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赤帝 第四十一章十萬鐵騎下中原
天下雄圖
天下雄圖
就是這樣,一點點小小的分歧與不愉快,就好像從來沒有存在過一樣。在接下來的幾天時間里,劉玄德過得非常愉快與充實。在公孫瓚的陪同下縱馬馳騁,在遼闊草原上盡情奔跑,射獵數之不盡的鹿與黃羊。然后愉快的大吃大嚼。
這樣的生活讓劉備感覺到了北方草原的愉快……
當然與此同時,劉玄德大幅度加強對三義行北方路線的操縱,以及對于草原經濟與貿易的控制,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雖然在這之前,劉玄德的貿易中,人口買賣也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但卻從沒有像是今天這樣重要過。
就好像曾經罪惡的黑奴貿易一樣,劉玄德麾下的掌柜們,會熟練的前往各個部落,用他們手上的商品,向各個部落換取奴隸,以擴充劉玄德在“北地”的勢力。
是的,是“北地”。
在與公孫瓚的一輪談話之后,劉備確認了兩件事。其一是之前談過的,公孫瓚不肯為了世界與未來的聲望,將自己的一生都丟在北地。完成劉玄德的北地戰略。
第二就是,在劉玄德試探著問過他,是否愿意南下,也就是將自己手里的軍隊與權力都交出來,而后擔任其他工作的時候,公孫瓚也顧左右而言他,沒有答應下來——
也就是說,他不會交出如今的北方最強大的軍事集團以及遼東軍控制下的人口與自然資源的。
這些人口與自然資源,占據了如今北方地區,漢帝國的最大的份額,至少有百分之七十。如果無法掌控遼東軍的話,那么所謂的開發北部疆土,不過是妄想而已。
面對這樣油鹽不進的公孫瓚,劉玄德在懊惱的同時,也不得不另想辦法。
通過如同當年歐洲殖民者對待非洲土著的辦法,便是如今的劉玄德所期望的——使用經濟,貿易品來引誘各個草原部落進行廝殺。而后將那些俘虜全部賣給自己——
廝殺死人,他們就會削弱實力。而將俘虜全部販賣,又不可能讓他們從戰敗者身上采血。這樣一來草原諸部落就只會不斷,不斷地衰落下去。
——被販賣給劉玄德的奴隸,會按照草原人的固有思維,將劉玄德當成他們的主人。劉備在將成為帝國北方最大的奴隸主的同時,使用這些奴隸經營自己的牧場以及為自己的屯墾移民隊伍提供服務與支援。
至于那些草原奴隸,他們會更改一個漢人的名字。學習中國的禮儀,進行洗腦的同時,他們的后代會被逐漸融入帝國之中。最終被同化成諸夏民族的一部分。
以“同化草原奴隸”以及“遷徙移民”的方式。劉玄德計劃帝國的腹地,從青、徐、兗、豫這些人多地少的土地上遷徙至少兩百萬人口。以鞏固、充實如今的遼州……
至于說公孫瓚的問題。暫時,劉備并沒有與公孫瓚翻臉的意思。不單單是個人感情方面無法接受,與公孫瓚翻臉,同樣在經濟上,軍事與政治上是下下策。
所以,對于遼東軍,劉玄德期望采取的戰術是“培養下一代”。
也就是公孫續——如今不單單是自己的子侄,而且還是自己的學生。這一回,劉玄德抽調中央禁軍。從遼東軍的兩個營里面,就抽調了公孫續的那個營,預備將公孫續放在自己身邊耳提面命。
從戰斗能力方面,公孫續當然不如趙云。但從政治與聯盟兩方面考慮,拉攏公孫續乃是和平的將公孫家族,將遼東軍吞并,重新融入帝國中央政府的最好方式。
劉玄德曾經就這個問題,試探著與公孫瓚討論過。
與之前的議題不同,公孫伯圭對劉備如此器重自己的兒子,期望教育他非常滿意。同時也對劉玄德提到的百年之后,要公孫續接他的班,成為新的遼州、黑水都督府都督毫不猶豫的表示贊同——
當然的了,他是自己的嫡長子,而且還這么有出息。與劉玄德之間的關系也這么好。他不接班誰接班?
