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百四十章 影音超市和院線

都市小說第一百四十章影音超市和院線第一百四十章影音超市和院線  蕭炎雖然喜歡吃窩邊草,看起來最不正經,但實際上只注冊了三只小姐姐,第四只也是最為兇悍的一只,暫時還處于申請狀態。

  吳邪這邊則連一只小姐姐都沒注冊,但被他登錄過的小姐姐已經超過了手指腳趾能數清的數量。

  但他是真的不吃窩邊草,珍妮小姐姐幾次明示暗示,全都被他無情拒絕了。

  “中原唱片”現在一共有六名簽約歌手,男女歌手各三名。

  男歌手里有剛剛簽下的林子祥,以及未公布的張國容和陳白強。

  女歌手則是汪明筌和珍妮,以及未公布的陳淑華。

  林子祥就不用說了,這位未來的“歌隱”,論唱功不遜色吳邪。

  他們兩個都是高中低音都能唱好的全能歌手,幾乎沒有短板,只是各有所長。

  吳邪在中低音區的音色和技巧更出色,但上到高音就不如林子詳的音質那么飽滿。

  這樣一位足以與自己較量一二的神級唱將,吳邪果斷選擇將其拉到自己旗下,給出了一份極有誠意的黃金約。

  這份合約對于還沒有成名的林子詳來說,真的很有誠意了。

  張國容和陳百強則是最近兩個月才加盟的新人,兩人都是待遇最差的白銀約,而且都沒有對外曝光。

  陳白強比較容易打發,他是自己送上門來的,別說一份正式合約,能留下來打雜他都愿意,屬于不要錢都干的那種。

  陳白強家境富裕,是個非常有天賦的歌手,自身也非常熱愛音樂。

  但家里人不支持他唱歌,希望他放棄這條路,專心求學。

  可是一心想要唱歌的陳白強無心讀書,特別是吳邪出道后,陳白強更加迷戀上了音樂,房間里全都是吳邪的寫真,現在吳邪的專輯就是他的圣經。

  陳白強輟學后,三翻四次跑來“中原唱片”毛遂自薦,只要能留在這里,吳邪給他安排什么職位,他都不在乎。

  吳邪當然愿意簽下這位天賦出眾的歌手,但他不會太主動,所以在陳白強第四次上門求職后,才終于給了他一張臨時合約,并打發陳白強跟張國容一塊參加“超級男聲”。

  吳邪沒忘記威脅陳白強,如果他不能拿到前四的成績,這份臨時合約便不會轉化為正式合約,“中原唱片”只要精英中的精英。

  這當然是嚇唬他的話,陳白強絕對有奪冠的實力。

  但是見到天賦和唱功都超過自己的林子祥,又見到天賦不遜色自己,外形卻遠勝自己的張國容,陳白強心里的壓力當然不是一般大,一點都不敢掉以輕心。

  張國榮也是一樣處理,這個新人是中原娛樂主動簽下的,只不過沒費太多周折。

  這也多虧了吳邪名氣響亮,這些年輕人一聽到吳邪的邀請,待遇什么的早就不重要了,小哥哥連合同都沒仔細看,便簽下了自己的名字,真不怕被人坑啊!

  吳邪也安排張國榮參加了“超級男聲”,這位俊俏的小哥哥當然有奪冠的實力,但在陳白強參賽后,兩人誰勝誰負就要看選歌和發揮了。

  但如果實力相差不多,吳邪肯定會選張國容,這個沒有懸念,實際上他心里面就是準備讓張國容成為第一屆超級男聲的冠軍,其余人除非有林子詳和羅文的實力,否則從一開始就注定了陪跑。

