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站著裝逼 小說:作者:靜物JW
百度求有求必應!/read/136713.html全文閱讀!求,有求必應!
晚上八點,電影首映式正式開始…
羅峰挽著魏秋華的手進入放映廳,登上樓座坐到了第一排。
不少人以為他會上臺講兩句話,但羅峰根本沒這個打算,臺上站著的司儀是原TVB當家花旦汪明筌。
“TVB一姐都被你挖來了,改天要不要把一哥也挖過來?”
鄒文懷看著年輕到讓他妒忌的羅峰,這就是他一直讓何冠昌與其打叫道,自己很少與羅峰見面的原因。
他實在無法跟一個與自己孫子差不年紀的小家伙談生意,那種感覺很別扭。
“一哥就算了,佳藝已經有太多一哥。”
羅峰也不愿意跟一個能當自己爺爺的老頭子談生意,那種感覺同樣很別扭,雖然他接觸的人多數都比他大上兩旬。
“好,后生可畏啊!”
鄒文懷覺得自己被噎了一句,心里有點小情緒,但想到此人在電影上的才華,又想到佳藝有三個這樣的小王八蛋,有脾氣不能發作,只能一語雙關的回了一句。
何冠昌與羅峰打交道最多,其實他的年齡比鄒文懷還大,但他不在意這些細節,他在意的細節在其它方面,比如那個佳藝和中原娛樂的新導演林動,還有那個更神秘的方寒。
這兩個人是佳藝近期很出位的兩個人,雖然還沒有作品問世,但也正因為如此,佳藝和中原娛樂居然會把一部電影和兩部劇集的任務交給沒有任何經驗的林動和方寒,這種詭異更值得注意。
林動正在為佳藝和中原娛樂拍攝一部電視劇和一部電影,這種事當然瞞不住,畢竟一個電視劇組上百號人,正常的電影劇組人數也不會少,這種動靜想瞞住消息是不可能的。
兩個月前就有媒體報道了這位新導演,只是他的作品在沒有問世前,普通人不會在意,但邵氏和嘉禾卻不會錯過這種信息。
方寒也是同樣的道理,雖然陳慧敏的事情還沒人知道,但梁小龍的事情已經被劇組里的人傳了出去。
不少八卦媒體報道,這個方寒是有真功夫在身,曾與梁小龍私下切磋,兩人大戰三百回合后,這個從內地偷渡過來的家伙擊敗了香港四小龍里第二能打的高手。
何冠昌覺得空穴來風未必無因,今天羅峰、蕭炎、林動和方寒都坐在樓座第一排,四人互相坐的很近,相互交流時完全一副平等的姿態,甚至那個方寒依然擺出一副別人都欠他錢的表情,另外三人卻不覺得有問題,那這里面就有很大問題了!
其實,光是這個座次就能說明很多問題,連謝四和佳藝的高層都坐到了后面,第一排坐得人非富則貴,要么就是有影響力的人。
但這兩人居然也坐在了這里,那豈不是說明這兩人在羅峰和蕭炎心里足以平等對待嗎?
鄒文懷也鄒著眉頭看了一眼林動和方寒,此刻他與老伙計想的差不多,如果這兩人也是與羅峰和蕭炎同樣的天才,再加上那個不知道為什么缺席的吳邪,佳藝和中原娛樂就太可怕了。
“小鋒,我聽說佳藝找到了一位李小龍接班人,你前段時間買版權,就是要捧紅這位新陳真?”
何冠昌這句話一出口,倒先讓鄒文懷坐直了身體。
李小龍這個名字對他太敏感了,嘉禾正是靠李小龍才能崛起,才有資格與邵氏分庭抗禮,許氏兄弟已經是嘉禾成長起來后的故事了。
“他不是誰的接班人,也不會做誰的接班人,他會創造屬于自己的傳奇。”
羅峰這話說得讓鄒文懷的眼中流露出一種見到寶貝的光芒,當初他從邵氏搶來李小龍,結果成就了現在的嘉禾。
那能不能再故技重施一次呢?
這個方寒,會不會是第二個李小龍?
鄒文懷瞬間對方寒生出了無窮興趣,同時也暗道羅峰畢竟是年輕,這種好牌怎么會在沒打出來的時候就輕易示人?
