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324章 只能是人為

第324章只能是人為第324章只能是人為  作品:

作者:俗人喝茶  最強,最快更新!

  猛烈的寒風吹散了鹽池戰場的硝煙。戰場遺留下的殘破尸體,無聲訴說著這場戰役的悲壯。

  打殘了韃靼十萬精銳,大明北方邊民可以高枕無憂過上許多年。

  可無人臉上有笑顏。

  電報、電話的存在,加快了消息的傳播速度。慘烈的戰爭剛結束,寧夏衛就收到西寧衛發出的電報。韃靼使者在赤嶺求見禮部尚書張升,遞交國書表示臣服。張升立刻接受韃靼的投誠,派出手下快馬加鞭回京轉交國書。

  韃靼認大明為宗主國?!

  彰顯了陛下的皇威。

  展現了官員們的功績。

  這就是戰死將士們的拋頭顱、灑熱血的意義嗎?

  一灘灘凝固的血水,在冰天雪地中顯得格外刺眼。踏入‘血海’的寧夏總兵郭鍧,此刻的頭腦和天下飄下的雪一樣雜亂、無序。

  一旦朝廷接受了韃靼的國書,榆林總兵張將軍用生命攔下的達延汗,很快會被冊封為韃靼忠順王。朝廷為了天朝上國的面子,勢必會放達延汗回草原。逃過一劫的達延汗安靜地潛伏,只要大明一虛弱,又會帶著草原上的惡狼們撲向邊軍。

  郭鍧緊握雙拳,望著戰場的雙目流出了眼淚。

  地上躺著不少力竭而亡的士兵,死前也不忘找敵軍墊背。不少榆林士兵和韃靼人纏在一起,尸體的僵硬讓兩人無法分離。打掃戰場的兵卒只得把他們裝在同一個棺材中。

  他的眼前,似乎浮現出了那一幕:榆林軍和韃靼鐵騎交纏一起,雙方展開了血淋淋的肉搏。你砍我一刀,我還你兩刀。你要我的命,我死了也要拉你陪葬。

  榆林總兵張安將軍,在堵截達延汗的時候,身上挨了火篩六刀。其他五刀被護甲擋住,可護甲護不住砍向脖子的第六刀。張將軍的頭和身體,僅僅只有一寸皮膚相連。

  被張將軍用性命堵住去路的達延汗,正被陜西布政司許進大人保護了起來。

  是怕他們這群丘八弄死了達延汗,讓陛下和朝廷享受不到韃靼人的卑躬屈膝嗎?這一刻,身為寧夏總兵、掛征西將軍印的郭鍧,對弘治帝和朝廷滿含怨氣。

  “送張將軍…回家!”郭鍧扛起張安的棺材泣不成聲。

  你們的死,有何意義?

  許進面對慘烈的戰場,同樣是老淚縱橫。他曾巡撫大同,親眼見到韃靼人屠殺大同百姓的一幕。在大明和韃靼交鋒的幾十年里,枉死在韃靼鐵騎之下的無辜冤魂不計其數。

  可他是朝廷的官員,朝廷的廷議結果沒出來之前,他不能讓將士們處置達延汗。

  身為陛下的心腹,又是一省布政司,他深知京師大小九卿們的想法。軍機處的出現,讓武官有面對文官的底氣。文官雖然不能干涉軍權,但想要影響武官們的想法也不是沒辦法。須知官員和勛貴之間頻頻聯姻。

  可是這次圍剿達延汗精銳部隊的鹽池之戰,選在朝廷封印期間。陛下繞過軍機處和內閣,直接向九邊衛所發號施令。

  很多人懼怕肆意而為的皇權。

  接受韃靼的臣服,何嘗不是讓參戰將士寒心的舉動呢?

  但對陛下來說,韃靼稱臣的誘惑力是巨大的。陛下對先帝臨死前打算易儲耿耿于懷。陛下卯足勁想成為一位好皇帝。論文,很多人在大贊‘弘治中興’。論武,陛下沒有建樹。倘若韃靼臣服,那就不一樣了。

  “哎,不管如何打敗了韃靼總是好事。”許進這樣安慰自己。

  可他實在高興不起來。這一戰結束,榆林鎮家家戶戶門前掛白布。他不知道失去兒子、夫君、爹爹的人,如何看待這場勝戰。

  “布政司大人,屠閣老親自打電話通知廷議結果。”陜西布政使司左參政快馬來報。

  一陣寒風吹進左參政的脖子,讓他打了個哆嗦。除了寒風,周圍將士們的發冷的眼神,也讓他直打顫。

  許進急道:“快說!”

  “陛下明確拒絕韃靼的投誠國書。下令用達延汗的項上人頭祭奠死去的將士。剛剛蘇醒的太子已經出發向寧夏趕來,替內行廠向死去的將士們請罪。”左參政一口氣說完。

  “哇哇哇”戰場一片哭聲。

  尤其是殘存的榆林軍,哭得撕心裂肺。

  情緒萎靡的達延汗聽到這句話,抬起頭,朝被憤怒的明軍砍死的火篩尸體笑了笑。那是一種解脫般的微笑。

  明軍損失重大,韃靼更加慘烈。他的十萬好男兒,如今只剩下了四萬多人。一半死于和榆林軍的拼殺,一半死于明軍報復性的殺戮。如果他不主動投降,死的人會更多。

  王妃為了他活命,向大明低了頭。可他活著又如何?沒有精銳鐵騎保護的韃靼,就像瀕臨死亡的猛獅,連豺狼都敢上前咬一口。

  圍在達延汗周圍的榆林軍瘋一樣圍毆他,拳頭打在身上,他卻感受不到疼痛。他失敗了,他不敢想象王妃和孩子們的下場。

  “住手!”不等許進阻止,郭鍧大步流星上前拖走施暴的兵卒,“朝廷正式的旨意還未到,讓他多活幾天。”

  九邊將士誓與陛下和太子一條心。他們不能讓太子為難。

  郭鍧心里門清:耳根子軟、喜文不喜武的陛下,這次沒被朝臣們說服,定是殿下從中起了作用。

  打小身子骨弱,又從沒出過京、沒見識過邊民苦楚的弘治帝,的確對戰事的關注度不高。只要兵權在握,能在勛貴武將中玩好平衡,底層兵卒的想法并不在他的考慮范圍。

  他是位難得感性的皇帝。

  頭頂上的虛榮,抵不過寶貝兒子的眼淚。九邊戰局、鄖陽變故,都沒有徹查妖眚來的重要。

  弘治帝在暖閣單獨召見戴義:“張天師怎么說?”

  戴義把東廠廠督的位子移交給王岳,全力偵辦妖眚一案。

  戴義垂首道:“張天師說京師有龍氣懷繞,又有道家、佛家在此鎮守,此次妖眚不可能是自然產生的。欽天監也說天象一切正常。”

  “人為的?”弘治帝臉色鐵青。

  戴義心里嘆了口氣。

  此次妖眚與往常不同。除了小爺,京師內無人受傷。登上李府鐘樓的張天師,也只看到宮中出現了黑氣。

  為了掩蓋真相,東廠派出人在京師各地噴黑氣假扮受傷。

  皇爺為了小爺,連讓韃靼俯首稱臣的機會都放棄了。誰又敢亂說此次妖眚是災異?如果妖眚是災異,為什么獨獨選擇傷害小爺?

  妖眚只能是人為。

飛翔鳥中文    大明第一禍害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