  張國榮和陳白強進入4強后,吳邪便會利用評委身份將二人選為冠軍和亞軍。

  這也就是說,如果他們沒法靠自己的實力進入4強,吳邪也懶得管他們了。

  但這種情況應該不可能發生,以張國容和陳白強的天賦,將來雖然進不了香港歌壇唱功前五直列,但如果說他們連這種一年兩次的歌唱比賽都進不了4強,那就是搞笑了。

  陳淑華則是一位從臺灣來的小姑娘,今年只有19歲,但八歲就已經參加歌唱比賽斬獲冠軍,十歲就出了兒歌專輯。

  “中原唱片”能從眾多唱片公司中簽下他,吳邪的個人魅力又成為了關鍵,炮王用一頓飯就把小姑娘勾搭走了。

  吳邪簽下陳淑華后,當然也把她安排進了“超級女聲”。

  這樣一來,“超級男聲”和“超級女聲”都有了天賦出眾的參賽選手,哪怕這一屆沒什么人才,這三人也能撐起局面了。

  汪明筌和珍妮則是公司最早的簽約歌手,兩位小姐姐的首張專輯都以發行,她們不會參加這種比賽了。

  珍妮小姐姐的唱片已經發售一個月,目前在亞洲大概賣出了九千余張,成績與吳邪有不少差距,但相較于其他歌手來說,特別是對于一個首次推出專輯的歌手來說,這個成績算是非常好了。

  《一奏傾情》的火爆也讓珍妮名氣大漲,她的專輯近半個月銷量有不少增加。

  吳邪預測到年底時,珍妮的專輯應該能突破兩萬張,有機會沖擊一下三萬張,他已經準備在明年為她發行一張LP專輯了。

  汪明筌的單曲專輯剛剛發售十幾天,這張定價19.9元,只有三首歌的單曲專輯,發售后比珍妮小姐姐的EP專輯賣的更好,

  這除了汪明筌加盟“中原唱片”前已經有過幾張專輯的經歷,她的名氣在《一奏傾情》上映前也遠比珍妮更高。

  再加上專輯里的三首歌都是新歌,這張專輯發售后一直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一萬張的備貨在香港、臺灣、東南亞散出后,居然不到半個月就賣光了。

  吳邪覺得這張唱片有機會在年底前突破三萬張,專輯中的三首歌——《愛在深秋》、《幻影》、《愛的根源》,發售后在亞洲各地都獲得了廣泛贊譽,汪明筌現在光是各地的演出就已經接不過來了。

  “中原唱片”現在正發行的三張唱片都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成績,但說起唱片發行,吳邪自然不能全交由別人,就像“中原影業”需要在全球建立起自己的院線一樣,他的“中原唱片”也要建立自己的全球連鎖影音店。

  吳邪對這家影音連鎖店的經營理念與眾不同,他希望把它們當作販賣音樂和電影的超級市場,盡可能地迎合各種消費者的口味,加強商品類別的豐富度。

  這家影音超市將不只賣唱片,也銷售音樂器材,電影和音樂書籍,各類與音樂和電影相關的雜志,各類音樂和電影海報,還有音樂和電影錄影帶,各種周邊商品…

  總之,凡是音樂粉絲和電影粉絲可能感興趣的東西,他們在這家店里都能找得到。

  除了這些,在這里你還能收獲到更多,比如每位店員都要緊跟潮流,身上要散發出來一股酷勁兒,以及海量的音樂和電影知識,使得年輕人能在這里享受最專業,最時尚的消費感覺。

  店里還要設置供會員消費的休息和逗留場所,這個自然就是將來林動旗下的星巴克,必勝客等餐廳在店內植入。

  此外,店內面積必須足夠大,因為這里還會定期舉辦一些簽名和小型表演活動,方便藝人與歌迷間近距離互動。

  吳邪不僅僅要打造一間影音超市,這里更是一處時髦并有著文化光環的社交場所。

  他的第一家影音超市將會在8、9月份開張,目前正處于挖人、裝修和進貨階段。

  這家影音店的名字大佬還沒想好,但他已經打算好了,影音店將會從早上九點至深夜十二點全年無休地為顧客提供服務,并且接受各地加盟商開設連鎖店,將來要在全球開設數百家,甚至上千家這樣的直營和加盟店。

