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赤帝 第六十二章龐大卻拙劣的戰爭
熱門小說
大部分黃巾軍散兵,都選擇了聽話,繞路離開陣地——那是由劉備的一個禁軍營,以及兩個冀州步兵營組成的,近三萬人的方陣陣線。幾乎難以逾越。
就像是之前說的那樣,劉備并沒有選擇固守營壘。而是選擇了主動出擊。
以冀州禁軍營,兩個冀州步兵營,兩個冀州軍戶營組成第一道陣線。
以第二個冀州禁軍營,另一個冀州步兵營,一個冀州選鋒營以及兩個冀州軍戶營組成第二道陣線。
最后,冀州騎兵營,以及最后一個冀州軍戶營組成第三道,也是預備部隊……雖然劉備并不認為黃巾軍能突破到這里。
甚至說,他們能突破第一道陣線的可能性都很低……
至于說禁軍涼州營,以及禁軍并州營。則被劉備放在了大軍南側,護衛大軍側翼。至于大軍北側則是漯水,一批來自三義行的,臨時改裝的內河帆船組成了一支不算專業的水師,護衛大軍側翼。
如此可怕的陣列,這些可憐的黃巾軍不要說見了,就是聽都沒聽說過。
眼看著這一幕,黃巾軍渠帥們稍微商量了一下,確認了驅趕老弱進攻這個招數沒有作用之后,不得不使用主力。
“進攻!一定要進攻!大家誰都別藏著掖著了,如果輸掉的話就什么都沒了,我們只有一次機會!”
在這樣的喊叫聲中,黃巾軍中發出了一陣陣好像鬼哭狼嚎一樣的叫聲,大批勉強可以稱得上“精銳”的部隊,被集中起來。
他們多少有一些護甲以及武器,一些人舉著各種參差不齊的盾牌,有些干脆是木板拼接起來的,還有長短不一的槍與矛。當然有一些干脆是木頭的,或者竹子的。
這種軍隊,讓對面的劉玄德忍不住暗暗嘆息,搖了搖頭——
曾幾何時,黃巾軍同樣擁有極強大的武裝力量。即使是較差一些的黃巾部隊,也擁有一批擁有信仰的狂熱的黃巾力士,可以沖陣與打硬仗。
但是,看看對面的這些所謂的“黃巾軍”吧。他們跟一般的流民武裝幾乎沒有一點區別。
這樣的軍隊,就好像是明末時候最初的農民起義軍一樣,雖然數量有幾十萬,甚至更多一些。但是只要少數官軍一輪沖鋒,就能打得崩潰。
好吧,這些黃巾軍比明末的農民起義軍應該還強一些。因為看他們的架勢,多少受到過一些戰爭訓練,也招募了一些有戰斗技巧的鄉里惡少年,游俠兒,還有漢軍潰兵。
一些最為精銳的營頭,他們的列陣勉強像是那么回事兒,甚至與漢軍一般的郡兵材官部隊,也沒太大區別了!
雖然著甲率很低。
即使是精銳,桌甲率也相當低。
或許有人會覺得奇怪,黃巾軍席卷了整個青州。就算之前他們沒有足夠的甲胄。在席卷青州之后難道還不會繳獲一些嗎?
繳獲當然是有繳獲的。但是不行——因為甲胄沉重。對于長年累月吃不飽飯的黃巾軍來說,這東西穿在身上消耗大量體力一點意義都沒有。再加上逃跑的時候很累贅。所以干脆就不要了。
這就造成了黃巾軍中明明有上萬,甚至更多副盔甲,卻只有極少數人愿意披掛的奇怪現象。
“這樣的軍隊啊。”劉備忍不住的,繼續的搖頭嘆息著。
與自己的軍隊擁有統一的指揮體系不同,對面的黃巾軍很明顯是一支聯合部隊。他們的陣列,通常會分成幾個,甚至十幾個部分。幾千人,上萬人,乃至幾萬人組成一個又一個移動不方便的龐大陣列。而不會像是劉備的軍隊那樣,以一百到數百人組成小型方陣,而后以小型方陣拼接成陣線,陣列,最終組成大軍。
“這樣的敵人,一鼓作氣就能將他們沖垮吧。難怪公孫將軍能一口氣將他們擊垮。”在劉備身邊,劉子揚如此感嘆著。
他與劉玄德的其他參謀軍官們一起簇擁著劉玄德。一個兩個也都頂盔摜甲挎著腰刀。除了極少數人,比如說郭嘉和戲志才這樣因為酒色掏空了身子,所以穿著盔甲就走不動路的之外,大多數人看上去都挺威武的。
事實上,這個年代就算是文人,大多數也會磨礪武技。真的像是郭嘉那樣弱不禁風,稍微有點風吹草動就會撲街的,反倒是少數。
當然了,實際上劉備的人身安全,也完全不需要他們來保證。許褚與典韋兩人都披掛著沉重鐵甲,從上到下,就好像變成了兩個大號碼的鐵坨子一樣。有這兩個絕世猛將護衛,天底下能殺到劉備面前的別說人了,鬼都怕少。
而此時此刻,巢車之上,眼看著對面的軍隊這樣亂糟糟的,劉玄德身邊的諸多參謀都傳來了消息:
“旗語!并州營請求參戰!”
