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赤帝 第十八章將星云集
“公孫小兒,可敢與我一戰?!”巢車之下,騎乘赤兔的呂奉先耀武揚威。正如諸書所言。披掛大紅色西川錦袍,身著獸面吞口連環鎧,頭戴沖天鳳翅冠,手持方天畫戟。萬馬軍中也是異常奪目。便是天下一等一的強將。
呂奉先這等賣相著實好看得很。就算是劉備也不得不承認,這一會兒的呂布,散發著一種非常狂野的,乃至是瘋狂的魅力。不管他平時的人品如何。但是戰場之上,的確是這樣的男人更能刺激諸將士的精神,更能獲得足夠多的兵士追隨。
只不過……
聽他這么說,劉備上前一步:
“呂將軍,諸將皆是袍澤同盟,口下且積德吧。”
一句話,卻是讓異常興奮中的呂奉先有些不愉,多少給了公孫續一個臺階。
倘若這一會兒,公孫續服軟,說點什么夸獎呂布的話的話,或許情況能好一些。
但是很遺憾的不行。
“怕你不成?!”
雖然知道劉備的意思,也知道,自己輸多贏少,然而公孫續還是毫不猶豫的應戰了——
當然,公孫續心中也有自己的算計:
“呂布的確厲害,倘若是單挑,我或遜他一籌。然而三千對三千,這是軍陣之爭。就算他神勇無敵又能如何?我幽州軍兵如何怕了他?!”
心里面這么想著,公孫續也大踏步的下了巢車。在劉備遺憾的目光注視下迅速點齊人馬。雙方列陣,在一陣陣鼓聲中,兩支軍陣緩緩向前——
公孫續軍中,如之前幽州軍的布置一樣。重騎在中,兩側輕騎左右拱衛。
從軍事上看,劉備便忍不住感嘆,公孫伯圭還真疼兒子。這一會兒公孫續拿出的三千精騎,竟然都是白馬義從!
其中,居于中間,由公孫續親自護衛,散發著耀眼銀色光芒的,更是白馬義從中最為精銳的,如今世界第一流的重騎兵,白馬精騎——
數量足有八百!
“這樣的話,勝負難料啊……”劉備身邊,曹孟德這樣嘟囔著。
他可是見識過白馬精騎的威力的。
也就是在之前的涼州平叛戰爭中。
當時由趙子龍率領的少許白馬精騎,所表現出的,令人驚嘆的沖擊力讓他記憶猶新。
而這一會兒,如此強大、令人恐怖的精銳重騎兵,他公孫續麾下竟有八百!
如此可怕的部隊,讓人感覺就算有一萬,甚至幾萬大軍列陣,也會被他們毫不留情的突破,乃至殲滅。
“不一定。”
劉備還沒說話,倒是另一側的關羽開口了——
也不知道是因為什么原因,原本總是對高門子弟不假辭色的關云長,對于同樣高門出身的曹孟德的感官,意外的不錯。
看曹操這樣說,他隨即回答:“呂奉先人品雖劣,然則勇武異常。白馬精騎雖是天下之雄,然而……”
“但是。這是三千對三千的戰斗啊。”聽關云長這么說,曹操更加好奇了:‘就算呂布再怎么厲害,他能是八百鐵騎的對手?”
“問題是,呂奉先手下的兵士,也都是精銳啊。”
聽他這么說,另一側劉玄德如此感嘆道。
“精銳……?”
聽劉備這么說,曹操就更加好奇了——因為他也聽說過,這些人都是并州兵來著——嗯,并州兵,而并不是追隨董卓很久的涼州兵。
成軍時間也就這么長,怎么可能會有什么精銳呢?
雖然他們的陣列很嚴整,而且武器裝備也都很精良,看上去像模像樣的。但是根據曹操的經驗,沒有足夠長的時間,以及戰爭經驗,是沒辦法將組建一支真正的,能征善戰的精銳部隊的。
——與對面的全騎兵配置的涼州軍不同,并州軍是步、騎混合。
而且是騎兵護衛兩翼,而步兵處在中間。
兩翼的騎兵,一支乃是呂奉先所率領的精銳騎兵,乃是從并州中精挑細選出來的精銳沖騎,配備了從冀州,以及從中央武庫獲得的精良馬槊,戰馬以及鎧甲,組成的全新的具裝重騎兵。數量并不如對面多……畢竟并州的人口數量,以及底蘊,成軍時間都不如幽州。所以數量只有五百。
這些精銳重騎兵,在進入戰場之后,幾乎不約而同的發出了,好像狼嚎一樣的聲音。這樣的聲音讓劉備忍不住皺了皺眉。
“太胡化了。”劉玄德忍不住這樣評價說——
雖然說,胡服騎射,騎兵部隊使用,甚至說從游牧民那里學習都是應該的——但是,學習的應該是戰術,乃至戰略。而并不應該是他們野蠻的習俗。
但是很遺憾的,這支精銳重騎兵與劉玄德所想的完全不同。
他們的行為習慣,接近完全胡化。也就是那種信奉實力至上的,習慣燒殺掠奪,破壞比建設更加順手。認為掠奪別人的才是勇士。而認真經營土地的都是懦夫的游牧胡人。
雖然只是第一個照面而已,但是劉備卻不由得,皺起了眉,對于這支部隊并不是太感冒。
“這群家伙……還有呂奉先……在錯誤的道路上走的有些遠了。”劉備忍不住的這樣想。
“所謂的,并州狼騎兵么?”