想當年,他可是為保住李小龍不被挖角,不惜親自貼身保護,連李小龍上廁所也要跟隨,差點被揍了一頓,后生仔就是后生仔啊!
鄒文懷心里捉摸著如何去打探這個方寒的真實底細,若真是一個像李小龍般的天才,嘉禾就一定要想盡辦法把他挖過來。
羅峰等人倒是擔心自己的小姐姐被人挖走,但如果有人想挖他們,那真是想多了。
這時放映廳突然響起一陣掌聲,原來是汪明筌大姐姐講話完畢,大幕已經緩緩升起,電影終于要開始了…
“嘉禾影院”中的上千名觀眾當即停止啪啪啪,馬上全神貫注的盯著銀幕。
這部的宣傳片做得比電影本身還要精彩,這也是“中原娛樂”的標志,宣傳片永遠都精彩,電影上映前就先勾起觀眾心目中的期待。
幾十年后,這種宣發手段并不出奇,每部電影都是宣傳片比正片好看。
但這個年代正好相反,電影公司不會制作宣傳片在電視臺上播放,“中原娛樂”開創了先河,早在時就已經在電視上播宣傳片了。
這部電影在原本位面并不是非常有深度和內涵的一部電影,但是劇情奇特,創意靈感別出心裁,用奇特的立方體空間和視覺效果吸引了影迷。
原本位面,一些影評人認為本片主題內涵豐富,涉及人性、宗教、信仰、社會制度等等,但怎么看都像是過度解讀,導演和編劇可能根本沒考慮那么多,但是裝逼的人多了,內涵也就豐富了。
大佬倒是知道,這部電影的原導演是真想拍的有深度一些,可惜投資太小,舞臺不夠大,自己功力也不足,最后干脆把精力放在其它方面,只是把深層的內涵停留在表面。
這是很聰明的做法,這類科幻電影本身就可以被無限解釋,導演便故意誘使影迷自己挖掘深層次的內涵,這樣很多導演或者編劇都沒有想到,或是沒有拍出來的東西,便被觀眾解讀出來了。
這種手段被證明是成功的,雖然電影沒獲得什么獎,但影響力卻不小,特別是在影迷心中存在感很強。
那還是在90年代,在九十年代也沒獲獎,但這兩部電影拿到70年代就不一樣了,特別是羅峰把原導演的表面功夫又做深了一些。
他先前的便比原版有著全方位的優化,這部同樣把對人性,對權利,對社會階級的批判與思考放大了。
這部電影里,代表國家機器和權利的警察,代表良知和愛心的醫生,代表經驗主義的逃脫專家,代表科學和智慧的女大學生,代表嬰兒般純潔卻又背負著救世主希望的弱智,還有代表普通大眾的上班族,這六個人儼然組成了一個小社會。
好吧,這些內容都是大佬曾經從豆瓣上看到的影評,生前他早忘了這些內容,但是死后以靈魂存在,原來那些被遺忘的記憶,竟然都變得異常清晰,連他上學時背誦過的文言文,此刻都能倒背如流。
這也是他會那么多知識的原因,每個人都應該有一種經歷——你在夢中會做一些你平時根本不會的數學題,你在夢中會說你清醒時根本不會說的英文,你的詞匯量在夢中大到超乎你的想象,居然可以出口成章。
這些事并不奇怪,因為你確實學過這些內容,你只是把它忘記了,但你的大腦未必真的刪除掉了這些記憶,也許在你當時左耳進右耳出的知識,一直記在大腦深處的某個地方,你只是無法調用這些記憶罷了。
大佬成為靈魂形態后,便能調用這些生前根本沒法使用的內容,包括某年某月在電視上看到的一句牛逼臺詞,現在他都能一字不差的說出來。
這就像在群里看到一個擼點很高的種子,大佬只要在電腦里搜索一下番號,就會發現自己早有了高清版,群里的種子只是標清版,真垃圾!
這個在豆瓣上得到最多贊的影評,應該就是那種平時閑的沒事干,但又很聰明的家伙,對于整部電影的深度解讀,甚至可以說是過度解讀,人家導演和編劇八成沒有這么深的用意。
但不得不說,如果這樣來解讀的話,那么這部電影便充滿了對人性,對社會的批判與思考,再加上新穎的題材,完全能達到商業與藝術并存的范疇!
