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按"CRTLD"將"傲宇閣"加入收藏夾!方便下次閱讀。
理所當然的,這一會兒出現在眾人面前的,就是陳留太守曹孟德。
劉備的軍隊在日夜兼程的前進中。還沒有趕過來。但是這難不倒陰險狡詐的曹孟德的。
在察覺到了局勢的變化,結合了一下現在的情報之后,曹操就做出了一個最正確不過,但又顯得有些危險的決定。
那就是追擊——追擊劉岱的軍隊,不能讓他們退往濟陰!而是要在半路上消滅他們!
事實證明,曹操的戰術非常正確,連續不斷的戰敗,讓劉岱的軍隊幾乎風聲鶴唳草木皆兵了。這種情況下,劉岱麾下雖然還有兩萬大軍,但卻一點兒戰斗力都發揮不出來。
明明曹操的兵力不過兩千輕騎而已,而且劉岱還占據營盤以及高地,擁有地理優勢。但是曹操的軍隊…好吧,準確來說,應該是禁軍,第二幽州營的輕騎兵一輪沖鋒,就輕易將對方打垮了。
這固然有趙子龍神勇無敵,幽州騎兵實力強大的緣故,但也有不小的原因,在于曹孟德對于戰斗的時機把握優秀。
總而言之,劉岱單騎逃跑,最終也沒有跑掉。最終兵敗身死。整個兗州最后一股反叛勢力,就這樣灰飛煙滅了。
“總算走在了玄德前面,哼哼哼。”
對于這一點,曹操非常愉快。
戰爭開始了將近兩個月,劉玄德那邊捷報頻頻。已經收復了東郡、任城國、魯國、山陽郡、東平國、濟北國。六郡四十六城。將大半個兗州與豫州魯國,都收入囊中。而他卻是寸功未立…
這種情況下,如果與劉備合兵一處,兩個人一說話:“你有什么功勞啊?”。這么一說,曹孟德該有多尷尬啊。
“幸好,這樣一來,濟陰就算我收復的了。哼哼哼。如果速度再快一點,那么梁國也可以算是我的功勞(梁國在濟陰以南)。
雖然兩郡二十城的的功勞沒有六郡四十六城那么大。但是他的兵力也沒有劉玄德的多啊。陳留郡兵加上暫時劃歸他屬下的第二幽州營,加起來也不足兩萬人馬…
當然了,曹孟德沒想到的是,在他愉快的妄想的同時,劉玄德已經分兵多路,攻略濟陰諸城。所到之處望風披靡了…
這真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情。
當然,目前的曹操,對此還不知情。仍舊美滋滋的他沉浸在自己的幻想里,好言安慰了一下王彧與其他的劉岱的幕僚們。期望他們能為自己做事。
只是經過劉岱這件事之后,王彧等人都已經心灰意懶。向曹操請求能夠回家。
眼看著這群人都已經這樣子了,曹操也沒有為難他們,準許了他們的請求。
雖然多少有點可惜,畢竟這一批人,堪稱是兗州最優秀的人才了。但是因為之前的陳公臺的叛亂,張邈的背叛。所以曹操原本多疑的性格被大幅度放大了。短時間內,曹孟德不會再信任任何人。
“不過,趙子龍真好啊。”
暫時劃歸他的名下作戰的趙云,以及他麾下的幽州兵,無論是戰斗力,還是服從性紀律性,都要比他麾下的陳留郡兵,以及擊垮了劉岱之后,招收的潰兵強得多了。
“真可惜,只是合作的上下級關系,沒辦法招募他做自己的屬下啊。”
一想到這里,曹操就覺得很難受。當然,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在經歷了激烈的思想斗爭,最終選擇了劉玄德,而“背叛”了原來的上司之后,現在的趙云與相當多的人一樣,屬于“朝廷之臣”,而并不是任何人的私臣,并且被劉玄德加封為了中郎將。理論上,他的身份地位與身為陳留太守的曹操是相當的…當然了,據說劉備有意封曹操為兗州牧,加征南將軍銜,這樣的話,他的身份地位就又比趙云更高了…
當然,這個不是重點。
至少暫時不是重點。
現在的局勢已經接近“明了”的情況。
在兗州,劉備的軍隊高歌猛進,除了濟陰尚存一些城池不聽號令之外,幾乎整個兗州,都重新被劉備收入囊中。所謂的十三路諸侯。只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就少了劉岱、橋瑁、張邈、袁遺、鮑信五路。一口氣降低到了個位數。
再刨除掉在張飛的攻勢下,看起來朝不保夕,內憂外患隨時有可能暴斃的陶謙。實際上根本只是掛名參戰。兒子在涼州被皇甫嵩教做人了的馬騰。在廬江城下久攻不下,師老兵疲,一點用處都沒起到的劉繇,還有干脆就是袁紹附庸的周氏兄弟。
實際上,聯軍之中真正能戰,真正起到了作用的,就只有三個人。
孫堅、公孫瓚,以及身為盟主的袁紹而已!
