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四十四章冰雪中的行軍

涼州之亂涼州之亂  十月下旬。

  雪越下越大了。

  劉玄德所部艱難的在風雪中前進。

  天空是鉛灰色的。云層很厚。明明是白天,能見度卻很低。士兵們裹著袍子,低著頭,一步一個腳印。人與戰馬呵出白霧,凝結成的小水珠落在人的胡子上,凝聚成冰,一片白花花的模樣。

  涼州的路況也很糟糕。盡管大軍行走在官道上,然而因為朝廷的管理不善,每年投入到交通,道路修繕與維護的資金接近于零,所以官路也坑坑洼洼的。再加上降雪,情況就更糟糕了。

  在這樣的天氣下,漢軍每天走出十里就是極限了。同時,每一天都有人病倒。風雪與疾病,讓軍隊的士氣不斷下降。只是因為劉玄德與董仲穎。大軍的主帥威望足夠高,并且也盡可能的給士兵們想辦法了。所以兵士們還在咬牙堅持著。

  當然,這樣全憑士兵韌性向前,是堅持不了太久的。

  爬雪山過草地是一回事兒。沒有棉襖爬雪山過草地則是另外一回事兒。精神原子彈說厲害自然厲害的要命。但在面對絕對的實力,以及天時地利時,人和這一項仍舊顯得,有些力不從心。

  “我們的主要戰場,應該是金城郡。”

  董卓與劉備一起,策馬走在隊伍的最前面。

  因為精銳的涼州騎兵游騎四散,死死地盯著方圓百里內的情況,所以他和劉備都不用擔心,某個路邊的草叢忽然冒出幾個刺客,對著他們扣動懸刀射出淬毒的弩矢。

  所以,劉玄德可以集中精神,聽董卓分析戰況。

  他到底是本地人,對涼州的熟悉更在劉備之上。

  “更遠的張掖,酒泉還有敦煌幾個郡吶,就不要想了。太遠,太遠。”他有些無奈的搖搖頭:“現在咱們根本夠不到。以朝廷現在的經濟狀況,怕是也無法支撐一支大軍,遠征這幾個郡國。”

  “你的意思是,就算我們獲得了這場戰爭的勝利,恐怕也無法將整個涼州收入囊中?”

  “嗯,嗯。就是這個意思。”

  “那么…”劉備若有所思:“就需要一個夠眼色的家伙,幫帝國看好西大門了啊。”

  “夠眼色的?為什么不是夠聽話的呢?”劉備問。

  “因為涼州叛軍中,不可能有那樣的人存在。”劉備不客氣的這樣評價,讓董卓發出了一連串“啊哈哈哈”的尷尬而不失禮貌的笑聲。

  畢竟嚴格意義上說,他也屬于哪個不夠聽話的存在來著。

  “但是這也沒辦法吧,玄德,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啊。涼州這么偏僻苦寒,如果不想點辦法的話,你要我們怎么活啊。”

  笑過之后的,董卓又忍不住這樣大聲叫委屈。

  “涼州的草場夠多,水源也足夠。”劉備平靜的說:“如果好好耕耘,放牧的話,涼州也會變得很富裕的。”

  “你說是這么說。”董仲穎輕哼了一聲:“涼州人沒那個耐心啊。種田放牧,哪有拿刀來搶來得快。”

  “所以啊,涼州人就越來越窮了。”

  “…好吧好吧,俺說不過你——這個就先別說了,玄德。還是說說這場戰爭吧。”

  “嗯。”

  說到這個話題,兩個人的臉色都鄭重了一些。也就在這個時候,一陣風吹過。噼啪的雪片砸在臉上跟小刀子一樣。董卓和劉備一起拉下斗笠,擋了一擋。等風過去之后才繼續說道:

  “涼州說是十郡。實際上最遠的張掖、敦煌與酒泉三郡老早就放了羊啦。朝廷掌握的,只有漢陽,武威,金城,安定,隴西,北地這幾個郡…當然,現在是在叛軍手里。”

  董卓說這話的時候,語氣非常平靜,好像完全沒有因為這些土地被叛軍占據就覺得傷心難過。

  “嗯,嗯。”劉備連續點頭。

  事實上,現在他們就走在漢陽郡內。

  叛軍的“撤退”非常干脆,劉備與董卓兩部人馬不費吹灰之力,就收復了隴縣。

  當然,就像是他們在右扶風時收復的縣城一樣,漢軍拿到手的,僅僅只是空城一座。

  城內的人口不知道跑到什么地方去了,對于這個,董卓倒是安慰了劉玄德兩句:

  “放心吧,不那么容易死的。董卓這樣對他說:

  “涼州人不比內地百姓。對災,對危險更加敏感。一有個風吹草動就跑的沒影子了。

  所以說啊玄德,用不著擔心。只要咱們把叛軍滅了,用不了多久,這些人就會聽到風聲,然后像是地里的野草一樣漲回來。”

  “是這樣么。”

  聽董卓這么說,劉備略略的有些釋然。

  “那么仲穎兄,你說,叛軍會選在哪里和我們決戰呢?”劉備接著說道:“拋棄這些城池,拋棄這些土地…他們叛軍的糧食也不會從天上掉下來的對不對?

