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赤帝 第五十六章郡兵的職責與軍戶制度
章節目錄
“郡兵按照你說的分成了兩部分。”
盧植一如既往,無視了劉備說說的東西里,略顯天真的部分。
開玩笑的。誰不知道軍政分離的好處但是制度的修改,分離之后職責權力分配,還有遇到事情之后所需要的反應。
軍隊不歸地方管轄的話,出了事情,叛亂剿匪什么的雙方該怎么配合啊獲取后勤物資又該怎么辦郡守們不滿意自己的權力被剝奪了,應該怎么安撫他們……等等等等。
古代社會的消息傳遞非常成問題。如果職權不明互相扯皮,非常有可能耽誤大事。這可不是輕輕松松的說一句:“軍政分離”就可以解決的。
當然劉備同樣知道,漢朝的郡長官權力太大的問題老早就存在了。郡府被稱為郡朝,可以自行征辟官吏。征辟官吏視郡守為君主,只對郡守負責,也只忠誠于郡守。于大漢朝廷……也就那么回事兒吧。
這種狀況,是劉玄德無論如何也不能接受的……
“但是現在,我也就是個州別駕而已。我自己還是老師征辟的官員呢,所以……算了。”
想到這里,劉備又覺得有些氣餒。
再接下來,注意力又回到了郡兵方面。
按照劉備的計劃,各郡國的郡兵被重新打亂,而后重新編組。
這讓各郡國的郡守國相,都尉國尉們都覺得不開心。所以目前的編練工作做得并不是太好。
“這就要看老師的手段了。”
說到這里,劉備看向了盧植。
“放心。”盧子干一捋胡子,微笑著說:“到時候教他們看老夫手段。”
總之,暫且不說郡國長官們的抗議。單說將各個郡國的郡兵重新編練后,劉備預備將重新編練的郡兵分成兩部分。
第一部分是駐屯軍。
這些部隊將分散在各縣,作為維持治安的必要力量。捕捉盜賊啊,救災啊,公共工程什么的,都要他們加油。
基本上就等于后世警、消防外加市政工人的結合體。
這部分“兵力”大概占郡兵的一半左右。
他們的武器裝備理所當然會很簡陋。比起殺傷力,更多的在于制服敵人啊。
所以叉子,漁網,還有棍棒就是他們的主力裝備了。最多再加上一些華而不實的大刀片子。至于盔甲就不用想了。了不起每個縣城給你配幾套。弩也一樣。大家拿著打獵用的弓不就可以了。弩那么危險的東西你們給誰啊!
“這樣的確削弱了郡守、國相們的實力。但是一旦有賊寇攻打,又該怎么辦呢”
劉備的策略,理所當然引起了盧植的擔憂。
“用軍戶子弟啊。”
劉備輕松的說:“我們有五萬戶軍戶子。而且我們掌控下,種假田的農戶也有幾十萬。每家出兩個人,就是十萬軍隊和上百萬的民兵。
分散在各縣,足夠了。
至于武備,我們會鼓勵民間儲藏武裝。唯獨強弩與鐵甲兩項違禁……反正我們對他們的要求只有守城。或者與小股賊寇作戰。”
“原來如此。”
聽劉備這么說,盧植接受了他的解釋:“那這樣一來,各郡守掌控的兵力……大概有兩、三千人”
“是的,兩三千人。”劉備點點頭:“這兩三千人隨便他們怎么折騰吧。雖然我期望擁有一支以盾矛手為主力的輔助力量,在戰時輔助州兵作戰。不過指望這些家伙,是指望不上的。”
“是啊,那就先這樣吧。”
盧植的情緒不高。
大概是因為之前,剛剛議論過堪稱精銳的州兵大軍。所以再說起理論上根本不屬于自己的郡兵時,就沒什么心情聊太多。
“那就這樣。”劉備同樣不想聊得太多。
在他的計劃中。未來不會再有什么州兵郡兵,什么鄉勇義從。
全國所有的武裝力量都要歸中央政府管轄。頂替郡兵的將會是大量軍戶子弟組成的預備役部隊,以及大量有組織的農戶組成的民兵部隊。
至于那些捕盜,治安,消防一類的任務,則要交給專業化人士,而非由郡兵兼職。
當然,這是后話。現在的劉備也只能稍微幻想一下,僅此而已。
再接下來,劉備與盧植又說了一下與軍戶劃分。
最優秀,最強壯的軍戶,可以比別的軍戶多分到五十畝地。他們將成為新的“騎士”與“選鋒”。
而其他的軍戶則通過各自的技能與天賦,被分配成為“強弩”,“射聲”以及“樓船”——冀州好歹臨近黃河,而且劉備有著星辰大海之夢。預先準備一點“樓船”也沒問題。
至于那些基本沒什么技能的軍戶。那就對不起了,去做材官吧。方陣步兵其實也挺光榮的,而且還是軍隊的核心,真的不騙你。
“軍戶子要比農戶子分配的假田多一倍。”劉備平靜的說:“農戶每戶假田五十畝。軍戶材官分配七十五畝,強弩,射聲,樓船一百畝,騎士與選鋒百五十畝。
各鄉假種子,牛馬,農具,先分發各軍戶。后分發農戶。
同時軍戶子弟無需服勞役,也無需繳納地租賦稅。
軍戶要進行定期考核。每歲四次,考核不過關則降為農戶。由本鄉亭替補。
軍戶出征時期,家中農田將由亭里農戶幫助照料。倘若歉收,則要從亭里各戶交糧食補平。
出征時軍戶子立功獎懲循州兵例,不額外立法。其后勤輜重標準同樣循州兵例,戰薨撫恤如是。”
這些政策制度,對比歷史上一些朝代的軍戶制度更加寬松。
冀州的新軍戶們的特權更多,更大——當然,目前基本都是農業,經濟方面的特權,不涉及政治特權。
這是劉備吸取古今中外,歷朝歷代的軍戶教訓經過總結得出的結論。
讓軍戶們在經濟上享有特權,以補償他們為自己征戰沙場的辛勞與血汗。同時不給他們政治上的特權,以防止這些軍戶蛻變成特權階級,去欺壓其他人。
這就是平衡。或者用中式的話來說,這就是所謂的“中庸之道”。
(教育123文學網) 請記住:飛翔鳥中文小說網 www.fxnzw.com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