與之相對的,在并州軍右翼的騎兵就讓劉備覺得順眼了不少。
總共大概有一千以上,突騎與弓騎的混合部隊。
在護甲方面是輕裝化的。只有大概兩個百人隊,配備了鐵甲,而馬匹沒有一匹配備馬鎧——即使是皮制的馬鎧都沒有。
輕裝騎兵的近戰,以及突破能力自然不如精銳重騎兵。但卻能夠執行比重騎兵更多,更靈活的戰術。這也是輕裝騎兵對戰的看點之一。
——再之后,便是中間的步兵部隊——與兩翼輕、重騎兵比起來,劉玄德更重視這支步兵——只是因為他深諳戰術,對于輕、重步兵的武器裝備,戰術選擇了然于胸。
然而對于中間這支精銳步兵,劉玄德卻有些看不明白——
披掛重甲,這個沒有問題——配備沉重的櫓盾與重弩,這個同樣的沒問題。事實上,劉玄德麾下的精銳弩兵部隊,同樣是這樣的配備。
以櫓盾組成盾墻,而后依靠盾墻裝填弩機,防御敵人。這樣的戰術對于弩兵來說非常正常。
但是與此同時,這些士兵還配備了足夠多的、大概六尺長的短槍。
這就是劉備不太理解的了。
按理說,長槍備敵,應該是越長越好,組成的陣列也是。
“是投擲用的標槍么?”劉備思考著:“但是已經配備了重弩,再配備標槍也沒什么意義啊。這些短槍是與櫓盾一起,組成盾矛兵使用的么?但是就算是單手盾矛,這樣的槍也太短了一點。”
心里面這么想著,劉備對于這支步兵的戰術,以及指揮這支步兵的指揮官都有些好奇了。
“旗號的話,指揮這支騎兵的人是張遼張文遠?指揮中間步兵的,是高順高文卿(字是杜撰的)”劉備側身看看,然后這樣問道。
“沒錯,就是張遼。”關羽點點頭,這樣回答。
雖然理論上的身份是冀州刺史,但是這段時間,關云長卻沒有上任,而是一直都待在洛陽軍中。
并不是他貪戀洛陽繁榮。當然更不是洛陽這里有他相好的女人。而是他在等著劉備。等劉備安頓好洛陽,再等盧植來后,他就可以與劉備一起返回洛陽。
至于說冀州諸事。有田豐、沮授兩人維持,又有事先已經回去了的陳叔至暗中扶持,以及大批精銳主力軍隊。這樣的冀州可以說穩如泰山。無論文事武備,都不需要關云長去管。
所以他也樂得繼續在洛陽,與自家兄弟相處。
同時這洛陽目前強兵名將云集。對于關羽這樣的武人來說,再沒有比這更妙的所在了。
所以,這段時間,他這個冀州刺史就一直待在禁軍大營里面。與禁軍的不少將領都混熟了。
其中他最喜歡的,除了自家人,還有算是半個自家人的幽州軍,趙子龍與公孫續之外,便是并州軍中的兩位年輕人。
張遼張文遠與高順高文卿。
這兩個都是非常優秀的年輕人,在關羽見到的五州諸將之中,也是數一數二的優秀。
“只是可惜,這兩個是董卓的屬下。”
在這之前,關于常常為此覺得可惜。
“不過現在……”
又想到了劉備與董白的聯姻,關羽就覺得,自己的兄長所作所為無比正確。刨除掉不孝有三,無后為大,偉大事業需要優秀繼承人這種大道理,他也覺得大哥這樣的英雄,也需要人來照顧才行。
與董卓的聯姻,強化勢力,并且能夠獲得如高順、張遼這樣的優秀的年輕人為己用。這是一石數鳥的好事兒。
——與另一個世界線上,張遼、高順與呂布一起投降,而后算是呂布的部曲不同。
這一次的張遼與高順,是在并州時,與呂布一起投靠了董卓的。他們之間并沒有上下級的關系。雖然佩服呂布的勇武,認為他是并州系的首領。但也僅僅如此。
他們并沒有效忠呂布的意思。
他們效忠的人是董卓。
而在劉備與董白訂婚后。理論上,作為董卓一系繼承人的劉備,才更應該獲得他們的忠誠。
這個順位,要比呂奉先高得多。
想來再過一段時間,在察覺到這一點之后,呂布對劉備的憎惡,還會進一步增強……
當然這是在所難免的事。
除非他調整自己的心態,認識到自己應該是劉備的下屬,而非競爭對象。否則在這種認識錯誤的情況下,呂布無論如何不會對劉備產生好感的。
“呂奉先,哼……”
想到這里,關羽心中忍不住冷哼了一聲。
同一時間,鼓聲驟起。兩支軍隊也高聲吶喊著,撞在了一起……
演習戰開始了。
本書來自 請記住:飛翔鳥中文小說網 www.fxnzw.com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