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沒更新/沒有找到你看的書?通知我查看更新回復求知求真作品第339章血肉與鋼鐵的戰爭,逐漸浮現的陰影 海洋深處存在著巨大的水壓,稍微深入一點,就能摧毀絕大部分的人類造物,從把塑料水杯捏成針尖大小,到將金屬潛艇壓成實心棺材,可怕的水壓是人類探索深海最大的障礙。
不過即便如此,深海之中依舊布滿了生物。
生物這種東西,其實并不像普通人認知中那么脆弱,除非環境已經苛刻到連原子分子都無法穩定存在,不然誰都不敢說生物無法適應生存下去——
不過就算在那種程度的極端環境也無法一口咬死絕對沒有生物存活,畢竟程斌過去在使徒文明那見到過不少存在形態挑戰認知的奇怪生命。
拋開使徒文明引力怪那類工業制造的生命不說,只論地球自然界里的生物的話,也不是沒有生存能力強的超乎想像的生物的。
就像傳說中只能用微米來衡量體型的水熊蟲,堪稱是地球上最能茍的生物之一,在各種險惡的環境下都有希望生存下去——
無論是遍布冰雪的山峰還是數千米深的海溝,無論是接近絕對零度的超低溫還是煮沸的開水,無論是真空還是輻射,水熊蟲都能堅挺的生存下去。
起碼,遠遠要比人類或者蟑螂堅持的更久。
而拋開這類極端的生物范例外,大部分在深海生存的生物,除了靠柔韌的肉與骨、高滲透的表皮來平衡內外水壓外,一般都需要特殊的酶與胺類分子來加固自身蛋白質,避免被無孔不入的水壓扭曲身體分子層面的結構。
從這個層面來說,出現在這個世界地球上的蟲族,本身是可以通過自身的生物科技捕捉這些現存的自然生命,研究它們的生命形態與基因、破解出它們適應深海環境的秘密,從而在人力難及的海洋最深處實現擴展蔓延的。
但現實是,海平面兩百米以下的區域,就可以粗略認作是深海區了,而蟲族用于孵化各類兵種并進行研究工作的母巢,大部分都建立在淺海地區,甚至于直接緊貼著沿海大陸架來建造。
如果不是露出水面后人類無處不在的空襲轟炸威脅性要躍升幾個等級,想必蟲族還會將母巢往更淺的地方挪一挪。
以蟲族本身來歷的神秘程度而言,這種渴望陸地的行為其實是有點low有點掉逼格的,純粹的海底環境就沒辦法攀登科技樹了?這可未必。
簡單粗略地研究分析一下,克國科研人員就能想出不少借助深海高壓、豐富礦藏資源與生物精密復雜的化學操縱能力,來不斷強化科技體系的思路,以蟲族精確到基因層面的原子級生化科技而言,就算在環境極度惡劣的深海里也應該有正常升級的辦法才對。
不過這里面有一個關鍵的問題——
依靠特殊體制與兩種超自然能力,克國科技攀登的速度遠超原來的地球國家,從一開始就擺出敵對立場的蟲族如果在軍備競賽中落后了,那必然是會在克國科技搶先質變后被按死在深海中永遠也爬不出來。
在外敵的巨大壓力之下,蟲族理應尋找并執行最優化發展策略,而看現在蟲族爭搶大陸地盤的行動模式,顯然它們認為自己在岸上比在海里發展的更快。
結合其他從蟲族俘虜上研究出的成果,克國就得出了一個結論——
蟲族本身并不具備在深海環境生存發展的經驗,或者說,兵種海陸空多樣化分布、基因被后天修改到復雜無比的它們,本質上其實是陸生物種。
再進一步的話,蟲族士兵從甲殼到血肉的分子成分、雙螺旋基因結構,如此種種生物化學科技的細節...從克國這一系列相關研究破解成果來看,就能得出一個匪夷所思的猜想——
蟲族在根子上有一些...屬于人類文明的痕跡。
這也是驅使著這個世界的程斌跑到前線來的一大原因之一,只要找到蟲族暴露在其他戰線的那種英雄單位,用自己的感官與念氣接觸一下對方那種超越當前科技體系的奇異能力,那么程斌就能從中確認一些非常關鍵的問題,為之后的一些抉擇做出參考。
