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488章 忐忑的示威

  “臣有本啟奏。”劉健踏出一大步,遞出了首本彈劾奏章,簡要表達不可妄改科舉的主張。

  弘治帝笑瞇瞇地讓高鳳收下:“朕會轉告皇帝。”

  原本說好第二個上奏的謝遷猶豫了。

  江南文風鼎盛,同時商貿業十分發達。

  劉健重重咳嗽了一句,謝遷身子震了震,這才遞上了類似的彈劾奏折。

  劉健心情想當復雜。

  陛下大罵官商一體,反復訓誡官員約束家人經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官員勛貴們隱在商人身后,官照做,照常從商人手里拿分紅。

  陛下嘴上憤慨,實際上沒有采取行動制止官員經商的行為。反過來利用商人牽制官員,讓政令暢通。

  一招鮮,吃遍天。

  只是這一次,涉及到官員的底線,用草原絲綢之路的利益誘惑,怕事行不通了。但陛下,會輕易放棄嗎?

  劉健原本打算辭官,出了減少取仕人數這檔子事。架不住同僚們的哀求,他這老胳膊老腿只能再堅持一下沖鋒上陣。

  看到一些官員猶猶豫豫的神情,劉健躬下身子劇烈咳嗽。官員們不是鐵板一塊,陛下贏了先手。

  官員們一位接一位上折,弘治帝笑得臉部發僵。突然看到劉健身體不適,忙招呼內侍送去太醫院。

  “這科會試一切照舊。日子不變,禮部盡快操辦。高公公收下所有人的奏折,送內閣勞煩諸公操心。”弘治帝跟在劉健的身后飛快地離開。

  這科會試不變就好。禮部尚書石瑤擦了把額頭的汗,催促禮部的官員回官衙操辦會試。

  “石尚書,遼東快馬加鞭送來的指婚中旨何在?”陽武侯薛倫攔住他的去路。

  石瑤忙搖頭:“禮部未曾收到。侯爺可先去集義殿瞧瞧。請侯爺讓讓路,本官手頭上一堆的事。”

  “會試存在了百年,不過是那些事。有什么可忙的!指婚一事陛下時刻關注著,我等應當替陛下分憂。”薛倫沒臉沒皮地攔著。哪位勛貴不找個三妻四妾的,家中女兒成堆。許出一個換些好處,只要不是上了選秀名冊的嫡女便可。

  圍著石瑤的勛貴不少。西廠從海外貿易賺取大量的財富,他們看在眼里記在心里。好不容易等到陛下愿意分出部分利益,他們豈能錯過。

  石瑤萬般無奈:“李公雖遠在孟艮府,卻時刻替陛下分憂。選秀一事李公插不上話,但密切關注著。”

  “如今選秀變成了指婚。陛下素來不愛處理繁瑣的小事,并不在意指婚的對象。侯爺有何想法,本官可代為轉告李公,讓李公出面保媒。”

  薛倫拱手離去:“替我給李公問好。”

  他怎么忘了石瑤是李東陽的弟子。李東陽的女兒還沒當上皇后,他們這幫人就惦記著給陛下選妃,李東陽心里能舒坦?

  嚇走了薛倫,石瑤火急火燎地離開。

  科舉和勛貴的關系不大。勛貴們能輕松地轉移目標。文官們不行。科舉取仕是絕大部分人維持門庭的底氣。勛貴們能承爵。文官只有依靠一代代子孫金榜題名,才能保證富貴綿延。

  “劉公的病影響不了計劃,一切如常。”謝遷身邊也圍著一群官員。他們不急著離開奉天門。他們想要留在此地避免卷入麻煩中。

  謝遷騎虎難下。

  面對利益的誘惑,他猶豫了。可在一大群官員的裹挾下,他唯有硬著頭皮接下此事。身為閣老,享受無上榮譽時,也要承擔相應的責任。

  “別太出格,陛下可不是好脾氣的太上皇。”

  明朝的朝會只要是京官,不論官職大小皆可參加。一位從八品的鴻臚寺主簿,懷著悲壯的心走出大明門。向守在大明門前空地的士子們打了個手勢。

  主簿可以換身衣服多繞幾圈再出門。但他知道,錦衣衛和遍布京師的暗探不是浪得虛名。很容易查出是他遞的話,偷偷摸摸只是多此一舉。

  他才從八品,這輩子也就這樣了。陛下取消了國子監監生,任何人想入國子監,全都必須通過考核。兒孫們文不成武不就,指望不上監生補官,仕途無望。還不如多攢些人情,做些生意當個富家翁。

  得到了暗示,原本安靜聚在一起示威游行的士子們暴動了。

  當天陛下的為人朝野皆知,今日沒有一位參加會試的舉人參與。聚在此地的骨干,多為官二代、官三代,沒了監生名額很難做官的那類。他們煽動很多屢試屢敗的考生,湊了不多不少2000人。人數多了會出事,人數太少引起不了關注。

  今日暴力游行的每一個細節,都經過老狐貍們的反復思量。脾氣不好的陛下,是他們唯一的顧忌對象。

  “反對減少進士、舉人、秀才名額,反對取消免稅權!”士子們舉起身邊大喇叭高喊。

  大明門正前方是一大塊空地外,兩旁則是商鋪林立的棋盤街。棋盤街是皇家私產,店鋪租金撥給惠民藥局。

  地段好、商鋪裝修新穎,租金價高,一年之內就收回了建造的本金。可沒想到,過年前傳出‘取消八股文’的消息,棋盤街被士子們砸了個遍。沒有一家的玻璃是完好無損的。內承運庫拿出不少銀幣翻修,可把正缺錢花的朱壽氣壞了。

  古代能識文斷字的人少。物以稀為貴,士子是金貴的。特別是鬧脾氣的原因得到很多官員的諒解。損失巨大的朱壽再生氣也不能把他們怎么樣。

  看到士子們亂了起來,五城兵馬司的衙役盡量驅散四周看熱鬧的百姓,防止發生踩踏。

  朱壽愛折騰,多次鼓動京師的百姓鬧事對抗官員。弄得京師的百姓成了刺頭,官差們輕易不敢得罪。可這次,百姓站在了朱壽的對立面。

  百姓們支援士子,高喊著“反對減少進士、舉人、秀才名額,反對取消免稅權”的口號,一起加入砸玻璃窗的行動中。

  “幸虧準備的是泥巴。”經歷多次百姓示威游行的主簿依然心有余悸。

  皇帝們最怕百姓聚眾鬧事,他們這位陛下倒好,最喜歡鼓動百姓和官員們鬧。這下好了,把事情鬧大了吧?

  主簿拍拍胸口:“百姓加入也好,法不責眾。參與示威的人越多,士子們越加不會遭到責難。”

  棋盤街很多家店的掌柜是朱壽的人。他們不緊不慢地送走客戶,搬著小板凳坐到安全的地方嗑著瓜子看戲。

  陛下說了,內承運庫沒錢再次修繕棋盤街。棋盤街交給張忠保護。

  張忠是誰?白蓮教蘇州事變的軍師,能對付得了蘇州官府,還對付不了鬧事的烏合之眾?

飛翔鳥中文    大明第一禍害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