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九章:一掌金

第九章:一掌金  作為一個合格的匠師,不會計算,就沒有辦法做出足夠精巧的機關和土木工程出來。

如果說雕刻靠的是靈感和經驗魯班術靠的是符箓咒法  那么做工扣料出木具多半靠的是計算的精確。

  而匠師的計算,需要特殊的方法。

  對此,趙晨星告訴光老板,說他拿手指掐算的法訣,可不是算命先生的胡來裝弄。

  而是一種叫“一掌金”的奇算。

  一掌金,這屬于古代奇門八算之一。

  匠人們口口相傳,這一門奇算是晉地毒匠師“千秋賈”所發明的,明代算術學家“程大位”所完善的速算法。

  過去,一掌金是北方匠師,商人必須掌握的一門速算技能。

  木工中,這算法屬于“營造法”,數術的一類,本來會的人很多。

  不過現在則因為傳統匠術的失傳,而瀕臨絕跡。

  這門算術法特別有意思,他是將左手以指節分檔,假想為一個算盤,右手假想為一檔計數器的綜合心手算技巧。

  計算的時候,算數者純碎以手腳指頭,以及心算為計算“工具”,無需紙筆和任何輔助,簡單至極。

  此一門算法,別看只有十幾根指頭作為計數撥算,可是加減乘除,平方開根都不在話下。

  這技巧,在古時候,對于缺筆少紙,而且經常流動作業的工匠具有重大意義。

  而且因為計算工具十分簡潔,張手就來的原因,算數者可以做到邊測量,邊算術的奇妙境界。

  因此,這法子算數奇快無比。

  論計算速度,它是尋常計算器計算的十幾倍,珠算的兩三倍。

  這是一門真正適合于匠師,行商的極速運算。

  有了這樣一門本事,再配合工程學經驗,毫不客氣的說,趙晨星就像是一臺活著的“工程計算機”。

  尋常高級工程師拿著計算器,驗算紙,對精細工程一天的計算量,他用十根手指,算一個鐘頭就可以完結。

  最重要的是,他可以隨時隨地的算。

  趴著,坐著,躺著,走路的時候都沒有問題,就算是沒了手他用腳趾頭,也可以算。

  在如此恐怖的計算能力下,趙晨星將光老板的木料數據,快速進行了“心解”。

  盯著數據,他心中默念一掌金算訣說道:

  “大數上進一,隔位減半數,到半本進五,不隔減半數”

  “七四退四改掐三,八五移三去一余心記一”

  “左足起掐記五六一,大指四移一,食指掐三,中指掐一,小指退二改加一”

  在頭腦中,趙晨星的口訣和數據如閃電般飛過。

  他手指簡單的幾個掐捏就可以完成十幾組運算。

  在快速的運算和無以倫比的古典技巧下,光老板木料的長度,棕眼密度,皮厚,肉徑,瘤密,裂均等二百六十多組數據,一一被趙晨星考量著,分析著。

  通過這些驗算,趙晨星扣雕這一塊紫檀木的想法與思路漸漸明晰了起來。

  很快,二百六十多組數據算完了。

  緊跟著,趙晨星在心中又用“棄九法”進行了一便復算。

而后他徹底找到了這木料最佳的應用方案  計算過程,一共用了十九秒。

  十九秒后,趙晨星長長的出了一口氣,沖著目瞪口呆的光老板說道:

  “光老板,你的債有著落了”

  說話間,他立刻從懷里摸索出了隨身帶著的碳素筆。

  隨后,趙晨星提筆在木頭上開始標注起來了。

那些標注,有的是數字,有的是條紋  有的是寥寥數筆似字非字的潦草,有的又是細如蚊蟲,似叉似畫的記號。

  趙晨星在木材上的寫作,讓干了許多年文玩店的程光牛看愣了。

  幾十年的經驗告訴他,那些圖畫,分明他一個都看不懂。

  不過即便如此,那老家伙還是很興奮的。

  因為他猜測,那些著筆肯定都是趙晨星雕研這塊檀木的思路,是某種只有他自己看的懂的“圖紙”。

  等他把這圖紙畫完,恐怕就會正式動手切割,制作這塊木頭了。

  光老板的猜測基本是正確的。

  就在趙晨星在這一塊檀木上標完最后一筆紋理之后,他沖光老板說道:

