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著老媽、鈴鈴他們說了會話,張梁起身去桃花山找董全德。
人家過來幫自己把關,自己這個主人不能不露面。
來到桃花山,老爸、小姐夫、董全德三個人站在雞舍旁邊聊天。
張梁走過去,原來老爸和小姐夫正在聽董全德講養雞經。
“蔬菜大棚種上幾年之后,土地就會變的貧瘠,板結。
再種蔬菜或者瓜果全靠肥料拿。
這個咱們老百姓都知道,咱們這邊種的大棚蔬菜,大棚甜瓜賣的很好,可是咱們自己有幾個敢吃的?
為什么?
農藥、化肥用的太多了!
但是投資一個大棚十幾萬甚至幾十萬,就這么荒廢了,肯定不行!
利用變的貧瘠的蔬菜大棚進行生態養殖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董全德滔滔不絕的給老爸小姐夫講解著。
張梁看著很是感慨,人的變化真是太大了。
以前上學的時候,董全德屬于那種三棍子打不出一個屁的人,現在居然會講大道理了。
說的老爸小姐夫連連點頭稱是。
“就像梁子這樣,在蔬菜大棚里搞發孝床生態養雞,養上兩年,原本貧瘠的土地就好會再次變的肥沃起來。
那個時候,繼續養雞也好,種大棚也好,選擇的余地就多了。
大棚養雞只要做好防疫消毒,一點風險都沒有!
利潤比種大棚還要高!”
“比種大棚還高?”
“我給你算一筆帳,大棚養雞,每平方可以養四只雞!一畝地能夠養兩千六百多只雞!
咱們不用養那么多,就按照一畝地養兩千只雞算!
大棚養土雞,也就是咱們常說的黑腿雞,半年一茬能長到六斤左右。
一斤雞七塊錢。
兩千只雞就是八萬四千塊錢!
雞苗一只三塊錢,兩千只雞苗就是六千塊錢。
再去掉疫苗錢,一只雞總得疫苗費用大約在三毛錢左右!
按三毛算,就是六百塊錢!
雞飼料,因為你們用的是發孝床養殖,雞飼料能夠省很多,一只雞平均下來也就是十塊錢,總共是兩萬塊錢的飼料錢。
還有發孝床,一畝地的發孝床大約是四千塊錢!
這么算下來,一畝地養兩千只雞,毛利潤是五萬多塊錢!
養雞一畝地一年毛利潤能達到十萬塊錢!”
“這么多?”小姐夫心動了。
種一畝地的大棚一年才多少錢?
什么費用都不去,也賣不到十萬塊錢。
“那大家為什么不去養雞?”老爸給小姐夫澆了一盆涼水。
“呵呵,三大爺,其實這是老觀念造成的!
家有萬貫帶毛的不算!
說的就是養殖,養雞養豬最怕瘟疫,一場瘟疫下來,賠個精光!
這也就是老話說的,家有萬貫帶毛的不算!
其實那都是老黃歷了,現在科技發達,雞瘟已經不再是不可控制的養殖風險!
只要把握好消毒防疫這兩關,雞瘟還是可以控制的!
再說了,咱們鳶都可不是沒有大棚養雞的!
相反還不少!
他們養的是肉食雞,兩個月一茬,一年能養五六茬!
利潤非常大!”董全德笑著解釋道。
說到自己的專業,董全德口才都變得好了起來。
“怎么?小姐夫心動了?打算搞大棚養雞?”張梁笑著走過去。
“是啊!養雞這么賺錢,隨他去種大棚啊!
累死累活一年也就賺個一二十萬!
還不如養一雞賺的多!”
“那你可要想清楚了,大棚養雞可不輕松!
前期投資也不小!
你一個三畝的大棚,光前期投資就要十多萬塊錢!
這還沒算你建大棚的費用和人力成本!
大棚養雞管理也是一個問題,你不能盲目的去干!”張梁給小姐夫提醒道。
大棚養雞看著利潤可觀,可是前期投資很大,萬一管理不好,來場雞瘟,對老百姓來說,就是滅頂之災。
好幾年翻不過身來。
他可不想,小姐夫受他的影響,滿心歡喜的去養雞,結果發生什么意外,然后他落埋怨。
大棚養雞和他的果園養雞可不是一碼事。
大棚養雞,幾千只雞聚集在一塊,一旦發生雞瘟,那就是毀滅性的。
而果園散養,則不用擔心那些,只要按時做好防疫,根本不用擔心雞瘟,散養雞的抗病能力可不是大棚雞能夠比擬的。
張梁不會阻止小姐夫搞大棚養雞,但是不希望他腦子一熱,沖動之下去養雞。
見張梁不建議他小姐夫養雞,董全德岔開話題,向張梁建議道:“梁子,我建議你在果園里再種上黑麥草、紫花苜蓿和墨西哥玉米!
這三種植物都能做雞的青飼料!
我看你還挖了魚池,黑麥草、紫花苜蓿和墨西哥玉米還能當魚飼料…”
“呵呵!我已經買好種子了!
我打算在散養雞的活動范圍內,中藥材種植區里夾雜著種上紫花苜蓿和墨西哥玉米。
外圍觀光帶則種上高羊茅!”張梁笑著說道。
見張梁考慮的這么全面,董全德也不再說什么。
張梁又向他發出邀請,“全德,明天沒事的話,帶著你鈴鈴和你兒子,咱們一塊去看風箏節預選賽!”
“風箏節預選賽?”
“是啊!明天我的風箏要去參加預選賽!”張梁笑著說道。
“你的風箏?那行!那明天一定要去給你捧場!”董全德扶了扶眼鏡,笑著點點頭。
經過上次的爭吵,董全德也想開了。
不管張梁以前和鈴鈴關系怎么樣,反正最終鈴鈴選擇的是自己。
又有什么好妒忌的。
沒有了妒忌心董全德也愿意和張梁交好。
從小到大張梁都是孩子王,在他看來張梁屬于那種有本事的人,值得交好。
最主要的是,拋開妒忌心,張梁還真算得上是媳婦的娘家人。
更應該交好。
“我代表咱們鎮參加風箏預選賽!你們一塊過來給我加油助威!”張梁笑著解釋道。
風箏節預選賽,又叫選拔賽。
是鳶都市搞得內部選拔比賽。
國際風箏節這么重要賽事,想要參加的人和團體非常多。
要知道每年國際風箏節都有幾十個國家,國內外上萬風箏愛好者參加比賽。
鳶都這邊肯定不可能所有人都參加,那樣的話,人數太多,太亂,外面的人沒法限制,就只能限制自己的參賽人數。
所以鳶都市就搞了一個內部的選拔比賽。
通過比賽挑選出十幾支代表隊來參加國際風箏大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