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第二百零一章全部是來買書的…
九月一日 云書閣,天津排名前三的書肆,而且前段時間因為發售隋唐,在天津出了不少風頭,隱隱有問鼎之勢。。2。
而云書閣就是天津云家的產業,由云鮑主管。
一大早天還沒亮,云鮑就從家趕了過來,召集手下各店鋪所有的管事開會,準備發售《說岳》。
云書閣內堂 時間緊迫,云鮑心里壓力很大,剛剛坐下,就立刻向面前的書肆掌柜荀冶發問。
“荀叔,新書都分下去了嗎。”
荀冶是個五十歲上下的老者,身材消瘦面容嚴肅。
他是云鮑父親的好友,能力不凡,早先是云家有名掌柜,后來云鮑起勢,專門請他過來襄助自己,是云鮑左膀右臂,和最信任的幾個人之一,云鮑也很尊敬他,以荀叔稱呼。
“七爺,兩萬本新書全部分發到咱們手下的店里了,您的話也交代下去了,這幾日無論是什么店其他生意暫放,主賣《說岳》。”
云鮑在云家這輩排行第七,所以云家的人都稱呼他一聲七爺。
而二人剛才所說的事,則是云鮑的新決定。
云鮑為了能夠提高銷量,將手下的其他店鋪業務全部關停,不論是賣文玩還是買筆墨的,這幾日全部變成書肆,共同發售《說岳》。
距離家主考核結束還有九天,眼見局勢危急,云鮑孤注一擲,把所有的寶都押到了馬晉的新書《說岳》身上。
這次他為了去京城鋪貨,動用了手里幾乎九成的資金,還有停關其他店鋪業務,這是都違反了云家規矩的,屬于大忌。
如果之后事成,云鮑成為云家家主,自然沒什么風波,反而要被人贊一句好魄力。
如果失敗,那云鮑不但家主之位沒了,他自己也要被云肆一系借此抓住把柄,恐怕日后就要退出云家核心,然后被云肆打壓,泯滅于眾,之前十幾年的努力拼搏付諸一炬。
可以說這次發售《說岳》,是云鮑真正的破釜沉舟,背水一戰。
也許是年少時執念,亦或者是考核中家主云銘的偏心刺激了他,更可能是云鮑骨子里就有一種賭性。
總之,云鮑不甘心自己失敗,或者他寧愿失敗,也要轟轟烈烈的戰一場。
勝者為王,敗者寇!
云鮑并沒有和荀冶等人長篇大論,他沒有這個閑心,也沒有這個時間,關鍵幾個事情問清楚。
云鮑起身,普普通通的面容上滿是決絕,他環視了一眼手下諸人,這些人都是云鮑的心腹,命運早已和他聯系在一起,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隨著云鮑起身,荀冶幾人或許也感受到了什么,紛紛起身,神色凝重。
云鮑挺直身子,目光堅定,朗聲大喝:“諸位,多余的話我也不說了,現在是什么情況你們都很清楚。
我只道一句,大家都知道我云鮑是什么人,我云鮑在此立誓,如果事成,只要我云鮑還在一天,必保你們一世無憂。”
云鮑的話讓在坐諸人心情激蕩,他們這些人大多都是云鮑的老班底,對云鮑和云家的感情很深,無論是出于個人感情還是大局出發,他們都期望云鮑當家主。
現在的局面他們也清楚,《說岳》是云鮑唯一翻身的機會,同時,也是他們這些云鮑心腹的機會。
眾人對視一眼,眼神堅定,然后在荀冶的帶領下,一齊向云鮑行禮。
“我等誓死效忠七爺。”
會散,云鮑還是為《說岳》造勢,要是往常,云鮑至少也要宣傳三天,才敢發售新書,但如今時間緊迫,只能是事急從權了。
所以,在云鮑用剩下的資金瘋狂宣傳的同時,云鮑手下的六家商鋪,也開始售書。
當云鮑宣傳攻勢開啟后,天津又傳起了滿大街的《說岳》傳單。
雖然現在天津的傳單已經和京城一樣臭了大街了,但既然還沒消失,就有其存在的理由,畢竟還能引個火,當個草紙什么的…
津門府府衙捕頭楊光和手下衙役條子,腰里胯著刀,晃晃悠悠的巡街。
剛轉過一個街口,楊光就覺得肚子有些不舒服,心里就想起了剛才在那家小攤吃的包子,他說剛才怎么味道不對呢,感情有問題。
“這不是人揍的狗東西,敢跟我添腌漬,看一會,我不砸了你破攤子。”
不過此時,楊光還沒空去報復,他往左右瞅了瞅,看到一個酒樓后面有個茅廁,然后就快步沖過去,臨走時還跟身后的條子道。
“我去倒倉,你去給我弄點草紙來。”
條子看到楊光狼狽的身影,臉上滿是幸災樂禍,不過楊光的話他不敢不聽,正打算找個店鋪要點,就看到一個發傳單的少年從一家店鋪走出來。
發傳單不算是重活,只要腿腳利落誰都能干,所以商家一般都是找半大不小的小子,這些小子腳步快,精力也足,干活也比那些大人認真,不耍滑頭,而且最關鍵的是便宜。
這幾月,天津發傳單已經成為常態,條子對此也是見怪不怪,張口把發傳單的少年吆喝過來,大大咧咧的問他要了幾傳單。
到底是個少年,看到條子身上的皂衣,臉上不由露出幾分懼意,見條子索要傳單,忙不迭的遞過十幾張。
條子拿過來,揮手讓少年離開,自己來到楊光所在的茅廁,憋了口氣,將傳單送進去。
楊光神清氣爽的從茅廁里邊出來,手里還拿著兩張剩的傳單,條子見他出來,開口道。
“頭兒,我這就去叫幾個兄弟。一起去砸了那賣包子的破攤,給您出氣。”
條子說這話本是想討好楊光,誰料楊光卻擺擺手,抖了抖手里的傳單。
“這事以后再說,現在你先跟我去云書閣買書去。”
買書?
條子懵逼的撓了撓頭,難道頭兒了個茅廁上傻了,怎么想起買書了。
不過他只是個跟班,楊光這個領頭的說什么就是什么。
二人穿街過巷,來到云書閣,剛過了街口,就看到書肆門口排了一溜長的隊伍。
全部是來買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