而介入進來、與這個世界平行個體融合同化的程斌,也同樣對這個問題非常感興趣。
沒讓待在最前沿堡壘中的程斌等太久,海岸邊極其廣闊區域的海水就開始不正常的“沸騰”了起來。
尖銳的警報聲遠遠的在沿海陣地中傳開,正面對著蟲族母巢的這個堡壘中,8861在窗口按滅了手上的煙頭,對程斌點了點頭后就轉身跑走了——
曾經作為克國最高軍警領導的他,現在不過只是前線一個區域將領而已,畢竟克國組織結構也拆分改組很多次了,而且在洗腦培養與模板選拔中不斷迭代選優的克隆人整體才能總是后浪推前浪的。
程斌通過全景圖打量了一下驟然繁忙起來的堡壘,隨后在開始緩緩切換模式的窗口封閉前飛了出去,繞過一條弧線落在堡壘群中一個制高點上。
重新審視了一遍當前念氣戰體上加載的各種念氣模塊后,程斌迎著海風向不斷涌動的海浪中望去,就見到之前稀稀落落不斷浮現并被軍隊摧毀的蟲族小部隊已經沒了影子。
翻閱過戰爭記錄的程斌知道,之前蟲族這么搞并不是在給人類送經驗,而是通過零碎散兵與小規模集群突擊,來試探堡壘群的火力點分布與調動情況。
這種行為正是它們準備進行襲擊的前兆,畢竟過往的戰役中已經證明了“聲東擊西”、“狼來了”這類戰術對于這邊專精于建造工事、封鎖戰線直接堵門、人口兵力按需制造的克國部隊沒有多大用處。
唯一能被蟲族佯攻調動的克國機動兵力,就是行動算得上遲鈍的海洋艦隊了,但這種飄在海上的部隊在戰爭前期就被適應海洋的蟲族啃噬殆盡了,消耗巨量金屬資源、建造周期漫長的海洋艦隊很難再出現在戰場上。
但目前占據了制空權的人類,依舊可以通過轟炸機不斷的投放深水武器抑制蟲族在淺海的擴張,而機動部隊的超音速空軍完全可以等到時機成熟之時再出動,在短時間內跨越漫長距離攻擊蟲族軍團。
所以蟲族目前占據的大陸陣地極少并且很難穩定持久的站住腳,而且那種地方基本都是陸地縱深太少的環海區域。
程斌抬高視線看了眼左右,連綿的黯淡金屬色幾乎完全遮蔽了原本的大地,以他的全景圖都無法將人類分布在海岸上的堡壘或者說城市完全納入眼中。
雖然不是海岸線上每一個地方都有這種等級的防御,但就算只針對母巢兵力投送范圍,建造這些防線的消耗也是龐大到能嚇死人的。
“站不穩腳步依舊要不斷進攻...蟲族難道打算就這么耗死人類嗎?話說回來,論發展空間和潛在資源總量的話,無論是石油還是礦藏,陸地確實和海底沒法比的。”
程斌看著海面上開始大片大片浮現的不正常猩紅色澤,為克國前途微嘆了一口氣。
——等到克國的試驗性核聚變能源站成功建成之后,說不得為了能順利獲取能夠提取出氘氚的海水并維持穩定的近海環境,人類又得在海邊和蟲族主動開戰。
在程斌感慨的同時,大片的猩紅色澤已經從深水中浮上海面,那似乎是某種類似藻類的生物,此刻就像是地毯一樣將程斌視野內的大片海洋一點點覆蓋掉。
無論是陸地還是海洋,鋪設這類菌毯是蟲族一直以來的習慣,之前程斌沒看到只是因為人類軍隊長期在近海投放特制武器腐蝕、焚化這些東西而已,在遠離大陸的海洋深處,這樣的東西幾乎已經完全遮蔽了海洋,規模大到燒不甚燒的程度。
這種菌毯有很多種功能,例如屏蔽電磁信號與視野、吸收熱能與陽光并轉化運輸之類的。
在過去戰爭中已經知 你現在所看的《》第339章血肉與鋼鐵的戰爭,逐漸浮現的陰影只有小半章,要看完整版本請百度搜:(冰雷中文)進去后再搜:
通知我們留個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