“旗語!幽州營請求出擊!”
“旗語……”
他們的計劃與之前的公孫瓚恐怕不會有太多不同。只要精銳鐵騎向前,一輪沖鋒,對面的敵人就會徹底崩潰。但是劉備并不想要這么做。
鐵騎沖陣,雖然非常有效,卻是一個最為簡單粗暴的一錘子買賣。
劉備并不是太喜歡這種沒有技術含量的戰斗方式。
而且,對陣黃巾軍這樣的弱者,使用直接沖擊戰術或許非常好用。但如果面對更多更強大的敵人,那么事情的結果很可能會不同。
借此機會,劉玄德想要訓練一下軍隊。
于是他下達了命令:
“全軍,第一陣列,向前推進!”
隨著劉玄德一聲令下,第一陣列的總共五個營大軍開始緩緩向前。
位居中央的,自然是劉玄德親自指揮的禁軍冀州營。也是劉備擔任西園八校尉之后親訓,經過一系列改進所訓練出來的精銳部隊。
兵力數量,包括一千五百戰兵的步兵部三個,一千人的選鋒部與一千人的騎兵部,一千五百人的戰斗工兵應部一個。
再加上各屯、曲、部的指揮官、副官、參謀軍官與旗手。總兵力達到八千之重。全員披掛最新式的板鏈甲,裝備精良訓練有素,戰斗力極強。
在劉備兩側的,是兩個冀州的步兵營——原本在平時,擁有近五千人的步兵營,在戰時加入大量征召軍戶兵后,會膨脹到上萬人的規模。
其中包括一千五百人的,如同前文所述的槍、戟、弩方陣組成的步兵部總共六個,戰斗工兵一部,同樣是一千五百人。同時還擁有一個擴編的營直屬騎兵曲。兵力高達一萬兩千之眾。
如許槍戟如林,如許弓弩如雨。且著甲率超過九成以上,其中大半是精良的鎖子甲與鱗甲,乃至最新式的板鏈甲——
這兩個營,分別由張遼與關羽率領——
是的,張遼——雖然只是一個“假校尉”,并沒有正式擔任這個營的指揮官。但是根據劉備的觀察,這件事**不離十。張遼最終會答應自己,成為自己的直屬屬下的。
這也是劉玄德期望拆分并州營,所做的一個努力。
而在兩個冀州軍步兵營周圍,又是兩個冀州軍的軍戶營。
由冀州軍戶子弟作為骨干,冀州的普通民壯征召兵作為主力,配備少量職業化軍官組成的,專業化程度稍低一些的軍隊——雖然說是這么說,但是他們的實際戰斗力并不算低。
經過幾年的全民武裝訓練,在冀州,即使是普通民壯也通曉武技,并且擁有較強的紀律性與組織度。同時他們的武器裝備也意外的不錯。著甲率超過了六成,盡管大部分都是皮甲。然而無論如何,這仍舊是著甲的“精銳”啊——對于黃巾軍來說是這樣沒錯。
同樣的與正規軍不同,征召兵組成的軍戶營的武裝,以及戰術略顯陳舊。
盡管劉玄德的軍事改革計劃,已經在冀州執行了相當時間。然而這兩個軍戶營的步兵部隊,仍舊有半數是使用傳統盾矛作戰的材官盾矛兵。
他們的方陣也并不是更加靈活,并且戰斗力十足的三百人曲方陣。而是更加僵化,更不靈活也龐大臃腫的兩千五百人大方陣。
新式的槍戟方陣部隊,占據征召營步兵的二分之一強。總共兩個部,五千大軍。而新銳的槍戟方陣兵則是三個部,總兵力超過四千五百。
同時,每個軍戶營,還擁有一支頗為可觀的,北地騎士組成的騎兵部隊——總共兩個部,超過兩千騎。而且有半數是披甲夾槍,可以列成密集陣列發動沖鋒的精銳突騎。
這讓每個軍戶營的兵力,也接近一萬兩千……
這就是劉玄德的第一道陣列的全部編制。
八千最精銳,編制最小的禁軍部隊。超過兩萬四千極精銳的主力步兵,以及接近兩萬四千,其中包括四千突騎的冀州征召兵。
總計超過五萬六千大軍,隨著劉玄德的一聲領下,大踏步的喊著號子,挺著槍戟長矛,向著對面的黃巾軍趕了過去。
他們的人數只有對方的二十分之一,甚至更少一點。
但在氣勢上,這五萬六千兵馬卻徹底壓倒了黃巾的所謂百萬大軍!真人小姐姐在線服務,幫你找書陪你聊天,請微/信/搜/索熱度網文或rdww444等你來撩 請記住:飛翔鳥中文小說網 www.fxnzw.com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