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好消息。”榮順郡王手舞足蹈跑來報喜,“有湖南人羅菊泉獻上治愈遼東瘟疫的良方。”
朱壽猛然站起,雙目圓瞪、身體微微顫抖,“天佑大明!天佑大明啊!”
惠安伯、遼東都指揮使張玉、右都御史顧佐、刑部右侍郎王鑒之、大理寺楊珠、王守仁等人喜悅之情溢于言表。張玉甚至忘了朱壽在此,高興地沖出去向幸存的同僚報喜。
“只是…”榮順郡王賣了個關子。榮順郡很少演戲,臉上流露惶恐,喜悅的聲音出賣了他的內心。
朱壽馬上問:“對方有什么條件,只要不過分,朕都答應。”
“羅大夫拒絕10萬金幣的賞銀。”榮順郡王拔高音量。
朱壽還沒來得及捧場,惠安伯已經大贊出聲,“羅大夫高風亮節!”
顧佐皺眉問:“對方還說了什么!”不要巨額賞銀,只怕對方提的要求會讓朝廷為難。
榮順郡王不好意思地說:“臣和羅大夫交談時,不經意間提起惠民藥局想在各地建立醫學。羅大夫激動之下,把賞銀全都捐給惠民藥局支持醫學建設,他希望能造福天下百姓。也希望朝廷多多關心醫學。”
“羅大夫仁心仁術,當,當把此義舉告知天下人。讓天下人歌功頌德。”惠安伯在榆林衛任職期間,深知缺醫少藥的苦。他是真被這番話感動了。
在場的除了惠安伯,其余的都是人精。
顧佐和三法司官員集體看向朱壽。
朱壽神態自若,臉上適當的表現出驚訝。‘狼來了’喊多了,大家都不信了。下次換個套路。
“太祖初設惠民藥局,本就有意在各地建立醫學,培養大量的醫師幫百姓們看病。只是連年災禍,朝廷國庫空虛,一直沒能落實。自從陛下讓內承運庫承擔惠民藥局一切費用,惠民藥局漸漸有了起色。”顧佐躬身道,“朝廷上下、文武百官定會全力支持建立醫學。”
顧佐想說,在各地建立醫學是利國利民的好事,陛下壓根不必使手段逼他們同意。陛下無數次提及取消戶籍限制。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只怕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南京玄武湖的黃冊庫毀了。天下百姓沒有亂起來,還不是都指望著取消戶籍的事!只是大明有一千多萬戶,操作起來確實有困難。為了這事,天下間土地交易停了一年之久。地方官員們壓力大!生怕哪一環出了閃失,不好收尾。
朱壽佯裝凝重,在正堂不停地來回踱步。
這下,連惠安伯也覺察出了不同尋常。
榮順郡王悄悄挪動到一旁,他好像被陛下坑了。
“顧大人說的極是。發展醫學是所有人都會支持的好事。年后皇家研究所招生,原本醫學院也打算招生。現在看來,干脆獨立出醫學院,讓醫學院獨自招生。惠民藥局的醫學教授辨識藥材、基本的藥理。醫學院則讓有經驗的大夫深造。”
“太醫院院使是正五品官,考入醫學院的大夫們就授九品官身吧。將來他們學成后,通過太醫院考核的便入太醫院,其余人可在地方省醫院當職。”
“朕剛才想到,民間大夫本來就少,還有不少庸醫。干脆在各布政司建立權威的醫院。醫院仿照太醫院,開設11個科室。大方脈、小方脈、傷寒、婦人、瘡瘍、針灸、眼科、口齒、咽喉、正骨、痘疹科各科由醫學院畢業的醫官坐鎮。地方百姓也就不會盲目的治病。”
正堂里的人瞠目結舌。
朱壽自言自語:“惠民藥局醫學培養的人才,可以直接輸送到醫院實習三年。再由醫院送到地方惠民藥局當坐堂大夫。當了三年坐堂大夫,才有資格報考醫學院。除了醫學,還要開辦藥廠。醫學和藥廠相輔相成,不怕百姓們看不了病。”
“諸位覺得如何?”朱壽挑眉問。
顧佐等人倒抽冷氣。陛下竟然想給醫學院的大夫授九品官?就算是九品官,這也是正兒八經的官員。御醫才八品!
惠安伯和榮順郡王抬頭望天,不敢多言一字。一盞茶的功夫,陛下就把醫學、醫學院、醫官、醫院弄出來。說是臨時起意的,誰信誰是傻子。
顧佐深吸一口氣:“請陛下三思。臣不反對醫學院招生。但給錄取的大夫授九品官,是否太過?”
顧佐已經用了最溫和的語氣表述。換成耿直的御史,現在只怕開口罵人了。
“天理即人欲。十年寒窗苦讀,為的是金榜題名擁有官身,全家改換門楣。假使考醫學院也能當官,天下人的熱情會更高。這才是真正的支持醫學。”朱壽說得頭頭是道。
王守仁收到了無數枚眼刀。他一臉無奈,這下可被陛下坑慘了。
‘天理即人欲’是他提出的主張。在江南一地受到了諸多心學大家的肯定,也受到心學門人的追捧。如今已是天下皆知。正在和朱理程學打口仗。
此事傳出去,心學和朱理程學的支持者們肯定要打起來。
顧佐力辯:“支持有很多種方式。授官一事重大,陛下應當三思而后行。”
顧佐頭大如斗。先帝大肆搞傳奉官,太上皇也冊封了不少。皇家研究所的前身是內行廠,內行廠建立初期收留了不少被裁下來的傳奉官。如今新皇做的更絕。
這祖孫三代真是…一脈相承。
“聽顧大人的。朕思考時也參考一下天下人的意見。”朱壽招喚身邊的中書舍人:“劉愛卿,你根據朕的意見寫一篇文章。記得用你的名字署名,投給大明皇家日報。讓天下人都來議議此事。”
朱壽又打算坑一個人。
劉鈗是這次唯一跟到遼東的中書舍人。他是大明有名的神童。八歲時被成化帝賜予中書舍人的官職。經歷弘治朝,到現在的正德朝,他還是中書舍人。
中書舍人官職雖然只是七品,卻是皇帝的私人秘書,能隨時隨地見到皇帝,外頭無人敢怠慢。劉鈗做了這么些年的中書舍人,估計是受到他爹、成化帝的老師、內閣閣老劉珝的授意。
“屬微臣的名?”劉鈗忍不住出聲確認。
朱壽點頭:“若朕署名,怕大家礙于皇權言不由衷。”
榮順郡王抽了抽嘴角。朝野上下幾乎不會說言不由衷的話。因為陛下我行我素,壓根不在意大家說什么。東廠都懶得抓言語抨擊陛下的人。報上去不過是換來陛下的哈哈大笑。
“今天是個兒好日子”朱壽心情極好,唱著奇怪的小曲離開。
顧佐質問同僚:“陛下此舉與重立傳奉官何異?爾等為何不反對?”
“此事刑部管不著。”刑部右侍郎王鑒之攤攤手。
大理寺楊珠苦笑:“我等反對有用?”
王鑒之提醒:“有人愿意放棄十萬金幣的巨額財富支持醫學。朝廷竟然連低品級的醫官都不舍得授予。天下百姓會如何想?”
煽動輿論約束皇帝,是官員們常用的伎倆。如今新皇屢屢用這招對付官員,效果同樣有效。鄖陽府的官員可是深有體會。
劉鈗決定,他會在署名前加上中書舍人的官職。百镀一下“爪机书屋”最新章节第一时间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