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赤帝 第二十七章大獲全勝
__歷史小說_書客居
小說:、、、、、、、、、、、、
在公孫伯圭氣急敗壞的大喊大叫聲音中。劉備軍等待已久的騎兵部隊,也已就位,沖向了戰場——劉玄德的大軍至此,轉入了全面反攻的階段!
沖天火光中,包括五萬以上突騎,接近三萬重裝騎士在內的超過七萬精銳騎士,向著對面遼東軍發起了一輪猛烈沖擊!
這其中包括四營又八部,接近三萬天下最為精銳的禁軍騎兵。五營超過三萬來自冀州的北地騎士——其中一營由各混成營騎兵部曲合成——再有,便是來自青、徐、兗、豫乃至關中爭與其他投降,收編兵力拼湊出的兩營上萬騎兵!
總共七萬鐵騎,是現如今中國大陸上第二大的騎兵集群。甚至如果單說精銳數量的話,如今劉備軍隊麾下的精銳騎士數量,尤其是具裝甲騎的數量,要超過公孫伯圭!
只因為在大草原上作戰,需要更高的機動性,以及對于傳統騎射技術的迷信。當然最重要的一點還在于公孫伯圭之前咬牙切齒的說出的那句話:“該死的有錢人。”
公孫伯圭在與劉玄德為敵之后,感覺到最不舒服的一件事就是他的后勤方面的問題。原本的支持者三義行以最快速度變成了他的敵人,以至于原本完全不需要操心的后勤物資變成了極大的問題。
雖然糧食什么的勉強沒問題,但是戰士們的武器裝備,盔甲還有諸多設施,所有的一切都需要錢,甚至很多東西連有錢都買不到。
比如具裝甲騎的具裝——在離開劉玄德供應之后,不要說最新式的板甲了,就連老舊而沉重的鱗甲與鏈甲,公孫瓚自己都無法大規模生產。甚至原本保有的大量武器裝備的維修都成了問題。
幽州苦寒,更糟糕的是,幽州原本的那些工匠和手藝人,幾乎全都被三義行收買。在之后的戰爭伊始,就以最快速度逃跑,離開了公孫伯圭的控制區域。甚至連劉玄德在幽州地區控制生產的那些礦井,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摧毀,以至于短時間內,沒有專業人手工作的公孫伯圭,根本無法將這些資源利用起來。
在軍議,應該怎么對付對面的車陣的時候,遼東軍有的家伙大言不慚的大大咧咧:“我們也制作石砲好了,反正不是什么大不了的東西。”再之后就被集體圍觀,用看傻子一樣的目光看了一遍——開玩笑——特么的石砲的確不是什么大不了的東西,問題是我們要到那里去找那些合格的工匠?與材料?
你以為石砲什么的將木頭架子架起來就ok了嗎?
最簡單的杠桿式,也就是老式石砲,都需要較高明的木材加工技術。更不用說現如今劉玄德軍隊大量裝備的扭力石砲。需要各種鋼鐵,青銅零件,以及最重要的生物膠與筋腱,作為扭力的來源。將這一切拼接起來,便是如同劉玄德軍隊大量使用的石砲一樣的藝術品——然而,他們,遼東軍,根本就沒有這個技術力!
如果隨便的拼湊出幾十上百個破爛的木頭架子,老式的杠桿式石砲也沒問題。但那有意義嗎?那種垃圾真的夠劉玄德的石砲和弩砲轟的嗎?!!?
當然還有人提出過:“是不是可以用火攻呢?”
在提出了這樣的意見之后,他仍舊遭到了大家的集體圍觀。
姑且不論這地上厚厚的一層積雪,你怎么火燒有沒有問題。就算可以用的時候,咱們也沒有那么多的物資啊!
引火所需要的大量硝石、硫磺還有木炭什么的你出?還有最重要的火油——不要說劉玄德軍隊大量使用的,作為秘密武器的猛火油了,遼東軍就算是基本的火油數量都不足。
倒是動物油脂的數量還不錯……畢竟他們占據著全世界最大的牧場,有的是牛油羊油什么的……但是用這些油脂火攻,真的沒問題嗎?劉玄德如此奸詐狡猾的人,難道會不防備火攻?
“這些車廂是可以活動的。就算燃燒起一輛。他們也可以迅速將它推開,沒有太大用處。”最后還是公孫瓚說出了這樣的話,否決了對方的意見……當然實際上在內心深處,公孫瓚的意思是另一種——
沒錢,沒錢啊!那么多的油脂,可都是遼東軍必要的食物來源來著!