“那么,就是這樣了。伯圭兄。”
也因為這一點,公孫伯圭與劉玄德,因為之前的事情產生的一點點小小的分歧,以最快速度煙消云散了。
公孫伯圭終于獲得了他最想要的東西——那就是縱馬馳騁南方的機會——遼東軍將有五萬精銳鐵騎南下,加入到掃平青、徐黃巾的戰爭中。
而公孫續,也被劉玄德以驃騎將軍的身份,任命為了這支南征軍的副帥。為公孫續積累資歷與功勞。
這同樣是公孫瓚樂于見到的。
原本以公孫續的年齡資歷,做五萬鐵騎的副帥著實有些不夠——當然,他的身份足夠的——但是如果公孫瓚強行任命的話,總有種自己理虧的感覺——但是,劉備任命就不同了。
他身為驃騎將軍,統轄中原五州戰事。任命一路大軍主帥都夠資格。更不用說副帥了。
就是這樣,因為培養公孫續的事,劉備與公孫瓚之間的關系迅速彌補。而劉備所提出的,今后派遣小股遼東軍護送三義行商隊,深入各地部落進行奴隸貿易的行為,也得到了公孫瓚的許可……
當然,如果公孫瓚知道,這些劉玄德的門人弟子們,除了做生意的頭腦足夠使用之外,對于測繪作業也非常精通的話,恐怕就會多尋思尋思了……
這種情況下,要劉玄德完全掌握了北地,蒙古高原的孔道交通以及山川地理。對于公孫瓚自己真的是一件好事嗎?
“再然后,便是那些三韓、朝鮮諸部落民了。”劉玄德說——以公孫瓚的實力,對于三韓的小王國,以及東北的高句麗王國進行雷霆一擊完全是駕輕就熟。在這之前并沒有如此去做,一方面是公孫瓚覺得欺負小孩子沒什么意思。另一方面也是他們足夠恭順。
“要求他們內附。”劉備認真地看著公孫瓚:“依照內地諸侯王來分封。高句麗可為郡王,三韓為侯。”
“這都簡單。為兄派一騎吏過去,諒他們不敢不從。”對于劉玄德的這個建議,公孫瓚輕笑著擺了擺手,完全不以為意的樣子。
“兄長能為,備一向是佩服的……那么再接下來,便是在遼東郡建港一事了。”
“遼東建港……”
“是啊。”劉玄德點點頭,看著對面一臉迷茫,好像完全不清楚自己意思的公孫瓚,微笑著說道:“單單依靠車隊和馬隊,能夠運輸的東西實在是太少。而且也太慢,太不方便了——兄長請看……”
說著這話,劉備將一副包括了山東半島,以及遼東半島在內的地圖掏了出來。先是用手指比劃了一下陸路的距離。再之后是點了一下遼東半島與山東半島之間,渤海海峽那里。
“兄長看,是不是接近了很多呢?”
“原來如此,玄德,你是要走海路?”
“嗯。”劉備點點頭:“齊魯之地,自古造船業便非常發達。備出征青、徐。第一步自然是要剿滅黃巾。第二步便是要還青、徐百姓太平安寧。而等太平安寧之后,自然是要讓青徐百姓富足安寧了。”
“可是,海路……能行么?我聽說海上風高浪急,一不小心,船就會翻。還聽說海上有諸多大魚作怪,還有就是……”
“哈哈哈,事在人為嘛,兄長。”劉玄德笑著拍了拍公孫伯圭的肩膀,而后這樣說道:
“備有信心,制作出足夠堅固的船出來。兄長便安心吧——打通海上貿易線路之后,齊魯之地諸般貨物,以及齊魯之地百姓移民,會源源不斷輸入遼東的。這對兄長也只有好處,不是么?”
“哈哈哈哈哈……”聽劉備這么說,公孫伯圭愉快的哈哈大笑起來:“要是別人對我這么說,我一定會以為他們是在騙人——但是,既然是玄德你說的,為兄相信——你可是個天才啊,這世上還有什么能難得到你的事情嗎?!哈哈哈哈!”
“在備占據齊魯之地后,不單單會打通通往遼東的道路,也會打通通往三韓之地的道路——兄長不是一直都不滿意,朝鮮多山,諸白馬騎士難行么?等航路打通之后,便試試海運吧。”
“好,好。”公孫瓚滿意的連連點頭,同時劉備似乎覺得這樣還不夠。接著愉快的說了下去:
“除三韓與遼東航路之外,前往東方倭國列島的航路,也會打開。那里諸民孱弱,卻盛產金銀與銅。堪稱黃金之島。航路打開后,你我兄弟又能開一源財路!”
“哈哈哈!”聽他這么說,公孫瓚更加愉快的哈哈大笑起來,一邊哈哈大笑著,一邊舉起了酒杯:
“都靠賢弟了!喝酒!”
“喝酒!”
說著這話,兩人碰杯對飲。喝多了酒,情緒也略顯興奮地公孫瓚,臉色顯得有些紅,他動情的拉著劉玄德的手,對劉備說道:
“瓚不才,不過一武夫而已。最大的能耐不過騎馬射箭罷了。倘若沒有賢弟,瓚焉有今日?!所有的一切,都是賢弟所賜啊!瓚在這里,多謝賢弟了。”說著這話,他向劉玄德深深地施了一禮…… 請記住:飛翔鳥中文小說網 www.fxnzw.com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