  “前期計劃完成了咱倆把木頭抬回我的住處我那里有現成的工具咱們正式開干”

  聽著趙晨星的胸豁,早就等的急不可耐的程光牛立刻點著頭。

  而后,程光牛在木材市場問人借了個三輪車,將那兩大塊木料,送到趙晨星的家門口。

  將兩半塊木料擺放在趙晨星租住房外的一塊空地之后,光老板便退到一邊。

  接下來,只等著趙晨星“大顯身手”了。

  趙晨星是木工,所以在他的家里,有的是現成工具。

  在敲定了心中的方案之后,趙晨星快速從家中取出雕刀,刮刀,銼刀,鋸弓,鎮批,斧錘,無齒鋸,魯班尺,游標尺,炭條,鹿皮,磨片,鉗臺鉆,白蠟等專業制作和測量工具。

  而后,趙晨星抬起手,用“無齒鋸”對檀木大料進行了毫不猶豫的切割作業。

在檀香四溢間,大塊檀木沿著趙晨星曾經畫出的線條變成小塊  原本粗糙的厚皮掉落紛飛,各種瘤裂紋理也隨著趙晨星的行鋸而變的規整平滑起來。

  趙晨星將這兩大塊木料截了又截,取了又取。

  最終只剩下了二十幾塊,“血肉滿星,無裂無糟”的精料出來。

  整個過程下來,那多半人長的木料,也只剩下了不到五分之一。

  完成第一步后,趙晨星略做停歇,擦了擦額頭的汗水,順便喝了一杯水。

  在晨星歇閑的時候,光老板立刻走過去,將自己的寶貝木頭拿起來仔細揣摩著。

  看著木料,他原本興奮而期待的面上,漸漸升起了一絲擔憂。

  因為光老板所見,這幾塊檀木料才雖然取的十分精到,但個頭都不大。

  而且那都是些歪七扭八,四扁不圓的片料。

  這樣的東西放在光老板還不光的時候,都是不進眼的廢料,連一串珠子也是扣不出來的。

  因此,他真不知道這些歪七扭八不成形的精料,趙晨星要怎么利用。

  帶著巨大的忐忑,光老板忍不住問趙晨星說道:

  “我說兄弟,你取這些出來是要做巧雕么”

  光牛問話的時候,趙晨星也將最后一口水壓進了嘴里。

  聽著光老板的疑惑,趙晨星故意賣關子的講道:

  “你等著看就好了肯定對得起你給的五千塊錢”

  趙晨星說完話,起身立直。

  他將精肉木料全部拿起,而后奔著家中的臺鉆和工作臺去了。

  趙晨星來到電鉆前后,從精料上那些他原本用碳素筆標注出來的地方,下手鉆了下去。

  鉆木頭的過程中,趙晨星下手很緩,卻又用力極準。

  在他嫻熟的手下,那一個個炭筆畫出的叉叉變成了正圓的“鉚眼”。

  標注著線段和數字的部分被“劈”出了或圓或方或梯形的“榫頭”“隼眼”。

而更多鬼畫符般的標注和圈塊則快速被趙晨星用磨片找平,消失  鉆刨過程是漫長而乏味的。

  可是在長達幾個鐘頭的時間里,趙晨星卻能在這乏味的工作中,始終保持著高度專心的狀態。

  一絲不茍。

  在修改和找平中,趙晨星好像也是一臺精準的機器一般,和面前的臺鉆,工臺,木頭,刮刀徹底融為一體,成為不可分割的一環。

真仿佛是,趙晨星在這些木頭上傾注的并不是技藝,而是靈魂那種認真,竟然讓立在趙晨星身后一直觀摩的程光牛產生了一種幻覺可畏的幻覺  聲明:小說均由蟋與蟬粉絲提供,如有能力請去官網支持正版。

飛翔鳥中文    九品匠師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