在190年的年末。天氣逐漸轉冷的情況下,公孫瓚在河北平原,與張郃、高覽率領的冀州軍展開了場場鏖戰。
在冀州主力部隊大部分追隨劉備南下的情況下、張郃、高覽與冀州諸將深深地明白,如果野外鏖兵,自己絕對不是公孫瓚的對手。因此選擇了一個看起來非常無聊,保守,但卻有效的戰術。
在劉備給他們批示了“結硬寨,打呆仗”的話之后,張郃、高覽以及麾下的大批冀州動員軍戶兵,在大河以北的利津渡附近廣設營寨。再加上大河之上,劉玄德的水師掌握了主動權,所以,縱然公孫瓚再怎么強,無法渡河就無法進攻冀州。也就無法返回幽、遼。
這讓公孫瓚非常郁悶,卻也無可奈何。
他趁著劉備沒有反應過來時,往大河以北渡過的部隊,現在怎么看怎么像是主動送菜上門。
僅僅不足一萬兵馬。盡管是適合騎兵馳騁的平原地形。但是因為冀州的基層組織非常好,堅壁清野的工作幾乎一瞬間就完成了的緣故,所以根本找不到足夠的物資補給。
更糟糕的是劉玄德的軍隊在利津渡附近,建立了大量大大小小的堡壘營寨。都非常堅固難以攻破。加上冀州,邯鄲源源不斷輸送過來的物資,強弩,弩炮等等,將這一萬部隊的生存范圍漸漸地,一點一點的被壓縮,損耗,士氣低落。連帶著大河以南的軍隊同樣的士氣低落…
在這種情況下,公孫瓚的煩躁與郁悶可想而知。
如果繼續等下去,不會出現任何轉機。只能等冬天,大河封凍之后,才能渡河馳騁。
也不是沒有人提過別的戰術。
比如說,借助這個機會分兵占據青州。乃至南下徐州…但是這個戰術很快被公孫瓚否定。
經過青州黃巾肆虐,青州地區幾乎籌措不到多少糧食。也拿不到太多資源與好處。
這種情況下,分兵攻占只是白費力氣。即使是之前勉強守住了的東萊郡與北海國也是一樣。
那么還有另外一個戰術。那就是向西推進,在攻破了青州以西的諸郡國后進入兗州。提前展開與劉玄德的最終決戰。
這個戰術理所當然的也被公孫瓚給否決了。
開玩笑的,劉玄德有多強,他怎么可能不知道。有如此強勢的劉玄德,他麾下十幾萬大軍,背靠著關中洛陽與冀州,有源源不斷的后勤物資補給。
這種情況下,他一支軍隊孤懸在外,與劉玄德大軍對決?
如果贏了的話,也沒辦法徹底擊垮劉備。劉備會東山再起,自己的實力會受損。便宜的只有南方的袁本初。如果輸掉了更慘,一切就都完蛋了。
所以他絕對不會在現在與劉備對決的。
所以,現在能做的只有忍耐,十月,十一月,而后是十二月。大河封凍之后,他的主力大軍便能跨過河水。再接下來返回幽遼之地。南下,將整個冀州吞入腹中。與劉玄德隔河對峙。這才是最好的取勝之道。
與此同時。
也就是在公孫瓚焦急的等待著天氣轉冷的同時,南方,分兵兩路攻打陳國與沛國兩地的袁本初,卻在期望天氣能繼續保持涼爽,乃至是炎熱的感覺。以方便他繼續用兵。
在整個汝南郡被吞并之后,擁有了穩固后方的他,只剩下不斷地壓榨人力與資源,拼命向北這一條路可以走了。
沛國、陳國。再然后將整個豫州吞并。再接下來便可以與劉玄德展開巔峰的對決了。
但是。事情卻沒有他想的那么簡單。
死守陳縣的劉虞、與陳王劉寵的軍隊非常難對付。喜歡強弩,在亂世之中以武力見雄的陳王劉寵,再加上溫和而有人望的豫州牧劉虞。這樣的組合,加上陳縣本身城高池深,城內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本身就已經很不好搞了。
但是與之相對的,他的另一路大軍,以紀靈為大將,統帥近二十萬大軍進攻沛國的東路軍,狀況竟然比他更糟糕。
他們甚至連沛國的國都沛縣都沒撈到,就在渦水邊的譙縣被擋住了。
帥軍駐守在這里的關云長非常強勢,竟然放棄了守城,而與紀靈的大軍連場鏖戰。更讓人驚訝不已的是,只有紀靈兵力六分之一的他,竟然勝多敗少!這樣下去,別說吞并沛國,北上兗州了。紀靈的偏師很可能會干脆被人消滅掉了!!!
網站地圖導航:
20122015傲宇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