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三百四十一章雕刻進行時

  類別:

作者:和光萬物  書名:

  有了評級標準,剩下的就簡單多了。

  對于他們每個人能到達什么標準,張梁和五姐夫心里都有數。

  連考試都不用。

  其實他們自己對照標準,自己能達到那個級別,也都有數。

  趙智勇、王宇飛、劉志強、趙建波、于寶華、劉書友、鄭明剛木匠二級。

  丁昊陽因為調去負責后勤采購,不再進行定級。

  待遇由楊芮按照管理來定給他工資。

  總之不會比劉書友他們少。

  其余人木匠一級(許懷順、劉憲鋒他們后面來的,其實離木匠一級還差點,只是以前享受的就是木匠一級的待遇,總不能降到木匠學徒吧?他們屬于特例。)

  王震等十名退伍兵木匠學徒。

  再往下就是張梁的十二個徒弟張任偉、張任山、陸景豐、賈樹華、于嘉、張任城、張任賢、張任群、張任鈞、周志佟、周志帥、楊銘雨。

  至于五姐夫,張梁給他定的級別的大匠師。

  但是五姐夫死活不同意。

  他因為手受傷殘疾,根本干不了大匠師的活。

  五姐夫的自尊心,讓他無法接受大匠師的評級。

  最后在張梁的堅持下,勉強接受了匠師的級別。

  專門負責培養新人。

  評完級后,大家干活明星的更加積極。

  尤其是許懷順他們,在會后張梁專門找他們談了一下。

  學習的勁頭非常足。

  他們不想被人說閑話,說他們是靠在張梁的關系混錢。

  不再像以前那樣,有了知恥后勇的勁頭。

  王震等人,卯足了勁,等著一年以后的頂級考核。

  看著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張梁很滿意,也終于能夠靜下心來搞創作。

  至于說公司的其他部門的組建,自有楊芮和蘇文芳負責。

  老兵家具廠,雖然接了不少訂單,資金也不缺。

  可是在品牌之路上,還是一張白紙。

  一張白紙好作畫。

  楊芮好蘇文芳可以盡情的去發揮。

  就像張梁說的,有他的手藝在,楊芮和蘇文芳想要把家具廠搞黃也是個技術活,難度不小。

木雕板畫,圖稿設計,是完成木板雕刻的第一步,它的優劣直接關系到一件作品的成敗  木雕板畫一般分為淺浮雕、深浮雕、透雕、圓雕等幾種雕刻手法。

  根據不同的雕刻手法,設計圖需要進行微調。

  笨一點的辦法,是用提前畫好的樣圖,覆蓋的模板上。

  樣圖一般使用的都是很薄的宣紙。

  這樣覆蓋到木板上之后,用鉛筆沿著樣圖重新畫一遍,鉛筆稍微用力,就能透過宣紙在木板上留下印記。

  此時用鉛筆,把木板上的印記加深。

  樣圖上的圖案就被拓印到木板上。

  然后根據拓印在木板上的圖案進行雕刻。

  淺雕也好,陰雕也好,浮雕也罷,看個人選擇。

  當然,這種方法適用于新手。

  拓印圖案,張梁可丟不起那個人,他之前使用銅版紙做草稿,就沒想著拓印。

  更何況,張梁畫的草稿和木板尺寸并不相符。

  木板是早就做好,上好的黃楊木,并且陰干的。

  黃楊木,細膩不易斷裂,色澤潔白并且很堅硬,是制作木雕的上好材料。

  本來張梁是準備用黑胡桃木的,后來有了老楊的出現,免費勞動力不用白不用,就讓他隨著黑胡桃木一塊發過來一批黃楊木。

  木板的尺寸是一米乘零點六一八米。

  這是長方形的黃金比例。

  張梁也想制作更大的木板畫,可是夠寬的木板不好買,心材能達到零點六一八米的已經是張梁能夠買到的最好的黃楊木了,就這還是人工種植的黃楊木。

  張梁又不想用拼接板,只能湊合著用寬度零點六一八的木板。

  張梁把十幾塊陰干的木板放到后備箱里,拉著來到自己的工作室。

  張梁的工作室一直在老家具廠里,沒有搬。

  一是這里安靜,沒人打攪他。

  二是因為已經交了一年的租金,人家村委不給退,一時又轉租不出去。

  好吧,最后一點,才是重點。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一年也是幾十萬,張梁本著不浪費的原則,繼續堅守老家具廠。

  黃楊木質地潔白,用二b鉛筆勾畫圖形正好。

  沒辦法,張梁還做不到無畫雕刻的地步。

  無畫雕刻,難度尤高,那是宗師的特權。

  要有技勝一籌的雕技,使繪畫、設計、雕刻融合一身,把整張木板,整幅畫印到腦海里,既要成竹在胸,又要刀刀見功夫,每一刀的深淺,走勢都已經提前在心里計算好,對空間線條的處理,如羚羊掛角,圓潤無痕。

  張梁只能說,我還在努力成為宗師的路上,無畫雕刻以后會有的。

  有了之前的經驗,感悟,張梁在木板上作畫,速度很快。

  本來前面幾幅畫,意境并不深。

  作畫的難度不大,張梁很快就畫人物圖案。

  第一幅畫,描述的是楊將軍接受任務,奔赴抗日第一線。

  中心思想就兩個字,責任。

  在木板上畫好了圖案,第二步就是打坯。

  張梁使用的是淺浮雕技法。

  淺浮雕是浮雕技法的一種,是使用雕刻技法,在平面的木板上雕刻出立體的效果。

  自上而下,依據不同的層次,由淺漸深地連續打出與畫面景物相應深度的輪廓線。

  接著,雕出“空地”——也就是畫面空隙的地方。

  這個在繪畫中,有個名詞叫做留白。

  留白,是我國傳統藝術的重要表現手法之一,被廣泛用于研究中國繪畫、陶瓷、詩詞等領域中。

  留白能使整個作品畫面、章法更為協調精美,給整幅作品留下更多想像的空間。

  藝術大師往往都是留白的大師,方寸之地亦顯天地之寬,給人以想象之余地,,如此以無勝有的留白藝術,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正所謂“此處無物勝有物“。

  木雕中的“留白”是為了讓所雕部分浮現出來,突出重點。

  通過“留白”把景物的前后、遠近交錯參差的關系,打出相應高低、厚薄、深淺的大層次,最后進入“分大面”的階段。

  一副木雕作品中不可能只有一個中心點,還應該有其他次要的點來輔助,就像影視作品,不可能只有主角。

飛翔鳥中文    最強退伍兵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