  日本方面,《一奏傾情》已經開始了第四周的上映,前三周的票房已經統計出來,這部電影繼首周取得5億日元的票房成績后,第二周又取得了7億日元的票房成績。

  這個提升不算特別驚人,但在第三周增加放映規模后,《一奏傾情》的票房終于起飛,這一周便拿下了10億日元的票房成績。

  這也使得《一奏傾情》的總票房達到22億日元,換算成港幣是4000萬港幣左右,即便他們只能分得20的分成,那也是八千多萬港幣的收益。

  如果光是票房高,那還不算什么,真正讓香港方面覺得自豪的是——《一奏傾情》開始登上日本各大主流報紙和雜志,并且口碑有褒無貶。

  這么說吧,這部《一奏傾情》在日本上映三周后,終于引起了轟動,不亞于一顆原子彈在日本影壇炸開。

  日本影壇,現在上至電影公司老板,下至知名導演和演員,無不對這部電影推崇備至,甚至有不少自貶的言論出現。

  “不敢相信中國電影發展到了如此地步。”

  “日本電影已經被遠遠甩在身后。”

  “一部殿堂級作品!”

  “日本拍不出這樣的電影!”

  “天才的導演、天才的音樂!”

  這些是新聞上最基本的報道,日本媒體和業內人士對這部電影崇拜敬佩,影迷則為之瘋狂!

  這使得《一奏傾情》在第四周的上映規模逼近了三百家,這回真的能在全日本看到這部電影了,票房也必然會再次突破。

  邵氏那邊也傳來消息,日本各地的院線都希望延長兩周上映時間,現在第四周過去一半,但上座率依然很高,完全可以繼續上映。

  這個要求和韓國差不多,現在兩邊都在延期上映,可見這部電影一旦宣傳跟上來,立刻就能迸發出遠超過各方預料的能量。

  但是“中原影業”慶祝過后,也沒有忘記票房與上映規模的因果關系。

  一部電影的正常上映情況,應該是首周大規模排片,然后根據上座率進行調整。

  但他們卻反了過來,《一奏傾情》現在的成績不是別人施舍的,而是靠實力一步步爭取到的。

  這部電影本應取得比這更好的成績,但在一開始卻沒有取得應有的放映規模,即便現在放映規模增加到了接近三百家,還是遠遠不夠。

  這部電影如果是好萊塢公司出品,那么在第一周上映時,便會有上千家電影院上映了。

  中原影業不要求有這樣的上映規模,但第一周哪怕只有五百家電影院上映,他們也有信心最終收獲100億日元以上的票房。

  可現在即便延長了半個月放映時間,放映規模也增加到近三百家電影院,最后的成績也很難突破50億日元。

  所以,建立一條屬于自己的院線更加有必要了,萬達作為一間內地公司將來都能建成世界第一的院線,他們在各國管制更松的七十年代,而且還準備利用白人宿主去收購,難道不能建立起世界最大的電影院線嗎?

  “中原院線”目前已經在香港吃下了六間戲院,一間位于觀塘的龍頭戲院,還有五間位于旺角、沙田、屯門、黃大仙、深水埗的主力戲院。

  這幾間老舊的戲院當然不是大佬的目標,特別是那五間破舊的主力戲院,“中原院線”買來后根本沒翻新,也沒有更換設備,這些戲院只是用來暫時應急,將來都要淘汰掉。

  他的宿主先前各處都要用錢,暫時無法在院線上過多投入,不過最近幾部電影和劇集為公司收獲了不少資金,加上羅峰和蕭炎這些日子從倫敦收獲的熱錢,他們終于能拿出一些資金投入到院線上了。

  今后,“中原院線”的主力戲院會在裝修、設備、地段的要求上全部提升一個檔次,新收購的戲院必須重新裝修,各方面達到要求后才能開張。

  先前那些應急的產物,地段好的戲院可以進行翻新后繼續保留,地段不好的過幾年便直接放棄。

  院線公司的計劃是——在1980年前,在香港建立一條擁有15家大型戲院的專屬院線,其中1間必須是達到全球頂級水準的旗艦戲院,中原影業的首映禮都會在這里進行;4間達到全球一流水準的龍頭戲院;10間達到香港一流水準的主力戲院。

  這條香港院線就是“中原院線”第一階段的任務之一,但公司第一階段的任務不止這些,他們還要在1980年以前在臺灣收購一條至少30間影院規模的院線;在東南亞各國組建一條加起來超過60間影院規模的院線。

  這就是“中原院線”第一階段的任務,如果發展的順利,日本和韓國也是越早進入越好。

飛翔鳥中文    重生之全面復興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