這其實不難做到,無非就是把原導演停留在表面的深度,再給他刻的深一些。
羅峰在每個人的衣服上都加了一個字母,比如謝四飾演的逃獄及傳感器專家,他的衣服上刻著一個大寫的“E”字母,這暗示的是“empiricism”,也即是“經驗主義者”。
謝四的形象、臺詞、表演也被修改的更符合一個“經驗主義者”的表現,他的設定是一個在困境下尋找“希望”的行家。
電影中的角色,包括銀幕前的影迷,一聽到這位逃獄大師的光榮記錄,馬上就覺得這應該是主角之一了,估計要逃出生天全靠這個“逃獄大師”。
謝四的角色正是代表著那些相信自身經驗的人們,他們一般都是年紀大一些的人,以自己的方式生活,也確有很多知識。
這時別的人因為“那么久他都過來了”也愿意相信他們,但魔方正如人間是不斷變化的,陷阱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具欺騙性才叫陷阱嘛,于是他為大家最先指明了方向,結果卻最先喪命!
這很明顯的暗示了經驗的積累在于人類社會發展前期的重要性,但社會繼續發展,如果只以狹隘的個人經驗出發,過分依賴經驗的時候,失敗也就離你不遠了。
這個道理很簡單,諾基亞和黑莓在鼎盛期可以依靠以往的成功經驗行事,但經驗不是所有時候都會奏效,當過分依賴成功經驗的時候,也就是他們失敗的開端。
但奇怪的是,每隔一個循環,都會出現許多類似的情況。
于是整個行業便會適時進行一次洗牌,善于創新的企業會取代上一個霸主,那些經驗主義者會被淘汰,其本質與王朝交替是一個道理,這世上從來沒有長盛不衰的王朝,也不會有這樣的企業。
這時女大學生接過了指導大家前進的使命,她的衣服上寫著一個大寫的“W”,寓意她代表的是“智慧”,但隨后她也發現了自己無法破解的科學命題。
這暗示了科學技術在人類社會發展中的重要性,也暗示了人類懂得越多必然會發現自己不懂的越多這一深層的思考。
當然,這些深層次的寓意,羅峰不去提示,這個年代應該沒幾個人有這種閑心去做這樣的解讀。
這個年代沒有日后方便的電腦,家庭錄像機才剛剛問世,人們只去電影院看幾遍電影,無法有如此深刻的解讀,所以他必須在臺詞中再略微明示一點。
比如,他會讓女學生加上這樣的臺詞:“在科學上,每一條道路都應該走一走,發現一條走不通的道路,就是對科學的一大貢獻”。
那這條路走不通了怎么辦?
此時弱智便展現了常人不具有的能力,他的衣服上寫著“G”,代表的是“天賦”,正當眾人束手無策的時候,擁有天賦的弱智卻破解了密碼。
這表達了“天賦”不是什么時候都會有用,但絕對不可不要,在某些關鍵的地方,你會發現,天賦是如此重要。
特別是當所有辦法都失效后,你會發現,剩下的僅僅是你的天賦。
這個角色也暗示了全片的唯一宗教主題:神跡的出現往往能解釋或達成科學無法解釋、達成的奇跡。
當然,這個神跡在續集中會被證明是一個有前因后果的人為事件,弱智代表的是“天賦”,并非“上帝”或“神跡”。
那首歌怎么唱來著?
這個世界從來沒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
羅峰飾演的警察是里當之無愧的主角,這個都不需要看豆瓣或IMDB,大家都知道這個角色才是影片的核心所在。
這么一個重要的角色,羅峰當然要親自上場,他所飾演的這個在開始不斷激勵大家,儼然成為團隊領袖的警察,最后卻慢慢成為大家的夢魘。
羅峰衣服上有一個大寫的“R”,暗示了代表“強權”的國家機器,
一開始,羅峰飾演的警察自信滿滿,懷著希望、外向又健康,不斷激勵著團隊尋找出路,他幾乎是人類身上正面元素的代表,天生的領袖人物,所有人初看時根本想不到,他會在后來的劇情里發生如此轉變。
原版導演確實有一些想法,但飾演這個警察的演員,演技真的太爛了!
