,則天下離心。
誰能信他?對你恩情最大的人,你都能害,你還有誰不可以害?
你又不是神,你原本只是個屁民。
舜、禹的德行名望這種基本盤是不可以丟的。
綜上,竹書紀年:昔堯德衰,為舜所囚。舜囚堯,復偃塞丹朱,使不與父相見也。
無稽之談,嘩眾取寵。
韓非子說:舜逼堯,禹逼舜,湯放桀,武王伐紂。此四王者,人臣弒其君者也。
偷換概念,只對一半!
成湯可能流放了桀,武王肯定討伐了商紂。
因為桀對成湯沒有恩情,成湯的一切是他自己發展起來了,桀反而還打壓了他。
武王的一切是文王給的,武王壓根沒見過紂王,憑啥不能伐?
但是堯舜禹,卻性質不同,概念不一樣。
堯對舜的栽培,猶如天高。舜對禹賞識,猶如海深。
把武王伐紂,跟他們放在一起,就是偷換概念,故意讓人以為,舜、禹上位的情況,跟武王伐紂一個性質。
其實差得遠了。
舜是聰明人,哪怕他真想上位,也得等堯死了,然后用他的情商,讓大家擁護他。
禹也是聰明人,他降服了黃河,乃滔天功績。無數人愿意支持他,天下不是他的也是他的,沒必要動武。
這是最合理的情況。
總結一下,堯知道舜不會接受禪讓,所以總拿舉薦舜接任自己這種事刷聲望,但最后還是傳給了兒子。
舜,上古第一出人頭地者。
洞察人心,看穿世情,人世間的一切,都看得通透。長袖善舞,情商極高,王莽謙恭未篡時,舜是一輩子都很謙恭,最后硬是靠著民心,被眾人黃袍加身,推上帝位。
不爭則爭,什么都沒做,但其實什么都做了。以退為進,不需要去逼堯,不需要去流放丹朱,他做好自己的事情,搞好人際關系,天下自然是他的。
大禹更不用說了,我把他列入五帝,就知道我對他有多么推崇,僅次于顓頊,他在山海經里篇幅極大,我以后會單獨講他。
總之澤被蒼生,治水功業,讓他注定是帝。
不過他努力奮斗了一輩子,為的可不只是自己,而是家族。
他的家族心極重,所以最后禪讓給伯益,卻只重用夏啟派系的人。
是以禪讓給伯益,伯益也坐不住!大禹一死,夏啟直接起兵造反,奪取天下。
至此,天下,不再有選舉,完美世襲。
舜可能是真謙恭,但禹一定是大心機。
伯益剛上臺,就被夏啟殺掉,這背后都是禹給兒子鋪好的路。
這就是上古帝王的套路。
后世,王莽模仿了舜,篡了漢,卻沒能善終。
曹操模仿了禹,自己一死,曹丕代漢。
無論是王莽,還是曹操,乃至我們所熟知的各種類似故事,在我們的文明里,早就有先例。
我們所做的一切,古人早就玩過了。如果你們熟讀歷史,便會知道,現代的所有事情,除了日新月異的科技,其他沒有什么新奇的。
人的本質……從未變過。
我們注定是個套路、權謀都玩出花來的民族。
你們基本了解了這些以后,可以再來看山海經了。
一萬四千字,這才寫完堯舜禹的‘引子’,番外的番外……
對于舜、禹在山海經里的傳奇,有!舜有一個,腦洞極大。禹有很多,牽扯整本山海經。
但篇幅不夠,我只能下章再說了。
請記住:飛翔鳥中文小說網 www.fxnzw.com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