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四百章 大乾評書一門

第四百章大乾評書一門第四百章大乾評書一門  類別:

作者:胖一點  書名:

  景康十九年七月十一日,巳初時分(上午九點左右)

  這時間正好,不早不晚,早上起來洗漱完畢,得空先遛個彎兒,晃晃悠悠也該到了用早飯的時候。

  或讓家里做些東西隨便吃了,或外出尋個熟悉的館子食鋪就食,一份熱乎乎、香噴噴的餐食下肚,這精神頭能振奮一整天。

  當然,這種生活方式只適用于那種沒什么正經繁忙事務,時間悠閑,且家境富裕的人。

  像底層的那些為生計繁忙奔波的老百姓,哪里享受了這福氣,很多人天不亮就早早就吃罷了早飯,然后出門去賺家里的口糧了。

  睡到巳初?

  一家人喝西北風去!

  同樣,這種日子,也不適用而地位高崇的,例如景康帝、馬晉這樣的,看似高高在上,實則事務繁忙的有時連三餐都來不得吃,餓了只得匆匆墊補一下,然后繼續處理手邊事情。

  像馬晉,自從他的身份越來越高,他都快忘記像以前那樣舒舒服服的享用美食是什么時候。

  應該…好像…是和顏妍成婚后休婚假時……

  每天早上一起來,就是一大堆手下拿著各項事務等著自己拿主意,這種繁雜忙碌的日子,讓性格本就懶散的馬晉深深痛恨。

  有時馬晉就在思考,自己這拼死拼活究竟是為了什么。

  要說錢,自己身家百萬,不說富可敵國,但福殷自家幾輩子孫沒什么問題。

  要說名,馬晉這兩個字,隨著他的幾部小說日益傳播到大乾各處,可以勉強算是名震天下,他又為士林名士,算的上大乾名聲最大的一批人了。

  要說權,年紀輕輕就是正五品,朝廷駙馬爺,身份尊貴,他自己又沒什么封相入閣的心思,眼下已經很滿足了。

  要說色,妻子是大乾公主,絕對能稱得上一聲絕世佳人,又賢惠大方,身份尊貴,堪稱佳侶。

  名權錢色,馬晉無一缺乏,在后世就是那種人人羨慕的人生贏家。

  可他如今又拼命弄出一個《雜志》干什么呢,馬晉思來想去,悟出了兩個原因。

  安全感和認同感!

  作為一個從后世穿越重生過來的馬晉,雖然表面上渾然無事,可在其心里,本能的對這個陌生的大乾王朝,抱有深深警惕和抗拒。

  雖然這些心理隨著時間不斷的在慢慢減少,也許甚至在未來的某一天消失,但在此期間,仍會給馬晉的心理帶來一定的影響。

  從后世來的馬晉,太明白什么叫花無永來時,一朝天子一朝臣,別看自己現在風光,也許未來就讓人弄下去了。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這句玩爛了的話,還是有其中的道理。

  因為害怕日后衰落,所以馬晉才會不斷的擴大自己的實力,為的就是讓自家底子日益剛硬,直到硬的誰也啃不動。

  這就是馬晉的安全感在作祟,他對別人給予他的保護并不是完全信任,在他的心中,除了別人,他還要有自己能掌控勢力存在,用來保護自己和家人。

  《雜志》、官位、人脈、名聲、勢力等等,就是馬晉給自己做的保護傘…

  除了安全感,促使馬晉辛勞奔波的還有認同感,對這個世界的認同。

  大乾王朝,這個己身之前從未對此有過認識的王朝,對馬晉來說是陌生的,是疏離的。

  馬晉有時甚至覺得自己是莊周夢蝶,南柯一夢,但目觸指尖般帶來的真實感,又告訴他這都是真實的。

  這亦真亦幻的感覺,常常讓馬晉糾結,后來他想通了,甭管是真是假,他都要在這世界留下一份屬于自己的印記。

  若是大乾是真實的,他要流芳百世,受后人景仰,如果是假的,那也算美夢一場……

  題回正文,底層奔波生計,高層事多繁忙,所以真正有時間、有能力享受那種悠閑愜意的生活的,多是中層人士。

  衣食無憂,生活安穩,家有余財,時間閑暇,在如此舒適的生活背景之下,自然就要找些打發時間的樂子了。

  時間還早,還不是去各樓里去照顧生意的時候,小說又沒什么佳作上市,所以聽書看戲就成了很多人的選擇,

  尤其是評書,作為最近兩年京城新興的娛樂項目,其頗有些傳奇色彩,不說別的,單論其創始開辦人乃是當今的駙馬爺——名震京畿的馬晉馬子升,就足夠吸引眼球了。

  大乾目前的流傳的評書,以小說原著為本,加以改編,以評說的方式表演,是和以往大家知道的戲曲是截然不同的兩種藝術項目。

  大乾評書的發展,具體情況很簡單,很多評書老觀眾都知道,有聲有色的給后入坑的觀眾講,當然,其間加沒加料,只有他們自己知道。

  “景康帝十六年冬,駙馬爺在北城鼎香樓的老店的一聲醒木響,開辟了評書一門,一人一桌一醒木,在滿京城帶起了第一陣評書風。

  而后駙馬爺因為身份緣故,不得不隱退江湖,但評書一行并沒有就此消失,一年后,駙馬爺精心調教的徒弟出世,接過其師留下的擔子,一步步將評書一門發揚光大。”

  故事雖然美化了一些,但大體過程沒差,自郭同幾人出師說書以來,借著馬晉打下的名氣,在師兄弟的不斷努力下,經過一年多的發展,評書已經初步在京城百姓中建立了一定的影響。

  雖地位遠遠不能和戲曲相提并論,但提起評書,也有不少支持愛好者,懂行的甚至可以論起行話,分析各個說書先生的優劣特點。

  其勢頭比那些跑單幫拉小曲的可強的太多了,儼然已經成為戲曲之下,排名第二的藝術門類。

  如今在京城,很多人都樂得在閑暇時,花幾個茶錢,去有說書先生茶攤那蹭個書聽,手頭要寬裕點,更是一定去那鼎香樓聽聽那個號稱最正宗的評書。

  而郭同、彭善幾人也因此被很多觀眾熱捧,成為了京城有名有好的角兒,尤其是小黑胖子,勢頭之猛,整個京城也就梅方和幾個名聲大的伶人能壓的住他。

  而人氣超高的郭同,自然賣票的本事也不差,他每日說書的時候,也是鼎香樓客人最多的時候……

飛翔鳥中文    雜家宗師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