那個黑人飾演的警察就差把“壞蛋”兩個字寫在臉上了,渾身都是狠辣之色,根本不像領袖,這使得他在黑化時的沖突不夠強烈,因為大家早就猜到了,根本沒什么意外嘛。
羅峰就不一樣了,他真的演出了一個警界精英,一個團隊領袖該有的樣子,沒人會覺得他是反派,反倒是麻木的蕭炎一看就有故事,搞不好是個二五仔一類的東西。
但是隨著劇情發展,魔方里的致命陷阱,加上逐漸缺水的狀態,使得猜疑、煩躁等負面情緒慢慢涌現出來。
警察慢慢變得冷血、殘酷、自私,最后幾乎崩潰,完全忘了自己的目的是逃出生天。
這個角色發展到最終形態,羅峰已經通過女醫生的嘴告知了觀眾,因為她有一句臺詞,直截了當的說出了兩個字——“納粹”。
這個角色不僅僅揭露人性,也是對納粹、權利欲、社會等級進行批判。
羅峰飾演的角色牛逼就在于,他先是將人分等級,不肯帶上吳邪飾演的弱智,因為認為他是無用的,只是累贅,但在大家堅持下只好帶上了;接著是要清洗建筑師,警察認為他是壞蛋;最后干脆要清洗所有人,因為醫生是破壞者,她不聽從自己的命令,還批評他。大學生是危險分子,因為不拿他當回事,有意無意的鄙視他;最后自然只剩下孤家寡人他自己了。
這個情節仔細分析,貌似有點膽大包天,一下子把兩個紅色帝國都給諷刺了。
但是羅峰不在乎那么多,電影要不這么拍,根本拿不到獎。
女醫生代表的是人性的善良,所以她的衣服上寫的是“KH”,這個角色一直以群體守護神的姿態存在,尤其是一直在保護被大家認為是累贅的弱智,從而保留了最后的希望。
羅峰將其塑造為人道主義者,她對于任何人都有同情心、慈悲心,但同時又甚至懷疑政府,不過她始終都保護著社會中的弱者,對于團隊最有擔當,但也正因為如此,她成為警察的第一個清洗目標。
這里的隱晦提示是:善良不可不要,但當權利占據上風的時候,最先拋棄的便是良知,所以警察第一個弄死的就是女醫生。
最后是蕭炎飾演的普通大眾,這個代表普羅大眾的上班族在整個過程中會起到什么作用呢?
蕭炎的衣服上寫著“O”,這證明他代表的是“平凡”。
但“平凡”其實很可貴,他可以不顯山不露水,可以什么都不做,但在關鍵時候,平凡最真實,也同樣重要。
蕭炎飾演的建筑師先是聯合醫生一起對抗警察,拯救了弱智,然后阻止了警察對女大學生的施暴,他在死前還拖住警察讓唯一的希望——弱智成功地走向了光明。
此外,他身上還有本片當中最大的一個隱喻——作為整個魔方的制造者之一,他暗示了“魔方”就是整個人類社會。魔方的建造有社會大眾每一個人的參與,而每個人也就生活在其中,因此唯一生還者弱智在走向那個和母體子宮口一模一樣的出口時,迎接他的是光明,那意味著人類的新生。
建筑師在片中對于“魔方”的由來做了詮釋,這個東西根本不是什么陰謀,也不是政府的迫害,其實就是某個官僚靈機一動,想到了魔方這個點子,但他剛剛完成計劃就已經下臺了。
他的繼任者上臺后,并不知道這個花了大代價開始制造的“魔方”有什么用,但他會繼續完成計劃,因為投入的資金不能浪費,最后便制造出了·這樣一個沒有任何用處的東西。
他的再下一個繼任者上臺后,更加不知道這個東西造來干什么,但為了證明這個魔方有沒有用,于是扔幾個人進去做試驗。
最先死亡的傳感器專家,正是他這類人發明了魔方內的機關陷阱;建筑師和醫生這類人,包括其他普羅大眾,正是他們參與設計建筑了外殼,并貢獻了建造資金;智慧的學生用數學邏輯設定了迷宮轉換的規則;警察和軍隊負責看守魔方,抓人進來試驗。
這里的每一個人看似是受害者,但又都是建造者,搞不好哪一天,最先提出建造魔方的官員也會被扔進這個連他自己都不知道的魔方里,因為這個計劃早就超出他最開始的設想。
這也解釋了這個社會是如何形成的,并沒有任何惡魔在背后操作,每一個人都在貢獻力量建造它的一個小部分,沒有人能夠看到這個怪物的全貌和運作機制。
但當建成以后,由于對于生命的漠視,這個怪物就開始反噬建造它的人。
每一個被害人都在詛咒當權者或者有錢人,他們根本意識不到就是自己建造了這個怪物,而怪物一旦成形,就無法阻止了。
這部電影被羅峰這么一搞,幾乎涵蓋了對“人性”、“權利”、“社會階級”、“社會構成”、“社會進化”等敏感話題的探討與諷刺。同時每個角色又代表了不同的隱喻——“經驗主義者”、“智慧”、“天賦”、“權利”、“平凡”,整個逃脫過程又對每個人代表的群體做了解刨。
這些內容便是讓影評人、評委、無聊的人、裝逼份子去看,去深入挖掘的內涵,但是99的正常人都只想看表象,內涵只要去看影評就好了。
羅峰也沒讓大家失望,他那創意獨特的魔方空間,簡直是電影史上的一道獨特風景,別無二家。劇情上,全程無尿點的驚險逃生。人性的丑惡和自私在生死邊緣間顯露無遺,同時也加強了劇情沖突。每個角色死亡時的視覺效果,更是讓這個年代的人驚叫連連,簡直比看鬼片還要驚悚刺激!