  更何況,叛軍的組織松散。放棄了太多城池土地,一定會讓叛軍內部增加矛盾。”

  “對,對。沒錯。”聽劉備這么說,董卓連連點頭:“俺估摸著也就是這幾天吧。

  叛羌的耐性不會太足的。就算是他們的首領是個漢人也一樣。”

  “嗯。”劉備點了點頭。然后抬起頭,看看天色:“停下吧。”他對董卓說:“可以扎營了。”

  “這個…剛午后啊。”董卓抬頭看看。然后有些奇怪的問:“現在就扎營?”

  “嗯,現在就扎營。”劉備回答:“你看,仲穎兄,將士們都有些受不了了。”

  “但是…現在可是一天中最暖和的時候了。

  “那就修改一下。”劉備說:“每天上午晚起一個時辰,下午多走一個時辰。這樣一來應該就沒問題了吧?”

  “這樣,也不是不行。”董卓若有所思:“玄德,你該不會是想…”

  “我想,我能想什么呢,仲穎兄?”劉備對他笑了笑:“別胡思亂想的了。

  “哦。哦。”

  董卓點點頭,隨后看看劉備,說了一句:“我去看著點那些兔崽子,別把營地扎得歪了。”之后就跑了路。

  熟悉他的劉備知道,他其實是要去找他的女婿李儒,跟他問問事兒,商量商量辦法。但他也沒說破,只是笑著目送董仲穎離開而已。

  就這樣,看著董卓離開,劉備身邊的曹操才開口:“說起來有個事兒,玄德,我一直想要問你一下。

  “什么啊,孟德兄?”

  “就是說,你和董破虜一起行軍,究竟是誰聽誰的啊。”他開口,這樣問道。

  嗯,是的,就像是曹操問的一樣。不像是孫堅與周慎,單獨統領一路大軍。董卓與劉備兩人都是雜號將軍,身份地位差不多。如果沒有明確的同屬關系的話,臨戰指揮應該怎么辦呢?

  這一點張溫沒說,他很可能是故意的。就是為了挑撥離間一下劉玄德和董仲穎的關系,惡心惡心他們。

  “我和仲穎兄有默契。”劉備的語氣悠然。

  “有默契,你們說好了嗎?我怎么不知道?”聽劉備這么回答,曹操更加奇怪了。

  “誰是對的,就聽誰的話。”劉備這樣回答他。隨后策動戰馬,在“駕!”的一聲后,也向著營地方向前進。

  大軍的行軍路線,是沿著渭河,向渭河上游前進。

  一方面是為了取水方便。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在古典時代,人類的聚居地理所當然會靠近河邊。沿著渭水前進,“補給”可以更方便一點。同時也更容易掌握叛軍的動向。

  盡管董仲穎說,涼州人最擅長趨利避害。看到危險就會以最快速度跑得不見蹤影。但想來,并不是所有涼州人,都熟練掌握了這個技巧的…又或者是涼州騎兵的速度太快,他們來不及跑。

  總之,劉玄德一行總能在行軍途中抓到——我是說請到一些鄉民,以獲取情報,擔任向導。

  大軍因此得到了一些有用的消息。

  一方面是,是的,叛軍十幾天前,的確是沿著這條路返回涼州的。

  另一方面是,就像是劉玄德猜的那樣,叛軍的補給狀況也不盡如人意。從他們掠奪鄉民的態度有多瘋狂,就能看出他們有多饑餓。

  “對方的指揮官,要不然是有些眼高手低,要不然就是個新丁。”劉備與董卓商量這件事后,得出了這樣的結論。

  對方很可能是想要玩兒一個誘敵深入,然后分割包圍的戰術。

  但是很遺憾,他的破綻太大也太多。

  一方面他在撤退時候太過井然有序。另一方面,他低估了漢軍的忍耐力,又高估了叛軍的糧草補給狀況。

  再加上他本身的威望,恐怕沒足夠到可以隨便揮霍,丟棄這么多已占領的土地,已經夠那些叛軍頭目不滿的了。

  劉備并不知道,之前叛軍中已經有了一場內訌。否則,他的判斷還會更有依據。

  叛軍的首領,現在多半有些進退維谷…如果不是他的對手張溫,是個比他更孬的指揮官的話,那么這一會兒,叛軍的戰略局勢肯定會變得更糟糕。

  “明明是個挺好的機會啊。”劉備對曹操,這樣感嘆說:倘若我是漢軍的總帥就好了。這樣能看破敵人的謀略,卻無法破解的感覺真的太糟糕了。”

飛翔鳥中文    三國之赤帝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