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314章 糧食和鹽法

正文卷第314章糧食和鹽法正文卷第314章糧食和鹽法  大明最高貴的一家人除夕聚在鳳閣守歲。

  弘治帝父子兩人找了個角落對坐,案幾上擺放兩大疊奏章。弘治帝面色沉重地一本本翻閱,太的半個身子湊上前低語。負責內宮賬本的黃偉、內行廠賬務的王岳畢恭畢敬地站在身后。

  “父皇,趁他病要他命!機不可失、失不再來!”朱壽的嗓音徒然拔高。

  鳳閣眾人心里一咯噔,太子這禍害又要弄出什么幺蛾子?

  弘治帝眉心隆起,半晌后勉強地點點頭表示同意。

  朱壽一把抱住弘治帝:“父皇,孩兒一定會把事情辦好的。”

  張皇后抱著福泰公主款款走來。

  “父皇”福泰公主掙脫娘親的懷抱。

  弘治帝見到女兒立刻滿臉堆笑,快速合上奏折讓黃偉和王岳收好。三步并作兩步從皇后懷里接過女兒。

  鳳閣內眾人感到遺憾的同時,也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

  “當當當”李東陽府上的鐘樓敲響新年的鐘聲,同時響起的還有京師大小寺廟的迎新鐘聲。

  弘治帝把目光移到窗外,笑著打趣道,“朕當初還以為照兒會把石大人胡同的宅子送給李愛卿。”重修的李府精巧別致,這個年怕是會被上門的賓客踩爛門檻。

  石大人胡同的宅子,是京師僅次于皇宮建制的宅院。在等級森嚴的大明朝,藩王也不敢享有如此違制的家宅。

  它的原主人是英宗時期的石亨。石亨敢搶也先送給英宗的妹妹;‘教唆’英宗殺了于謙;任用親故結黨營私,朝中將帥半數出其門下;連他的堂侄石彪在大同當游擊將軍時,都敢讓代王跪謝。他一度權傾朝野,壟斷朝政。

  后來錦衣衛在石亨府上搜出龍袍和大量軍器。石亨被按上謀逆罪,死在獄中。石亨死后,這座豪冠京師的宅子被視為兇宅,一直空置至今。

  幾個月前,朱壽從弘治帝手中要了這座宅子的房契。

  “父皇,孩兒把這座宅子送給了內行廠農學院的袁院長。”朱壽嘴角含笑。

  張皇后挑起秀眉:“竟然不是凌天師?”凌風子弄出的諸多神跡震撼世人,已經超越龍虎山的張天師,隱隱有和著名的道學家葛洪、魏伯陽、郭璞等齊名的趨勢。

  弘治帝也很驚訝。他篤信道教,對凌風子推崇備至。在他看來,兒子不把宅子送李東陽,也會送給凌風子。沒成想竟然送給一位默默無聞之輩。雖然弘治帝因為糧食的高產,多次賞賜內行廠農學院的技師,但從未聽過袁院長的大名。

  朱壽風輕云淡地笑了笑:“袁院長在瓊州秘密培育出畝產十石的水稻種子。若是在瓊州、占城、東北、江南推行,大明再也不會有餓死的百姓!”

  “每畝十石的水稻!”弘治帝仿佛受了重擊,身上的每一根神經都為之痙攣。心神俱亂之下手一松,小福泰脫手掉落。

  朱壽眼明手快地接住妹妹,在福泰沒被嚇傻前拍著背輕聲安慰。

  弘治帝后怕不已,馬上接過女兒許出一大堆金銀珠寶賠禮道歉。張皇后呆愣原地,久久不能回神。

  太皇太后搖晃腦袋問身邊的崇王:“皇帝剛才是在說水稻每畝十石嗎?”

  被嚇傻的崇王木木點頭。

  太皇太后暈了。

  皇太后捂著胸口急喘氣。

  家中囤了很多糧食的仁和公主雙眼一翻,也暈了過去。

  鳳閣一時間內人仰馬翻。

  剛步入弘治十五年,太醫院院判等御醫就被召進了宮里。

  御醫入宮的消息傳到各家府邸,剛在闔家團圓的大臣們,馬上跑到通宵經營的棋盤街辣鍋店碰頭。

  “西涯先生,要不您進宮去探探消息?”位卑言輕的禮部主事硬著頭皮懇求李東陽。禮部官員如驚弓之鳥,格外擔心宮中的變故。

  被謝遷硬拉來的李東陽搖搖頭:“諸位稍安勿躁,很快會有人來傳話。”他兼任西廠客卿,很容易讓西廠的人從宮里頭弄到第一手消息。

  大家耐著性子等消息,直到天際露白,才有一位小內侍過來傳話。“今日皇爺親祀天地壇,行祭天祈谷禮儀。”

  眾人倒吸一口冷氣。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祭祀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大事。尤其是皇帝祭祀天地的儀式最為繁復,極盡奢華,每一步都需要非常考究。比如提前一月準備牛、羊、豬、鹿、兔等牲口,皇帝需要齋戒,寫好祝文等等。

  欽天監每年都會提前安排好來年的祭祀日期。弘治十五年的正旦節并不在祭祀日期之內。

  “難道出大事了?”李東陽一腦門的疑問。

  吏部尚書馬文升沉著冷靜:“如果消息屬實,太常寺必會接到明旨。”

  話音剛落,陳寬親自攜帶圣旨找來此處。“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著太常寺正卿安排今日的天地祭祀大禮。”

  “臣遵旨。”倒霉催的太常寺正卿崔志瑞下跪接旨。

  各部的郎中、員外郎、主事等接收到參加祭祀大禮的通知。

  崔志瑞火急火燎地離開。萬幸他提前讓屬下準備祭祀所需的一切祭品。他是道士出身,能說會道,取得成化帝和弘治帝兩位帝皇的信任。可因為不是科舉取仕,常常遭受同僚的排斥。善于鉆營的他想要繼續當官,就必須拍好太子的馬屁。從太子成了蝦夷王開始,他就讓太常寺安排祭祀。誰知太子無意弄這些。

  成功的機會只留給有準備的人。崔志瑞很榮幸,抓住了幾次機會。

  突如其來的祭祀打亂了京官們的假期。等他們匆匆穿上朝服趕到正陽門東側的天壇時發現,所有的皇親和勛貴都到了。他們臉色凝重,眼中憂慮重重,似乎發生了什么大事一般。

  隆重的祭祀儀式把眾人搞得精疲力竭。一夜未曾合眼的弘治帝反而精神奕奕,臉上的喜悅遮也遮不住。

  等到儀式結束,陳寬宣讀完圣旨,朝臣們炸鍋了。

  “從今日起始,酒醋面局擁有販賣鹽的資格。酒醋面局擁有決定食鹽的統一售價權。統一售價一年內不得更改,各地賣價一致。另外,只要獲得酒醋面局頒發的賣鹽許可證,任何人都可賣鹽。”

  “惡念值1…”朱壽的惡念值暴漲。

  李東陽的腦袋隱隱作痛,他無奈地看向太子,長長地嘆了口氣。太子這不是更改鹽政,這是徹底破壞從宋朝執行至今的鹽法。

  抱病出席的首輔劉健驚呆了,他不顧失儀跳腳咆哮,“陛下怎么能縱容太子的任意妄為!陛下就不怕大明動蕩不安嗎?”

  “上蒼保佑我大明的水稻達到畝產十石,這天下還有什么事能動搖大明江山!”弘治帝豪氣干云。

  炸鍋的天壇為之一靜。

飛翔鳥中文    大明第一禍害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