林動開頭客串的那個無名男被激光網肢解成肉塊的畫面,一上來就讓香港的大導演們差點嚇尿了,他們根本無法想象,這種神奇的視覺效果是怎么制作出來的?
此外,飛天禿鷹被融掉了半張臉、善良的醫生跌落萬丈深淵、女學生被穿胸刺死…
這些死亡畫面充分發揮了港片善于運用道具營造真實畫面的能力,這個年代美國就算用特效也無法做出如此逼真且有沖擊力的視覺效果,但羅峰只用道具和拍攝技巧便做到了。
最后,當吳邪飾演的弱智走出魔方,一只手里拿著一個“魔方”玩具,一只手還在不停顫抖地計算著什么,但眼前代表光明或天堂的陽光卻是格外刺眼,似乎在說:這真的是通往天堂的路嗎?
整個戲院的一千二百名觀眾,看到這里依舊鴉雀無聲!
他們當然看不出這部電影的內核,只是被羅峰表面的功夫震懾住了,這種震撼比起看大白鯊還要過癮。
電影內核不是那么容易剖析,再牛逼的影評人,第一遍看完后也是似懂非懂,覺得自己好像抓住了很多東西,但仔細想來卻又一閃而逝。
這也是好電影的共同點,一周目只能看到精彩的視覺效果和劇情,但對內核似懂非懂才對,只有多看幾遍才能弄明白那些被羅峰埋在畫面之下的內涵,否則想拿獎就是做夢了。
這部電影就做到了這一點,但也沒什么牛逼的地方,羅峰是不知道,但大佬知道這是抄人家的東西,再把人家本就出色的作品再潤色一遍罷了,這世上至少有十億八億人都能做到。
但羅峰不知道他的創意是大佬抄來給他的,這個位面的人更加不知道。
此刻戲院中的普通影迷,還都沉浸在精彩的電影劇情中回不過神來。
那些花錢請來些影評的媒體,包括一些被邀請來的香港大導演,這些人也被羅峰這部神作驚得快要跳起來了!
“你們這么看著我,該不是想拿石頭砸屎我吧?”
羅峰等到電影結束,這才朝著身邊一臉崇拜的魏秋華臉頰上輕輕一吻,隨后信步走到落幕的放映臺上,第一句話就讓很多人苦笑起來,這可有點太囂張了。
一般人聽不出他話里的意思,但老金和倪匡等人卻知道他是什么意思。
他這是把自己比喻為“先知”了,每一代的先知都因為走得太快,人們因為他們快得看不見背影就得砸死他們,只等若干年之后再重塑金身膜拜,而膜拜的時候絕不會放下手里的石頭,以便準確地砸在他們同時代的先知身上。
羅峰當初拍電視劇時還不敢太超前,就是擔心被人給砸死。
但現在他財雄勢大,身邊兄弟又多,就算裝個逼怎么了?
難道還有人敢跟他火拼不成?
他羅峰,今天就是要在這么多大人物面前,一個人站在這里把逼給裝了!
百度求有求必應!i.qiuxiaoshuo/read/136713.html,歡迎收藏!求,有求必應!
Copyright©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