在與劉備為敵之后,從冀州以及關中的大片產糧區運來的糧食物資補給就斷絕了。他們必須要在遼東地區自己尋找足夠多的食物。
這讓之前非常富裕的,可以吃一碗島一碗的遼東軍不得不執行一定的“游牧化”的糧食戰略——食譜里面原本比例不高的奶酪制品,以及各種肉類大量提升,讓遼東軍兵士們忍不住大聲抱怨起來——
奶制品和肉制品吃多了,就跟那些蠻夷一樣一身腥膻。而且還油膩,而且還不容易消化……飲食習慣不是那么簡單就能改變的……更不用說要供應幾十萬大軍,就算奶制品與肉制品都不能敞開供應。所以油脂作為一種重要的能量來源,自然不可能平白無故的丟出來,進行這樣意圖不明的火攻戰術。
“某種意義上說,這場戰役的結果從最開始就確定了。”
當騎兵開始沖鋒,火焰中,公孫瓚遼東軍精銳慘叫著,向著惟一的缺口處前進,自相踐踏上網狼藉的同時,劉玄德平靜的這樣說道:“或許某些人覺得,敵人的軍隊數量與我軍的軍隊數量差不多。如果說精銳的數量的話,甚至敵人的數量還更多一些。但是戰爭從來都不是單單比拼軍隊數量就能決定的。”
劉玄德的經濟實力,劉玄德的動員能力,劉玄德的軍隊與領地的組織方式以及他們的心念,甚至可以說信仰。當然還有后勤,物資,以及科技實力等等等等……
不計算擺在臺面上的,劉備的大軍的軍事實力,以及劉備麾下裝備的武器裝備,大量重火力武器以及大批的優秀指戰員。單單說這些與戰爭間接相關的東西,就能看出來,這場戰役開始之前,劉玄德已經占據了絕對優勢。
而再接下來,便是攫取勝利了。
慌亂,慌張,緊隨其后的便是恐懼與瘋狂。
劉玄德的騎兵部隊實際上與公孫瓚的遼東軍差不多。但是,他將這些騎兵集中使用,而后一股腦的用在了戰場上。更重要的是從最開始,劉備就沒有使用那種軟綿綿的騎射技術,而是使用了剛勁有力,而且沖擊力,震懾能力,對士氣打擊更大的突擊戰術。
數以萬計的突騎與精騎踩碎積雪,向前沖鋒,那排山倒海一般的氣勢給人的震撼感,是任何語言都無法形容的。
尤其是沖在最前面的,配備了新式鎧甲的輕槍騎士和赤色鐵騎。那如同鏡面一樣反射著光芒的大塊鍛鋼甲片。所謂的板甲,而且還是劉備一步到位的仿照文藝復興后期,工藝成熟的瑪克西米利安與哥特式板甲,結合了部分中國元素制造出來的。那種給人的震懾力,更是無以復加的強到了難以想象的程度。
甚至很多遼東軍士兵,單單是看到了這樣的鐵甲騎士向他們沖過來,就一瞬間喪失了斗志,而后崩潰了——也就是說,遼東軍有半數,甚至半數以上的軍隊,在劉備轉入全面反攻后,陷入崩潰,或者面臨崩潰的邊緣——
也就是公孫瓚臨時強行招募的部隊,來自幽州的郡兵,還有從東北山林招募的野人軍與從草原上招募的游牧部隊。他們占據了公孫瓚的三十萬大軍的一半以上。而他們更是那種打順風仗還可以,逆風就會崩潰的部隊。
連帶著,在這些軍隊崩潰之后,那些還想要反抗的遼東軍主力部隊的陣型也被牽動了——
他們真的不愧是精銳,也真的不愧是天下無雙的騎士。
在中計,前鋒被火焚,同時連續攻擊車陣大半天,傷亡慘重的情況下,仍舊要拼命抵抗。
但是很遺憾,這種抵抗通常是徒勞的。不單單是因為那些雜兵的牽連,同時也是因為短時間內,他們無法結陣自保——因為在這之前,他們的陣型是偃月狀的,將車陣環繞包圍起來的進攻陣型。在周圍不少友軍崩潰,場面一度混亂的情況下,即使各個遼東軍部曲部隊自我列陣,也只能組成一個個各自為戰的小型方陣。無法互相策應。最終的結果,只能是在劉玄德鐵騎的不斷突擊下被碾碎。
就好像是決口的洪峰時刻,那些一枚又一枚被投進去的沙包一樣,除了被洪水沖走之外,沒有任何第二種可能性。
甚至連他們能抵擋的時間,都不會很長。之因為遼東軍的主力精銳絕大多數都是騎兵。他們沒有配備太多步行列陣防御的武器。譬如超長步槊,強弩,櫓盾等等——又因為遼東軍的突擊騎兵數量較少,所以甚至連馬槊與長矛數量都不夠用。
無法列陣森嚴的遼東軍的一個個小方陣,幾乎都在一眨眼間,被劉備騎兵突破,沖垮,全軍覆沒……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書客居手機版閱讀網址:.shukeju
小說相關、、、、、、、、、
_歷史小說就在你最值得收藏的書客居 請記住:飛翔鳥中文小說網 www.fxnzw.com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