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九章熱火朝天的騰云村 韓晟是一個古董商販,不過,和那些整天在古玩市場悠轉的人不同,他把目光放在鄉下地區,相信人間有遺寶,因為,他早已嘗過甜頭,而且不止一次。
干脆,他就買了一輛面包車,改裝過后,整天往鄉下地方跑,成為下鄉收貨、淘宅子的一員。靠著不錯的眼光,這些年也是混的風生水起,更是食髓知味、欲罷不能。
前些天,他把存貨清空,再次開著他那破破爛爛、滿是泥巴灰塵的面包車出發。一來是懶得清理,二來,開太好的車,別人就容易獅子開大口,更容易有警惕之心。
開著一輛好車在鄉下到處逛,說沒目地誰信?
最近,他一直在這地區的縣城下面游蕩,這里可是他的寶地,不知道是不是地理因素,他在這里都收了兩根陰沉木,這里的人,根本就不知道陰沉木的價值,以前挖出來,可能都當柴燒了。
要知道,這種木材,經過演變之后,已經和普通的木材大大不同,價值很高,甚至還能成為古董收藏的一個種類。
據他所知,現在也挺熱門的,市場上價值不低,貌似還有人在熱炒,至于是什么人,就不知道了,他還沒這么神通廣大。
管他是誰炒的,自己跟風能發財就行了!
陰沉木,也叫烏木。它們是遠古時候,原始森林中的大片名貴木材,受地震、山洪等重大自然災害侵襲,成為被深埋于地底的枯木殘根。
這些木材的共同特點為耐潮、耐蟲、耐腐并具香味,油性重。其種類繁多,主要有柏木、杉木、楠木、椆木、野荔枝木、苦梓、綠楠、鐵力等。
更令人稱道的是,歷經千萬年的時光,它們不變形、分量重、密度高、不會被蟲蛀,有的古沉木可與紫檀木媲美,自古以來就被視為名貴木材,稀有之物,是尊貴及地位的象征。
世人也將陰沉木視為避邪、納福、鎮宅的寶物,我國民間素有“縱有珠寶一箱,不如烏木一方”和“黃金萬兩送地府,換來烏木祭天靈”的民諺。
韓晟今天到這里來,就是要取回一副陰沉木棺木。
在鄉下地方,以前習慣土葬,山上乃至靠近人住的地方,都能見到一些山墳,有一些山墳撿了尸骨移葬他處,在原地,就剩下一副棺材曝露在地上。
有些好的棺材,那紅漆日曬雨淋,依然經久不褪,看著就挺摻人的,走路都要繞道。
不過,對韓晟來說,就沒這方面的忌諱,哪樣古董,不是死人用過的?不是有名的死人用過,還不值錢呢!
相反,嘗到了甜頭,他現在看到一些特別的木頭,就覺得特別有內涵,上次下鄉的時候,路過一個土坡,他就發現了那幅陰沉木做的棺木,差點把他激動壞了。
只是當時已經裝滿車了,就沒帶上,反正這東西仍在這里也沒人敢動,還不都是他的?
這次再來,就是為了取回這副棺材。
看這山墳,是做的比較講究一點,但是也看不出什么特別之處,不知道以前葬的是誰?居然用陰沉木來做一副棺木,真是大手筆!還是,那些人根本就一無所知?
據說袁世凱,曾經就費盡心思找陰沉木,為自己打造一副棺木,可惜,如今一樣變成口誅筆伐的逆賊,在史書上遺臭萬年,縱使有過什么功績,也早被人忽視抹殺。
既然下來了,就不打算空手而歸,聽說這騰云村最近種藥材發財了,不少人家在拆老屋重建,去看看能不能撿些漏。
這副棺材,只能回頭再拿了,戴著一副棺材到處逛去收貨,不被人當神經病一樣趕走才怪!
騰云村熱鬧起來,現在對陌生人的到來,也見怪不怪了。韓晟開著他的破車兜了一會,就看到果然有人在選擇黃道吉日拆老屋,一群人干得熱火朝天的。
老劉也是村里響應種植藥材的人之一,前段時間,還特地開了幾畝荒地,全部種上藥材,可惜起步晚了一點,到現在還沒有收成,只能干瞪著眼。
誰知,喜從天上來,王老板和隔壁村張凡搞的什么扶貧計劃,消除泥磚屋,起初他也不在意,聽聽就算。
村里過得困難的不少,還有好多家都是泥磚屋呢,真要全部拆了建樓房,得花多少錢?想想都心疼!
沒想到,一轉眼,他就成了扶貧的名額之一,都不知道哪點被人看上了。不過,這種事情不用懷疑,張凡和王老板不可能會坑他!
沒過幾天,王老板就過來拜訪,讓他選個日子動工,其他建材人手,他都會搞定,不用擔心。
老劉沒什么好擔心的,況且中獎的也不止他一家,村里還有不少家呢,都開始動手了,他也緊跟潮流,選了個好日子,把家里人都動員起來,挽起袖子就開干。
首先把家里有用沒用的東西都搬空出來,還要在這原址上重建樓房的,垃圾也不能留下。
其實,在很多人看來,那都是一些垃圾,破破爛爛。一些爛銅爛鐵之類的,都扔到一塊,等待收垃圾的進來,一起處理掉。
樓房都要修建了,那些太過陳舊的東西,老劉一家是準備丟掉的。比如那些桌桌凳凳,有些都瘸了一條腿的。難道還要留著,以后搬進新樓房?不是讓人笑話嗎?
在他們農村,打造一套家具,也不用花很多錢。
自己家有山場,挑幾棵成才的樹木,砍下來晾干。到時候只要請木匠過來,給點加工費就行。
“阿媽,那東西就扔了吧!老太公留下的,也該扔了。”老劉無奈道。
他老母親歲數有點大,老人都有一個特點,能用的東西都不舍得扔。
老婦人瞪了一眼:“這好好的,怎么就不能用?想當年…”
得!“想當年”都出來,老劉不敢再說了。
要說搞建設,他們一竅不通,搞起破壞來,還是很容易的,乒乒乓乓一座住了幾十年的老屋,就被推到了。
可能是人天生就有一股破壞欲,幾個小孩子,玩性大發,盡管滿頭大汗,還很有興趣地一起喊著“一二三”,和還沒倒下的土墻較著勁,用力將它們一一推倒。